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作物生产实验、实习指导(黄高宝)(北方本)
定价:30.00元
作者:黄高宝,柴强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1221430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85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由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实习和设计性实验三部分内容组成,共计66个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40个、综合性实验实习14个、设计性实验12个。以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为目标。每个实验几乎都整理了相关实验样品的采集、处理和保存、常用溶液的配置、常用仪器性能指标及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内容。同时,每个实验后面还有相关的实验习题,为实验教学和相关专业师生提供方便。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的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土壤、植保等专业师生和相关专业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使用。
目录
部分验证性实验
实验一种子检验与播种量计算
实验二4种麦类作物的识别
实验三小麦田间取样方法和出苗率的调查
实验四春小麦拔节期田间诊断
实验五小麦籽粒增重速度的测定
实验六水稻的植物学特征及籼、粳、黏、糯和稻稗的识别
实验七玉米植株形态观察和亚种识别
实验八玉米雌雄穗分化过程的观察
实验九玉米空秆、秃顶、缺粒现象的调查及原因分析
实验十谷子及其它粟类作物穗部性状观察
实验十一马铃薯块茎及植株形态结构观察与淀粉含量测定
实验十二棉花植株形态特征及栽培种观察
实验十三棉纤维有关经济性状测定与捻曲度观察
实验豆苗情调查及幼苗长相诊断
实验十五食用豆类作物的形态及大豆、花生不同类型观察
实验十六亚麻、油菜类型识别及经济性状分析
实验十七油菜各生育时期田间观察及苗情考查
实验十八油菜花芽分化观察
实验十九甜菜块根、种球、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观察
实验二十甜菜块根糖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十一农业自然资源的辨识
实验二十二农田生产潜力估算
实验二十三间套作复合群体及农田小环境观测
实验二十四轮作方案的设计与效益分析
实验二十五农田养分平衡分析
实验二十六不同耕法下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与比较(一)
--土壤坚实度的测定与比较
实验二十七不同耕法下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与比较(二)
--土壤耕层构造的测定与比较
实验二十八不同耕法下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与比较(三)
--土壤团聚体的测定与比较
实验二十九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十旱地土壤水分特征参数的测定
实验三十一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测算
实验三十二旱作农田土壤水蚀的测定
实验三十三旱作农田土壤风蚀的测定
实验三十四地表残茬覆盖状况的测定
实验三十五样方法调查种群数量及种群分布型模拟测定
实验三十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物多样性测算
实验三十七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实验三十八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及应用
实验三十九有机物质热值的测定
实验四十层次分析法在农业生态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综合性实验实习
实验四十一小麦分蘖期幼苗形态特征及幼穗分化进程观察
实验四十二作物叶面积系数(LAI)的测定
实验四十三小麦成熟度鉴定、测产及生产效能分析
实验四十四主要大田作物群体结构及栽培管理技术综合调查
Ⅰ冬、春小麦群体结构综合性状的测定及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的调查分析
Ⅱ玉米及其它粟类作物播前及苗期栽培管理技术调查分析
Ⅲ马铃薯大田栽培管理技术综合调查分析
Ⅳ油菜、胡麻的群体结构及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综合性调查分析
Ⅴ豆类作物群体结构及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综合性调查分析
实验四十五作物布局优化方案设计
实验四十六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评价
实验四十七农作制度及有关资源的调查与辨识
实验四十八干旱与作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关系
实验四十九作物抗旱性鉴定
实验五十半干旱旱农区农田土壤水分管理技术与实践
实验五十一作物种内竞争的量化
实验五十二生态因子的综合效应
实验五十三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查研究
实验五十四田间调查取样的方法
第三部分设计性实验
实验五十五田间试验设计与布置
实验五十六小麦不同群体结构、产量性状的调查分析
实验五十七温度对作物的伤害
实验五十八一个地区(或农户)农作制度的综合设计
实验五十九豆科作物结瘤特性与氮素、水分和接种的关系
实验六十节水种植技术设计与评价
实验六十一间套作作物边际效应的影响因子与测定
实验六十二农作制调研及定性定量分析
实验六十三不同地面覆盖方式的水分效应
实验六十四植物次生化合物质的化感作用
实验六十五生物种间的竞争与互补
实验六十六表层土壤蒸发量的测定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正在学习农学专业的学生,对于《作物生产实验、实习指导》这样一本书,我有着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首先,我需要它能够为我提供扎实的实验操作基础。在学校的课程中,我们会有大量的实验环节,例如关于作物生理、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实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讲解各种实验的原理、目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和潜在的风险。它是否会包含一些经典的实验设计范例,比如测量作物生长指标(株高、叶面积、干重等)、进行授粉实验、采集种子样本等?我尤其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实验数据记录和初步分析的方法指导,比如如何规范地填写实验记录本,如何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初步的整理和解释。其次,作为一名实习指导,我期待它能帮助我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习是我们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提前了解在实际农田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它们。比如,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农田调查的方法,如何识别作物病虫害,如何进行土壤和作物养分诊断,或者如何评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案例,让我能够举一反三,在实际实习中更加得心应手。最后,作为未来的农业工作者,我还需要它能够拓宽我的视野。除了基础的实验操作,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了解当前作物生产领域的一些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比如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绿色农业等概念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一种对“北方”农业生产的好奇。我本人并非农业领域的专业人士,但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粮食生产过程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地域性的差异带来的影响。我对“北方本”这个前缀非常在意,想知道它所描述的作物生产实验和实习指导,在多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土壤和主要农作物特点来设计的。比如,在北方地区,哪些作物是主要的实验对象?书中会详细介绍这些作物的生长周期、对环境的需求,以及在北方特有的生长条件下可能遇到的问题吗?我特别想了解,针对北方地区常见的干旱、寒冷等气候特点,在作物生产实验中会采取哪些特殊的措施和应对方法?书中会不会涉及一些关于节水灌溉、抗寒育种等方面的实验内容?另外,作为一本“指导”,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实验案例,展示如何在北方的大田环境下进行作物栽培实验?比如,关于玉米、小麦、大豆等北方主粮作物的种植和产量测定,书中会有详细的指导吗?我希望它能够生动地展现出北方农田的真实景象,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阐述,而是能让我感受到北方农业生产的独特魅力和挑战。这本书会包含一些关于北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专题介绍吗?例如,在北方地区常见的某些病虫害,如何进行科学的识别和有效的防治?我对这些实际操作层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
评分作为一名对农业科技发展有持续关注的普通读者,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想了解现代农业是如何通过科学实验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我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关于新品种培育、耕作技术革新等方面的报道,但具体是如何实现的,我一直感到有些模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作物育种方法的介绍,比如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一些具体的育种案例,展示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一代代的选育,最终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我非常好奇,那些高产、抗病、耐旱的作物品种,背后究竟付出了多少科研的努力。另外,对于作物生产中的一些关键环节,比如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更科学、更高效的方法。书中会不会介绍一些关于精准施肥的理念和技术,如何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来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我希望了解一些更环保、更可持续的策略,而不是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我个人对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比较感兴趣,希望书中能有一些相关的实验方法和实践指导。此外,我一直对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很感兴趣,想知道现代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智能化技术被应用到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比如自动化播种、精准喷洒、智能监测等等。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朴实无华,充满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气息。我拿到手里时,就感觉到了它沉甸甸的分量,不仅仅是纸张的厚度,更是其中蕴含的知识深度。我之前对作物生产这个领域了解甚少,只是在一些新闻报道或者科普节目中零星接触过。这次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对农业科技的发展感到好奇,特别是想了解现代农业是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和实践的。我个人对实验操作环节比较感兴趣,想着这本书里会不会详细介绍一些经典的作物栽培实验,比如不同肥料配比对产量影响的对比实验,或者不同播种密度对作物生长周期的观测等等。书中会不会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需要准备哪些器材,以及如何记录和分析数据?这些都是我比较关注的点。而且,作为一本指导性的书籍,我希望它能有清晰的图表和插图,能够直观地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例如,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比如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或者极端天气下的作物反应,书中是否会有相应的案例分析和应对策略?另外,我一直好奇,在实际的农田里,那些农业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进行试验的?他们会用到哪些专业的仪器设备?书中会不会对此有深入的介绍,甚至是一些关于设备操作的技巧?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能引发思考的书,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操作指南,还能启发我对作物生长规律、农业生产模式以及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怀旧的情绪,加上一点点对传统农业的好奇。我的祖辈就是农民,小时候在乡下住,偶尔会看到长辈们在地里忙碌,但那时候还小,对他们究竟在做什么,有什么科学依据,根本没概念。现在城市生活节奏快,离土地越来越远,反而对那些朴素的农事活动产生了莫名的向往。我希望这本书里能有一些关于传统作物种植方法的介绍,就像我小时候在老家看到的,那种依靠经验和天气的耕作方式。比如,书中会不会讲到不同季节的农事安排,如何根据气候变化来调整播种和收获的时间?会不会介绍一些古老而有效的农具的使用方法,或者一些传统的堆肥、施肥的技巧?我对这些“土办法”非常感兴趣,总觉得里面蕴含着一些被现代科技忽略的智慧。而且,作为一本“指导”,它会不会有一些比较具体的案例,展示如何从零开始,在一小块土地上,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培育一些常见的农作物?我特别想知道,如果自己在家里的阳台或者小院子里,能不能尝试一些简单的作物种植实验,比如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或者比较不同土壤的肥力差异。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适合家庭实践的小实验,让我们可以亲手体验一把“耕耘”的乐趣?我希望它能写得生动一些,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而是能带着读者一起去感受土地的温度和生命的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