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物业管理方案设计与编写十堂课(物业精细化管理精讲堂) |
| 作者: | 张岩 李丹 |
| 市场价: | 29.00 |
| ISBN号: | 9787111550006 |
| 版次: | 1-1 |
| 出版日期: | 2016-11 |
| 页数: | 141 |
| 字数: | 145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结合作者本人的物业服务管理从业经验与经历,设计编写物业服务管理的基本规划,为各类物业的持有者、所有人以及服务供应商提供一种服务管理思路。本书以物业服务管理的实际项目为背景,为物业服务管理方案的编写者与设计者在方案的设计与编写过程中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规划思路,并在各部分篇1分别概括叙述了各部分内容的编写要点,后附具体编写范例,以便于读者在今后自行设计方案时依据此书的设计模型调整思路,增强方案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同时,也可为高等教育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们提供教学资料。 |
| 目录 | |
| 前 言 D一课 物业项目概况及服务管理思路的设计与编写 / 1 D一讲 项目概况的设计与编写 / 1 D二讲 服务管理思路的设计与编写 / 4 D二课 物业项目具体服务管理规划的设计与编写 / 7 参考资料1: 【云鼎壹号】二期物业项目节能降耗管理方案 / 37 D三课 服务管理的原则、目标及具体工作计划的设计与编写 / 42 D一讲 服务管理原则的设计与编写 / 42 D二讲 服务管理目标的设计与编写 / 43 D三讲 工作计划的设计与编写 / 45 D四课 物业服务标准的设计与编写 / 49 D五课 组织机构设置的设计与编写 / 51 D一讲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的设计与编写 / 51 D二讲 组织机构设置及编制计划的设计与编写 / 53 D六课 物业服务管理体系文件的设计与编写 / 58 D七课 物业项目服务管理基础条件、装备及设备设施计划的设计与编写 / 61 D一讲 基础条件计划的设计与编写 / 61 D二讲 装备及设备设施计划的设计与编写 / 62 D八课 财务管理及经费收支测算的设计与编写 / 69 D一讲 财务管理基本原则的设计与编写 / 69 D二讲 经费收支测算的设计与编写 / 71 D九课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与承接查验工作计划的设计与编写 / 80 D一讲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工作计划的设计与编写 / 80 D二讲 物业承接查验工作计划的设计与编写 / 83 D十课 服务品质提升方案的设计与编写 / 94 参考资料2: 园区美化工作指引 / 97 参考资料3: “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 102 附录 / 106 附录1 业主满意度调查表主体问卷模板 / 106 附录2 【云鼎壹号】二期物业项目周边商务信息一览表 / 110 附录3 物业服务沟通协调机制运行表 / 113 附录4 客户沟通记录表 / 113 附录5 【云鼎壹号】二期周边同类项目物业服务费收费标准调研报告 / 114 附录6 八类业态物业服务管理规划 / 115 |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本来我对物业管理这个领域一直觉得挺枯燥的,无非就是收收水电费、处理点小区纠纷之类的。但读了这本《物业管理方案设计与编写十堂课》之后,才发现这里面的学问深着呢!它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理论堆砌,而是真正深入到了“方案设计”这个核心环节。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如何构建一个全面的物业管理体系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结构化思维。比如,书中对风险评估模块的拆解,非常细致入微,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评估风险”,而是手把手教你如何识别潜在的法律风险、运营风险乃至市场风险,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模板。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手里有了一套可以立即应用的工具箱,而不是一堆抽象的概念。尤其是关于业主满意度调研与反馈机制的设计部分,作者提出的闭环管理流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将业主的意见转化为实际的服务改进措施,这对于我们这种希望提升服务品质的中小型物业公司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这本书的实操性极强,完全摆脱了空谈,让人读起来充满干劲。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深厚,阅读体验极佳,完全没有一般行业教材那种晦涩难懂的感觉。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非常擅长运用案例分析来佐证观点,而且这些案例的选择非常贴近实际,常常让我产生“啊,我们小区也遇到过类似问题!”的共鸣。书中对“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规避”的剖析尤为到位。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法律条文,而是聚焦于物业服务合同中那些最容易引发争议的条款,并给出了预防性的文字措辞建议。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维,对于我们这种经常与开发商、业主委员会打交道的管理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过去总觉得法律部分是外包给法务的事,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方案设计者必须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才能确保方案的稳固性和可执行性。这种从宏观战略到微观条款的全面覆盖,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战积累和对行业痛点的精准把握。
评分我必须强调一下这本书在逻辑递进上的巧妙设计。它并非机械地罗列十个独立的章节,而是构建了一个从宏观构想到具体执行的完整路径。前几章奠定了战略基调,比如如何定义服务愿景和目标客户群,这部分内容帮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公司的市场定位。随后,重点转向了具体模块的搭建,比如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我特别喜欢它对“跨部门协作”流程图的绘制,清晰地展示了客服、工程、安保、保洁部门之间信息流动的最佳实践路径,解决了我们内部信息孤岛的顽疾。最让人称道的是,这本书在每一章的结尾都设置了“自我评估与方案修订清单”,这确保了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实时地将理论知识对接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场景中去,实现了真正的“学以致用”。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个持续迭代的、高度定制化的项目管理框架,对于任何想从“做服务”升级到“设计服务”的专业人士来说,都是必读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流畅,完全不像一本技术指南那么生硬。它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带着你一步步剖析一个复杂的项目。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创新”的强调,这一点在传统的物业管理书籍中是很少见的。作者并没有固守陈规,而是勇敢地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在方案设计中的融入点。例如,它详细分析了如何将物联网技术(IoT)的数据流,嵌入到日常的设备维护计划中,从而实现从“被动报修”到“预测性维护”的跨越。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我意识到,未来的物业管理竞争,核心就是数据和效率。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绿色物业”和“可持续发展”章节的论述,作者提供的能源管理优化模型,数据详实且逻辑清晰,即使对财务成本控制不太敏感的我,也能立刻理解其经济效益。这本书成功地将管理学、工程学甚至部分市场营销的知识,巧妙地融合进了物业服务的框架之中,极大地拓宽了行业的边界感。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原本以为这顶多算一本入门级操作手册,没想到它竟然能在“编写”这个看似技术性的环节上,挖掘出如此多的策略内涵。特别是关于服务标准的量化与文本化那一章,简直是神来之笔。很多物业公司管理混乱的根源就在于标准模糊,服务全靠经验主义和老员工的“默契”。这本书却提供了一套严谨的语言规范和指标体系,指导我们如何把“热情周到”这种虚无缥缈的要求,转化成可以考核、可以培训的明确SOP(标准作业程序)。我尝试按照书中建议的几个关键指标进行内部试点,效果立竿见影,员工一下子抓住了重点,连日常的巡检记录都变得规范了很多。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对于不同类型物业(比如高端住宅与商业综合体)在方案侧重点上的差异化处理,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敏感度。这本书与其说是教人写方案,不如说是重塑了对物业管理精细化运营的认知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