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是一本关于行为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塞勒在这本书中,指出政府需要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对政策进行优化设计,制作*便民的公共政策的工具,引导人们在教育、投资、卫生保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做出让人们*健康、*富有、*快乐的决策,对社会乃至**都有助益的选择。同时,该书关于助推的理论对**的养老制度起到了深远且积极的影响。
(美国)理查德?塞勒(Richard H.Thaler) 生于1945 年,1974 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目前在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执教,任金融和行为科学教授及行为决策研究中心主任。此外,他还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主持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塞勒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学科。他被**为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的先驱。
2015年,理查德·塞勒当选美国经济学学会**。
2017 年,因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理查德·塞勒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主要著作还有《赢家的诅咒》和《“错误”的行为》。
(美国)卡斯?桑斯坦(Cass R.Sunstein) 曾任职于美国司法部、美国国会司法委员会和马萨诸塞州法院。桑斯坦的研究领域包括政策管理、宪法、环境法、经济法、行为经济学等。他的各项研究成果已成为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内的各类公共机构和企业的研究对象。著有《为什么助推》《简化》等。
**序一/ III
**序二/ XIII
引 言 / 001
**部分 社会人和经济人 / 019
第1章 偏差和谬误如何欺骗我们的眼睛? / 021
第2章 如何抵制**? / 046
第3章 如何控制社会对我们的影响? / 062
第4章 我们何时需要助推? / 086
第5章 如何优化选择体系? / 096
第二部分 钱 / 121
第6章 “明天储蓄*多”计划 / 123
第7章 幼稚的投资 / 140第8 章 信用市场 / 157
第9 章 社会保障私有化 / 172
第三部分 医疗健康 / 185
**0 章 “处方药” / 187
**1 章 如何促进器官捐献? / 206
**2 章 如何拯救我们的星球? / 215
第四部分 自由选择 / 231
**3 章 我们该如何为孩子挑选学校? / 233
**4 章 如何改善现有医疗体系? / 242
**5 章 婚姻有没有可能私人化? / 250
第五部分 支持还是反对? / 263
**6 章 欢迎来到助推的世界! / 265
**7 章 谁会反对助推? / 273
**8 章 助推:真正的第三条道路 / 291
后 记 / 295
致 谢 / 301
注 释 / 303
参考文献 / 311
这本《助推(精)》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简洁有力,那种寓意着上升和突破的图形,让人一眼就感受到书籍传递出的积极能量。我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阅,虽然还没有深入到每一个章节的细节,但仅仅是目录和前言,就给了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它似乎并不是那种陈词滥调的励志鸡汤,而是更侧重于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去引导读者认识到自身潜力的“助推”机制。书中的一些理论框架,比如关于“认知重塑”和“习惯重塑”的部分,我只是初步浏览,就已经觉得非常有启发性。我常常在生活中感到某种瓶颈,想要突破却又无从下手,《助推(精)》似乎恰好能提供一把钥匙,帮助我找到那个隐藏的出口。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外部赋能”和“内在驱动”如何相互作用的论述,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但也极其贴近实际应用,我想象着自己按照书中的指导去实践,或许真的能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潜在的导师,在我迷茫的时候,静静地等待着我翻开它,然后给予我智慧的指引。
评分老实说,在购买《助推(精)》之前,我曾对市面上泛滥的成功学书籍感到一丝疲惫,总觉得它们过于空泛,缺乏实际操作性。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的看法立刻发生了转变。它没有用华丽辞藻来描绘一个遥不可及的“成功帝国”,而是更冷静、更理性地分析了“助推”这一概念的本质。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微观反馈循环”的介绍,这种将宏大的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可控、可衡量的小步骤的方法,让我看到了突破困境的希望。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到无力,是因为我们设定的目标太大,难以企及,从而产生挫败感。而《助推(精)》所倡导的,恰恰是从细微之处着手,通过不断地积累微小的成功,最终汇聚成巨大的能量。书中的案例分析也相当精彩,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成功人士的光辉事迹,而是深入剖析了他们是如何利用“助推”的原理,在关键时刻实现自我超越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理论应用到我目前面临的工作挑战中,我相信,通过对这些“助推”策略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我一定能找到新的突破口,实现质的飞跃。
评分我被《助推(精)》这本书的某个章节深深吸引,具体是关于“延迟满足”与“即时奖励”的辩证关系的探讨。我一直认为,这是影响个人成长和长期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书中对此的论述,比我以往所接触到的任何资料都要深刻和透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强调“延迟满足”的好处,而是巧妙地解释了如何在追求长期目标的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即时奖励”来维持动力和积极性,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这种 nuanced 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也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的一些认知误区。我常常觉得,为了实现某个远大目标,就必须对自己“严苛”,剥夺所有的快乐和放松,这反而导致了身心的疲惫和目标的搁置。《助推(精)》提供的思路,是关于如何在“严苛”与“放松”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点,让“助推”的过程更加可持续和人性化。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如何设计有效的“即时奖励”机制的具体方法,我相信,这将极大地提升我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效率和投入度,让“助推”真正成为我前进的强大引擎。
评分翻阅《助推(精)》的过程中,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它并非仅仅是关于“如何成功”,而是关于“如何有效地成长”。书中关于“环境重塑”和“社交赋能”的部分,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过去总是习惯于从自身出发,寻找内在的动力和方法,却忽略了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这本书指出,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就像是给你的“助推器”,能让你事半功倍。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构建支持性网络”的建议印象深刻,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并不是孤立地在成长,而是需要依靠身边的人,通过积极的互动和反馈,来加速自己的进步。书中的例子也说明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社交影响,却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助推”的作用,帮助个人克服困难,实现突破。我计划按照书中的指导,去审视和调整我目前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并主动去建立和维护一个能够激发我潜能、支持我成长的社交圈。这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论。
评分《助推(精)》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个重要启发,是关于“失败的价值”的重新定义。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我一直对失败抱有很大的恐惧和抗拒,总觉得一次失败就意味着巨大的挫折,会阻碍我前进的步伐。《助推(精)》却提供了一个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视角,它将失败看作是“助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优化策略、调整方向的重要契机。书中的“试错-修正”模型,让我看到了如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并通过不断的试错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助推”路径。我以前常常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新事物,或者在遇到一点挫折就轻易放弃。《助推(精)》的出现,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助推”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经历一系列的尝试和调整后,最终实现目标的飞跃。我非常欣赏作者这种对挑战和困境的积极态度,这给了我极大的勇气去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并相信每一次看似的“失败”,都将成为我走向成功的“助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