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心口不一是常态,不可思议是现实。洞察生活的多变,读懂人性的另一面。近百个真实心理学故事,教你直面内心的恐惧。
●近百个怪诞、离奇、重口味的真实心理学故事,你不能错过的典藏佳作。
●带给无数人抵御恐惧、疾病和孤独的爱与正能量,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本书献给无数不放弃自己的灵魂。
●谁都逃不掉的心理问题,健康身心、平衡心态的实用简单的心理调适指南。专业人士与普通心理学爱好者都在读。
内容简介
畅销套装-理智在左,疯狂在右系列(共2册)包括《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
《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本书基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要,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科学条理性的分析,讲述了各种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异常心理、怪诞行为现象、神秘莫测的心理学常识等。这些心理学知识都是从我们生活出发,从自身出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心理及随之产生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诞神奇,却有着深刻的形成根源。通过对这些心理问题的介绍,提供了多种简单易行、具有实效的心理问题指导建议和解决方法,以帮助我们的心灵更加阳光,用轻松乐观的心态赢取快乐健康的人生。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态人类”,他们散落在世界各地,也潜伏在我们身边。但凡正常人,遇到这些人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却有少数人在关注这些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就是心理疗愈师。
本书作者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疗愈师,认真倾听各种疯言疯语,在不让自己发疯的前提下,尽可能深入这些人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意在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这群“少数人”,还原出一个值得更多人关注的真实世界。
作者简介
祈莫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留学美国。专研心理学多年,她很迷恋那些疯狂的“精神病人”,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解读他们的疯言疯语。经过这么多年,她说自己庆幸的只有一件事,“幸好我还没疯!”
目录
《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第一章 不可思议的心理:到底你是不是神经病
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行
猜疑心理:内心深处不相信任何人
虚荣心理:不拥有那些好东西,我会受不了
嫉妒心理: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出色
完美主义心理:不能原谅自己比别人差
焦虑症:总担心有什么对自己不利
抑郁症:干什么都高兴不起来
恐惧症:一上车我就害怕
第二章 奇异荒诞的行为:为什么我们总是与自己过不去
认识本能行为障碍
自伤:只有伤口才能让心平静下来
失眠: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嗜睡:真想睡得死过去
强迫症:明知没意义还得去做
四大成瘾行为,疯狂到根本停不下来
洁癖:到处都是看不见的肮脏细菌
第三章 离经叛道的人格:那些装在套子里的人
认识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总喜欢引人注意
依赖型人格:离开家,我该怎么办
自恋型人格:我就是比别人强
回避型人格:总是有意回避人
偏执型人格:老是怀疑别人居心不良
被动—攻击型人格:凭什么要听你的
第四章 捉摸不透的性情:你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角色定位
性格的秘密
认识自己的性格
性格与心理
性格与气质
性格形态学
人的出生顺序会影响性格吗
第五章 匪夷所思的笔迹:隐藏在笔迹里的人性
笔迹与心理
从笔压轻重看心理
从字体看心理
从字体结构看人格特点
从字体形状看人的个性
书写速度与性格
运用笔迹识人
第六章 稀奇古怪的饮食心理:吃着吃着就傻了
饮食喜好与心理
饮食结构与犯罪心理
饮食仪态与人的性格
贪食:一直吃到呕吐才会停止
厌食:每次吃东西我都很痛苦
饮食纠正性格偏执
第七章 神魂颠倒的美容心理:我为整容狂
为什么美容业如此受青睐
医学美容者的心理特点
美容前的心理准备
美容与“幻丑症”
形体美容与心理美容
第八章 生活中的另类趣味心理:有一种思维超乎想象
光明思维术:幸运的人总幸运
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人们乘电梯时为何总向上看
你是冷漠的旁观者吗
破窗理论
延缓衰老的进程
神奇的音乐疗法
……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
上篇 打开大脑的潘多拉魔盒
Chapter1编个故事吧
Chapter2每一天都是新的
Chapter3是妻子还是帽子
Chapter4我是永远19岁的水手
Chapter5阿兹海默症
Chapter6曼邱森综合症
Chapter7大脑里的骗子们
Chapter8催眠大师的杰作
Chapter9离开正常医院的特殊病人
Chapter10超高难度的倾斜走路
专题1:那些令人费解的奇怪事件
中篇 难解的行为
Chapter11拼命摔下床先生
Chapter12神秘的路西法
Chapter13听不懂你的话,但知道你在撒谎
Chapter14抽搐到停不下来的A
Chapter15丢了左边的女人
Chapter16同性之爱
Chapter17灵肉分离
专题2:扒一扒各类“性欲倒错”
下篇 无法定义的性格和人生
Chapter18害羞的膀胱
Chapter19一个肉体中的多个灵魂——多重人格
Chapter20童年创伤与创作灵感
Chapter21你对迷信有多信
Chapter22狂躁抑郁,冰与火的重合
Chapter23今天你的精神“分裂”了吗
Chapter24心灵的黑暗之处
专题3:那些“不正常”的天才们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行
李蔚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生,她是单亲家庭的独生女儿,个子高挑,五官秀丽。李蔚在学校自觉遵守纪律,没有任何迟到、旷课的现象。上学、放学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在教室往往也是一个人独自在座位上发呆,很少与同学交谈,上课经常开小差,心不在焉。平时遇到老师同学也不打招呼,老是想着回避他人的目光。总之,那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与她漂亮的外表极不相称。
李蔚的童年是幸福的。父亲是市桥电机厂的职工,母亲是幼儿园的老师,虽然经济上并不很富裕,但那种小康生活让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时,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李蔚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然而一场意外在小李蔚读五年级的时候发生了,她的妈妈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身亡。这一打击犹如晴天霹雳,给年幼的李蔚带来重大的创伤。以后,李蔚变得郁郁寡欢,不愿与他人交往,越来越不合群,学习成绩也因自卑孤独而一落千丈。随着后母的出现,李蔚的这种情况变本加厉。
著名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类都有自卑感,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当我们小的时候,看到别人长大而自卑;当我们大的时候,却发现别人比我们更有钱;当我们有钱的时候,看到别人比我们更年轻力壮,这些都会在我们心里产生自卑。这样看来,自卑其实是不可怕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自卑也是推动一个人不断自我完善的动力。但是,如果你已经认识到自卑,而不愿意自我突破的话,那么自卑对你来讲就是非常有害的。
……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
Chapter 1编个故事吧
阿曼达从美国旅行回来,刚要走进伦敦市区的高级别墅,就在她拿出钥匙插进锁眼的瞬间,一种不祥的预感出现了……
突然,她感觉身后有人匆匆跑了过去,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她已经转动了钥匙,就在门开的瞬间,一股强烈的火焰扑面而来,整个房间被炸飞了。
我的世界你不懂
这不是电影剧情,当然也不是现实场景,这只是存在于阿曼达脑子里的幻象,她经常产生这样的幻觉,朋友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阿曼达今年28岁,是一位单身贵族,住在伦敦市中心的高档公寓内,她的身边从不缺少追求者,然而却没有一个人能够长时间忍受她。
这一切都源于她有被害妄想症。试想,如果你总是怀疑你的男朋友要杀你,或者没事就幻想房子被炸飞了这么刺激的场景,谁能够跟你一起?
斯内德是阿曼达的上一任男友,相处时间2个月零7天,期间他曾13次试图“刺杀”阿曼达。当然,这都是阿曼达想象出来的,斯内德后来无奈地说,我的“刺杀方式”比好莱坞大片都疯狂。
两个人通过Facebook相识,在约会之初,阿曼达就怀疑网上交友的人看重的是她的财富与美貌,但是她还是通过Facebook找到了七位男友,可惜时间都不长。这一次的倒霉蛋是斯内德,他们在约会的第一天就闹出了笑话。
当晚,两个人都盛装出席,来到一家很上档次的西餐厅,身为基金经理的斯内德同样很有钱,而且颇具风度,可谓一表人才。
两人相谈甚欢,然而一个服务生走过,可能是因为阿曼达的美貌而多看了她一眼,这下好戏就开始了。阿曼达的眼睛诡异地转了一下,然后开始重新打量这家西餐厅,虽然已经来过无数次,但是她依然不放心。查看完四周的环境,她又开始打量斯内德,并不时扫视身边的人。
这时,阿曼达突然对斯内德摊牌,开始了一番匪夷所思的质问:
“你到底是谁?”
“约我有什么目的?”
“你们一共有多少人?”
三个问题把斯内德问住了,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突然,阿曼达抓住刚才那个服务生,说道:“我观察你很久了,你一直在偷偷看我,你们的负责人是谁,到底有何目的?”阿曼达故意提高嗓门,她这样做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从而提高安全感,她知道“凶手”是不能在大庭广众下行凶的。
这场闹剧很快就结束了,然而斯内德却红着脸说不出话,要知道,这家餐厅的顾客都是上流人士,很多人都跟他熟识,这下真是下不来台。
不知道什么原因,两个人第一次约会就搞成这样,竟然还产生了感觉,保持了联系。但继续交往了两个月后,斯内德实在无法忍受,终于提出了分手。而阿曼达并没有伤心,因为她已经习惯了,似乎她因为男友的离开而感到更安全,因为又有一个想要“图财害命”的家伙被她打败了。
阿曼达不仅经常幻想自己被害,还常常为身边的人担心。某天,她的助理在晨会后被老板点名叫去办公室,阿曼达竟然拉住助理的手,让她小心点。阿曼达的分析很有意思:“你小心点,去办公室不要关门,老板今天为什么突然要找你?最近性骚扰趋势又升温了,你要保护好自己。”
助理听后不知所措,感觉很不好意思。实际上,老板只是找她说点私事,两分钟就出来了。
一天,阿曼达来到女朋友琳达的公寓,琳达因为天热要去冲凉,这时阿曼达的妄想症又爆发了,由于当晚她刚看过希区柯克的电影,她在琳达沐浴时突然拉开浴帘四处检查一番,并说道:“我担心有人会来杀你,尤其是在你淋浴的时候。”这下可把琳达吓得不轻。
阿曼达的妄想症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她的人际关系也因此变得很差,她自己也非常痛苦,因为陷入妄想中并不是一件让人感到兴奋的事情,她在周围人眼中已经由“神经质”上升到“精神病”级别了,她也倍感折磨。
深入探秘
被害妄想症是妄想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病症。主要是指患者往往处于恐惧状态而产生胡思乱想的思维障碍,坚信自己遭受迫害,此时病人表现得极度谨慎和处处提防,还时常将相关的人纳入自己妄想的世界中。
任何人都可能偶尔出现被害妄想症,突然间变得疑神疑鬼,产生受迫害的非理性幻想。然而,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那么就比较严重了,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对所有人而言,缺乏安全感和孤独寂寞的人最容易出现妄想症,他们最初觉得“没人关心我”,后来演变为“有人要害我”。
身处战场的士兵更容易出现此类病症,由于他们每天都面对非常危险的环境,所以更容易出现被害妄想症。保罗·福塞尔在《世界大战与当代记忆》一书中记载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士兵认定在他们后方耕地的法国农民暗中给德国炮兵发信号,为德国炮火指点英国阵地的位置。
当时,那些英国士兵恐惧至极,在他们眼中,迎风而动的风车,牵着牛的农夫,晾衣服的妇女都成了令人惊恐的暗号,许多人受不了压力几近崩溃。
诸多案例都证明,被害妄想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深受其害,尤其在婚姻生活中,如果一方得了被害妄想症,那么离婚的可能性非常大。
老王的媳妇就患有被害妄想症,只是没有前面提到的阿曼达那样疯狂,所以从没引起重视。一天晚饭后,妻子边收拾屋子边告诉老王说明天同学聚会,老王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足球赛,随口说了一声“嗯~”,没想到老王这句漫不经心的应和招来了妻子一连串的抱怨:“我就知道你不想去……就知道看球,从来都不陪我,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老王今天也过得不顺,在单位挨了批,回家看球都不踏实,于是跟妻子吵了起来:“你个老娘们没事找事,不打架难受是吧,离就离!”
像这样的争吵隔三差五就会出现,老王非常头疼,他从头到尾也没说过不去参加聚会,而妻子却持有既定偏见——老公从来都不想陪自己,肯定是外面有人了。
这就是典型的被害妄想症,无中生有的猜忌,是导致关系破裂的罪魁祸首。一个人如果带有预设的负面立场,很容易产生被害妄想情绪,无论你怎么说,怎么做,对方感受到的只有敌意。
……
| |||||||||||||||||||||||||||||||||||||||||||||||||||||||||||||||||||||||||||||||||||||||||||||||||||||||||||||||||||||||||||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