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新概念魔方 新概念技法 |
| 作者 | 邹陇民 |
| 定价 | 108.00元 |
| 出版社 | 沈阳出版社 |
| ISBN | 9787544174206 |
| 出版日期 | 2016-06-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28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是一本关于新概念魔方体系和新概念技法体系的技法工具书,支持着阵型阵法这种魔方玩解奇特新技法的问世。本书提供的全套技术资源足以孕育出一种奇特的深加工新产品——Z魔方产品。本书又是一套健心奇品的孵化装置,可以将一个普通的魔方孵化成阁下专属的自助心理保健器。内容奇特意境奇特文风奇特的奇文在本书中比比皆是。总之,本书是一本论奇技育奇品汇奇文的奇书,静候朋友们的点评。 |
| 作者简介 | |
| 作者出生于1940年6月6日,原籍湖南省长沙市,高级工程师。 |
| 目录 | |
| 目 录 前言 001 1.导 论 1.1两个新概念体系———新概念魔方体系和新概念技法体系 001 1.2邹氏阵型魔方 (Z魔方)技法正果三锏修炼术 003 1.2.1杀手锏1———魔方特性“5·3”论 003 1.2.2 杀手锏2———邹氏阵型魔方 (Z魔方)技法修炼箴言 005 1.2.3杀手锏3———邹氏阵型魔方 (Z魔方)技法修炼五步进行曲 006 1.2.4 泛论 《三锏修炼术》 008 2.新概念技法体系通论 2.1魔方的要素 015 2.2魔方的坐标系和展开图 019 2.3魔方要素的性 021 2.4 魔方的复原性质 024 2.5魔方要素的命名 0262.6魔块的运动性·运动三定律 034 2.7魔方的操作·技法 038 3.小7套·三阶魔方复原套路 3.13-Cube复原套路1———8角框架法 049 3.2 3-Cube复原套路2———十字框架法 057 3.33-Cube复原套路3———逐层推进法 068 3.4 3-Cube复原套路4———双层奠基法 070 3.5 3-Cube复原套路5———“3缺1”逐层推进法 072 3.6 3-Cube复原套路6———间层开花8角法 076 3.7 3-Cube复原套路7———间层开花十字法 082 3.8ZS系列程序式的图谱 084 4.大7套·七阶魔方复原套路 4.0 导言·ZN猜想 105 4.17-Cube复原套路1———ZN(1 2)法 106 4.27-Cube复原套路2———3芯6棱法 113 4.37-Cube复原套路3———4芯6棱法 120 4.4 7-Cube复原套路4———芯轭前置降阶法 123 4.57-Cube复原套路5———棱轭前置降阶法 126 4.67-Cube复原套路6———间层大开花8角法 129 4.77-Cube复原套路7———间层大开花十字法 133 5.对于优化10式和基础5法的解读 5.1ZN体系的模块化 136 5.2对于优化10式的解读 137 5.3对于基础5法的解读 142 6.Z魔方阵型 6.1新概念魔方体系与Z魔方 146 6.2Z魔方快乐之旅 146 6.3Z魔方阵型的特征 147 7.Z魔方阵法 7.1导言 150 7.2Z魔方阵法通论 150 7.3Z魔方阵法的外延 154 7.3.1无止境的Z魔方趣玩 155 8.优化程序式 (优化10式) 8.0优化程序式采用的术语 161 8.1U层一对前后棱偏互翻 1628.3U层前棱轭一对左右棱偏互翻 166 8.4 U层前后棱轭两对棱偏正互置与互翻 167 8.5 U层前后棱轭两对棱偏正互置 168 8.6 L层3棱轭棱块3点推移 (二维3点推移) 171 8.7 L层前上两组棱正原位自翻 (邻自翻)177 8.8U层前后两组棱正原位自翻 (对自翻)181 8.9 (L—R)间层棱正3级龙门跳 (3步3级龙门跳)185 8.10 (L—R)间层棱偏3级龙门跳 (5步3级龙门跳)192 9.基础技法 (基础5法) 9.1ZM法 (邹氏矩阵法)———芯块和棱块在U层与L层之间的3点式位移法(三维3点推移)198 9.2ZDL法(邹氏两极法)———芯块和棱块在F层与B层之间的正位移位法和偏位移法(一维两极正互置和偏互置) 242 9.3Z2DL法 (邹氏2倍两极法)———芯块在F层与B层之间的以及在L层与R层之间的2倍两极位移法 (二维两极互置) 277 9.4 Z3DL法(邹氏3倍两极法)———芯块和棱块在F层与B层之间的、在L层与R层之间的以及在U层与D层之间的3倍两极位移法(三维两极互置) 301 9.5Z2TL法 (邹氏2倍三极法)———芯块在U层、F层与L层三者之间的以及在D层、B层与R层三者之间的2倍三极位移法 (2倍三极推移) 311 10.邹氏阵型魔方 (Z魔方)精选型式图集后 记———致生产经营商 440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作为一个资深爱好者,我对任何试图引入新思路的书籍都抱有开放的态度,但这本书的“新”恰恰体现在其方法的不可操作性上。它所描绘的那些“魔方”般的技法,在实际操作中似乎完全脱离了物理限制和现实可行性。作者似乎沉浸在自己构建的理想化模型中,完全没有考虑到读者在现实环境中可能会遇到的材料特性、工具限制以及人体工程学等实际约束。读完关于某项“革命性”手法的那一章后,我立刻尝试在我的练习工具上复现,结果不仅徒劳无功,甚至差点损坏了我的设备。这本书与其说是在教人如何精进技艺,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天马行空的理论推演,其脱离实际的程度,令人咋舌。它缺乏的是那种脚踏实地的、经过无数次失败验证的“干货”,充斥的却是空中楼阁般的宏大叙事。
评分我抱着极大的热情购入此书,期待能从中找到一些突破瓶颈的“新概念”技巧,然而,阅读完前三分之一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本书的叙事逻辑混乱得像一团打结的毛线球,章节之间的衔接生硬,很多本该放在一起讲解的基础知识被东拉西扯地分散在了不同的角落。举个最典型的例子,讲解某个高级技巧时,它突然跳回了最基础的术语定义,仿佛作者在撰写过程中不断地被各种思绪打断,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思路脉络。而且,语言风格极其晦涩,充满了生硬的直译腔调和一些我从未在相关领域听闻过的自创术语,使得理解成本被无谓地拉高了好几倍。我不得不频繁地在网络上搜索这些术语的解释,才能勉强跟上作者的思路,这完全违背了购买一本教程的初衷——即希望教程本身能够清晰地传授知识。这本书与其说是“新概念”,不如说是“新困惑”。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简直是灾难级别的,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感到一种莫名的敷衍。纸张的质感粗糙得像是从旧报纸上撕下来的,油墨蹭得我手指上都是,阅读体验极差。更别提那些图例了,模糊不清,线条像是用快没水的笔画出来的,很多关键步骤的细节完全看不清,这对于学习一个需要精细操作的技巧类书籍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我花了很长时间试图从那些像素点阵中辨认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特定手法,结果往往是徒劳。内容上,虽然理论部分勉强能读,但跟市面上其他成熟的教程相比,深度和广度都显得非常不足,更像是一个入门者随手记录的心得集锦,而不是一本经过系统整理和推敲的专业书籍。如果你真的想系统学习相关技能,我建议还是另寻他册,这本书放在书架上估计也就是积灰的命运,甚至连当个镇纸都嫌它不够分量。整体感觉就是,作者可能只是为了完成出版任务而仓促交稿,编辑和校对环节也形同虚设,完全不尊重读者的智商和投入的时间成本。
评分这本书的定价与其内容质量相比,简直是天价。我无法理解出版社是如何定位这样一本制作水准如此低下的出版物的市场价值的。打开书本,随处可见的排版错误简直让人抓狂。行距忽大忽小,标点符号错位,甚至有些页码是重复的,而另一些重要的图表却遗漏了标注说明。这种低级的错误,在任何一个正规的出版流程中都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它给我的感觉不是在阅读一本知识载体,而是在处理一份未经校对的内部草稿。对于一个追求严谨和精确性的领域,这样的不负责任简直是不可饶恕的。我甚至怀疑作者提供的原始材料是否经过了任何形式的学术审查或专业审阅。购买这本书的体验,就像是花大价钱买了一张布满划痕、声音失真的老唱片,所有的乐趣都被这些低劣的制作细节所吞噬殆尽。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反人类的。首先,那个封面设计,色彩搭配冲突严重,字体选择老旧,给人一种九十年代过时产品的廉价感。更要命的是,它的开本选择非常不合理,太窄太高,导致在平摊阅读时,书脊部位的内容几乎完全被压死,你必须用力按住书页才能勉强看到内侧的文字,这让边做笔记边对照的习惯变得异常困难。对于一本工具书而言,舒适的阅读体验是其存在的基石之一,而此书的设计师显然完全没有考虑这一点。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场与书本物理形态的搏斗。我甚至试过用夹子固定,但效果依然不佳。这种对使用者体验的漠视,让我不禁怀疑,作者和出版方是否真正关心过这本书最终会被怎样地使用,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想让读者真正地去“使用”它,而只是想让它静静地躺在书架上,徒有其表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