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誰在掩蓋真相
:35元
作者:湯餘 著
齣版社:法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511817204
字數:202000
頁碼:19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前言
第1章 西方媒體的發展演變
1.1傳媒開始成為一個産業
1.2媒介壟斷寡頭形成
1.3經濟利益高度商業化
1.4世界媒體網絡的形成
1.5新興媒體主流化
1.6“冷戰”後“軟力量”——成為一種新統治工具
第2章 巨型新聞航母的擴張經營
2.1選擇有效的目標國進入方式
2.2強行收購和兼並
2.3穩固的核心競爭力
2.4全球傳媒戰——整閤營銷
第3章 新聞自由的尺度
3.1媒體聽誰的
3.2宣傳的基本策略:“把公眾濛在鼓裏”
3.3 國傢安全和新聞自由哪個更受保護
3.4泄露政府情報有罪
3.5新聞必須提供消息來源
3.6《紐約時報》揭露布什政府操縱媒體美化伊戰、阿戰內幕
第4章 圍剿發展中國傢
4.1 全球擴張——利益的驅使
4.2“中國威脅論”的始作俑者
4.3霸占輿論主導權
4.4挑撥離間——汙衊中國在洲的援助
4.5第三世界媒體處境睏難
4.6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第5章 圈子裏的故事
5.1新聞采訪的遊戲規則
5.2傳媒巨頭——美國的“世界銀行”
5.3貝盧斯科尼:富豪政客啓示錄
5.4個人慈善取代不瞭社會公正
5.5傳媒帝國的陰影
5.6超級財團壟斷傳媒的年代
5.7氣候分配的正義——哥本哈根大會齷齪紀實
第6章 一切以利益為主導
6.1搶灘占領新興市場
6.2西方媒體對第三世界顛倒是的報道
6.3主權國傢與美國媒體話語權之爭
6.4獨木難支:第三世界媒體處境睏難
6.5顔色革命的急先鋒
6.6金融寡頭的大棒
第7章 真相的源頭
7.1新聞自由的強大力量
7.2政府和軍方對媒體持不信任態度
7.3媒體知情權和民眾知情權
……
第8章 究竟掩蓋瞭哪些真相
第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
主要參考文獻
內容提要
用什麼來說話?當全世界的人們都在考慮這件事時,輕飄的紙張就變成瞭流光異彩的文字和沉甸甸的思想——這就是媒體,它首先從西方彌漫到全.世界。當世界對它産生高期望值時,它卻顯得那樣放蕩不羈。媒體帝國在威脅著本來就需要它的世界。
現在,我們都在談論“一言堂”的好與壞。也許有一天,如果所有的“喉嚨”放在同一個話筒上,我們將感到常危險。在西方,媒體塑造瞭它們的國傢形象。這種進步並不可怕,但當它膨脹到極限時,每個人都感到西方媒體的消極影響力,以至於它們的國傢層層被媒體裹,終感到沒有自由的動力。
從前,美國被媒體裝得健全有力;今天,美國媒體像個口無遮攔的婦人,讓國傢時時刻刻暴露在不安全的環境中。這是必然現象,還是可以避免的?其實,瞭解西方媒體的發展和整體情況更有利我們自身發展。起碼,我們可以揚長避短,引以為鑒。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湯餘湯餘是個熱愛傳統的作者,寫作成長之路完全是一個傳統文人所都經曆過的。有時他琢磨自己的創意是否精卓,但從來沒有懷疑過我的寫作能力;有時他在思索自己的長期寫作激情,但我從來沒有質疑過我的大量寫作的質量問題。作為一個有實力的作者,是可以應對任何一種寫作中的棘手問題的,相信他就是那種作者。
習慣寫作的湯餘會將手寫作為一種實力的見證,做好每個寫作中的細節。終讓我自己與閤作單位之間架起一座堅固的誠信橋梁,真正做到雙贏與雙滿意。
我太喜歡這本書的風格瞭!它不像市麵上很多法律類的書籍那樣,要麼枯燥乏味,要麼故弄玄虛。這本書就好像你身邊一個博學又風趣的朋友,用最接地氣的方式,給你講那些關於法律的“冷知識”。作者的語言非常生動活潑,而且常常會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讓你在哈哈大笑的同時,也能學到很多東西。我特彆喜歡他對於一些經典法律概念的解讀,比如“疑罪從無”原則,他沒有直接給你講定義,而是通過一個充滿戲劇性的案件,讓你深刻體會到這個原則的重要性。這本書讓我覺得,法律其實並沒有那麼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而且有時還充滿瞭智慧和趣味。
評分這本書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原來法律背後隱藏著這麼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和復雜性。我一直以為法律就是非黑即白,但這本書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在探討一些模糊地帶的時候,那種抽絲剝繭的分析能力太強瞭。他會讓你意識到,很多時候所謂的“真相”並不是顯而易見的,而是被層層包裹,需要細緻入微的觀察和嚴密的邏輯推理纔能揭開。比如,書中關於“故意”和“過失”的界定,看似簡單,但作者通過幾個極其細微的案例,闡述瞭這兩個概念在法律上的巨大區彆,以及如何去判斷。這讓我反思,在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也過於簡單地評判他人,缺乏對具體情況的深入瞭解。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法律,更是關於如何理性地看待問題,如何不被錶象所迷惑。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實在太紮實瞭,我一口氣讀完瞭好幾章,感覺腦子都被知識填滿瞭。作者在解讀法律條文的時候,不是那種乾巴巴的學術論述,而是娓娓道來,像是在給我講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我印象特彆深的是關於證據鏈的講解,以前總覺得那是影視劇裏纔有的橋段,但這本書把現實中的復雜性和嚴謹性剖析得淋灕盡緻。比如,書中舉的一個案例,一個看似簡單的盜竊案,因為一個微小的證據齣現瑕疵,整個案件的走嚮就發生瞭驚天逆轉。作者對於細節的把握簡直是到瞭“吹毛求疵”的地步,但正是這種“吹毛求疵”纔讓我們看到瞭真相的另一麵,以及法律在追求真相過程中的不易。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不同觀點時的那種審慎態度,他會詳細列齣支持某個觀點的理由,也會清晰指齣其中的不足之處,讓你自己去權衡和思考,而不是強行灌輸某種單一的答案。讀完這幾章,我感覺自己對法律的敬畏感又加深瞭,也對“真相”這兩個字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有深度,每一個論點都經過瞭深思熟慮。作者在處理一些爭議性話題時,展現瞭極高的專業素養和客觀性。他不會輕易地站隊,而是會詳細地呈現正反兩方的觀點,並用紮實的證據和邏輯來支撐自己的分析。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對於“正義”的理解,他認為正義的實現需要依靠嚴謹的法律程序和公正的司法判決,而不是一時的情緒和片麵的認知。書中的一些關於程序正義的論述,讓我對司法過程有瞭全新的認識,原來一個案件的公正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是否遵循瞭正確的程序。讀這本書,讓我感覺像是在接受一次高級的法律思維訓練,受益匪淺。
評分我真的被這本書的敘事方式給驚艷到瞭!它不像我之前讀過的很多法律普及讀物那樣,上來就是一大堆術語和理論。這本書完全是從一個普通人的視角齣發,用一種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把一些看似離我們很遙遠的法律問題拉近瞭。比如說,關於隱私權的部分,作者並沒有直接跟你講法條,而是通過描述一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場景,比如個人信息被泄露、社交媒體上的言論自由邊界等等,來引導我們思考。我特彆喜歡書中分析一些社會熱點事件的案例,作者的分析角度非常新穎,他能從法律的層麵挖掘齣事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讓我們看到事情的另一麵。而且,這本書的文字非常有畫麵感,讀著讀著,我感覺自己好像置身於那些案件現場,親眼見證著一切的發生。它讓我明白,法律並非冰冷的條文,而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