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齐民要术》与林果栽培 |
| 作者 | 信善林,孔雪华 |
| 定价 | 35.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11629098 |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后魏时期贾思勰撰写的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早、*系统的古代农学专著,也是世界科技*宝贵的农学文献之一,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一书中将它盛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该书成书于公元6世纪30~40年间(533~543年),书中引用《诗经》、《周礼》、《尔雅》、《管子》、《吕氏春秋》、《汜胜之书》、《四月民令》、《广志》等先秦至魏晋古籍100多种,农谚20多条,也有询访老农和实践经验方面的资料,它既是对前人生产经验的继承,又是对当时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情况及我国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贾氏还到过今山西、河南、河北等省,足迹遍及黄河中下游。所论涉及农作物栽培、耕作技术、农具、畜牧、兽医、食品加工、酿酒、蔬菜、果树、茶竹木等方面,它既是对前人生产经验的继承,又是对当时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情况及我国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书中所载旱农地区的耕作和谷物栽培方法、梨树提早结果的嫁接技术、树苗的繁殖方法、家禽家畜的养殖技术以及多种农产品的加工经验等,都显示出当时中国农业生产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齐民要术》共10卷92篇,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内容。其中,卷4、卷5的31~55篇中,属于林业的内容有23篇,占全书的25%。在这23篇中,分为4类:*类为栽种桑、柘、榆、白杨、棠、谷楮、漆、槐、柳、楸、梓、梧、柞和竹等,第二类为栽种枣、桃奈、樱桃、葡萄、李、梅、杏、梨、栗、奈、林檎、柿、安石榴、木瓜、椒、茱萸等果树;第三类为栽种蓝、紫草、红蓝花栀子等花开类植物;第四类为伐木类。从整体看来,有关林业的内容占全书篇幅的四分之一左右,比较系统地记述了主要用材树种的习性、采种、育苗、种植、抚育、伐木技术、用途和效益,以及果树繁殖、栽培管理、果品采收技术。《齐民要术》的树木繁殖、果实储存、果树开花期防霜冻、大树移栽、育苗技术、林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一直延用到现在。《齐民要术》与林果栽培包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齐民要术》中的生态学知识、林木栽培技术、果树栽培技术四部分。在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方面,《齐民要术》指出了种树的重要性。在林业经济方面,通过引经据典,列举靠植树可以致富的事例,种树致富者“与千户侯等”,种树可以一劳永逸“其利十倍”,得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来说明种树的长期效益。在林业生态方面,引用《仲长子》的话“丛林之下,为仓庚之坻”来阐述森林对农作物的保护作用,另外森林还具有改良土壤、改善小气候、防治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净化空气、降低噪音、保护环境的作用。《齐民要术》具有丰富的生态学特征,书中记载了许多关于生态学方面的知识,认识到农业生产中要善于利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及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注意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以保持生态平衡,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态学原理,具有现态学的一些普遍特征,对于当代农林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齐民要术》记载了枣、桃奈、樱桃、葡萄、李、梅、杏、梨、栗、榛、奈、林檎、柿、安石榴、木瓜、椒、茱萸等果树的栽培技术。记述桑、柘、榆、白杨、棠、谷楮、漆、槐、柳、楸、梓、梧、柞、竹等十余种林木,并伐木篇。比较系统地记述了主要果树及用材树种的生长习性、采种方式、育苗方式、种植技术、抚育模式、伐木技术,主要用途和经济效益,以及果树繁殖技术、果品采收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结合《齐民要术》中的枣、桃奈、樱桃、葡萄、李、杏、梨、奈、林檎、柿、安石榴、椒等果树和林木种植技术,对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阐述了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管理、收获、收藏、加工等方面,对《齐民要术》种植栽培技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在育种栽培技术、经济产业发展、饮食保健、生态高效、加工等方面,对我国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的重要启示和意义,同时表明了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齐民要术》中所记录的林木果树栽培、管理、加工利用等方面丰富宝贵的经验、技术至今仍在流传使用,其中所阐述的种植林木的重要性也符合当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参加2016年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历史证明,大力发展林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绿化山川,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只有更好的发掘、学习和研究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才能对今天的林果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
| 作者简介 | |
| 信善林1964年生于山东省寿光市,1987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农学学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2010年被评为寿光市人民2010—2014年度寿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2年在全省科技兴农工作中记三等功,多次被省、市业务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是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美国白蛾在山东林木上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应用研究”课题的主要技术人员之一。获潍坊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两项,山东省林业厅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山东省 “林业设计奖”一等奖一项。在《中国森林病虫》《林业科技通讯》《中国农学通报》《昆虫生态学报》《植物医生》《防护林科技》《山东林业科技》等科技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寿光名优农产品》。 孔雪华1976年出生,硕士,研究方向为林学、森林保护等。参与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黄河三角洲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课题研究,获得山东省林业科技成果奖、规划设计奖和市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在《Zoological Study》《应用昆虫学报》《湿地科学》《水科学进展》《中国森林病虫》《山东林业科技》《特种经济动植物》等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
| 目录 | |
| 章《齐民要术》对植树造林重要性的认识() 节《齐民要术》与种树致富() 一、种树可赈灾补() 二、种树可增加收入() 第二节《齐民要术》与农业生产() 第三节森林的其他作用() 一、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 二、森林能净化空气,降低噪音,保护环境() 第二章《齐民要术》中的生态学知识() 节《齐民要术》关于植物与土壤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齐民要术》关于植物与水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齐民要术》关于植物与阳光的关系() 第四节《齐民要术》关于植物与温度的关系() 第五节《齐民要术》关于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章《齐民要术》与现代林木栽培技术() 节《齐民要术》与现代育苗技术() 一、整地() 二、树木种子采集和处理() 三、种子贮藏() 四、种子育苗() 五、繁殖育苗() 第二节《齐民要术》与现代林木栽培技术() 一、选地() 二、整地() 三、造林方法() 四、造林季节() 五、种植密度() 六、幼树抚育管理() 第三节《齐民要术》与林木采伐() 一、林木抚育间伐() 二、皆伐() 第四节《齐民要术》与树木加工和利用() 第四章《齐民要术》与现代果树栽培技术() 节《齐民要术》与枣树栽培技术() 一、枣的经济价值() 二、枣树栽培历史() 三、枣的种类() 四、枣树的分布() 五、枣树的栽培() 六、提高坐果率() 七、枣果采收() 八、枣果的储存与加工() 第二节《齐民要术》与桃树栽培技术() 一、桃树栽培历史() 二、桃树的种类() 三、桃树育苗() 四、桃树管理() 五、桃的加工利用() 第三节《齐民要术》与樱桃栽培技术() 一、樱桃栽培历史() 二、樱桃的种类() 三、樱桃栽培() 四、樱桃的加工利用() 第四节《齐民要术》与葡萄栽培技术() 一、葡萄栽培历史() 二、葡萄主要种类和品种() 三、葡萄栽培管理() 四、葡萄的贮存和加工利用() 第五节《齐民要术》与李树栽培技术() 一、李树栽培历史() 二、李的种类() 三、李的育苗种植() 四、李树栽培管理() 五、李的加工利用() 第六节《齐民要术》与杏树栽培技术() 一、杏树栽培历史() 二、杏的种类() 三、杏树育苗技术() 四、杏栽培技术() 五、杏的加工利用() 第七节《齐民要术》与梨树栽培技术() 一、梨树栽培历史() 二、梨树的种类及分布() 三、梨树栽培技术() 四、梨的贮藏与加工利用() 第八节《齐民要术》与板栗栽培技术() 一、板栗种植历史() 二、板栗的种类及分布() 三、板栗栽培技术() 四、板栗储存与加工利用() 第九节《齐民要术》与苹果栽培技术() 一、苹果栽培历史() 二、苹果的种类及分布() 三、苹果栽培技术() 四、苹果管理技术() 五、苹果花果管理() 六、苹果加工利用() 第十节《齐民要术》与柿树栽培技术() 一、柿树的栽培历史() 二、柿树的种类及分布() 三、柿树繁殖() 四、柿树栽培管理技术() 五、柿的加工利用() 第十一节《齐民要术》与石榴栽培技术() 一、石榴的栽培历史() 二、石榴的种类及分布() 三、石榴繁殖() 四、石榴的栽培管理技术() 五、石榴的加工利用() 第十二节《齐民要术》与花椒栽培技术() 一、花椒的栽培历史() 二、花椒的种类及分布() 三、花椒繁殖() 四、花椒的栽培管理技术() 五、花椒的加工利用()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齐民要术》与林果栽培,拿到手的时候,我本来是抱着一种“老祖宗的智慧”探秘的心态,想着看看古代农业的精髓,或许还能对照一些现代的种植方法,找找灵感。翻开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古朴的装帧,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很有收藏价值。虽然书名听起来很古老,但打开阅读才发现,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实用。它不仅仅是记录了一些传统的耕作技术,更像是穿越时空的农业百科全书。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其中关于土壤管理的部分,虽然是用古人的语言描述,但对于肥力、耕作层次、改良方法都有细致的论述。我一直在琢磨,这些几千年前的经验,在现代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理念下,是否能找到新的应用点。而且,林果栽培的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关于果树的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虽然没有华丽的图片,但文字描述得非常生动,仿佛能看到古人挥汗如雨的劳作场景,也能感受到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渴望。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对农业根源的深刻理解。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是被这书名吸引,觉得《齐民要术》这个名字太有分量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经典嘛,再搭上“林果栽培”,感觉会是一本严谨、学术的著作。拿到书后,我先翻了翻目录,发现内容涵盖的范围确实很广,从基础的土壤耕作到具体的果树品种介绍,再到病虫害防治和收获储存,一条龙服务,基本上把林果栽培的各个环节都触及到了。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不同果树习性的分析,它会详细介绍每一种果树的生长特性、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甚至是一些栽培上的“小窍门”,这些细节对于真正的果农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有意思,虽然是古文,但翻译得很流畅,读起来并不晦涩。我尝试着对照自己家乡的一些果树栽培经验,发现很多地方都与书中的描述不谋而合,这让我对古人的智慧更加佩服。这本书让我觉得,很多现代的农业技术,其实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评分我是一名对园艺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平时也喜欢捣鼓自家的小院子,种点蔬菜水果什么的。这本《齐民要术》与林果栽培,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宝藏”。我一直觉得,要想种出好东西,光靠网上的零散信息是不够的,得有系统性的知识。这本书刚好填补了我的这方面需求。它不仅仅讲了“怎么种”,更讲了“为什么这么种”。比如,书中关于果树修剪的原理,我以前只是照猫画虎,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原来是为了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为了让果树更健康、产量更高。还有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它列举了好多传统的方法,很多都是利用自然界的资源,比如一些植物提取的杀虫剂,这让我觉得特别环保,也很有趣。我正在尝试书里介绍的一些方法,虽然刚开始,但已经能感受到一些变化了,比如我种的几棵苹果树,好像叶子更绿了,也少了一些虫眼。这本书让我对林果栽培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有信心了。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人,我一直对《齐民要术》这部经典有着深深的敬意。这次看到这本书将《齐民要术》与现代的林果栽培结合起来,我感到非常好奇和期待。拿到书后,我立即被其内容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对《齐民要术》原文的简单复述,而是将其中的精华提炼出来,并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进行阐释和补充。尤其是在林果栽培方面,书中对不同果树的生长习性、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介绍,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不乏现代科学的严谨。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传统栽培方法的科学解释,例如,书中关于果树施肥的论述,就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不同肥料的作用机理,以及如何根据果树的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施肥,这对于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中国传统农业智慧的一次重要的传承和发展,也为现代林果栽培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评分最近刚拿到这本书,因为平时也对农业方面有些关注,所以看到《齐民要术》这几个字就很有兴趣。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内容非常扎实,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农业史的缩影。在阅读林果栽培的部分时,我感觉作者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不仅涵盖了常见的果树,还涉及了一些相对冷门的品种,并且对它们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因地制宜”的理念印象深刻。它反复强调了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特点来选择和栽培果树的重要性,这一点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尤为关键。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上的栽培故事和经验,读起来既有学习的价值,又不乏趣味性。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简单的果树栽培,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长期的实践经验。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技术指导,更在于它能够引发读者对农业的深入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