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0-6岁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大教育书系)
定价:35.00元
作者:晏红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354865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为什么我对孩子说的话总是不管用?怎样给熊孩子立规矩?孩子总有逆反心理,该怎么办?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了,软硬兼施怎么还是不奏效?孩子在学校自理能力强,回到家怎么就变样了?这些问题困扰着许许多多的家长和幼儿教师。本书通过对0-6岁幼儿心理、年龄特点的分析,帮助家长和教师理解各种教育现象,理解孩子的行为,并学会利用心理学知识来解决孩子的习惯养成问题。全国育儿专家晏红结合自己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精心挑选了幼儿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品德修养习惯、情绪管理习惯。她熟悉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生活实际,提供了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适宜方法。她专攻儿童心理学,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给出针对每一个具体习惯的教育策略。全书以“一个具体习惯 案例 理论支持 教育良策”的形式,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适合父母读、教师读,为困惑的家长和幼儿教师提供了一整套影响孩子、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直接有效的方法。
内容提要
在幼儿阶段,孩子学什么是*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父母教什么是*有科学性和远见性的?这是身为父母经常琢磨和思考的问题。面对孩子的顽皮和初露端倪的各种小毛病,不少父母很疑惑,大人并没有专门教孩子,他的不良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在本书中,全国育儿专家晏红结合自己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精心挑选了幼儿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品德修养习惯、情绪管理习惯。她熟悉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生活实际,提供了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适宜方法。她专攻儿童心理学,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给出针对每一个具体习惯的教育策略。全书以“一个具体习惯 案例 理论支持 教育良策”的形式,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适合父母读、教师读,为困惑的家长和幼儿教师提供了一整套影响孩子、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直接有效的方法。
目录
序:好习惯是生活中的美 / 孙云晓001 章0—6岁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 好习惯是人生的财富 / 003 坏习惯是人生的债务 / 004 0—6岁培养好习惯正当时 / 005 破解孩子习惯养成的秘密 / 007 遵循习惯形成的阶段规律 / 011 消解影响幼儿习惯养成的家庭矛盾 / 012第二章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之生活习惯 健康的饮食习惯 / 021 乐意喝白开水的习惯 / 024 快乐吃蔬菜的习惯 / 028 口腔卫生的习惯 / 032 健康的上床睡觉习惯 / 037 快乐起床不磨蹭的习惯 / 040 正确对待疾病的习惯 / 043 自我保护的习惯 / 047 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 051 运动锻炼的习惯 / 055第三章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之学习习惯 耐心专注的习惯 / 063 认真倾听的习惯 / 070 大胆发言的习惯 / 074 时间管理的习惯 / 079 乐于学习的习惯 / 084 主动学习的习惯 / 087 仔细观察的习惯 / 091 敢于想象的习惯 / 094 探究事物的习惯 / 098 喜欢阅读的习惯 / 102第四章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之交往习惯 主动与人交往的习惯 / 111 广泛交往的习惯 / 115 礼貌待人的习惯 / 119 接纳他人的习惯 / 123 听取建议的习惯 / 127 良性竞争的习惯 / 132 乐于分享的习惯 / 136 远离欺负打斗的习惯 / 141 应对同伴欺负的习惯 / 145 适应幼儿园集体的习惯 / 151第五章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之品德修养习惯 文明有礼的习惯 / 157 诚实做人的习惯 / 161 快乐自处的习惯 / 166 尊敬长辈的习惯 / 170 宽容礼让的习惯 / 174 适度谦让的习惯 / 177 同情友爱的习惯 / 183 做事负责的习惯 / 186 遵守规则的习惯 / 190 爱护公物的习惯 / 195第六章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之情绪管理习惯 内心快乐的习惯 / 201 积极乐观的习惯 / 205 幽默风趣的习惯 / 210 感受幸福的习惯 / 213 自尊自信的习惯 / 218 自我控制的习惯 / 223 说话和气的习惯 / 228 沉着冷静的习惯 / 231 降低愤怒的习惯 / 235 克服胆怯的习惯 / 239第七章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适宜方法 正强化法 / 247 反向链锁法 / 252 积分法 / 254 计时隔离法 / 257 间歇强化法 / 264 区别强化法 / 266 消退法 / 268 系统脱敏法 / 270 刺激控制法 / 274 行为契约法 / 276 负惩罚法 / 279 正惩罚法 / 282后记 / 285
作者介绍
晏红:清华大学知名学者、早期教育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幼教学科带头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专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北京市的研究课题,多篇论文在全国获奖。曾获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人物奖、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海淀区早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奖、北京市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学前教育系统支教工作者等奖项。已出版《中国儿童情绪管理》《0—6岁宝宝情绪管理指南》《宝宝入园完全手册》《宝宝入学完全手册》《新编家长学校教材》《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与方法》《园本培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十多部专著。
文摘
序言
这本关于幼儿习惯养成的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新手爸妈量身定做的宝典!我刚开始带孩子的时候,面对一个精力旺盛、想法多变的小不点儿,真是手足无措。特别是到了三岁这个“熊孩子”阶段,吃饭挑食、不肯睡觉、爱扔东西,简直是家常便饭。我尝试过各种“哄骗”和“威胁”的招数,效果时好时坏,更糟的是,每次冲突后都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这本书的视角很独特,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深入剖析了0到6岁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和心理需求。比如,它强调了“一致性”的重要性,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前一天成功了第二天就全盘皆输。作者的语言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高深的教育理论术语,读起来就像是邻家很有经验的阿姨在分享她的“独门秘籍”。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将“好习惯”拆解成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步骤,比如如何引导孩子自己穿鞋,如何逐步培养规律的如厕习惯,这些细节的指导,对于急需实操方案的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喜欢书中提到的一种“积极暂停”的技巧,而不是传统的惩罚,这不仅维护了亲子关系,还让孩子学会了自我调节情绪,效果立竿见影,家庭氛围都因此和谐了许多。
评分坦白讲,我过去对“习惯养成”这件事抱有一种功利性的态度,总觉得是为了让孩子在未来的小学竞争中占优势。读完这本书后,我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作者细腻地描绘了每一个小习惯背后所承载的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对世界的掌控感。比如,教会孩子自己收拾玩具,不仅仅是为了家里整洁,更重要的是让他体会到“我能为我的环境负责”的成就感。书中对“规则建立”的讨论尤为深刻,它提倡的规则是“有限的、清晰的、且充满爱的”。它提供了一个框架,让我们知道如何设定那些“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在红线内部给予孩子充分的探索自由。这让我在面对孩子屡次试探底线时,能够保持坚定的同时又不失温柔。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帮助我从一个焦躁的“控制者”蜕变成一个有远见、有耐心的“教育合伙人”。它不仅帮我解决了眼下的育儿难题,更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个可以陪伴孩子整个童年,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教育理念基础。我向所有正在或即将步入0-6岁育儿阶段的父母,强烈推荐这本书,它带来的改变是深远的、积极的。
评分从装帧和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排版非常舒服,字体大小适中,章节划分清晰,关键点的总结和图示运用得当,即便是忙碌的职场父母也能快速抓住重点。但真正让我爱不释手的是它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哲学。它强调“榜样的力量胜过说教的千言万语”。例如,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时,书里没有要求家长强迫孩子去读书桌前坐下,而是详细描述了如何营造一个“家庭阅读氛围”——比如全家人在固定的时间放下手机,一起阅读各自喜欢的书籍。我尝试后发现,孩子对书本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了,她开始主动模仿我们翻书的动作,甚至会自己挑选绘本“讲故事”。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我过去吼着让她“看书去”要有效得多。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了优秀的品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指令。它更像是一本“心法秘籍”,指导我们如何调整内在驱动力,而不是一本“招式大全”。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买书前会仔细阅读目录和推荐语,我需要的是那种有科学依据,能经得起推敲的知识体系。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它不是那种空泛地喊口号的书,而是系统性地梳理了学龄前儿童在生活自理、情绪管理、社交互动等方面的关键发展里程碑。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分离焦虑”问题上的方法。我的女儿在入园初期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我当时很焦虑,担心是不是我平时陪伴不够。书中分析了分离焦虑的生理基础,并提供了一套“渐进式脱敏”的陪伴方案,核心理念是“高质量的告别胜过漫长的徘徊”。我严格按照那个时间表去执行,虽然头几天女儿还是哭闹,但到了一周后,她已经能自信地挥手再见了。这种基于科学观察和循序渐进的策略,让我这个习惯了追求效率的人,学会了在教育中保持耐心和尊重孩子的发展节奏。这本书对父母的自我修养也有很高的要求,它教会我们,要纠正孩子的问题行为,首先要审视和修正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势。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的育儿书汗牛充栋,大多都是老生常谈,读完后感觉还是云里雾里。但这一本,它真的做到了“从心出发”,把我从“管教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变成了孩子的“引导者”。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专注力”培养的那一章。我之前总觉得孩子坐不住,是天性如此,只能靠报各种昂贵的早教班来弥补。这本书却提醒我,专注力的基础是安全感和环境的稳定。它提供了一套“情景游戏化”的训练方案,比如如何利用积木搭建一个“安静角”,要求孩子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只能专注于手头的任务。我按照书中的提示,减少了家里的电子产品干扰,反而发现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大大提升了。而且,这本书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完美”,它非常坦诚地指出了父母在培养习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陷阱”,比如过度干预和期待过高。这让我感到被理解和接纳,知道自己偶尔的失误也是正常的学习过程。这种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战指导的平衡感,是很多同类书籍所缺乏的。它让我对“习惯”的理解从一个外在的行为规范,上升到了内在的品格塑造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