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据明·梅南书屋刊《东垣十书》整理。全书3卷。卷上以脾胃虚实 传变论、脾胃胜衰论等论述脾胃学说的主要观点。卷中阐述脾胃病的具体治 疗。卷下论述脾胃与天地阴阳、升降浮沉的密切关系,并结合病症提出治疗 方法。全书列方61首,其中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方剂,具有较好的疗 效,至今仍为中医临床所沿用。本次整理新增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脾胃论卷上 1
脾胃虚实传变论 3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 6
脾胃胜衰论 7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15
肺之脾胃虚论 16
升阳益胃汤 17
君臣佐使法 17
分经随病制方 20
通气防风汤 20
羌活胜湿汤 21
用药宜禁论 22
《内经》仲景所说脾胃 24
脾胃论卷中 29
气运衰旺图说 31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32
补中益气汤 33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36
黄芪人参汤 37
除风湿羌活汤 40
调中益气汤 41
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 43
清暑益气汤 44
随时加减用药法 46
肠辟下血论 49
凉血地黄汤 50
升阳除湿防风汤 50
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 51
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 52
凡治病当问其所便 53
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论 53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55
三焦元气衰旺 57
脾胃论卷下 59
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61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62
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63
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 65
忽肥忽瘦论 66
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67
阴阳寿夭论 68
五脏之气交变论 68
阴阳升降论 69
调理脾胃治验 治法用药若不明
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论 70
清神益气汤 72
半夏白术天麻汤 73
人参芍药汤 73
麻黄人参芍药汤 74
升阳散火汤 74
安胃汤 74
清胃散 75
清阳汤 75
胃风汤 75
阳明病湿胜自汗论 76
调卫汤 76
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 77
清燥汤 77
助阳和血补气汤 77
升阳汤 77
升阳除湿汤 78
益胃汤 78
生姜和中汤 78
强胃汤 79
温胃汤 79
和中丸 79
藿香安胃散 79
异功散 79
饮食伤脾论 80
五苓散 80
论饮酒过伤 81
葛花解酲汤 81
枳术丸 81
橘皮枳术丸 82
半夏枳术丸 82
木香干姜枳术丸 82
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 82
和中丸 83
交泰丸 83
三棱消积丸 83
备急丸 84
神保丸 84
雄黄圣饼子 84
蠲饮枳实丸 85
感应丸 85
神应丸 86
白术安胃散 86
圣饼子 86
当归和血散 87
诃梨勒丸 87
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 87
胃风汤 88
三黄丸 88
白术散 89
加减平胃散 89
散滞气汤 90
通幽汤 90
润肠丸 90
导气除燥汤 91
丁香茱萸汤 91
草豆蔻丸 91
神圣复气汤 92
脾胃将理法 93
摄养 94
远欲 95
省言箴 96
后序 97
方剂索引 98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认识脾胃的新世界!我一直以为脾胃只是个消化食物的地方,没想到它的作用竟然如此深远,影响着人体的方方面面,从气色、精神状态,到免疫力、情绪,甚至皮肤问题,都跟脾胃息息相关。书中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中医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就像讲故事一样,让我能够轻松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举个例子,书中把脾胃比喻成“身体的发动机”,如果发动机出了问题,整个身体就会运转不畅。这个比喻太贴切了,一下子就点醒了我。而且,它不仅讲了理论,还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方法,比如饮食调理、穴位按摩、运动建议等等。我按照书里的方法调整了饮食,减少了油腻和生冷食物的摄入,发现自己的腹胀、消化不良的毛病真的改善了很多,整个人感觉都轻盈了不少。最让我惊喜的是,书里还详细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会出现脾虚湿盛的情况,以及如何去调理。我之前一直以为自己是上火,可怎么都降不下来,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很多时候“上火”的根源可能在脾胃。现在我对如何照顾自己的脾胃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觉自己掌握了一把养生的“金钥匙”,再也不用盲目地尝试各种方法了,非常有价值!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医的博大精深,以及它对生命整体的关照。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脾胃”这个器官,它更是通过“脾胃”这个切入点,来阐述人体气血生成、津液代谢、精神情志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作者的知识储备之深厚,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积累,都让我叹为观止。书里引用了很多经典的医案,让我看到了古人在治疗脾胃疾病方面的智慧和技巧,一些看似简单的方剂,却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而且,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严谨,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失临床的实用性。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快餐式”的养生书籍,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食疗方或者按摩手法,而是从根本上引导读者去理解人体的运作规律,去认识疾病的成因,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法。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脾虚”和“湿邪”的论述,作者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剖析得淋漓尽致,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会出现水肿、乏力、食欲不振等问题,而且提供了非常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中医爱好者准备的,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自己身体,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智慧的火花。我之前对中医总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觉得它太专业、太深奥了,普通人很难理解。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看法。作者用非常朴实、接地气的语言,把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它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以及常见的脾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思虑伤脾”的章节,以前我总以为心烦意乱只是情绪问题,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过度的思考和忧虑真的会“吃掉”我们的脾胃,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尝试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多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书里还提供了很多简单易行的食疗方,比如用红枣、山药、莲子煮粥,或者喝点姜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获取的食材,操作起来也方便。我试着按照书里的建议,调整了自己的早餐,吃了几天,感觉胃里暖暖的,不再那么胀气了。这本书让我觉得中医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随时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健康。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中医脾胃学说框架。我之前零散地读过一些关于脾胃养生的文章,但总感觉不成体系,很多信息也相互矛盾。而这本书就像一个总纲,将脾胃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辨证论治”的讲解,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如何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判断脾胃的虚实寒热,以及针对不同的证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治疗策略。这让我明白了,中医并不是“一刀切”的治疗方式,而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方案。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临床案例,通过这些鲜活的例子,我更能理解书中的理论是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的。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湿邪”的讨论,它解释了为什么现代人容易出现水肿、乏力、关节疼痛等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健脾利湿来改善。这本书让我对中医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它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医学,更是一种追求身心平衡的哲学。
评分对于长期受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困扰的我来说,这本书简直是及时雨!我尝试过很多方法,吃过各种药物,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脾胃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书中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解释了脾胃如何工作,为什么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等常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的中医病机。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湿气”的论述,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将体内的湿气比作“身体里的沼泽”,解释了它如何阻碍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各种不适。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调理方法。我按照书中介绍的食疗方,开始注重饮食的清淡和规律,增加了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并尝试了书中推荐的一些按摩手法。令我惊喜的是,仅仅过了一周,我的腹胀感就明显减轻,食欲也好了很多。这本书让我不再盲目求医,而是能够从根本上了解自己的身体,并学会如何科学地调理脾胃,重新找回了健康的胃口和充沛的精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