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6年中国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定价:50.00元
作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109234024
字数:
页码:2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节水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全国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以农田节水示范区建设和节水农业试验示范为抓手,以加快土壤墒情监测体系建设为支撑,深入推进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北方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三大行动,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推动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总结、交流、宣传各地节水农业工作成效和经验,主编了《2016年中国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2016年中国节水农业发展报告》重点总结了2016年全国节水农业工作情况,包括国家重大项目实施、各地节水农业和墒情监测发展以及相关重要文件,以期为大家提供参考。
目录
前言
部分 全国节水农业发展综述
第二部分 国家节水农业重大项目
旱作农业技术推广
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全国土壤墒情监测
锌肥示范推广
第三部分 各地节水农业发展分述
北京市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天津市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河北省农业节水发展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山西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辽宁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吉林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黑龙江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上海市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江苏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浙江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江西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安徽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福建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山东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河南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湖北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湖南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广东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海南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四川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重庆市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云南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贵州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西藏自治区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陕西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甘肃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青海省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宁夏回族自治区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黑龙江农垦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附件重要文件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节录)
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实施意见
农业部关于扎实做好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农发1号)(节录)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
省委办公厅省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的意见》的通知(鲁办发41号)
关于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的意见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广西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作者介绍
文摘
《2016年中国节水农业发展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总量仅占世界的6%,人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年灌溉用水缺口300亿米3以上。降水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全国旱地面积10亿多亩,占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干旱缺水是制约农业生产的瓶颈。大力发展高效旱作农业,已成为抗旱减灾夺丰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革命性措施。
2016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部分财政支农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2号),安排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资金10亿元,支持8个省(自治区)开展地膜覆盖、膜下滴灌、蓄水保墒、集雨补灌等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其中河北1.2亿元、山西1亿元、内蒙古1亿元、陕西1亿元、甘肃3.2亿元、青海0.8亿元、宁夏0.8亿元、新疆1亿元。
项目要求有关省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3号)的要求,根据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重点针对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确定适宜技术模式,集中连片推广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蓄水保墒、集雨补灌等旱作节水技术,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粮食稳产高产。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地膜科学使用、合理养护、适时揭膜、机械捡膜等集成技术模式,减轻破损,提高回收率。要通过“以旧换新”等方式促进残膜回收利用,“以旧换新”的新膜标准不得低于0.01毫米。要加强试验示范,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开展多功能地膜、可降解农膜等新技术试验,探索减少新膜残留的新途径和土壤中已累积残膜的回收技术,严防形成更多“白色”污染。
项目下达后,8个省(自治区)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因势利导,积极转变旱作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充实旱作农业发展内涵,通过项目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应用早作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提质增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扶贫攻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8省(自治区)共推广以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2434.6万亩,其中全膜覆盖1948.8万亩,半膜覆盖及其他476.3万亩,水肥一体化10.5万亩。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地膜补助、农田残膜回收补助、水溶肥长效肥和新型肥料补助、机械作业补助、农机具购置补助、技术试验示范、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等。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管理
各级领导重视,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山西省把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纳入年度各市农业重点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各市、县高度重视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立了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项目领导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等工作。县与项目实施乡镇签订责任状,把该项目纳入县对乡镇的目标考核,确保了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成效。宁夏各县(区)将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纳入到农业结构调整、城乡环境整治、基本农田建设等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了工作考核评价制度,采取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的办法,严格进行考核,落实奖励措施。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部门制定了《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从项目的规划设计、组织施工、建设管理、效果效益、工作机制、资金使用、运行管理和创新发展等25个方面进行考核,设置了评分标准,自治区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通过项目实施前后数据对比进行科学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8省(自治区)组织领导有力,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规范补贴方式,严格补贴程序
山西省项目实施主要采取实物补助的方式,项目县集中采购、统一发放地膜。各项目县由县农委提供地膜的型号规格,县采购中心或招标代理机构统一组织采购。集中采购地膜的厚度提高到0.01毫米以上。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定供膜企业,并签订规范的合同,明确采购地膜规格、价格、数量及供膜时间、付款方式、责任义务等,确保采购的地膜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不违农时。在地膜发放过程中,采取以村为单位组织农户填写供膜清册,并签字公示,无异议后由乡镇、村承办人和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整理存档,以备查验。内蒙古自治区在项目实施前提前公示,在确定补助对象时,尽可能整村整乡或者集中连片推进,避免优亲厚友和人为设置障碍条件,做到政策公开、农民自愿,接受群众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招投标制,项目所有的田间工程和农资物化补助实施内容,由项目旗县的农业和财政两部门联合确定招标采购方式,每类产品中标企业在两家以上。各项目县与供货企业签订供货与服务合同,并对使用的招标物资进行抽样封存。自治区农牧业部门建立了招标采购物资质量监督抽查机制,抽查不合格的企业3年内不得参与项目补助物资招标。严格的项目补贴程序,确保了项目的实施成效。
……
序言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农业绿色革命的生动写照。它不仅仅是一份枯燥的学术报告,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史诗。2016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努力下,节水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并逐渐转化为实际行动。书中那些感人的案例,讲述了无数普通农民如何通过采用新的节水技术,改善了他们的生计,也守护了宝贵的水资源。我感受到了报告中字里行间传递出的对土地的敬畏,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它让我深刻理解到,节水农业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挑战,更是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守护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评分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农业百科全书,它以2016年为时间锚点,全面梳理了中国节水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我被书中详尽的统计数据和深入的市场分析所吸引,它们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节水农业产业图景。报告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在节水方面的具体实践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让我得以窥见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从政府政策的引导,到科研机构的突破,再到农民的积极参与,每一个环节都被作者们娓娓道来。我特别欣赏报告中对“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在节水方面的应用阐述,这些前沿科技的融入,无疑为节水农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它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赋能传统农业,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智能和可持续。
评分这本书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深入了解了2016年中国节水农业的脉络与肌理。它并未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和翔实的田间实践,层层剥茧,将节水农业的复杂体系展现在我眼前。报告中对各种新型节水技术的介绍,如精准灌溉、滴灌、喷灌以及水肥一体化等,都配以图文并茂的解释和实际案例,使得原本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些技术是如何在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同时,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更值得称赞的是,报告并没有回避节水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例如资金投入、技术推广的瓶颈以及农民的接受度等问题,并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建设性的应对策略。这使得整本书显得更加客观、全面,也更具参考价值。它让我认识到,节水农业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系统推进的伟大工程。
评分一本令人振奋的研究著作,它精准地捕捉了中国农业在2016年那个关键年份,在节水方面所迈出的坚实步伐。翻开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广袤的田野,亲眼目睹着技术人员们如何在智慧与汗水的浇灌下,将每一滴宝贵的水源转化为丰收的希望。报告中详尽的数据分析,不仅揭示了节水农业的显著成效,更勾勒出了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它不仅仅是一份冰冷的数据汇编,更是一曲赞歌,歌颂着中国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数以万计农业工作者们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从引言的宏大叙事,到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信息量和启发性。我尤其对报告中关于区域差异性节水技术应用的讨论印象深刻,它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作物类型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种贴近实际、注重实效的研究方法,无疑是这份报告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
评分作为一名对农业发展充满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在这本报告中找到了宝藏。2016年的中国节水农业,在我脑海中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报告以一种极其专业却又不失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各项节水措施的原理、效果及推广应用情况。我了解到,仅仅一个看似简单的灌溉方式的改变,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科学依据和大量的实践探索。报告中关于水资源管理、土壤墒情监测、以及气象服务与节水农业的联动分析,都让我耳目一新。它让我明白,节水农业并非孤立的技术实践,而是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合作的系统工程。这份报告,无疑为所有关心中国农业发展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权威的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