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钳工基本技能 |
| 丛书名: | |
| 作者/主编: | 杨志福 |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62180395 |
| 出版年份: | 2016年10月 |
| 版次: | 第1 版 |
| 总页数: | 190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28元 |
| 实际重量: | 0.45k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项目一 认识钳工
任务 认识钳工场地的设备
项目二 划线
任务一 划落料凸模平面上的线
任务二 划轴承座表面上的线
项目三 锯削工件
任务 锯削六 面体工件
项目四 錾削工件
任务 錾削弯曲模具的凹模工件
项目五 锉削工件表面
任务一 锉削落料凸模固定板
任务二 锉削冲孔凸模工件上的曲面
项目六 加工孔
任务一 钻钳口铁工件的孔
任务二 锪、扩、铰钳口铁工件的孔
项目七 加工螺纹
任务一 攻六 角螺母的内螺纹
任务二 套双头螺柱的外螺纹
项目八 研磨工件
任务 研磨刀口形直尺的平面
项目九 锉配
任务 锉冲孔凸模、凹模的配合
参考文献
《钳工基本技能》根据国家职业鉴定规范的要求,以项目式教学法为主线,突出以任务为驱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遵循实用、实效的原则,旨在使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掌握本专业(工种)知识且达到相应技能要求。全书共九个项目,详细介绍了包括划线(机械行业术语,不是“画线”)、锯削、錾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研磨等钳工的基本技能,各种零件型面的加工原理及方法,在内容上尽量做到详略适当,深浅结合,以实际的零件加工技能培训为主线,辅以对理论知识深入浅出的说明,使读者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装配工艺的介绍,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非常全面的实践指南。我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关于配合公差、过盈配合以及间隙配合的原理和应用。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配合方式,并通过计算和图表说明了如何确定公差等级。例如,在讲解轴承的安装时,书中不仅阐述了轴承与轴、与座孔的配合要求,还强调了安装前的清洁检查和润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压装设备,避免对轴承造成损伤。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紧固件的选择和安装技巧,包括不同螺纹规格的识别、扭矩扳的使用以及防止松动的措施等。书中对于一些常见装配缺陷的分析也非常到位,比如配合过紧导致的发热、配合过松导致的不稳定等,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这对于实际操作中解决突发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精密的机械装配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这本钳工教材的内容详实,我从其中学到了许多关于基础操作的知识。比如,在讲解划线操作时,书中不仅列举了常见的划线工具及其使用方法,还详细阐述了不同工件表面材质对划线精度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划线方法和刻痕深度。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画圆”这一基础技巧的细致讲解,它不仅介绍了圆规的使用,还深入剖析了滚圆器以及靠模等辅助工具在精确绘制大直径圆时的应用。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环节,比如如何避免划线时产生毛刺,或者在粗糙表面上如何保证划线清晰可见,书中都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和技巧,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此外,书中对不同类型划针的比较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了解到原来不同形状的划针在精度和适用性上有着如此大的差异。这本教材真正做到了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工具认知到复杂的技巧运用,都梳理得井井有条,让我对钳工技能的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更扎实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在金属切削原理的阐述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通过大量图示和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切削过程变得形象易懂。我特别赞赏其中对切削参数选择的分析,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深入探讨了切削速度、进给量以及切削深度对刀具磨损、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切削效率的影响。书中举例说明,在加工硬质合金材料时,如果一味追求高效率而提高切削速度,可能会导致刀具过快磨损,甚至发生崩刀现象,这让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另外,关于切削液的选择和使用,书中也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指导,包括不同切削液的特性、适用范围以及如何判断切削液是否失效等,这些细节对于保证加工质量和延长刀具寿命至关重要。我之前一直对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屑形状与加工状态的关系感到困惑,这本书通过对不同切屑形态的解读,让我能够直观地判断切削过程是否正常,从而及时调整工艺参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评分本书对于测量工具的讲解,堪称是精益求精的典范。我通过阅读,对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常用测量工具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刻度盘的读数方法,还特别强调了测量时的注意事项,比如如何正确持握工具、如何施加适度的测量力,以及如何避免视差影响读数精度。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测量误差的来源及消除”部分的分析印象深刻,它系统地讲解了因测量工具本身、被测物体、测量环境以及测量者自身等因素可能引入的误差,并提供了相应的减少和消除误差的技巧,比如在使用千分尺时如何进行零点校准,或者在测量高温工件时如何考虑热胀冷缩的影响。书中还介绍了花样规、深度规等一些不常用的测量工具,拓展了我的测量工具知识面,让我了解到在不同场合下有更专业的工具可以选择。这本书让我明白,精确的测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偏差。
评分本书在安全操作规程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给予了我重要的启发。我了解到,作为一名钳工,不仅需要掌握精湛的技艺,更需要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书中详细列举了在进行各种操作,如磨削、钻孔、锯削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佩戴防护眼镜、绝缘手套,以及在操作机床时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罩等。我还学习到了急救常识和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这对于应对突发状况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于职业道德的强调也让我受益匪浅,比如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尊重同事、爱护工具等,这些不仅是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优秀钳工的内在品质。它让我认识到,技术能力与个人品德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优秀的钳工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职业成长的指导书,让我对钳工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