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定价:27.00元
作者:李怀甫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11516418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讲述新型模拟彩色电视机和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机(HDTV)信号的形成、编解码原理、组成原理、信号流程、电路结构与典型电路分析等。重点对新型彩色电视机和HDTV电视机整机电路进行分析,并简要介绍大屏幕电视机、等离子体(PDP)电视机、液晶电视机和投影电视机等的显像原理与特点,还讲述新型模拟彩色电视机、大屏幕彩色电视机中常采用的各种改善画质、音质及品质的新技术。同时,介绍彩色电视机的一般维修技术与操作方法。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充实、技术性与实用性较强,突出了该门专业课程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要求。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技术类、通信技术类和信息技术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视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作培训教材和参考书,还可作为电视技术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真是一部宝藏!我一个纯粹的电子爱好者,之前对家里的老式彩电只有“能看”的认知,对内部那些复杂的电路图更是望而生畏。但翻开这本书,简直像是拿到了一份详尽的“彩电解剖图”。首先,它的结构编排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CRT显像管的工作原理讲起,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色度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过程,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色差信号、亮度信号分离,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清晰可辨。特别是关于色平衡和会聚的章节,配图极其精细,连调试用的色度计和信号发生器都讲得头头是道,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大致勾勒出一个专业维修人员的工作场景。虽然我手头没有真正的彩电待修,但光是理解了色彩是如何在屏幕上叠加、最终形成我们看到的丰富画面的过程,就已经收获颇丰了。它不仅仅是本维修手册,更像是一本深入理解光学与电子技术交叉领域的科普读物,对提升我对老式家电的整体认知有巨大的帮助。我甚至开始对那些老旧的缝纫机、收音机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因为这本书的讲解思路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图文质量令人印象深刻,绝对对得起它的分量。我特别欣赏它对早期彩色电视机技术演进的梳理。在原理介绍的间隙,作者穿插了不同技术路线的对比,比如NTSC、PAL、SECAM制式的差异,以及它们在电路实现上的权衡取舍。这种历史的纵深感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部技术发展史的缩影。那些复杂的集成电路型号和它们的功能框图,绘制得极为清晰,即便是早期的混杂信号集成块,也能通过图示理解其内部信号的流向。我个人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显像管阴极部分动态控制的描述,涉及到高压包的产生和聚焦原理,文字描述严谨又不失生动,让人对那个“玻璃大脑袋”充满了敬意。对于那些对老家电收藏或研究有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技术背景资料是极其扎实的,远非网络上的零散资料可比。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非维修人员”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对“系统集成”的深刻阐释。一台彩色电视机,从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到最终屏幕上显现的动态彩色图像,涉及到射频前端、中频放大、同步分离、色彩解码、行场扫描、高压供电等十几个功能模块。这本书的结构就是按照这个信号流程展开的,每一章都如同打开了彩电的一个独立“功能舱”。通过阅读,我不再把彩电视为一个黑箱,而是明白了一个庞大、相互耦合的电子系统的运作逻辑。即便是现在我们使用平板电视,很多基础的信号处理和电源管理理念依然是相通的。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用一个相对机械、更容易理解的模拟系统,构建起了一个稳固的电子系统基础认知,这对于未来理解更复杂的数字显示设备,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让我体会到了工业设计和精密工程的魅力。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主要目的是想给自己那台用了十几年的老电视救急,但这本书的“维修”部分,给我的震撼远超预期。它不像市面上很多维修书那样,只给出一堆故障代码和简单的替换件说明。这本书对故障的排查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严谨。比如,当出现“不定时闪烁”这一类模糊的症状时,作者会引导你从电源部分、行输出电路、场扫描电路逐级深入,每一步都配有详细的波形图示和电压参考值。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示波器在彩电维修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不同电路节点上应该出现的标准波形,那段内容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感觉自己就像坐在高级技师的身边听他现场教学。虽然书里涉及的很多元件,比如行扫描变压器、UJT脉冲发生器,现在在市面上已经很难找到了,但这种自上而下的诊断思维,才是最宝贵的东西。它教会我如何“思考”一个故障,而不是盲目地“试修”。这种系统性的思维训练,对于任何涉及复杂电子设备的工作都极具指导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巧妙地平衡了专业性和可读性。我遇到的很多技术书籍,要么是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晦涩的数学公式和物理定律,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度简化,流于表面,缺乏深度。而《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似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中间点。它在描述复杂电路如色带处理和梳状滤波时,会先用通俗的比喻来引入概念,比如将信号的梳状滤波比喻成一个精确筛选杂质的过程,然后再逐步过渡到晶体管和运算放大器的具体作用。这种“先搭骨架,再填血肉”的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学习门槛。我发现自己能够在不查阅太多外部资料的情况下,跟上作者的思路,理解那些看似高深的电路功能。这种对读者学习曲线的体贴,使得这本书即便在数码时代依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