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婴幼儿饮食指导
定价:10.00元
作者:董瑞雪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384147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科学提高婴幼儿饮食质量,给新妈妈*科学的宝宝饮食指导。
内容提要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婴幼儿宜食食品和忌食食品以及婴幼儿喂养禁忌等,还有婴幼儿的营养要求等等。
目录
宜食食品
白开水
酸奶
鱼肝油
猪肝
醋
蛋黄
肉类
忌食食品
生吃水果忌带皮食用
精细食物
巧克力
鲜牛奶
缺水
乳酸奶
奶糕
葡萄糖
高浓度牛奶
米粉
豆奶
成人饮料
人参
爆米花
味精
苹果汁
纯净水
甜食
大人嚼过的食物
吃过量的蛋
冷饮
会中毒的维生素
炼乳
膨化食品
蜂蜜
食物忌太咸
高浓度糖水
婴幼儿喂养禁忌
忌用嘴喂婴儿
怎样给宝宝顺利断奶
喂养不当会使小儿厌食
断奶的方法
何时断奶好
夏季不宜断奶
冬季不宜断奶
断奶忌太晚
经常换个姿势喂奶
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走出母乳喂养的误区
12个月内婴儿食谱
婴幼儿的营养要求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极其清爽,淡雅的蓝色调让人感觉非常安心,仿佛一走进婴幼儿的喂养世界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我抱着“婴幼儿饮食指导”这本书回家时,其实内心是充满期待又带着一丝丝忐忑的,毕竟新手父母面对琳琅满目的辅食添加指南和各种育儿“圣经”,很容易感到迷茫。然而,这本书的开篇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营养学公式或者令人望而生畏的食物禁忌列表,而是用非常亲切的口吻,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分享心得。它首先细致地梳理了从纯母乳/配方奶到六个月添加辅食的整个生理准备过程,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强调了“时机”比“强行喂食”更关键。书中对不同月龄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特点描述得极为透彻,让我这个原本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家长,找到了很多心理上的慰藉。特别是关于如何观察宝宝的“准备信号”,例如是否能稳定地坐立、对成人食物表现出兴趣等,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观察清单,这些细节的捕捉,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践功底,而不是空泛的理论堆砌。它没有急于推销任何特定的品牌或食谱,而是将重点放在建立父母的信心和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基石上,这一点我深表赞赏。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手忙脚乱的“门外汉”,而是有了一张清晰的、循序渐进的地图。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精妙,它完全不像一本冰冷的教科书,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初期营养与爱的艺术指南。我尤其欣赏它对“食物多样性”的诠释,并非简单地罗列可以吃的蔬果,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色彩、质地和味道的渐变,去激发宝宝对食物的探索欲。比如,在介绍如何引入第一口绿色蔬菜时,作者并没有直接推荐西兰花泥,而是建议先尝试味道更温和的牛油果泥,并解释了这种“味道缓冲”策略背后的心理学原理,这让我对辅食的“引入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其中有一章节专门探讨了“过敏原的科学引入”,这部分内容尤为专业且严谨,它清晰地划分了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的食物,并给出了详细的阶梯式测试方案,用表格和流程图的形式呈现,极大地降低了父母操作的难度和焦虑感。我记得书里提到,即便是对花生过敏的风险,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以极其微量的形式进行早期脱敏尝试,而不是一味地回避,这种积极应对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本书在专业性和易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让人愿意一页一页地往下读,而不是在关键信息处就匆匆翻过。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于一份简单的辅食食谱集,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家庭用餐文化重塑”的读本。作者非常注重将喂养行为融入到家庭的日常互动中,强调“共同进餐”的重要性,即便宝宝还处于泥糊阶段,也要让他坐在餐桌旁感受家庭的氛围。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如何应对“喂食僵局”或“挑食苗头”,它提供的策略非常人性化,比如“食物的重新包装艺术”(将不喜欢的蔬菜做成可爱的形状)或者“选择的错觉”(让宝宝在两种健康的食物中做选择,从而获得控制感)。我特别喜欢书中反复提及的一个观点:父母是榜样,孩子吃的什么,首先取决于父母餐桌上吃的是什么。这一点提醒了我,养育一个良好的食客,首先要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书中对“零食”的定义和定位也相当独到,它不像有些书那样完全禁止零食,而是将其视为“加餐”,并给出了健康零食的“营养密度”评分系统,这让我能够更科学地为孩子挑选下午的加餐,而不是被市面上花哨的婴幼儿饼干所迷惑。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立意很高,着眼于培养终身的健康饮食观。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编排上的用心良苦,尤其是对于特殊情况的处理,做得极为细致入微。比如,书中有一个专门的板块用于解答“宝宝生病或出牙期如何调整饮食”,这简直是雪中送炭。它没有提供一个统一的“生病食谱”,而是强调根据宝宝的精神状态和消化能力灵活调整流质和营养素的比例,并详细列举了在不同疾病(如轻微腹泻、感冒发烧)下,哪些食物需要暂停或增加摄入。这种“动态调整”的理念,远比静态的营养表要实用得多。再者,它对水和饮品的讲解也极其到位,清晰区分了不同月龄对白水、果汁、茶饮的需求量,并且旗帜鲜明地反对过早引入含糖饮料,给出的替代方案是自制的低酸水果水,操作简单却效果显著。如果说其他育儿书是告诉我“该做什么”,这本书更像是告诉我“当计划赶不上变化时,我该怎么做”,它给予了父母在实际操作层面极大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这种对“真实生活场景”的模拟和指导,是我在其他同类书籍中较少看到的深度。
评分这本书在排版和图示运用上,也体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和亲民化设计。它没有使用过于卡通化、分散注意力的插图,而是大量采用了清晰、高对比度的图表和流程图,尤其是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每日推荐摄入量对比图上,做得非常直观。我发现自己可以快速定位到某个关键营养素的缺乏风险,并立刻查阅到对应的天然食物来源清单,这为我制定每周的采购计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值得称道的是,书中对“自制辅食的安全性”部分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涵盖了从食材清洗、烹饪工具的选择、食物储存(冷藏与冷冻的最佳周期)、到如何判断食物是否变质的每一个细节,甚至还附带了不同家用电器(如蒸锅、辅食机)的适用温度参考。这种对卫生和安全标准的极致追求,极大地缓解了追求“纯净饮食”的父母的焦虑。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导“吃什么”,更是在指导如何“安全、科学、有爱”地进行整个喂养过程的管理,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让人印象深刻,是一本可以长期放在厨房角落随时翻阅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