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0-1岁宝宝轻松断奶营养餐(营养金方案) |
| 作者 | 吴婕翎 |
| 定价 | 19.80元 |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8176711 |
| 出版日期 | 2012-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322Kg |
| 内容简介 | |
影响孩子身心发育的后天因素中,营养至关重要,如果在婴幼儿时期营养摄取不足,那以后无论怎样调养也难以挽回。 毫无例外,每个父母都希望给予孩子尽可能的营养,但却又常常不知道什么样的食物*宝宝?什么色彩的食物能吸引宝宝?什么样的吃法有利于哺育聪明的宝宝?《营养金方案》丛书专门从孩子的科学饮食这一主题出发,从细节着手,尽可能给家长以详尽、细致、贴心的指导,希望让您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加足能量。 《营养金方案》丛书分为《0~1岁宝宝轻松断奶营养餐》、《1~3岁幼儿聪明快乐营养餐》、《3—6岁儿童健康成长营养餐》3册,针对0~6岁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发育的特点和营养饮食需求介绍营养配餐知识并推荐精心设计的食谱,侧重于科学实用的饮食方法、配餐技工和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营养配餐。 《0-1岁宝宝轻松断奶营养餐》不仅详细讲解了0~1岁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膳食安排和营养配餐,还从益智补脑、护肝明目、增高补钙、补铁加锌、预防偏食等几大营养健康内容入手,有针对性的介绍了0~1岁儿童的身体不同需求的营养补充和膳食安排,并专门推介精选的相关营养配餐。 |
| 作者简介 | |
| 吴婕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主任医师,广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儿科硕士,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博士,专长: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儿童心理发育,现为广东省医学微量元素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委员兼秘书,广东九三学社医学委员会委员,广东优生优育协会早教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医学会儿科分会儿保学组秘书,广东医学会妇幼分会新生儿学组秘书。 |
| 目录 | |
| 章 用心准备爱:婴儿期的营养和辅食 做宝宝的营养师:婴儿期不可缺少哪些营养 能量营养素 矿物质类 维生素类 水和膳食纤维 做称职的父母:怎样给宝宝添加辅食早知道 为什么要给宝宝添加辅食 婴儿期营养护理的重要性 辅食添加要遵循的原则 0~1岁婴儿喂养指南 用爱酿制:怎样为宝宝准备营养辅食 准备做辅食的常用工具 基础辅食如何做 几种常用婴儿辅食巧手做 第二章 初期断奶:4~6个月宝宝断奶营养餐 4~6个月宝宝的营养饮食指南 初期断奶辅食的添加和喂养 宝宝膳食安排的宜和忌 4~6月龄婴儿辅食摄人参考 初期断奶营养餐食谱推荐 葡萄汁 苹果水 西瓜汁 油菜水 西红柿汤 小白菜汁 苋菜水 胡萝卜汁 鲜橘汁 米汤 胡萝卜米汤 胡萝卜奶麦糊 香蕉乳酪糊 葡萄米糊 米糊 哈密瓜奶 蛋黄豌豆糊 米汤苹果 米汤菠菜泥 苹果泥 蛋黄泥 蛋黄粥 牛奶粥 蛋奶麦糊 苹果奶麦糊 蛋黄土豆泥 奶香土豆泥 红薯牛奶泥 第三章 中期断奶:7~9个月宝宝断奶营养餐 7~9个月宝宝的营养饮食指南 中期断奶辅食的添加和喂养 宝宝膳食安排的宜和忌 7~9月龄婴儿辅食摄人参考 中期断奶营养餐食谱推荐 香蕉苹果奶 胡萝卜土豆泥汤 胡萝卜西红柿汤 鲜榨西红柿汁 珍珠汤 鱼丁蒸蛋 双色蒸蛋黄 樱桃菠萝羹 茄香鱼糊 混合蔬菜米糊 米汤小白菜泥 胡萝卜苹果泥汤 西红柿面包泥 什锦豆腐糊 双黄米糊 鲑鱼面 红枣泥 猪肝泥 火腿土豆泥 苹果红薯泥 鱼泥 奶香南瓜泥 核桃豌豆泥 菜泥 芝麻芋泥 果蔬拌豆腐 蔬果薯蓉 火龙果葡萄泥 米汤豆腐泥 水果面包粥 猪肝粥 白菜米粥 南瓜粥 鱼肉粥 水果藕粉 梨香蛋黄布丁 第四章 后期断奶:10~12个月宝宝断奶营养餐 10~12个月宝宝的营养饮食指南 后期断奶辅食的添加和喂养 宝宝膳食安排的宜和忌 10~12月龄婴儿辅食摄人参考 怎样轻松科学地给宝宝断奶 后期断奶营养餐食谱推荐 鲜味营养虾泥 白菜鸡肉麦片糊 芋头鸡蛋粥 鸡肉粥 鸡蓉玉米粥 鲜果米糊 红小豆泥 小米蛋奶核桃粥 三鲜豆腐泥 炒鱼肉松 葡萄千土豆泥 双色蛋片 牛奶香蕉羹 南瓜奶香浓汤 菠菜肉蓉粥 豆腐软饭 西红柿碎面 芋头米线 珍珠羹 浇汁蛋羹 黄鱼羹 蔬菜鸡肉麦片糊 菠菜洋葱牛奶羹 葡萄干奶米 肉末卷心菜 两面粥 什锦瘦肉菜末 三鲜鸡蛋炖豆腐 薰鸡肉豆腐 小米红枣粥 消暑绿豆沙 蛋卷蔬菜饭 果酱薄饼 土豆儿乐饼 鱼肉水饺 蔬菜煎蛋卷 猕猴桃鸡蛋饼 …… 第五章 身体壮壮:0~1岁宝宝健康调理营养餐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育儿书简直是为新手爸妈量身定制的,尤其是关于辅食添加的那些篇章,真是解了我大半的疑惑。我记得我刚开始做辅食那会儿,简直是手忙脚乱,不知道从哪个阶段开始,食材的比例怎么掌握,生怕做得不对影响宝宝的健康。这本书里详细讲解了不同月龄宝宝的生理特点和消化能力,然后循序渐进地给出了不同阶段的食谱建议,图文并茂的步骤让我这个厨房小白也能轻松上手。比如,关于高铁辅食的引入,它就给出了好几种非常实用的做法,既保证了营养,又让宝宝吃得开心。最让我欣赏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做什么”的层面,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做”,解释了每种食材的营养价值以及对宝宝成长的具体益处,这让我对喂养这件事有了更科学、更自信的态度。不再是盲目跟风,而是真正理解了宝宝的需求。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配色柔和,就算是晚上抱着宝宝翻看也不会觉得刺眼,这一点细节做得非常好,体现了出版社对读者的关怀。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在处理宝宝“拒绝进食”的棘手问题上,提供了不少独到的见解,这点是很多同类书籍里常常被一带而过的。我家的宝宝之前有段时间就特别爱挑食,喂食时间常常变成一场拉锯战,搞得大人孩子都很沮丧。这本书里有一章专门分析了宝宝味觉和触觉的发展与辅食接受度的关系,它提出了“游戏式喂养”和“环境创设”的概念,听起来很新颖。我尝试了其中提到的,在餐前带宝宝去厨房参与一些简单的准备工作,比如洗菜,竟然意外地让他在餐桌上表现得更积极了。此外,对于如何安全、自然地过渡到家庭食物,书中的建议非常人性化,没有强硬的规定,而是鼓励家长观察和尊重宝宝的节奏。它强调了建立愉快的用餐氛围比强迫吃下多少克食物重要得多,这种理念极大地缓解了我作为母亲的焦虑感。读完这一章,我感觉自己像获得了一个“育儿心理医生”,不再只盯着那小小的量勺刻度,而是更关注宝宝整体的情绪和用餐体验。
评分关于食材的选择和处理,这本书的细致程度简直令人咋舌,简直就是一本“食材百科全书”+“操作指南”的结合体。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季节性食材的推荐和处理技巧的讲解。比如,在介绍南瓜泥时,它不仅告诉你要用哪种南瓜,还详细对比了蒸、煮、烤三种方式对营养素保留率的影响,并且给出了最佳的储存方法,确保做好的泥状食物可以放多久。对于像牛油果、三文鱼这种富含健康脂肪的“明星食材”,它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挑选标准,比如如何判断新鲜度,以及如何避免潜在的过敏风险。这些实操层面的信息,对于生活在城市,购买食材渠道相对固定的家长来说,简直太有价值了。我以前总觉得做辅食很“麻烦”,但这本书通过提供高效的准备流程和批次制作的方法,让我意识到,科学规划后,其实可以更省时省力地保证食物的新鲜度和多样性。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和信息组织方式非常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下家长的阅读习惯。它没有那种密密麻麻的纯文字段落,而是大量运用了清晰的图表和流程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宝宝辅食添加里程碑”的对照表,清晰地列出了从四月龄到周岁,宝宝在动作发展、咀嚼能力、食物性状要求上的变化,配上相应的食谱卡片,我可以轻松地为下一周的喂养做好计划。而且,它对常见的“过敏原”处理,也做得非常到位,不只是简单地提醒“注意过敏”,而是给出了具体的“引入测试步骤”,以及如果发生过敏反应时,家长应该采取的初步措施。这种对安全性的极致关注,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深信不疑。总而言之,它不是一本“读完就扔”的工具书,而是可以一直放在厨房案边,随时翻阅的“应急手册”。
评分与其他一些强调“高标准、完美主义”的育儿书籍不同,这本书透露着一种非常务实和接地气的育儿哲学,这点我非常赞赏。它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家庭可能面临时间、精力、甚至烹饪技能上的限制,因此,它在推荐食谱时,很多都考虑了“一锅出”或“利用现有工具”的便利性。比如,它提到了一些“偷懒”的技巧,如何在制作成人食物的同时,为宝宝准备一份无盐无油的迷你版本,这样既保证了宝宝的健康,又大大减轻了宝妈的负担。书中对“自己动手做”和“适度依赖成品”之间的平衡点把握得非常好,没有进行道德绑架。当谈到断奶后宝宝对奶量的需求变化时,它的分析既有营养学的依据,又充满了对宝宝个体差异的尊重,让人读起来感觉轻松、没有压力,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善解人意的育儿顾问在耳边细语,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理论家在说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