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养圣经 | ||
| 定价 | 88.00 |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12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英]帕特里克·霍尔福德 著 | |
| 装帧 | 精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59610638 | |
| 重量 | 810 | |
帕特里克·霍尔福德是国际营养学会的创始人。《营养圣经》是他根据多年研究成果撰写的营养学普及读物,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营养学知识,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群提出了改善饮食的可行性建议。对预防病痛,提高免疫力,摆脱抑郁、失眠等亚健康状态等有直接帮助。 本书为《营养圣经》的全新修订版,由营养学家范志红翻译、审订。
前言(1)
第1部分:什么佳营养
第1章健康—绝不仅仅是平均水平(2)
第2章定义佳营养(7)
第3章从猿到人—营养与进化(12)
第4章你是独1无2的(19)
第5章营养素协同作用效果更好(22)
第6章反营养物质(27)
第二部分:找到你的wan美膳食
第7章佳膳食方向(38)
第8章有关蛋白质的问题(47)
第9章生命的脂肪(64)
第10章糖的真相(74)
第11章让人上瘾的刺激物(85)
第12章维生素家族(92)
第13章从钙到锌的“有用”元素(102)
第14章从铝到汞的有毒元素(111)
第15章抗氧化剂—预防的力量(119)
第16章同型半胱氨酸—重要的健康指标(129)
第17章活力食物—植物化学物的革命(139)
第18章水—占你身体的2/3(155)
第19章食物搭配:事实与谬误(160)
第20章按血型选择正确食物(165)
第三部分:给身体器官佳营养
第21章食物造就了你(172)
第22章改善你的消化功能(178)
第23章健康心脏的奥秘(185)
第24章增强免疫系统(198)
第25章自然平衡激素(206)
第26章骨骼健康的秘密(212)
第27章皮肤健康—吃出你的美丽(221)
第四章:zu佳营养的益处
第28章改善智力、记忆力和情绪(232)
第29章增强体能和抗压能力(240)
第30章达到体能dian峰(249)
第31章让时光倒流(253)
第32章征服癌症(258)
第33章自然地抵抗感染(269)
第34章解决过敏问题(279)
第35章给你的身体解毒(291)
第36章击溃脂肪屏障(298)
第37章解开进食紊乱症的谜团(306)
第38章心理健康—与营养的联系(310)
第五部分:不同年龄的营养
第39章有关生育的对与错(324)
第40章宝宝—滋养下一代(334)
第41章青春期、经前期和更年期(344)
第42章防衰老问题(351)
第六部分:你的个人营养方案
第43章确定你的zu佳营养(358)
第44章你的zu佳膳食(363)
第45章你的zu佳营养补充量(368)
第46章营养补充剂的必知内情(380)
第47章建立你自己的补充方案(386)
第48章选择zu好的补充剂(393)
第49章维生素和矿物质—它们的安全性有多高(403)
第七部分:营养疗法完全档案
第50章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疗法(415)
第51章呼吸系统疾病的营养疗法(422)
第52章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的营养疗法(426)
第53章脑、神经与精神疾病的营养疗法(429)
第54章内分泌疾病的营养疗法(433)
第55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营养疗法(438)
第56章骨骼肌肉疾病的营养疗法(443)
第57章皮肤及黏膜疾病的营养疗法(447)
第58章其他常见病症的营养疗法(453)
第八部分:营养素与食物真相
第59章营养素档案大全(460)
第60章食物真相档案(481)
译后记(503)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有吸引力,那种简洁中带着一丝严肃的专业感,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健康小常识”集合,而是真正有深度、值得深入研究的著作。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下的功夫,字体选择非常舒服,即使是像我这样需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细小文字的人,长时间阅读下来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介绍复杂营养学概念时,并非直接抛出晦涩的科学术语,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一些生活化的比喻和案例,比如用“能量银行”来解释宏量营养素的摄入与消耗平衡,一下子就把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尽管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仅仅是前几章关于基础代谢和微量元素吸收机制的论述,就已经颠覆了我过去多年对“多吃蔬菜就是健康”这种简单化认知的固有印象。作者显然是下足了功夫,去挖掘那些教科书里才会有的深度,同时又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这种平衡把握得极佳,让非专业人士也能感到信心满满,愿意继续探索下去。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寻找一个明确的“行动指南”,一个能够立刻套用到我日常三餐中的具体食谱清单。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却更像是一套严谨的“营养哲学框架”。它没有直接告诉你“周一午餐吃什么,周二晚餐吃什么”这种流水账式的菜谱,而是花费了大量篇幅来构建一套完整的、基于个人生理状态动态调整的营养决策体系。这种“授人以渔”的教育方式,起初让我这个急于求成的读者略感不耐烦,毕竟我更希望立刻看到“神奇食物X能治愈疾病Y”的结论。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体会到这种宏观构建的价值——它教你理解“为什么”某些食物对你有效,而不是盲目地遵从某个单一的建议。这种强调个体差异和长期适应性的论述,比那些千篇一律的“万能食谱”要科学和可靠得多,它迫使读者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思考者,去审视自己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
评分从我个人接触的那些侧重于“快速见效”的养生书籍对比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反商业化”倾向。它没有过分渲染某种单一的“超级食物”或者推销任何特定的保健品品牌。相反,它给出的建议是建立在广泛的流行病学数据和人体基础生理学之上的,显得非常扎实和中立。我尤其欣赏它在讨论“营养补充剂”时所采取的谨慎态度,它明确区分了哪些补充剂在特定缺乏状态下是必需的,而哪些往往是多余的消费。这种不偏不倚、以证据为基础的写作风格,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信任感。它不是在贩卖希望,而是在传授知识,引导读者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基于科学认知的健康生活模式,这种沉稳的态度,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值得珍藏和时常翻阅的工具书,而非一次性的速读材料。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营养代谢周期”的论述,这部分内容在市面上流通的同类书籍中是极为罕见的。它不是简单地把营养素分类介绍完就结束了,而是深入探讨了人体如何在一个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周期内,对不同时间摄入的食物进行分解、吸收、储存和利用的全过程。比如,它详细分析了胰岛素敏感性在早晨和傍晚的不同表现,以及这种差异如何影响我们选择早餐和晚餐的食物结构。这种动态、时间轴驱动的营养观,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那种“一顿吃饱,管他什么时候吃”的粗放式管理。它提供了一种更精细化的管理视角,鼓励我们去“顺应”身体的自然节律,而不是与其对抗。这种深入的生物节奏认知,对于那些希望通过优化进食时间来管理体重或提升精力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座宝库。
评分我必须提到翻译部分的质量,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我个人对原文的英文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依赖译者的功力至关重要。范志红女士的翻译,给我的感觉是:她不仅仅是在转换语言,更像是在重新进行“本土化解读”。很多地方,原文中可能略显干涩的科学描述,经过她的笔触,立刻变得流畅且富有逻辑性,仿佛作者的本意就是用如此清晰的中文来表达的。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复杂的生物化学通路和膳食纤维的分类时,译者没有采用生硬的直译,而是加入了恰当的注释或者更贴近我们日常理解的词汇进行替换,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门槛。这种高水准的专业翻译,确保了原著的科学严谨性得以完整保留,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的愉悦感,避免了许多科普读物中常见的“翻译腔”带来的阅读障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