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基础入门

速写基础入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速写
  • 绘画
  • 基础
  • 入门
  • 艺术
  • 绘画技巧
  • 素描
  • 线条
  • 速写技巧
  • 绘画教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张家港新华书店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33073
商品编码:28509562824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5-12-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速写基础入门
作者: 开本:
YJ: 28
页数:
现价: 见1;CY =CY部 出版时间 2015-08
书号: 9787517033073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是由GN知名插画家飞乐鸟发起的绘画工作室。致力于传播“创享美丽生活”的理念,对生活永远怀有Z远大的梦想和Z朴实的情怀,通过绘画、手作、栽培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发现并享受身边的乐趣,为帮助每个爱画画、爱动手的人创作出令人感动的作品而努力。其代表作《三天学会铅笔画》、《从0开始学素描》、《怎么画都可爱的生活涂鸦》、《飞乐鸟的手绘时光》系列等长期荣登全国各大书店畅销榜,更有数十种版权远销海外 精彩导读 目录

 

前言  3

Part 认识速写

1 . 1 画速写 8

什么是速写 8

速写的作用 9

1 . 2 速写工具简介 1 0

铅笔 1 0

其他画笔 1 2

速写用纸 1 2

 

Part2 观察方法

2 . 1 盲画法 1 4

不看纸面作画 1 4

练习:画出自己的左手 1 6

为何要进行盲画法练习 1 7

试一试:画常见的物品 1 7

试一试:看到什么画什么 1 8

练习:菠萝 1 9

2 . 2 简化法 2 0

如何将看到的物体转变为图画 2 0

试一试:将自己房间的一角转变为图画 2 0

练习:树木 2 1

将复杂的外形简化 2 2

试一试:将复古胸花用简化法画出来 2 3

练习:松果 2 4

对物体与场景的细节进行简化 2 6

练习:八音盒 2 8

2 . 3 透视与构图规律 3 0

简单的透视 3 0

构图上的注意要点 3 3

试一试:寻找身边好的构图 3 4

练习:行道树 3 5

总结复习:桌上的咖啡 3 6

 

Part3  线的运用

3.1 怎样处理速写中的线条40结构与轮廓的线条变化40

试一试:平行线练习41

练习:墨水瓶42

练习:可爱的瓶罐43添加物体的细节44

试一试:短线条练习45

练习:蝴蝶结46

练习:山峰47画面中的主次48

练习:郁金香花束50透视感的表现53

练习:街道小景56

3.2 用线条来表现速写中的色调59设置固有色59

试一试:排线练习60

练习:果篮61

练习:火车站台62物体的明暗63

练习:南瓜65突出画面的光影效果66

练习:门栏间的斑驳光影68

3.3 用线条描绘不一样的质感70凹凸的质感70

试一试:交叉线练习71

练习:果蔬组合72

练习:斑驳的墙面73植物的质感75

试一试:弯折线练习76

练习:松树77水面的质感79

试一试:弧线练习80

练习:流动的小溪流81

总结复习:早餐餐桌82

总结复习:花店84

 

Part4  画身边的静物

4 . 1 静物组合 8 8

4 . 2 一串葡萄 9 0

4 . 3 精美厨具 9 2

4 . 4 多肉盆栽 9 4

4 . 5 陶瓷杯罐 9 6

4 . 6 清新花艺 9 9

4 . 7 文具组合 1 0 2

4 . 8 下午甜点 1 0 5

后院的小猫咪 1 0 8

 

Part5  画周围的风景

5 . 1 街头转角 1 1 0

5 . 2 校园一景 1 1 3

5 . 3 文艺咖啡馆 1 1 6

5 . 4 午后小巷 1 2 0

5 . 5 秀美梯池 1 2 4

5 . 6 公园小景 1 2 8

5 . 7 宁静的海港 1 3 2

5 . 8 西江苗寨 1 3 6

河岸一隅 1 4 0

附录: 新手问答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画迹:铅笔下的世界》 一、 开启视觉之门:从无到有的观察与表达 你是否曾被街角那幅充满故事的老建筑吸引?是否曾凝视过友人脸上细微而动人的表情?抑或是对眼前飞舞的蝶翼、摇曳的枝叶,内心涌起一股想要留住它们的冲动?《画迹:铅笔下的世界》便是为你打开这扇通往视觉表达的大门而作。这本书并非旨在教授你速写技巧,而是带你踏上一段探索“看”与“画”之间深刻联系的旅程。我们将一同发掘,那些你习以为常的世界,究竟隐藏着多少被忽略的美丽线条与光影。 本书将从最根本的“观察”入手。你会发现,绘画的起点并非在于你的手有多巧,而在于你的眼睛有多“会看”。我们将细致地剖析日常物体,不再仅仅看到一个杯子,而是能识别出它的轮廓、体积、质感,以及它与光线互动后产生的明暗变化。我们会学习如何解构复杂的形体,将它们分解为最基本的几何元素,正如建筑师在绘制蓝图前,先要理解结构的比例与承重。这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一系列引导性的练习,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对形状、比例、透视的直觉感知。 举例而言,当我们面对一个水果,我们会学习如何捕捉它的圆润弧度,感知它表皮的光泽,甚至想象它内部的纹理。我们会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它,体会视角变化带来的轮廓差异。又比如,当你想要画一双手,我们不会急于描绘手指的每一个关节,而是先理解手掌的整体结构,感受指骨的弯曲走向,以及手掌的厚度如何影响光影的分布。这些都是“看”的训练,是建立视觉记忆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 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让你理解物体在二维平面上如何呈现出三维的深度感。从一点透视到两点透视,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在本书的图文并茂的讲解下,将变得生动易懂。你将学会如何观察地平线、消失点,以及如何运用它们来绘制出具有空间感的场景,无论是辽阔的街景,还是室内的一角,都能在你笔下展现出应有的立体感。 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将强调“理解”而非“模仿”。我们不会要求你一味地复制眼前的景象,而是鼓励你深入理解物体的本质。例如,画一棵树,不仅仅是画出树干和树叶的形状,更是要理解树木生长的规律,感受它的生命力。我们会探讨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疏密,以及墨色的浓淡,来表现物体的重量感、材质的差异,以及空间中的空气流动。 “画迹”二字,寓意着每一笔线条都承载着你对世界的探索与印记。本书致力于让你相信,每个人都拥有表达自己所见的能力,只需要方法得当,耐心引导,便能将内心的视觉图像转化为生动的画面。 二、 线条的语言:形状、结构与动态的捕捉 一旦我们学会了“看”,接下来便是让“笔”学会“说”。《画迹:铅笔下的世界》将带领你深入探索“线条”这一最基本、最直接的绘画语言。我们会抛开对色彩的依赖,专注于铅笔独有的魅力,体会不同力度、不同方向的线条如何勾勒出物体的形态,传递情感,甚至制造出视觉上的错觉。 本书将详细讲解线条的多种表现力。我们会学习如何运用“轮廓线”来界定物体的外部形态,以及如何通过“内轮廓线”来揭示物体内部的结构和细节。例如,画一条河流,你可能只需要勾勒出河岸的轮廓,但如果想表现河水的流动感,你就需要用富有韵律的线条来描绘水面的波纹和涌动。 “结构线”的运用将是本书的重点之一。我们会学习如何通过这些隐藏在物体表面的线条,来理解和表现物体的三维形态。想象一下,你要画一个箱子,你看到的可能只是它的四个侧面,但结构线能帮助你感知到它的厚度、边角的走向,以及它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通过对结构线的理解,你就能自信地画出箱子的任何一个角度,即使是平时不常看到的侧面。 动态的捕捉是绘画中最具挑战性也最具表现力的部分之一。本书将指导你如何用线条来表现事物的运动和生命的活力。无论是人物的姿态、动物的奔跑,还是风吹过的衣角、飘动的发丝,我们都将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到能够 Convey 动态的线条特征。我们会练习捕捉瞬间的姿态,理解关节的运动轨迹,以及如何通过线条的流畅度和节奏感来制造出动感的效果。 我们会探讨不同类型的线条所带来的情感联想。例如,平滑、流畅的曲线往往能带来宁静、优雅的感觉,而粗犷、断续的直线则可能传递出力量、坚毅的意味。通过控制线条的粗细、笔触的轻重,以及线条之间的连接方式,你可以为你的画面注入不同的情感基调。 本书还将引导你进行“写生”的练习,但这并非简单的“照搬”。我们将强调“速写”的意义——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关键特征。这并非要求你追求照片般的精确,而是要训练你在观察中迅速提炼信息,用最简洁、最有力的线条将其表达出来。我们会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练习,让你从绘制静物、风景,逐渐过渡到对人物、动物的动态速写。 “画迹”将是你探索线条语言的宝库。你将学会如何让你的铅笔在纸上跳舞,如何让每一条线都充满生命力,如何用最纯粹的黑白灰,描绘出丰富多彩的世界。 三、 光影的魔术:体积、质感与氛围的营造 如果说线条勾勒出事物的“形”,那么光影便是赋予它们“魂”的存在。《画迹:铅笔下的世界》将带领你揭开光影的神秘面纱,理解它是如何塑造体积、定义质感,并最终营造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的。 本书将从最基础的光源分析入手。我们会学习如何判断光源的方向、强度,以及它对物体产生的直接影响。你将学会识别“亮部”、“暗部”、“反光”和“投影”这些关键的光影区域。理解这些区域的相对关系,是表现物体体积感的基石。 我们会深入讲解“明暗对比”在塑造体积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不同层次的灰度进行细致的描绘,你将能够让原本平面的线条跃然纸上,呈现出坚实的立体感。我们会练习如何运用铅笔的不同硬度和笔触的轻重,来表现物体表面光滑与粗糙的质感。光滑的表面会产生明亮的“高光”和清晰的反光,而粗糙的表面则会使光线散射,形成柔和的灰度过渡。 本书还将探索“反光”在增加画面真实感方面的作用。你会发现,即使在阴影区域,物体表面仍然会接收来自周围环境的反光,这些微弱的光线能让暗部显得不那么“死板”,从而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投影”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光影元素。我们会学习如何观察和描绘物体在地面或其他表面上形成的投影,以及投影的形状、长短如何随着光源的变化而改变。准确的投影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还能为画面增添稳定感和深度。 更进一步,本书将引导你理解光影在营造画面“氛围”和“情感”上的力量。柔和的光线可以带来宁静、温馨的感觉,而强烈的明暗对比则可能营造出戏剧性、紧张感。我们也会探讨如何在不同环境下观察光影的变化,例如阴天、雨天、黄昏,以及室内不同灯光下的效果。 你将通过大量的练习,学会如何用不同的笔触和灰度来表现不同的材质,例如金属的冰冷光泽,木材的温润纹理,布料的柔软垂坠。你甚至能通过对光影的巧妙运用,来表现出风的吹拂,雨的滴落,或是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斑驳光影。 “画迹”将是你光影世界的向导。你将学会如何利用铅笔的黑白灰,玩转光影的魔术,让你的画面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复制,更是对光影之美和空间深度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四、 视野的拓展:静物、风景与人体的初步感知 在掌握了观察、线条和光影的基本原理后,《画迹:铅笔下的世界》将带领你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更广阔的绘画领域。本书并非提供详尽的静物、风景或人体绘画教程,而是着重于培养你在这些题材上的初步感知能力和快速捕捉关键特征的技巧。 静物: 我们会从最简单的静物组合开始,引导你学习如何观察和分解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你会了解到,即使是最普通的物体,如水果、器皿、书籍,都拥有其独特的形状和质感。本书将通过一系列的范例和练习,让你学会如何用最简洁的线条和光影来表现它们的立体感和材质。例如,画一个陶罐,你可能需要关注它的轮廓曲线、表面粗糙度以及它与光线互动产生的明暗层次。画一堆书,你则需要关注它们堆叠的体积感、书脊的纹理以及它们之间微妙的透视关系。本书将鼓励你主动去观察身边的物体,并尝试用你的画笔去解读它们。 风景: 面对壮丽的自然风光,许多人会感到无从下手。《画迹:铅笔下的世界》将为你提供一套观察风景的“方法论”。我们会学习如何分析地平线、天空、地面以及中间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我们会探讨如何用线条来表现树木的疏密、山峦的起伏、河流的蜿蜒。重点将放在如何捕捉风景的整体氛围和空间感,例如通过对远近景物的明暗对比差异,来表现出画面的层次和深度。你将学会如何处理天空的广阔,以及如何用不同的线条和笔触来表现草地的柔软、石头的坚硬,或者水面的波光粼粼。本书的目的不是让你成为风景画家,而是让你在面对风景时,能够有意识地去观察和记录,并用你的画笔留下你眼中的景色。 人体: 人体是绘画中最具表现力的题材之一,也是挑战最大的领域之一。本书将不会深入讲解复杂的人体解剖学,而是侧重于培养你对人体基本比例、动态和主要形体结构的感知能力。我们会学习如何简化人体为基本的几何形状,例如用圆柱体来表现四肢,用椭圆体来表现头部和躯干。你会了解到,理解人体的重心、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及肌肉的走向,对于捕捉人物的姿态至关重要。我们会通过对人物速写范例的分析,来展示如何用简洁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动态和神情。即使是最简单的站姿、坐姿,也蕴含着丰富的结构信息,等待你去发掘。本书将鼓励你从观察身边的人开始,尝试用你的眼睛和画笔去理解人体的形态之美。 本书旨在为你提供一个更宽广的视野,让你明白,你所学习到的观察、线条和光影的技巧,能够应用于描绘万事万物。通过这些初步的感知和练习,你将逐渐建立起对不同绘画题材的信心,并为未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 绘画的乐趣:耐心、坚持与自我表达 《画迹:铅笔下的世界》不仅仅是一本教授绘画技巧的书,它更是一次关于“绘画之乐”的探索。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让你在享受绘画过程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自我表达的满足感。 我们会反复强调“耐心”与“坚持”的重要性。绘画并非一蹴而就的技能,它需要时间和重复的练习来打磨。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挫折,可能会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但请记住,每一次的尝试,每一次的修改,都是你进步的阶梯。本书将通过一些小故事和鼓励性的语言,来帮助你保持绘画的热情,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瓶颈。 我们会鼓励你“从错误中学习”。每一幅不满意的画作,都是你宝贵的经验。通过回顾和分析,你可以找到问题所在,并在下一次的创作中加以改进。本书将提供一些自我评估的建议,帮助你识别画面中可以提升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引导你发现“绘画的乐趣”。绘画不仅仅是对外界的描摹,更是对内心的抒发。你会发现,当你将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受倾注于笔尖时,你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与世界对话。你画下的每一笔,都可能承载着你的情感、你的思考,以及你独特的视角。 我们鼓励你“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绘画的魅力在于其多样性,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最适合你的表达方式。本书将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范例,来激发你的思考,让你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笔触和表现习惯。 在书的最后,我们将重申,绘画的意义远不止于画出“像”与“不像”。它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一种思考世界的方式,更是一种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当你拿起画笔,你便踏上了一条充满发现与创造的旅程。 《画迹:铅笔下的世界》希望成为你在这条旅程中的忠实伙伴,陪伴你打开视觉之门,掌握线条的语言,玩转光影的魔术,拓展你的视野,并最终,让你在每一次的涂抹中,感受到绘画带来的纯粹的快乐和深刻的自我表达。这本书,献给每一个渴望用画笔记录世界、表达内心的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速写基础入门》真的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直觉得自己手残,画什么都像小孩子涂鸦,对线条、明暗、透视这些专业术语更是摸不着头脑。没想到,这本书以一种极其友好的方式,把这些看似高深的知识点都拆解开来,变得触手可及。它没有上来就讲那些复杂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看”开始,引导你去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去感受它们的形状、轮廓和体积。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线条的语言”那一章,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比如不同粗细、不同方向的线条如何表达不同的情绪和质感,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线条不仅仅是画出来的痕迹,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还有关于“空间感”的练习,通过简单的几何体叠加,我居然能画出有立体感的画面,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步骤,从画一个简单的圆柱体开始,然后到杯子、水果,再到简单的几何体组合,每一步都清晰明了,配合着大量的示范图,即使我是一个零基础的小白,也能一步步跟上。最关键的是,这本书没有给我“必须画得多像”的压力,而是鼓励你去“表达”,去“感受”,这让我觉得绘画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种放松和享受。我甚至开始在午休时间,拿起笔来画办公室的盆栽,或者通勤路上的风景,感觉生活都变得有趣多了。

评分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手残党”,看到别人画的画都觉得遥不可及,尤其是速写,总觉得那是一种天赋。但《速写基础入门》这本书,真的打破了我对自己能力的所有怀疑。它就像一个耐心的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让我从最基础的线条控制开始,一步一步地建立信心。我记得书中有讲到“观察的深度”,就是如何真正地去看待一个物体,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整体。作者通过很多小练习,比如只画一个苹果的轮廓,然后只画它的体积,再到只画它的明暗,让我学会了如何分解和理解物体。这种练习方式非常有效,让我对物体的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特别用心,大量的插图和清晰的步骤讲解,让我即使一个人在家练习,也不会感到迷茫。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光影的运用”那一章,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哪里该画阴影,而是教你理解光线的方向、光源的强弱如何影响阴影的深浅和形状,这让我的画面立刻有了立体感和空间感。我尝试着在光线充足的午后,画办公室的窗户和桌子,发现我竟然能画出光影交错的感觉,这对我来说是巨大的进步。这本书让我觉得,绘画并不是一项遥不可及的技能,只要方法得当,每个人都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评分

说实话,我买《速写基础入门》之前,对速写这项技能抱着一种“高手才能玩转”的神秘感。总觉得速写就是要快、要准、要抓住神韵,这对新手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告诉我们,速写并非一定要追求完美,而是捕捉瞬间的动态和形态,是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书中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解如何“取舍”,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抓住物体最主要的特征,而不是面面俱到。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以前画画总想着把所有细节都画出来,结果画得又慢又死板。这本书让我明白,有时候“留白”和“概括”反而能让画面更有生命力。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动态速写”的章节,作者分享了如何观察人物的姿态和动作,如何用流畅的线条去表现身体的起伏和力量感。我尝试着在公园里对着行人写生,一开始很不习惯,总是画不快,线条僵硬。但随着练习的深入,我慢慢学会了捕捉人物的重心和动作的关键点,画出来的线条也越来越灵动。书中的练习也很有针对性,从最简单的点、线、面开始,逐步过渡到人物、风景等复杂的题材,每一步的难度都在循序渐进地增加,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掌握新的技巧。而且,这本书的纸质和排版都很好,阅读起来非常舒服,让人很有继续翻下去的欲望。

评分

我原本是想着随便买一本速写入门书,能让我勉强看得过去就行。没想到《速写基础入门》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此。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下笔,更重要的是,它在培养你的“速写思维”。书中反复强调要“多看、多练、多思考”,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分析和讲解,让你明白为什么这样画。比如,在讲到如何表现物体体积感时,作者不仅仅给出了阴影的画法,还深入剖析了光线的方向、物体的形状如何影响阴影的形态,这让我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了背后的原理。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关于“不同材质的表现”的讲解。比如,如何用不同的线条和笔触去区分光滑的金属、粗糙的木头、柔软的布料,这让我的画面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我尝试着画家里的各种物品,从玻璃杯的晶莹剔透,到毛绒玩具的蓬松柔软,都能通过书中的方法表现出来。这本书的语言也非常易懂,没有使用太多晦涩的术语,即使是第一次接触绘画的人也能轻松理解。而且,书中提供了很多不同风格的示范作品,既有写实风格,也有更偏向表现性的风格,这让我意识到速写可以有如此多样的可能性,也激励我去探索自己的个人风格。

评分

这本书《速写基础入门》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本“绘画思维训练手册”。它不仅仅教授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在重塑你对“看”和“画”的理解。书中反复强调,速写是为了表达,而不是为了复制。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以前总是过于纠结于画得有多像,反而忽略了画面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信息。书中关于“画面节奏”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如何通过线条的疏密、虚实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如何让画面更具吸引力。我尝试着去画街边的建筑,一开始总是把所有线条都画得一样粗,画面显得很平淡。但学了书中的方法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区分主次,用粗重的线条勾勒主体,用轻巧的线条表现细节,画面立刻就有了层次感。而且,这本书的练习非常有实践性,它鼓励你去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并尝试用速写的方式去记录。我开始带着 sketchbook 去咖啡馆,去公园,去记录我所看到的一切,从一杯咖啡的形状,到路人匆匆的背影,都成了我练习的素材。书中的讲解深入浅出,配合着大量的图例,让我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和创新。这本书让我明白,速写并非是枯燥的技法堆砌,而是一种观察世界、表达自我的生动方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