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有机蔬菜栽培关键技术 王迪轩,曹建安,谭卫建 9787122287502

图说有机蔬菜栽培关键技术 王迪轩,曹建安,谭卫建 978712228750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迪轩,曹建安,谭卫建 著
图书标签:
  • 有机蔬菜
  • 蔬菜栽培
  • 园艺技术
  • 农业技术
  • 无公害蔬菜
  • 土壤改良
  • 病虫害防治
  • 设施栽培
  • 种植技术
  • 实用农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7502
商品编码:2938270011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图说有机蔬菜栽培关键技术

定价:48.00元

作者:王迪轩,曹建安,谭卫建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122287502

字数:

页码:2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适于有机蔬菜基地、家庭农场、家庭主妇进行科学的有机蔬菜生产参考,也可供从事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生产等相关人员阅读。
1.本书提供了大量有机蔬菜栽培领域高清原色图片,生动形象,展示给读者一手资料。 n
2.本书内容深入浅出,可操作性极强,手把手的教会读者学着种有机蔬菜。 n
3.本书详细介绍了“有机蔬菜的选址→基地规划及建设→种子选购→精细育苗→定植前准备(整地、施肥、作畦)→直播或移栽→浇水管理→追肥管理→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销售”的完整流程。

内容提要


本书依据有机蔬菜栽培关键技术顺序,以大量手高清原色图谱的形式,按照“有机蔬菜的选址→基地规划及建设→种子选购→精细育苗→定植前准备(整地、施肥、作畦)→直播或移栽→浇水管理→追肥管理→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销售”的流程与思路,图文并茂地详细阐述各环节的栽培关键技术,并将有机蔬菜质量管理和追溯系统建设等内容纳入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系统组装,以便读者能按图进行实践操作。 n
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适于有机蔬菜基地、家庭农场、家庭主妇进行科学的有机蔬菜生产参考,也可供从事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生产等相关人员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王迪轩,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副局长,研究员,高级农艺师,知名蔬菜栽培技术专家。在蔬菜栽培、植保、贮藏加工、土肥、食用菌生产等方面具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和推介了大量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大户。在专业刊物《中国蔬菜》《蔬菜》等发表蔬菜文章300余篇,在《农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蔬菜科普文章及图片新闻达2000余篇幅。有11个市以上项目获科技进步奖,3个项目获市农业丰收奖,16个项目获区科技进步奖。先后获湖南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湖南省注册科技咨询师资格,益阳市专家联合委员会会员,多次获《湖南农业》《湖南科技报》《益阳科普》《农药市场信息》youxiu通讯员,《蔬菜》杂志技术顾问,全国科普日先进个人。经常下乡讲课或现场指导蔬菜生产,先后引进蔬菜新品种100余个,新农药120多种,新肥料12种,推广蔬菜配套栽培技术30多套,主要参与益阳市20种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参与编写湖南省蔬菜办主编的《蔬菜实用技术》一书。

文摘


序言


章有机蔬菜的选址及基地规划建设 001 n
节有机蔬菜基地选址 002 n
一、基地范围要求 002 n
二、转换期要求 002 n
三、平行生产要求 003 n
四、缓冲带要求 004 n
五、基地的环境条件要求 004 n
六、其他要求 005 n
第二节有机蔬菜基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006 n
一、道路交通规划 006 n
二、给水排水规划 007 n
三、供电管网规划 008 n
四、农业设施规划 009 n
五、农业机械化规划 011 n
第三节有机蔬菜生产技术方案规划 013 n
一、种植规模规划 013 n
二、功能分区规划 013 n
三、茬口安排规划 013 n
四、轮作计划规划 016 n
五、土壤培肥规划 021 n
六、病虫草害防治规划 022 n
七、采种留种计划规划 022 n
八、采后处理的规划 022 n
第四节有机蔬菜基地生产计划制定 024 n
一、制定生产计划的原则 024 n
二、生产计划编制内容 024 n
第五节有机蔬菜农业投入品的出入库管理 026 n
一、加强农药等农业投入品采购管理 026 n
二、建有专用的农业投入品库 029 n
三、制定农业投入品库管理制度并做好出入库的详细登记 030 n
第六节有机蔬菜生产田间种植档案管理 031 n
一、田间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032 n
二、田间生产农事管理记录 033 n
三、田间生产农事管理中病虫草害防治记录 034 n
四、田间生产农事管理中收获记录 034 n
五、田间生产管理内部检查记录 035 n
第二章有机蔬菜种子(种苗)的选购与培育 039 n
节有机蔬菜对种子(种苗)的基本要求 040 n
第二节选购优良种子(种苗)需考虑的因素 041 n
第三节种子播前处理技术 042 n
一、浸种 042 n
二、种子消毒 043 n
三、催芽 044 n
第四节嫁接育苗培育无病健壮苗技术 044 n
一、靠接法 045 n
二、插接法 047 n
三、劈接法 051 n
第五节穴盘育苗培育无病壮苗技术 053 n
一、穴盘选择 053 n
二、基质准备 054 n
三、播种与催芽 055 n
四、苗期管理 056 n
第三章有机蔬菜的定植 063 n
节搞好菜田清洁卫生 064 n
一、清除病叶、病枝、病果 064 n
二、清除杂草 065 n
三、秸秆还田 065 n
四、清除残膜 065 n
五、翻耕消灭害虫越冬场所 066 n
六、药物熏蒸 066 n
第二节及时进行土壤翻耕与整理 066 n
一、耕翻 067 n
二、耙耱 067 n
三、中耕与培土 068 n
四、作畦 070 n
第三节搞好地膜覆盖 072 n
第四节菜田直播 077 n
一、播种方式 078 n
二、播种方法 080 n
三、播种深度 080 n
四、直播蔬菜苗期管理 081 n
第五节蔬菜栽植 082 n
一、栽植前的准备 082 n
二、栽植时期和方法 082 n
三、缓苗期的管理 087 n
第四章有机蔬菜浇水管理 089 n
节正确判断菜田的灌水时期 090 n
一、不同种类蔬菜的灌水时期 090 n
二、根据蔬菜需水特性灌水 091 n
三、根据蔬菜对空气湿度的要求进行灌水 092 n
四、按生育期需水特点灌水 092 n
五、按生态需求灌水 093 n
第二节掌握菜田合理灌排的基本原则 093 n
一、看菜灌排 093 n
二、看天灌排 094 n
三、看地灌排 094 n
四、根据蔬菜的生育期选择灌溉方式 095 n
五、结合栽培措施灌排 095 n
第三节科学应用现代菜田灌水技术 097 n
一、喷灌 097 n
二、滴灌 099 n
三、膜下滴灌 100 n
四、畦灌 100 n
五、沟灌 101 n
六、渗灌 101 n
第五章有机蔬菜肥料管理 103 n
节有机蔬菜对土壤培肥管理的基本要求 105 n
第二节土壤培肥技术 108 n
一、根据有机肥的特性进行施肥 108 n
二、根据蔬菜的种类及其生长规律培肥 109 n
三、提高土壤自身的培肥能力 109 n
第三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09 n
一、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 109 n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 120 n
第四节商品有机肥 121 n
一、有机蔬菜生产上可使用的商品有机肥 121 n
二、土壤改良选择商品有机肥的方法 121 n
三、商品有机肥不同于粪肥的使用方法 122 n
第五节农家肥 122 n
一、人粪尿 122 n
二、畜禽粪尿 123 n
三、堆肥 124 n
四、沤肥 125 n
五、饼肥 125 n
第六节沼气肥 126 n
一、沼液浸种 127 n
二、沼液喷施 128 n
三、沼液追施 128 n
四、沼渣作基肥 129 n
五、注意事项 129 n
第七节绿肥 129 n
第八节其他肥料 130 n
一、腐植酸类肥料 130 n
二、海肥类 131 n
三、粉煤灰类 132 n
四、菇渣 133 n
第六章有机蔬菜植株调整 135 n
节有机蔬菜整枝、打杈、摘心技术要领 136 n
一、整枝 137 n
二、摘心 146 n
三、打杈 148 n
第二节有机蔬菜摘叶和束叶技术要领 151 n
一、摘叶 151 n
二、束叶 151 n
第三节有机蔬菜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技术要领 153 n
一、疏花疏果 153 n
二、保花保果 155 n
三、几种蔬菜人工授粉具体技术 156 n
第四节有机蔬菜枝蔓空间分布调整技术要领 157 n
一、支架 157 n
二、绑蔓 161 n
三、吊蔓和落蔓 163 n
四、牵引和理蔓 166 n
第五节有机蔬菜枝蔓水平分布调整技术要领 168 n
一、固定和压蔓 168 n
二、盘条 170 n
第七章有机蔬菜病虫草害防治 173 n
节有机蔬菜对病虫草害防治的基本要求 174 n
第二节农业措施防治病虫草害技术 177 n
一、轮作倒茬 177 n
二、清洁田园 179 n
三、深翻晒垡 180 n
四、嫁接栽培 180 n
五、选用抗(耐)病虫品种 180 n
六、调节播期 180 n
七、种子处理 181 n
八、培育无病虫壮苗 181 n
九、科学施肥灌水 182 n
十、加强田间管理 183 n
十一、太阳能消毒 184 n
十二、高温闷棚 184 n
十三、多样性种植 186 n
第三节物理防治病虫草害技术 186 n
一、频振式杀虫灯诱控技术 187 n
二、LED新光源杀虫灯诱控技术 188 n
三、色板诱控技术 189 n
四、防虫网应用技术 191 n
五、遮阳网防病技术 192 n
六、无纺布应用技术 193 n
七、银灰膜避害控害技术 193 n
八、性诱剂诱杀技术 194 n
第四节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195 n
一、利用植物制剂防治 195 n
二、以虫治虫 195 n
三、以菌治虫 195 n
四、以菌治病 196 n
五、熊(蜜)蜂授粉 196 n
第五节矿物来源药剂防治技术 196 n
第六节有机蔬菜除草技术 197 n
一、人工除草 197 n
二、加强栽培管理控草 198 n
三、机械灭草 199 n
四、物理除草 199 n
五、覆盖抑草 200 n
第七节有机蔬菜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 201 n
一、蓟马 201 n
二、甜菜夜蛾 202 n
三、小菜蛾 203 n
四、斜纹夜蛾 205 n
五、烟粉虱 206 n
六、黄曲条跳甲 207 n
七、蚜虫 208 n
八、菜粉蝶 210 n
九、瓜实蝇 210 n
十、黄守瓜 210 n
十一、红蜘蛛 212 n
十二、茶黄螨 212 n
十三、美洲斑潜蝇 214 n
十四、豇豆荚螟 214 n
十五、瓜绢螟 214 n
十六、玉米螟 217 n
十七、菜螟 217 n
十八、棉铃虫和烟青虫 219 n
十九、蛴螬 219 n
二十、小地老虎 221 n
二十一、蝼蛄 222 n
二十二、蜗牛和蛞蝓 222 n
二十三、短额负蝗 224 n
二十四、甘薯天蛾 225 n
二十五、茄黄斑螟 225 n
二十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227 n
二十七、瓜类蔬菜枯萎病 227 n
二十八、马铃薯晚疫病 229 n
二十九、病毒病 229 n
三十、灰霉病 231 n
三十一、早疫病 233 n
三十二、疫病 234 n
三十三、霜霉病 234 n
三十四、白粉病 235 n
三十五、煤霉病 237 n
三十六、炭疽病 237 n
三十七、根结线虫病 239 n
三十八、细菌性角斑病 241 n
三十九、青枯病 242 n
四十、软腐病 243 n
四十一、菌核病 245 n
四十二、锈病 245 n
第八章有机蔬菜采收及采后处理 247 n
节国家对有机蔬菜产品采后处理的要求 248 n
一、加工要求 248 n
二、包装要求 249 n
三、贮藏要求 249 n
四、运输要求 249 n
第二节有机蔬菜产品的及时采收 250 n
一、采收标准 250 n
二、采收前准备 250 n
三、采收时间 252 n
四、采收方法 252 n
五、采收批次与编码 253 n
第三节有机蔬菜产品预冷处理 253 n
一、自然降温预冷 254 n
二、冷库预冷 254 n
三、差压预冷 255 n
四、真空预冷 256 n
五、水预冷 256 n
六、冰预冷 257 n
第四节有机蔬菜产品分级整理 259 n
一、整理 259 n
二、挑选 259 n
三、清洗 260 n
四、分级 261 n
第五节有机蔬菜包装标识 263 n
一、蔬菜包装 263 n
二、包装标志管理 266 n
三、有机蔬菜认证证书与标志使用 266 n
第六节有机蔬菜产品物流 267 n
一、有机蔬菜常用贮藏方法 267 n
二、影响蔬菜物流保鲜的因素 268 n
三、蔬菜运输的基本要求 273 n
附录 275 n
参考文献 291


绿色革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书籍信息: 书名: 绿色革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 [虚构作者A,B,C] ISBN: [虚构ISBN号] 内容提要: 本书深入探讨了在全球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多重挑战下,现代农业如何实现从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模式向可持续、生态友好型模式的转型。它不仅是一部理论探讨的专著,更是一部面向实践、强调创新的操作指南,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关心未来食物系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套全面的视角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可持续农业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石 本部分首先剖析了当前全球农业面临的核心矛盾:如何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同时逆转土壤退化、水资源枯竭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 第一章:全球粮食体系的脆弱性分析 详细分析了工业化农业对化石燃料、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度依赖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内容涵盖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单作模式带来的病虫害风险激增,以及农业部门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具体贡献,为寻求变革提供了紧迫性。 第二章:可持续农业的哲学与原则 界定了“可持续农业”的内涵,超越了简单的“有机”或“绿色”标签。本章引入了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公平三大支柱的平衡模型。重点阐述了生态智慧——如模仿自然系统、提高系统复杂性与稳定性——在农业设计中的核心作用。探讨了从“投入驱动”向“过程优化”转型的思维转变。 第三章:土壤健康:农业生产力的根本 土壤被视为活的生态系统,而非单纯的生长介质。本章深入解析了土壤有机质(SOM)在水循环、养分储存和碳封存中的关键地位。详细介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对作物抗逆性的影响。通过大量案例研究,论证了增加土壤生物量是提高长期产量的唯一可靠途径。 第二部分:创新技术与实践路径 本部分聚焦于当前正在改变农业面貌的前沿技术和经过时间检验的生态实践,强调技术与生态学的深度融合。 第四章:精准农业与数据驱动的资源管理 探讨了高精度遥感、物联网(IoT)传感器和人工智能(AI)在实现“按需供给”方面的应用。内容细致区分了“精准施肥”与“精准灌溉”的操作流程,重点在于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减少投入的冗余,而非仅仅提高效率。例如,如何通过土壤水分监测网络,将灌溉量精确到平方米级别,从而节约高达30%的水资源。 第五章:保护性耕作体系的深度应用 详细介绍了免耕、少耕以及覆盖作物(Cover Crops)的系统化应用。本章着重分析了不同气候带下,覆盖作物选择(如豆科、禾本科或混合型)对土壤结构改良、杂草抑制和固氮的协同效应。提供了从整地准备到种子床建立的全套技术规范。 第六章: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农业 针对水资源短缺地区,本章系统梳理了滴灌、微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并引入了气候适应性农业(CSA)中的雨水收集与利用策略。更进一步,探讨了“灰水”和“黑水”在农业中的无害化处理和再循环利用的工程学基础和卫生标准。 第七章:生物防治与综合虫害管理(IPM)的升级 本章侧重于从“消除”到“共存”的转变。详细介绍了天敌昆虫的识别、繁殖和释放技术,以及植物源农药的开发与应用。关键内容包括建立生物防治的“预警阈值”系统,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田间微环境来自然抑制病虫害的爆发。 第三部分:生态经济学与社会转型 可持续农业不仅是生产方式的改变,更是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重塑。 第八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量化与补偿 本章提出了将农业生产者的“生态贡献”纳入经济核算体系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碳汇交易、水资源涵养效益评估等市场化机制。探讨了政府如何设计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激励农民从追求产量最大化转向追求生态效益最大化。 第九章:短链供应链与社区支持农业(CSA) 分析了缩短农产品供应链对提高农民收益、减少食物损耗和增强社区韧性的积极作用。深入剖析了CSA模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本土化实践案例,包括会员制、预售模式以及如何通过社区参与建立信任桥梁。 第十章: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 强调了作物遗传多样性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新兴病害中的战略价值。本章呼吁建立地方性种质资源圃,鼓励农民种植传统和地方特色品种。探讨了如何将农田边缘地带(如林带、花带)设计成支持授粉昆虫和益虫的生态走廊。 结论:面向未来的农业蓝图 本书的结论部分展望了未来十年农业技术与社会治理的融合方向,指出真正的可持续性需要跨学科的合作、持续的创新以及政策层面的坚定支持。强调了知识普及和农民赋权在推动绿色革命中的决定性作用。 本书特色: 本书的特点在于其严谨的科学基础与高度的实践指导性相结合。摒弃了口号式的宣传,转而以详实的图表、工程计算和实地调研数据支撑每一个论点。它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清晰的路径:如何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和负责任的技术应用,构建一个既能保障食物供给,又能促进地球健康的未来农业体系。书中包含了大量的“操作流程清单”和“风险评估工具包”,是指导专业人士进行农业系统升级的宝贵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质量相当不错,纸张的厚实度和印刷的清晰度都令人满意。翻阅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配图。它不是简单地用图片来点缀文字,而是真正地起到了“图说”的作用。比如在介绍土壤改良的那一部分,清晰的图片展示了不同类型土壤的质地,以及如何通过添加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结构,这比纯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还有在讲到不同蔬菜的播种深度和间距时,图示非常明确,甚至细致到用尺子来标注距离,这对于新手来说,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猜测和错误。而且,书中的文字部分,虽然篇幅不长,但信息量很大,提炼出了每个步骤的核心要点,搭配图片,理解起来一点也不费力。我感觉这本书的设计理念就是让读者能快速地掌握核心知识,并且能够立即应用到实践中去。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没有使用太多艰涩的专业术语,即便是我这样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它的讲解方式也很贴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农夫在旁边手把手地教你一样。在介绍育苗技术时,它详细描述了不同蔬菜种子发芽所需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以及如何判断幼苗是否健壮,甚至包括了如何为不同阶段的幼苗进行“炼苗”,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室外环境。这些细节的指导,对于避免育苗失败、提高出苗率至关重要。我还特别喜欢它在病虫害防治章节里,强调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并且详细列举了多种利用天敌、生物制剂以及物理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措施,这让我看到了有机种植的真正可行性,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实践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色彩搭配上选择了比较柔和自然的绿色调,加上几张逼真的蔬菜图片,整体感觉很朴实,也符合“图说”这个主题。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翻看了目录,可以看到它涵盖了从选种、育苗,到种植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治和采收贮藏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列出了详细的小标题,看起来条理很清晰,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知道从哪里入手,以及每个阶段需要注意什么,会很有帮助。我尤其对“有机病虫害防治”那一章节比较感兴趣,因为在家种菜最怕的就是虫子,如果能有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有效方法,那真是太棒了。而且书里提到的“关键技术”,听起来就很有针对性,希望能学到一些实用的技巧,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

评分

这本书在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难点方面做得相当到位。比如,我在种植番茄时,常常会遇到“落花落果”的问题,之前也尝试过一些方法,效果都不理想。而这本书里,详细分析了造成落花落果的多种原因,包括养分失调、授粉不足、温度过高或过低等等,并针对每一种原因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它还介绍了如何通过人工辅助授粉来提高坐果率,以及如何通过合理修剪来促进养分集中,保证果实的正常发育。这些内容都非常有针对性,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实际问题。而且,书中在不同章节之间,会形成知识的关联和递进,比如讲到土壤改良,后面就会提到根据土壤情况选择适合的蔬菜品种,这种系统性的讲解,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理解有机蔬菜栽培的全过程,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一个环节。

评分

作为一名对家庭园艺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想尝试自己种植一些有机的蔬菜,但苦于没有系统的指导。这本书的内容,尤其是关于不同蔬菜生长习性的描述,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蔬菜的名称,而是深入讲解了每种蔬菜对光照、水分、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具体需求,以及如何根据这些需求来选择种植地点和制定管理计划。比如,我一直以为所有的叶菜都喜欢充足的阳光,但书中明确指出,有些叶菜在半阴环境下反而生长得更好,还能避免叶片灼伤。这一点就非常宝贵,能够帮助我更科学地规划我的小菜园。另外,它在讲解施肥方面,也区分了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并推荐了多种有机肥料的配比和使用方法,这比我之前随意施肥的效果要好太多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