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設計自動化項目教程--Protel 99 se(張宏)
定價:29.80元
作者:張宏, 陳巍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122130891
字數:
頁碼:
版次:5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99kg
編輯推薦
本書可作為高職院校電子類、電氣類、通信類各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供電子愛好者及從事電子産品設計與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內容提要
Protel99se是目前比較流行的EDA軟件之一,《電子設計自動化項目教程——Protel 99se》介紹瞭使用Protel99se進行電路闆設計應用的各種基礎知識,包括印刷電路闆的發展曆史及分類用途、原理圖設計、PCB闆的設計,並考慮到知識的難易程度,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以項目化的結構進行介紹知識點及技能訓練,並安排瞭九個項目,通過這九個項目的學習達到培養學生正確的電路闆設計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目錄
項目1 電路設計自動化基礎知識
任務1.1 印製電路闆的發展曆史
任務1.2 印製電路闆的基本構成元素
任務1.3 印製電路闆的分類
任務1.4 印製電路闆設計流程
項目2 Protel 99 se軟件初識
任務2.1 Protel 99 se概述
任務2.2 Protel 99 se的窗口界麵認識
任務2.3 設計數據庫的創建與管理方法
任務2.4 文檔的創建與管理方法
項目3 軟啓動可調穩壓電源電路原理圖設計
任務3.1 認識電路原理圖設計流程
任務3.2 原理圖設計環境的設置
任務3.3 繪製軟啓動可調穩壓電源電路原理圖
任務3.4 原理圖電氣規則檢查
項目4 Z80單片機控製係統原理圖的設計
任務4.1 建立層次式原理圖的基本概念
任務4.2 繪製方塊電路及端口
任務4.3 不同層電路間的切換
項目5 聲光控電路原理圖設計
任務5.1 聲光控電路原理圖設計及元件標號分配
任務5.2 設計電氣規則檢查及錯誤報錶
任務5.3 根據原理圖生成元件統計報錶
任務5.4 網絡錶的生成
項目6 器件原理圖符號及其庫的製作
任務6.1 元器件原理圖符號庫編輯器簡介
任務6.2 元器件原理圖符號繪製實例
任務6.3 元器件符號與原理圖的同步更新
項目7 單片機控製八路搶答器電路闆設計
任務7.1 印製電路闆設計準備
任務7.2 進入PCB編輯器工作環境及參數設置
任務7.3 創建PCB元件
任務7.4 印製電路闆設計的基本操作
任務7.5 搶答器應用電路的印製電路闆設計
項目8 兩位數碼管顯示的秒錶電路闆設計
任務8.1 數顯秒錶電路原理圖設計
任務8.2 印製電路闆設計的前期準備
任務8.3 電路闆規劃和網絡錶載入
任務8.4 元件布局與自動布綫
任務8.5 印製電路闆的輸齣打印
項目9 AT89S52單片機控製係統闆的設計
任務9.1 設計 任務介紹和控製闆設計原則
任務9.2 創建工程數據庫繪製原理圖
任務9.3 繪製單片機PCB印刷電路闆
任務9.4 電路闆布綫的後期處理
任務9.5 PCB設計規則檢查和打印輸齣
附錄
附錄1 常用菜單英文 中文對照錶
附錄2 印製電路闆常用英文詞匯中文意義
附錄3 Protel 99 se常用元件庫中英文對照錶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值是比較復雜的。一方麵,Protel 99 SE在現在看來已經是非常古老的工具瞭,但對於許多入門者或者老一輩的工程師來說,它仍然是一個繞不開的坎,或者至少是一個學習PCB設計思維的良好起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做到的是,即使工具版本老舊,但其中蘊含的設計思想和規範流程是永恒的。我特彆關注書中對EMC/EMI基礎知識的講解是否到位。畢竟,設計一個能跑起來的電路和設計一個能穩定運行的電路,中間隔著韆山萬水。如果這本書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實際的案例,教我們如何通過閤理的布局來規避信號完整性問題,那就太值瞭。我擔心的是,如果作者隻是簡單地重復軟件操作手冊的內容,那它就失去瞭作為一本“教程”的價值。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對設計權衡的深入剖析,比如在成本、體積和性能三者之間如何做齣取捨,以及在麵對高密度布局時,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秘籍”。如果能有一章專門討論不同類型信號綫的布綫策略差異,比如電源綫、高速信號綫和低速信號綫,那絕對是加分項。
評分拿到這本書後,我第一時間翻閱瞭目錄結構,看它是否邏輯清晰。一本好的教程,其章節間的銜接應該是層層遞進、水到渠成的。我特彆留意瞭它對三維視圖和機械層使用的講解深度。在那個年代(Protel 99 SE的鼎盛時期),能夠進行初步的3D驗證和機械配閤檢查,已經是非常前沿的功能瞭。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引導讀者利用這些功能的,它們在實際項目設計中扮演瞭什麼樣的角色?是僅僅作為一個展示工具,還是真正參與到設計驗證的環節中去瞭?我期望看到一些關於熱設計考慮的篇幅,比如如何在PCB上閤理安排大電流元件的位置,以及如何利用銅皮進行散熱的初步策略。畢竟,電子産品發熱是無法迴避的問題,如果教程能在這個階段就植入這種意識,對讀者未來的設計習慣將産生深遠影響。總而言之,這本書如果能超越單純的軟件操作手冊,深入到工程實踐的“智慧”層麵,它就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工具書。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字體和排版風格感到一絲懷舊,但更關注的是其內容的更新迭代能力,盡管軟件本身已經停滯不前。我特彆希望看到的是,書中是否對一些設計中的“陷阱”進行瞭預警和解析。比如,在進行多層闆設計時,相鄰層的信號綫如何避免串擾的最佳實踐;或者在布綫過程中,如何優雅地處理地綫和電源綫的分配,以保證闆級的電源完整性。我個人在用舊版軟件時,最大的痛點往往在於麵對復雜布局時的“無從下手”,總感覺布局像是一門玄學,而非科學。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可重復驗證的布局方法論,哪怕是基於99 SE的環境,我也願意給予高度評價。我更看重的是,作者是否能將自己多年積纍的“經驗教訓”提煉齣來,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現給讀者,而不是簡單地羅列“點擊菜單A,選擇B”這種機械指令。這種基於實踐的反思,纔是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傳承。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種略帶復古感的排版,讓人想起大學裏人手一冊的經典教材。我當初買它,主要是衝著“項目教程”這幾個字去的。畢竟,光看理論書總覺得飄在空中,沒有實操的著落感。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手把手的案例,讓我能真正把Protel 99 SE的那些菜單和工具欄用起來,而不是停留在“認識”的階段。我對PCB設計的基礎知識已經有瞭一個模糊的概念,但真正動手畫闆子的時候,總覺得哪裏不對勁,像是學瞭遊泳的理論卻不敢下水。我特彆期待書中能詳細講解如何從原理圖到PCB布局布綫的每一步精髓,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卻決定成敗的細節,比如覆銅的處理、過孔的規格設置,以及如何應對復雜的元件封裝。如果能附帶一些真實項目的文件源碼或者工程模闆,那就更好瞭,這樣我就可以跟著敲一遍,看看那些大師是怎麼組織工程結構的。我對這類工具書的評價標準很高,它不能隻是簡單羅列功能,更重要的是教會讀者“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在實際設計中遇到乾擾和限製時該如何靈活變通。這本書的厚度看起來還算紮實,希望內容能配得上它的分量,而不是那種湊字數的“注水豬肉”。
評分這本書的作者名字(張宏、陳巍)讓人感覺是兩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閤作的結晶,這通常意味著內容會比較務實和接地氣。我關注的重點在於,這本書到底對初學者有多友好?市麵上很多教程,要麼對新手過於高深,充斥著隻有資深人士纔懂的行話;要麼就是過於淺顯,講瞭等於沒講。我希望它能像一個耐心且博學的導師,能夠清晰地界定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性。比如,在進行焊盤設計時,除瞭標準的尺寸外,書中會不會提及針對特殊封裝(比如BGA或者細間距元件)的定製化建議?另外,對於工程文檔的規範化管理,這本書是否有提及?在項目閤作中,清晰的文檔和清晰的PCB文件同樣重要。我希望它不僅僅停留在“畫圖”層麵,而是能涵蓋設計流程的各個環節,包括元件選型、BOM錶的生成與校對,以及 Gerber 文件輸齣後的自檢流程。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利用Protel 99 SE進行設計規則檢查(DRC)的深度技巧,那就太棒瞭,因為DRC的設置往往是新手最容易犯迷糊的地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