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农用益生菌生产与应用手册
定价:78.00元
作者:何若天,何勇强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18601011
字数:
页码:38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农用益生菌生产与应用手册》由广西大学专家编著。主要内容包括:能营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复合家族的有效微生物群(EM),身上具芽孢的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5406抗生菌(细黄链霉菌)菌肥等5篇25章。《农用益生菌生产与应用手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农用益生菌开发研究的新技术、新成果和新经验,集科学性、宴用性和针对性于一体,内容新颖,文字通俗易懂,适合菌肥生产厂管理者、技术人员阅读,亦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农用益生菌生产与应用手册》:
夏天常发生鲤鱼鳃腐病,主要是由一种黏液细菌Chondrococcus columnaris的寄生引起的。若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即投喂光合细菌,使鱼池中非病原性微生物大量繁殖,形成对鱼、虾生长有利的微生物群落,即可有效地预防和抑制鳃腐病的发生和蔓延。
尹伦甫等(2004)采用分离病原细菌并经培养使其对健康金鱼进行攻毒的方法,获得有显著烂鳃病症的鱼16尾,平均放入4个鱼缸内,编号为W、X、Y、Z。治疗方案为:W组泼施亚甲基蓝溶液,浓度为2mg/L,24小时后换水,隔天1次,连续3次;X、Y、Z组施用光合细菌菌液,投放量分别占蓄水量的2%、4%和6%,每2天投施1次,连续施用。治疗期间,管理与饵料投喂按常规进行。15天后发现,随光合细菌施用量的增加,鱼病治愈率呈上升趋势;当光合细菌投施量为6%时,能立即抑制病情,并且慢慢治愈。施用光合细菌者,疗程比用亚甲基蓝的长,但鱼病治愈后无痕迹。
在梭子蟹育苗中,通常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防病,结果导致梭子蟹生长缓慢,并且有抗药性,成本高,效益低。丁志起等(2004)改用光合细菌代替抗生素培育梭子蟹苗,把光合细菌和常用饵料配合投喂。结果表明:①共育出Ⅱ期幼蟹190.5万只,平均每立方米水体出幼蟹3.17万只,培育成活率为35%。②育苗期间从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各个阶段顺利,没有发生病变和不良反应。幼蟹大小均匀,体表光滑,附肢完整,无病无伤,游泳能力强。③整个育苗期间,水质清新,水体无异味,不变质,前期不须换水,后期少量换水。可见光合细菌代替抗生素培育蟹苗有很好的效果。
虹鳟鱼是喜氧鱼类,对水中溶氧浓度要求在5mg/L以上,对其进行高密度精养时,由于需要投喂大量饲料,因此池水中总磷、总氮、氨态氮和等含量均很高,远远超过普通池塘养鱼水中的指标,极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大量增殖,产生毒素和缺氧,导致鱼病发生。对此,祝莹等(2009)先采用臭氧处理再配放复合光合细菌,结果有效地防治了虹鳟鱼的多种疾病。
……
序言
在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益生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日益广泛,农用领域更是潜力无限。《农用益生菌生产与应用手册》的出版,在我看来,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学术和技术成果。我比较关注的是书中关于“应用”部分的详尽阐述。我希望它能涵盖益生菌在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甚至宠物食品等领域的应用,而不仅仅局限于作物种植。例如,在畜牧养殖方面,如何利用益生菌改善动物肠道微生态,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疾病发生,降低抗生素依赖;在水产养殖中,益生菌如何净化水质,抑制有害藻类和病原微生物,提高养殖密度和成活率。此外,书中是否会涉及益生菌与其他生物肥料、有机肥的协同增效作用,或者在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中的创新应用模式?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丰富的案例研究和数据支持,用事实说话,展现益生菌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生态循环方面的巨大潜力。这本书,或许将为我未来的科研方向提供新的启发,也为行业内的技术革新带来新的思路。
评分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有机农业实践的种植者,我一直在探索能够替代化学投入品、从根本上改善土壤健康和作物活力的自然方法。农用益生菌的概念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如何将其系统性地、高效地运用到实际的有机种植体系中,一直是我的一个难题。《农用益生菌生产与应用手册》这个名字,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设想这本书会深入浅出地讲解益生菌在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养分转化、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自然抵抗力等方面的机制。我渴望从中学习到如何根据不同土壤类型(粘土、沙土、酸性土、碱性土等)和作物种类(蔬菜、水果、谷物等)选择最适宜的益生菌组合,以及最佳的应用时机和施用方式(拌种、根施、叶面喷施、土壤改良等)。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监测和评估益生菌应用效果的指标和方法,例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作物生长发育指标变化、病虫害发生率统计等,那无疑会极大地提升本书的实践指导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解锁更高级的土壤健康管理和作物营养调控的“秘密武器”。
评分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农用益生菌领域的读者来说,《农用益生菌生产与应用手册》这个名字就足以引起极大的兴趣。我注意到这个标题强调了“生产”和“应用”两个关键环节,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是一本实操指南。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足够详实的技术细节,例如在生产方面,对于菌种保藏、培养基配方优化、发酵过程的温度、pH、溶氧控制,以及产品形态(液体、固体、粉末、颗粒)的选择和制备工艺,都能够有清晰的图文解析和操作步骤。而在应用层面,我期待书中能就如何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作物生长阶段、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气候条件,制定个性化的益生菌应用方案。例如,如何与其他农事操作(如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增效作用。同时,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检测益生菌产品的质量、活性以及田间效果的实用方法,那将大大提升其作为一本“手册”的实用性。总而言之,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手中一份不可或缺的工具书,指导我在实际生产和科研中,科学、有效地利用农用益生菌。
评分这次购入的《农用益生菌生产与应用手册》,从装帧设计上看就透着一股专业和严谨的气息。厚实的纸张,清晰的排版,以及那些恰到好处的图表和插图(尽管我还没深入阅读具体内容),都预示着这是一本内容扎实、信息量大的著作。我尤其看重它在“生产”环节的阐述。在当前追求绿色、可持续农业的大背景下,了解如何自主或规模化生产高品质的农用益生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步。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益生菌菌种的选育、分离、纯化技术,以及高效的培养基配方设计、发酵工艺优化、后处理技术(如干燥、包埋等)等内容。要知道,一个好的益生菌产品,其生产过程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活性、稳定性和应用效果。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成本控制的建议,或者针对不同规模生产主体(如家庭农场、合作社、大型农业企业)的差异化指导,那将更加完美。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初步建立起对益生菌生产技术的基本认知,甚至为未来的相关创业或技术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广大农民朋友和涉农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份及时而宝贵的参考。我一直对农用益生菌这个领域充满兴趣,但市面上相关的资料要么过于零散,要么过于学术化,难以理解和实践。这本书的标题立刻吸引了我——《农用益生菌生产与应用手册》。它听起来就非常接地气,承诺将复杂的生产技术和实际应用场景有机结合,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想象一下,一本能够指导我从益生菌的筛选、培养,到如何有效地将其施用到土壤、作物或畜牧养殖中,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提高作物产量、增强植物抗病性、改善土壤健康,甚至是优化动物肠道健康、减少抗生素使用等等。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益生菌(如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的特性、最佳培养条件、储存方式,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状况选择最合适的益生菌产品。同时,应用部分的设计也是我关注的焦点,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施用方法、剂量建议,并结合案例分析,说明益生菌在实际生产中的效果和效益,让大家能够真正做到“用得明白,用得有效”。这本书的出版,仿佛是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看到了利用生物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的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