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魔鬼老大,天使老二: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家庭教育
定价:42.00元
作者:诸葛越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086758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作者既是互联网企业高管,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这本书是她“从职场和社会用人需求的角度,从科技带来的变革和我们的孩子面临的未来世界的角度”,对自己的育儿方法所做的总结与反思。
2. 北京大学教授李沉简、清华大学教授孙茂松、《大学之路》作者吴军、知名演员蒋雯丽、宝宝树创始人兼CEO王怀南、东京国际电影节*男演员王千源倾力推荐!
3. 关于学习,注重成绩还是注重快乐?本书会告诉你,成绩可以与快乐同在,只看你能不能把握住孩子成长的关键节点,是否知道哪些该抓住、哪些该放手,有没有用合适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
4. 关于变化的世界,我们要教会孩子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习的能力和成长的心态,以及如何适应变化、拥抱变化。
5. 关于家有二孩,有兄弟或姐妹,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分享,也学会力争和妥协,两个孩子的快乐不止1 1。
内容提要
在这个科技与经济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未来世界需要怎样的人才?
怎样把握孩子成长的关键节点,培养孩子具备相应的技能?
如何教会孩子时间管理,提升孩子的专注度?
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创业意识?
怎样让孩子具有快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这本书是拥有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大儿子已在剑桥读书的妈教育心得。作者援引教育经典,记录性格迥异的两个孩子的成长故事,与你分享将孩子培养为未来世界所需要的人才的途径。
目录
目 录
推荐序 共同享受成长的过程
自 序 真正的教育,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之中
引 言 世界公民和面向未来的教育
章 魔鬼老大,天使老二
魔鬼偶尔露出天使的笑容
天使其实就是个孩子
我家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第二章 智力开发和好习惯:一条更短的路
早期教育链接千亿个脑细胞
专注才能学好
时间管理,学习
一直有一本正在读的书
不做名
第三章 创造力:给孩子的空间留出空白
无穷可能:保持孩子的想象力
无限能力:孩子没有天花板
创业从娃娃开始
我在哪里,我缺些什么,我如何进步
大咖,读博士有用吗
天才密码
第四章 身心健康:幸福是可以教授的
马斯洛的幸福金字塔
体育和睡觉,一个都不能少
行万里路,见识本身就是教育
孩子的交际学
自信心和领导力:重要的和被放大的
第五章 我不教的事和我反复教的事
身教比言传更有用的事:金钱、礼貌、朋友
他们长大了就会的事:过马路、看风景、女朋友
我不管的事:作业、教学、午餐
我要灌输的事:善待他人,简单生活
家,是那个里面温暖的地方
第六章 放大很多倍的快乐
魔鬼和天使兄弟的快乐生活
弟弟不是另外一个我
长大了,我就是哥哥了
给孩子好的礼物是陪伴
后 记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诸葛越
她是学霸——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硕士与博士,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应用数学硕士,曾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她是互联网企业高管——Hulu(葫芦软件)公司全球研发副总裁、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曾任览盛移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产品总监,微软北京研发中心项目总经理。
她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开设有微信公众号“东西方教育”,大儿子已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自然学科。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极具巧思,它将抽象的教育理念与具体的操作指南完美结合,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读起来毫不费力却收获满满。我最欣赏它的“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在人工智能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这本书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将重点放在了培养孩子的“元技能”上——比如批判性思维、跨文化理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它鼓励父母从“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能力的教练”,这种角色的转换至关重要。书中对于如何通过项目式学习(PBL)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有非常详尽的步骤拆解,即便是不太擅长规划的家长也能轻松上手。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固定的答案,而是一套动态的、可调整的教育框架,让家长能够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灵活应变。这绝对是近年来我读过的最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家庭教育类读物,没有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流畅,充满了温暖的人情味,读起来完全没有晦涩难懂的教育学术语,这点非常难得。它成功地将复杂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转化成了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场景和对话。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挫折教育”的部分。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都过度保护孩子,生怕他们经历任何不愉快。这本书却非常坦诚地剖析了“无痛学习”对孩子长远发展的危害。它没有采用恐吓式的语气,而是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孩子如何通过正视失败、管理负面情绪,最终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这些片段读起来,仿佛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书中的影子,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放手让孩子去试错的决心。这种基于现实困境的解决方案,比空泛的口号更有力量,让我感觉这是一本真正“接地气”的育儿宝典,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参考书。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醍醐灌顶,特别是关于“科技与人文的平衡”这一章节,简直是为我们这些身处数字洪流中的父母敲响了警钟。我们这一代人,往往在科技带来的便利中迷失了对孩子情感和社交能力培养的关注。这本书犀利地指出了,智能设备固然强大,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成为阻碍孩子建立真实人际连接的屏障。作者的视角非常独到,她没有一味地鼓吹“去科技化”,而是强调如何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成为科技的主人,而不是奴隶。书中分享的那些将高科技工具融入生活学习的巧妙方法,既保证了孩子接触前沿信息,又维护了他们心智的健康发展。我尤其欣赏它对“数字公民素养”的强调,这远比教孩子使用某个APP重要得多。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家中的电子产品使用习惯,并意识到榜样的力量是多么关键。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的指南,更是对我们成人如何与这个时代共存的一份深刻反思。
评分坦白说,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家庭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作业辅导”和“兴趣班报名”的层面。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将家庭打造成了一个“微型学习社区”的概念,非常具有启发性。作者对于如何构建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家庭环境,提供了许多创新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大多成本低廉,但效果显著。例如,书中提及的“家庭议会”制度,我尝试后发现效果惊人,孩子第一次感觉自己的意见真的被重视了,家庭成员间的沟通质量立刻提升了一个档次。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父母的情绪稳定性和自我成长是教育成功的基石。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作为家长自身的许多盲点和未解决的情绪问题,促使我必须先把自己打理好,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这是一种双向奔赴的成长,让人读后心头一暖,充满力量。
评分这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简直是给迷茫的父母们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我一拿到手,就被那种亲切又深刻的笔触吸引住了。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娓娓道来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智能时代,为孩子量身打造最适合他们的成长轨迹。我特别喜欢它探讨的“个性化”这个核心概念。在过去,我们总习惯于用一套标准化的模具去塑造孩子,但这本书旗帜鲜明地指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宇宙,他们的潜力需要被发现和激发,而不是被统一的期望所束缚。书中对于如何洞察孩子深层的兴趣和天赋,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工具和案例分析,让我这个一直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焦虑的家长,找到了自我审视和调整教育方向的勇气。它教会我,教育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重点在于陪伴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这种从内而外的教育理念的转变,让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的育儿观正在经历一次彻底的升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