|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英汉词典(全新版) |
| 作者 | 张柏然 |
| 定价 | 78.00元 |
| 出版社 | 四川辞书出版社 |
| ISBN | 9787557901547 |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大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英汉词典全新版》是一部面向中学到大学师生以及中级英语学习者的英汉学习词典,收录了1600个中考词汇和3500个高考词汇以及英语国家常用的核心词汇共3万余条。词典注重收录日常用语、口语,例证来源于专业语料库,体现地道的英语和汉语风格。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难以把握的词句和语法、用法现象,在正文行间附加诸多语法和用法提示,旨在为英语学习者解疑释惑。 |
| 作者简介 | |
| 张柏然,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特殊津贴获得者(1993年起),翻译家(2011年9月23日由中国翻译协会表彰)。曾任南大外文系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双语词典研究中心主任等职;现兼任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中国译协名誉理事、江苏省翻译协会名誉会长,曾兼任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主任、江苏省翻译协会会长、教育部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还兼任《中国翻译》、《中国外语》、《译林》等刊物的编委以及《现代外语》等期刊的顾问,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翻译学、双语词典学和语料库语言学。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该词典收录中高考词汇以及英语国家常用的核心词汇3万余条,实用性强,是查阅、翻译、写作的好帮手,英语中高考及四六级考试的宝典!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是在一个相对紧急的情况下购入这本词典的,当时手头急需一本可靠的纸质词典来应对一个临时的翻译任务,主要是关于科技类文件的初审。我对张柏然老师的编撰风格有所耳闻,知道他倾向于保持词条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实际使用下来,它在处理那些高度专业化的术语时,表现出了极高的准确率,这让我感到惊喜。例如,在一些特定的工程术语上,它给出的汉译比我平时习惯使用的在线资源更为精准和官方。这说明编辑团队在专业领域的校对上确实下了大功夫。但是,词典的厚度和重量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随身携带很不方便,这在需要频繁切换中英语境的工作环境中是一个明显的短板。而且,纸质词典的检索效率终究不如电子版,当我需要快速确认一个词的多种变体时,翻找过程还是有些耗费时间。所以,它更适合放在办公桌上作为“定海神针”式的参考,而不是“随身宝典”。
评分这本号称“全新版”的词典,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现在电子词典和APP层出不穷,纸质词典的吸引力主要就体现在它的权威性和内容的深度上。我选择它,主要是冲着四川辞书出版社的名头去的,总觉得地方出版社的专业词典在某些特定的专业词汇覆盖上会比那些“大路货”更细致。初翻几页,它的排版确实是下了功夫的,字体大小适中,黑白分明,阅读起来不费眼睛。不过,对于一个资深词汇使用者来说,最关心的还是那些地道表达的收录情况。比如,对于一些新兴的网络热词或者一些非常细微的语境差别,这本词典的表现就显得有些保守了。它更像是一个扎实可靠的“老伙计”,该有的都有,但想在“新潮”或者“冷僻”方面给我带来惊喜,目前看来还不太够火候。我希望它能在后续的修订中,能更紧跟时代脉搏,毕竟语言是活的,词典也应当与时俱进。总的来说,它是一个合格的参考工具,但要达到“惊艳”的程度,似乎还差那么一小撮努力。
评分我是一个对语言细微差别非常敏感的人,购买词典的目的性很强:寻找那种能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答案。对于这本《英汉词典(全新版)》,我给出的评价是“可靠但缺乏灵气”。它在处理常规词汇和主流表达时,绝对是做到了尽职尽责,质量过硬,你可以相信它提供的释义是经得起推敲的。然而,在那些考验词典编纂者功力的“灰色地带”——比如俚语的演变、特定地域口音的词汇差异,或者是当代哲学、经济学领域新造词的快速跟进上,它显得有些滞后和保守。我希望一本“全新版”的词典,不仅仅是把旧的词条重新排印,而是能体现出对语言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它的结构和逻辑是清晰的,检索体系也算顺畅,但如果将它比作一位资深翻译家,他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行政人员,擅长处理标准流程,但在面对突发创意和非标准化问题时,略显束手无策。这或许是所有传统纸质词典共同面临的挑战。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本词典的整体设计感颇有好感。封面设计简洁大气,虽然是“全新版”,但没有那种过度花哨的包装,保留了传统工具书的厚重感和信赖感。内页的纸张质量也挺不错,不容易洇墨,这点对于经常需要做笔记和圈点的使用者来说非常重要。我特别注意了它的例句选取,很多例句都非常贴近现代生活场景,而不是那种陈旧的、教科书式的示范。这让我在学习新词汇时,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它们在实际对话中的运用方式。但是,我发现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在一些复合词和短语的收录上,似乎可以更加丰富。比如,当一个基础动词和不同的介词组合成新的习语时,这本词典往往只收录了最常见的那几个组合,而将一些稍显冷门但同样重要的搭配遗漏了。这种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用者对英语表达细微差别的掌握,让语言学习过程的“探索感”降低了不少。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文学爱好者,我购买工具书的标准往往比较苛刻,我追求的是那种能够帮我剖析出语言背后文化意蕴的深度。我对比了几本常用的大部头词典,这本《英汉词典(全新版)》给我的感觉是:它在基础释义上做得非常稳健,但深入到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阐述上,略显单薄。举个例子,对于一些带有强烈文化色彩的英美习语,它的解释往往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转换,而缺乏对这个表达如何形成、在不同历史时期意义有何微小变化的解读。这使得我们在翻译或理解复杂文本时,总感觉缺少了一层“打底色”的知识。它的优势可能在于它的“实用性”——查单词快、释义直接,非常适合学生或者需要快速查阅的场合。但对于我这种想要挖掘语言“金矿”的人来说,它更像是一张清晰的地图,而不是一本详细的考古报告。或许,这本词典的定位本身就偏向于基础工具,而非学术专著,这是我需要调整预期的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