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美国儿科学会:宝宝生病了怎么办 |
| 作者 | (美)巴顿施密特(Barton D.Schmitt) |
| 定价 | 49.80元 |
| 出版社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0491454 |
| 出版日期 | 2017-10-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美国儿科学会:宝宝生病了怎么办》,是巴顿?施密特博士根据临床指南创作而成,在美国和加拿大已经得到大量儿科医生和护士认可和使用,拥有超过10000多次实践以及400多位护士建议。这些指导方针基于15年以上、超过1.5亿次电话测试。 照顾生病的孩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每位父母都想做到*好,但也需要知道并不是每次生病都要去看医生或急诊。所以父母还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 在本书中,你会发现:决策导向图可以帮助父母确定什么时候需要求助医生,什么时候安全在家护理孩子,同时帮助辨别哪些症状是康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哪些需要引起关注。具体的时间界定,让父母知道什么时候求助医生,什么时候打急救电话120(美国911)。科学、完整的家庭护理建议,杜绝各种猜测,让孩子得到更合理的照顾。 一书在手,面对孩子生病,永远也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对于如何照顾生病的孩子,这是一本的原创护理指南。 |
| 作者简介 | |
| (美)巴顿?施密特(BartonD.Schmitt) 医学博士,美国儿科学会会员,美国科罗拉多医学院儿科教授,夜班呼叫中心医学主管,同时也是美国儿科学会出版的《儿科电话办公草案》和《孩子的健康》(班塔姆出版社)的作者。施密特博士荣获过许多奖项,包括因儿童发育以及儿童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美国儿科学会颁发的C.安德森?奥尔德里奇奖和教育贡献奖。 美国儿科学会简介 美国儿科学会是一个由62,000名儿科专业医生、儿科次专科医生和初级护理医生构成的组织,主要致力于婴儿、幼儿、青少年的健康、安全和幸福。该学会拥有科学、全面、紧跟时代的信息,是美国儿童养育及儿童健康的机构,也是美国及全世界*影响力的儿科研究学会。 |
| 目录 | |
| 部分 头部或脑部症状 ............................... 1 章 哭闹 ................................................................2 第二章 头部外伤 .........................................................5 第三章 头痛 ..............................................................10 第二部分 眼 ................................................... 15 第四章 眼部过敏 .......................................................16 第五章 眼睛分泌物增多 ............................................. 20 第六章 眼睛充血 .......................................................23 第三部分 耳 ................................................... 29 第七章 耳朵流液 .......................................................30 第八章 耳朵痒或拉耳朵 ............................................. 33 第九章 耳痛 ..............................................................36 第十章 中耳炎 ...........................................................39 第四部分 鼻 ................................................... 47 第十一章 感冒 ..............................................................48 第十二章 过敏性鼻炎(花粉症) ................................... 55 第十三章 鼻出血 ...........................................................59 第十四章 鼻窦疼痛或堵塞 ............................................. 62 第五部分 嘴部和喉咙 ..................................... 67 第十五章 手足口病 .......................................................68 第十六章 淋巴结肿大 .................................................... 71 第十七章 嘴部受伤 .......................................................74 第十八章 口腔溃疡 .......................................................77 第十九章 咽痛 ..............................................................81 第二十章 与链球菌性咽喉炎患者接触 ............................ 85 第二十一章 牙齿损伤 .......................................................89 第六部分 胸部和呼吸系统 ............................. 93 第二十二章 哮喘 ..............................................................94 第二十三章 咳嗽 ..............................................................98 第二十四章 喉炎 ............................................................103 第二十五章 流行性感冒 .................................................. 108 第七部分 腹部 ............................................. 117 第二十六章 腹痛 ............................................................118 第二十七章 便秘 ............................................................122 第二十八章 腹泻 ............................................................126 第二十九章 呕吐腹泻 ..................................................... 133 第三十章 呕吐不伴腹泻 .............................................. 139 第八部分 生殖和泌尿系统 ........................... 145 第三十一章 小便疼痛 ..................................................... 146 第三十二章 阴部瘙痒和刺激感 ....................................... 149 第九部分 四肢 ............................................. 153 第三十三章 上肢受伤 ..................................................... 154 第三十四章 上肢痛 .........................................................158 第三十五章 下肢受伤 ..................................................... 161 第三十六章 下肢痛 .........................................................165 第十部分 皮肤局部症状 .............................. 169 第三十七章 割伤、擦伤和淤伤(皮肤损伤) ..................170 第三十八章 免疫接种反应 .............................................. 174 第三十九章 锐器扎伤 ..................................................... 181 第四十章 皮肤局部不明原因的红肿或出疹 .............. 184 第四十一章 小刺扎进皮肤 .......................................... 187 第十一部分 皮肤广泛症状 .......................... 191 第四十二章 荨麻疹 .................................................... 192 第四十三章 不明原因的广泛皮疹 ................................ 196 第四十四章 晒伤 ........................................................199 第十二部分 咬伤和刺伤 ............................... 203 第四十五章 动物咬伤 ................................................. 204 第四十六章 蜜蜂等蜇伤 ............................................. 209 第四十七章 昆虫叮咬 ................................................. 214 第四十八章 蜱虫叮咬 ................................................. 221 第十三部分 发热 .......................................... 227 第四十九章 发热 ........................................................228 第五十章 关于发热的流言和真相 ............................ 234 第五十一章 如何准确测量体温 ................................... 237 第十四部分 其他 .......................................... 241 第五十二章 抗生素:该什么时候用 ............................ 242 第五十三章 感冒咳嗽:药物治疗还是家庭护理 ........... 244 第五十四章 不可忽视的紧急症状 ................................ 247 第五十五章 感染接触问题:传染性 ............................ 251 附录 常见药物使用剂量表 ................. 254 部分 头部或脑部症状 ............................... 1 章 哭闹 ................................................................2 第二章 头部外伤 .........................................................5 第三章 头痛 ..............................................................10 第二部分 眼 ................................................... 15 第四章 眼部过敏 .......................................................16 第五章 眼睛分泌物增多 ............................................. 20 第六章 眼睛充血 .......................................................23 第三部分 耳 ................................................... 29 第七章 耳朵流液 .......................................................30 第八章 耳朵痒或拉耳朵 ............................................. 33 第九章 耳痛 ..............................................................36 第十章 中耳炎 ...........................................................39 第四部分 鼻 ................................................... 47 第十一章 感冒 ..............................................................48 第十二章 过敏性鼻炎(花粉症) ................................... 55 第十三章 鼻出血 ...........................................................59 第十四章 鼻窦疼痛或堵塞 ............................................. 62 第五部分 嘴部和喉咙 ..................................... 67 第十五章 手足口病 .......................................................68 第十六章 淋巴结肿大 .................................................... 71 第十七章 嘴部受伤 .......................................................74 第十八章 口腔溃疡 .......................................................77 第十九章 咽痛 ..............................................................81 第二十章 与链球菌性咽喉炎患者接触 ............................ 85 第二十一章 牙齿损伤 .......................................................89 第六部分 胸部和呼吸系统 ............................. 93 第二十二章 哮喘 ..............................................................94 第二十三章 咳嗽 ..............................................................98 第二十四章 喉炎 ............................................................103 第二十五章 流行性感冒 .................................................. 108 第七部分 腹部 ............................................. 117 第二十六章 腹痛 ............................................................118 第二十七章 便秘 ............................................................122 第二十八章 腹泻 ............................................................126 第二十九章 呕吐腹泻 ..................................................... 133 第三十章 呕吐不伴腹泻 .............................................. 139 第八部分 生殖和泌尿系统 ........................... 145 第三十一章 小便疼痛 ..................................................... 146 第三十二章 阴部瘙痒和刺激感 ....................................... 149 第九部分 四肢 ............................................. 153 第三十三章 上肢受伤 ..................................................... 154 第三十四章 上肢痛 .........................................................158 第三十五章 下肢受伤 ..................................................... 161 第三十六章 下肢痛 .........................................................165 第十部分 皮肤局部症状 .............................. 169 第三十七章 割伤、擦伤和淤伤(皮肤损伤) ..................170 第三十八章 免疫接种反应 .............................................. 174 第三十九章 锐器扎伤 ..................................................... 181 第四十章 皮肤局部不明原因的红肿或出疹 .............. 184 第四十一章 小刺扎进皮肤 .......................................... 187 第十一部分 皮肤广泛症状 .......................... 191 第四十二章 荨麻疹 .................................................... 192 第四十三章 不明原因的广泛皮疹 ................................ 196 第四十四章 晒伤 ........................................................ 199 第十二部分 咬伤和刺伤 ............................... 203 第四十五章 动物咬伤 ................................................. 204 第四十六章 蜜蜂等蜇伤 ............................................. 209 第四十七章 昆虫叮咬 ................................................. 214 第四十八章 蜱虫叮咬 ................................................. 221 第十三部分 发热 .......................................... 227 第四十九章 发热 ........................................................228 第五十章 关于发热的流言和真相 ............................ 234 第五十一章 如何准确测量体温 ................................... 237 第十四部分 其他 .......................................... 241 第五十二章 抗生素:该什么时候用 ............................ 242 第五十三章 感冒咳嗽:药物治疗还是家庭护理 ........... 244 第五十四章 不可忽视的紧急症状 ................................ 247 第五十五章 感染接触问题:传染性 ............................ 251 附录 常见药物使用剂量表 ................. 254 |
| 编辑推荐 | |
| ★美国儿科学会是全球备受尊敬的儿童养育和儿童健康机构,拥有全美zuiyou秀的儿科医生,育儿领域zui前沿的研究水平和zui丰富的实践经验。★美国儿科学会已经成为中国父母信赖的育儿品牌。人们越来越乐于向美国儿科学会寻求建议和信息。★指导方针基于15年以上、超过1.5亿次来电验证,10000多次实践以及400多位护士建议。★可以帮助父母确定什么时候需要求助医生,什么时候安全在家护理孩子,同时帮助辨别哪些症状是康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哪些需要引起关注。★科学、完整的家庭护理建议,杜绝各种猜测,让孩子得到更合理的照顾。★崔玉涛主审并作序推荐,欧茜翻译。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充满了专业感和可信赖度,那种蓝白相间的色调,加上清晰的字体排版,立刻就让人觉得这是一本经过严谨考量后出版的育儿指南。我特别欣赏它在信息呈现上的克制与精准,没有那种过度煽情的文字堆砌,而是直奔主题,让人感觉这是实实在在的、能够立刻投入实践的工具书。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图表的排布井井有条,即便是面对一些复杂的医学术语,作者也努力做到了通俗易懂的解释,这一点对于像我这样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家长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在选择育儿书籍时,我最看重的是信息的权威性和实用性,这本书显然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陷入市面上许多育儿书那种“焦虑营销”的窠臼,而是提供了一种沉着、科学的应对策略,让新手父母在面对宝宝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稳定心神,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这本书的厚度也让人感到安心,它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育儿哲学”,而是真正深入到疾病应对的方方面面,这种扎实的内在分量,是阅读体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评分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半夜突然发烧,那会儿我手忙脚乱,心里充满了无助和恐慌,几乎把家里所有的育儿APP都翻了个遍,但信息碎片化得让人无所适从。我当时就想,要是有一本像‘圣经’一样的权威指南在手边该多好。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那种能镇住场面的存在。它的章节划分逻辑非常清晰,比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常见病症,都有明确的索引和快速查阅指南。我最喜欢它里面关于“何时可以居家观察,何时必须立即就医”的判断标准,那套流程图或者说决策树的设计,简直是天才之举,它帮助我迅速排除了不必要的恐慌,也避免了因为过度紧张而耽误了真正的病情。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说实话,非常“美式”,直接、务实,没有太多拐弯抹角,这反而非常适合紧急情况下的阅读。它不是在教你怎么做“完美父母”,而是在教你怎么在孩子生病时,成为一个“合格的、有能力的看护者”,这种定位非常贴合现代父母的需求。
评分与其他一些强调“自然疗法”或者“偏方”的育儿书籍相比,这本书的科学严谨性让我感到无比踏实。它似乎是从临床实践的底层逻辑出发构建起来的,每一个建议背后都有明确的医学依据支撑,读起来让人心里有底。我特别留意了关于药物使用剂量的部分,那种精确到毫克甚至体重比例的说明,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一本为家长定制的“急救药箱使用说明书”。我发现作者在描述症状时,用词非常专业,但同时又配有非常形象的比喻,使得即便是对于“哭声异常”这种主观感受的描述,也能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参照系。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弥补了医生与家长之间信息鸿沟的巨大差距。医生通常时间有限,只能给出笼统的建议,而这本书则将那些需要详细解释的知识点,拆解得丝丝入扣,让家长能够带着更充分的准备去面对医生的诊断和后续的护理工作。它真正赋予了家长一种主动的、科学的育儿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处理,显示出出版方对内容的尊重。我注意到书中的插图,它们不是那种卡通化的、敷衍了事的示意图,而是力求贴近真实情景的医学插画,无论是描绘皮肤症状还是体位摆放,都非常到位。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写者和编辑团队的专业态度。我尤其赞赏它在处理“常见小问题”和“罕见重症”时的平衡感。它既不会过度渲染那些罕见的疾病,造成家长无谓的焦虑,也不会轻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早期症状。这种恰到好处的“度”,是衡量一本优秀医学科普读物的关键指标。坦白说,初为人父母,面对生病的孩子,那种手足无措感是难以言喻的,而这本书仿佛是邀请了一位经验丰富、沉着冷静的儿科医生常驻家中,随时可以翻阅指导。这种精神上的慰藉,其价值甚至超过了具体的治疗建议本身。
评分自从买了这本书后,我发现自己对孩子身体发出的各种“信号”变得更加敏感,但这种敏感不再是基于恐惧,而是基于理解。它教会了我如何系统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孩子的健康状况,而不是被网络上五花八门的“小妙招”牵着鼻子走。例如,书中对不同类型咳嗽声音的区分,以及不同退烧药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机制的对比,都让我能够做出更优化的护理选择。我周围的很多朋友还在依赖着电子设备上的搜索结果,那种信息流的快速更迭让他们疲于奔命。而我更倾向于依赖这本有形、结构稳定的参考书,因为它提供的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稳定的知识体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反潮流”的沉稳,它不追逐热点,只聚焦于科学和安全,这对于一个需要长期依赖的育儿伙伴来说,是最宝贵的品质。它更像是一份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长期合同,而不是一本看完就束之高阁的短期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