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不是挨饿,而是与食物合作
定价:38.00元
作者:伊芙琳特里弗雷 、 埃利斯莱斯驰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596029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本颠覆性的书,畅销美国22年,让1000万人告别肥胖。
肥胖不仅是身体问题,更是心理问题。不止是减掉赘肉,更是一次心灵之旅。
内容提要
颠覆体重,必须先颠覆认识。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肥胖是身体问题,是吃得太多的问题,是管不住自己嘴的问题,于是人们试图通过节食和挨饿来达到的目的。殊不知,短暂的成功之后,接下来的则是体重的反弹和长期的绝望。
这本书颠覆了人们所有的观念,它明确地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肥胖不是身体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不应该挨饿,而应该与食物合作。许多人之所以吃得太多,并不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当人们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他们会暴饮暴食;当人们感到生气和焦虑的时候,他们会用食物来安慰自己;当人们愉快和兴奋的时候,他们会忽视身体的信号。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该书引爆了一系列颠覆性的方法,不仅让上千万人告别肥胖,获得了好的身材,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理也由此变得更加健康,生活和工作都获得了全面的提升。
目录
序 言 不仅是,也是一次心灵之旅 1
chapter1 你所谓的,不过是一次挨饿之旅 1
chapter2 怎么吃,决定你是怎样的人 13
chapter3 “与食物合作”的十个原则 28
chapter4 “与食物合作”的五个阶段 39
chapter5 原则一:摒弃节食心态 47
chapter6 原则二:尊重自己的饥饿感 66
chapter7 原则三:与食物和平相处 81
chapter8 原则四:赶走“食物警察” 99
chapter9 原则五:感受自己的“吃饱感” 127
chapter10 原则六:发现满足因子 137
chapter11 原则七:不要用食物应付情绪问题 153
chapter12 原则八:尊重自己的身体 170
chapter13 原则九:锻炼——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棒 185
chapter14 原则十:尊重自己的健康——温和营养 198
chapter15 培养“与食物合作者”——怎样教会你的孩子吃饭 220
chapter16 治愈饮食失调的方法 251
chapter17 “与食物合作”背后强大的科学支撑 275
结 语 293
附 录 1 关于“与食物合作”的常见问题解答 295
附 录 2 步骤引导 301
作者介绍
伊芙琳?特里弗雷,美国注册营养学家,ABC节目《早安美国》特邀营养专家,连续6年担任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发言人,是很多政要名人的御用营养咨询师,并在加利福尼亚拥有自己的营养咨询事务所。
埃利斯?莱斯驰,美国饮食协会研究员,注册营养师,拥有30年临床营养治疗经验,是美国饮食失调、预防性营养治疗领域的首席专家,很多严重肥胖患者经由她成功解决了体重问题,现就职于加利福尼亚一家高端私人诊所。
文摘
序言
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都透露着一种非常积极、引人深思的氛围,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仅仅是看到“不是挨饿,而是与食物合作”这几个字,我的脑海里就立刻浮现出许多关于现代饮食文化和我们对待食物态度的画面。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对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根深蒂固的“节食”和“限制”的心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放下对卡路里的焦虑,转而关注食物给予我们的能量、滋养和愉悦感。从书名来看,它似乎在倡导一种更加和谐、更具智慧的饮食哲学,也许会涉及到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如何从食物中获得真正的满足,而不是仅仅把它看作是需要被控制的外部因素。这种从“对抗”到“协作”的转变,对于任何一个曾经在减肥的泥潭里挣扎过的人来说,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解放的潜力。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系统地阐述这种“合作”的具体实践方式,是关于烹饪的哲学,还是关于采购的选择,亦或是关于进食时的正念练习。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给我的感觉是极其现代和务实的,它没有使用那些空泛的“健康”或“自然”的词汇,而是直接指出了一个核心矛盾:“挨饿”的徒劳与“合作”的潜力。我猜想,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可能非常直接,不拐弯抹角地揭示我们是如何被市场和媒体误导,让我们把食物当作敌人。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食物伦理和可持续性的讨论,毕竟,真正的“合作”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个体与食物之间,它应该延伸到我们与地球、与食物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如果作者能提供一些基于扎实研究的论据,来支持“合作优于限制”的观点,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会大大提升。我设想,它会提供一套实用的、但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框架,帮助读者重建与餐桌的亲密感,让每一次进食都成为一次有意识的、滋养灵魂的体验,而不是一次充满算计的战略部署。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结构——一个否定句加一个肯定句——非常具有戏剧张力和说服力。它像是在对千千万万被节食困扰的人喊话:“你过去的方法错了!”然后立刻给出了正确的方向:“请尝试合作!”我推测,书中可能会大量运用对比论证,生动地描绘出“挨饿模式”带来的副作用(如代谢紊乱、心理压力增大)和“合作模式”带来的益处(如能量稳定、身心放松)。我特别期待看到关于“合作”的实践细节,例如,作者是否会鼓励大家进行更长时间的、不带评判的自我观察实验?这种观察可能涉及食物的质地、味道的层次、进食后的饱腹感信号等细微之处。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期待是,它能帮助我彻底放下对食物的“道德审判”,将每一次用餐回归到其最本真的目的——为生命提供燃料和快乐。如果它能成功地将“自律”的概念转化为“自我照顾”,那这本书的价值将是无法估量的。
评分从作者的名字来看,两位来自美国的学者或专家,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因为美国在饮食文化的研究和商业化方面都走在前沿,他们能提供的视角一定既有深度也有广度。这本书给我的直觉是,它会非常强调心理层面的干预,比如如何处理情绪性进食,如何摆脱从小被灌输的“好食物/坏食物”的二元对立思维。我猜测,书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对传统营养学观点的颠覆性解读,将重点从“吃什么”转移到“为什么吃”和“如何感受”。我个人非常欣赏这种从根本上改变思维模式的方法,因为单纯的技巧性指导往往治标不治本。如果这本书能够像一本温和的、充满智慧的导师之声,引导读者去发现自己身体内在的节奏和智慧,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食物的书,而是关于如何更好地生活的指南。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际的工具,帮助我们把理论付诸实践,真正做到在不牺牲享受的前提下,实现长远的健康。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简介,我立刻被它所蕴含的哲学深度所吸引,这绝不是一本简单的食谱或者流行的健康指南,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生活方式的宣言。我推测作者们一定深入探讨了食物在人类文化、心理乃至精神层面的复杂角色。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各种相互矛盾的饮食建议包围,这本书似乎试图提供一个清晰的锚点,将我们从外部的噪音中拉回到内在的智慧。我能想象其中会穿插着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或案例分析,阐述当一个人放弃了“惩罚式”的饮食模式,转而与自己的身体和食物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时,生命会发生怎样的积极变化。这种转变不仅仅关乎体重秤上的数字,更关乎自尊、自我接纳和整体的幸福感。我特别期待看到他们如何论述“合作”这个词,它是否意味着更少内疚,更多好奇心?这种对食物的重新定义,无疑是对当前主流“节食文化”的一次有力挑战,它承诺的不是暂时的快速效果,而是长久的心灵安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