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國際形勢黃皮書: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2018) |
| 作者 | 張宇燕 |
| 定價 | 99.00元 |
| 齣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 ISBN | 9787520119481 |
| 齣版日期 | 2017-12-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國際形勢黃皮書: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2018)》為“國際形勢黃皮書”係列年度報告之一。報告旨在對本年度全球政治及安全形勢的總體情況及變化進行迴顧與分析,並提齣的預測及對策建議。 在大國關係與國際安分,本書對國際力量的變化,以及中、俄、美三國之間的閤作與衝突進行瞭深度分析,揭示瞭影響中美、俄美及中俄關係的主要因素及變化趨勢。在這一部分中,還包括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全球武裝衝突及全球軍事形勢等內容。在全球問題與全球治理部分,網絡安全、恐怖主義、敗、全球能源政治、國際難民移民等當前重大全球問題仍然是本書的關注對象。在專題和熱點部分,作者就朝鮮半島局勢、西亞北非局勢,全球選舉與公投,以及中國海外利益維護和“一帶一路”的進展情況進行瞭專門的分析與評估。本書也對一年來國際關係研究的若乾熱點問題做瞭梳理和討論。 |
| 作者簡介 | |
| 張宇燕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新興經濟體研究會會長。 李東燕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創新工程項目首席研究員。 鄒治波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
| 目錄 | |
| Ⅰ總論 1 2017:未來曆史學傢可能濃墨重彩書寫的年份 張宇燕 / 001 2 2016~2017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形勢:分析與展望 《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課題組 / 010 Ⅱ世界格局與國際安全 3大國關係和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 李雋暘 / 020 4全球重大武裝衝突和軍事形勢評估(2016~2017) 徐進 章玨 / 040 5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評估(2016~2017) 王雷 / 061 Ⅲ全球問題與全球治理 6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的新態勢與新挑戰 郎平 / 079 7全球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2016~2017) 邵峰 / 096 8全球難民與移民問題(2016~2017) 李東燕 / 114 9全球能源政治(2016~2017) 薛力 / 135 10全球:進展與趨勢 彭成義 / 151 Ⅳ專題·熱點 11 2017年“一帶一路”倡議:成果與進展 徐晏卓 / 168 12中國海外利益保護:基本形勢與體係建設 肖河 / 182 13中東局勢與前景(2016~2017) 孟維瞻 / 196 14歐美右翼民粹運動高開低走 肖河 / 211 15 2017年世界各地選舉與公投 王鳴鳴 / 228 16朝鮮半島局勢與前景 鄒治波 / 245 Ⅴ國際關係研究與智庫 17國際關係研究的熱點與進展 袁正清 張建崗 / 263 |
| 編輯推薦 | |
| 《國際形勢黃皮書: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2018)》為“國際形勢黃皮書”係列年度報告之一。報告旨在對本年度全球政治和安全形勢的總體情況及變化進行迴顧與分析,並進行瞭的預測及提齣瞭對策建議。 在世界格局與國際安分,本書對國際力量格局的變化,以及中、俄、美三國之間的閤作與衝突進行瞭深度分析,揭示瞭影響中美、俄美及中俄關係的主要因素及變化趨勢。這一部分,還包括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全球武裝衝突及全球軍事形勢等內容。在全球問題與全球治理部分,網絡安全、恐怖主義、敗、全球能源政治、國際難民移民等當前重大全球問題仍然是本書的關注對象。在專題·熱點部分,作者就朝鮮半島局勢、西亞北非局勢、世界各地選舉與公投,以及中國海外利益維護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進展情況進行瞭專門的分析與評估。本書也對一年來國際關係研究的若乾熱點問題做瞭梳理和討論。 作者通過事實梳理、數據分析、政策分析,闡釋瞭本年度國際關係及全球安全形勢發展的基本特點和趨勢,並在此基礎上提齣瞭具有啓示性和前瞻性的結論。本書兼具知識性、理論性、戰略性和對策性等特點,可供國際問題研究者、外交決策者以及對國際問題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 |
| 文摘 | |
| 序言 | |
從閱讀的整體體驗來看,這本書像是一本嚴謹的學術年鑒,而非一本暢銷書。它要求讀者付齣時間和精力去消化那些復雜的論證鏈條,但迴報是建立在一個更為堅實和多維度的世界觀之上。作者們似乎有一種近乎古典學者的嚴謹態度,對每一個判斷都進行充分的事實支撐。我個人非常欣賞它對曆史背景的交代,很多當下的衝突點,隻有追溯到幾十年前的政策抉擇或條約簽訂,纔能真正理解其癥結所在,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避免瞭“曆史虛無主義”式的膚淺解讀。對於任何嚴肅關注國際事務,無論是學術研究、政策製定還是企業全球化戰略部署的人士,這本書都提供瞭不可替代的基準性參照。它不是用來“讀完”的,而是用來“參考”和“參考再參考”的寶貴資料。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在處理“軟實力”和“信息戰”這些新興議題時,展現瞭超越傳統安全研究的視野。報告對文化輸齣、技術標準製定權在現代國際博弈中的作用進行瞭細緻的分析,指齣這些“看不見”的戰場,往往決定著未來十年的國際影響力格局。這種前瞻性讓我印象深刻,它提醒我們,地緣政治的戰場已經從傳統的陸地和海洋,擴展到瞭數據流和認知領域。書中對某些新興區域經濟體的快速崛起及其對既有國際體係的挑戰進行瞭細緻描摹,分析角度非常新穎,不僅僅關注其經濟總量,更關注其治理模式和外交策略的創新性。對於那些希望追蹤全球治理體係演變的人士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寶貴的曆史快照和未來趨勢的初步預測模型。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理解浮現,因為它所描述的“形勢”仍在不斷演變,而書中所提供的分析工具箱依然適用。
評分坦白講,初次翻閱這本書時,我曾被其中大量的專業術語和嚴謹的論證結構略微“勸退”。它顯然不是那種可以躺在沙發上輕鬆消遣的讀物,更像是案頭必備的參考工具書。但是,一旦我調整好狀態,帶著學習和研究的目的去深入挖掘,那種知識的充實感是無與倫比的。我尤其對其中關於“大國競爭新常態”的章節印象深刻,它沒有落入傳統地緣政治的窠臼,而是將經濟相互依賴性、技術迭代速度等非軍事因素納入瞭考量體係,構建瞭一個更具現代感的權力轉移模型。閱讀過程中,我時常需要停下來,對照著地圖和一些曆史時間綫進行交叉驗證,這錶明作者在構建邏輯框架時是極其紮實的,經得起推敲。這種深度的智力挑戰,恰恰是我作為普通讀者渴望從嚴肅的學術齣版物中獲得的體驗。它不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教會你如何更好地提齣問題,如何從多個維度去解構一個看似簡單的國際事件。
評分這本厚重的報告,光是拿在手裏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學術分量,封麵設計雖然樸實,卻透著一股嚴肅和權威感。我原本對國際關係的理解還停留在新聞報道的碎片化認知上,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給我打開瞭一扇係統瞭解全球復雜局勢的窗戶。閱讀它就像是進行一場高強度的思維體操,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去梳理那些錯綜復雜的曆史脈絡、地緣政治角力以及新興力量的崛起。我特彆欣賞它對不同區域熱點問題采取的那種近乎“手術刀式”的精準剖析,不是簡單地貼標簽或站隊,而是深入探究背後的經濟驅動力、意識形態衝突以及安全睏境。特彆是關於跨國安全挑戰的部分,作者們似乎預見到瞭未來幾年國際社會將麵臨的非傳統威脅,比如網絡空間的主權爭奪和氣候變化引發的資源緊張。讀完第一部分,我最大的感受是,世界遠比想象中更為精妙且脆弱,任何一個區域的微小震動,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這種由宏觀理論指導下的微觀案例分析,極大地提升瞭我對國際政治動態的理解深度。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注釋係統做得相當到位,這對於需要做深度筆記和引用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注意到它引用的數據來源非常廣泛,橫跨瞭官方統計、智庫報告乃至一些小眾的區域性期刊,顯示齣作者團隊強大的信息搜集和甄彆能力。在討論特定區域安全格局時,報告的敘事口吻非常剋製和客觀,即使麵對爭議性極大的議題,也盡可能地呈現各方的利益訴求和曆史敘事,力求還原一個多元、而非單一維度的真相。這種成熟的處理方式,讓人在閱讀時能夠保持高度的信任感,不會覺得是在被灌輸某種特定的政治立場。相比於市麵上很多立場先行、論據不足的評論文章,這本報告的價值在於它的“厚度”——不僅是篇幅上的厚度,更是思想和資料儲備上的厚度。它為理解2018年前後的全球變局提供瞭一個堅實的基礎框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