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磨玉收藏與鑒賞入門

河磨玉收藏與鑒賞入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韓龍 著
圖書標籤:
  • 河磨玉
  • 玉石
  • 收藏
  • 鑒賞
  • 入門
  • 礦物
  • 玉器
  • 工藝品
  • 文化
  • 寶石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東颱新華書店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78654
商品編碼:24003366982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6-09-01

具體描述


內容介紹
基本信息
書名: 河磨玉收藏與鑒賞入門
作者: 韓龍 開本:
YJ: 68
頁數:
現價: 見1;CY=CY部 齣版時間 2016-10
書號: 9787122278654 印刷時間: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版次:
商品類型: 正版圖書 印次: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韓龍,作傢,收藏傢,文玩寶玉石一綫專傢,中國1位係統研究南紅瑪瑙的收藏傢,對南紅瑪瑙有著深入的研究和D到的見解,1次將與南紅瑪瑙相關的各種模糊不清的概念做瞭準確的定義,將南紅瑪瑙的分類進行瞭清晰的梳理。近年來始終活躍於文玩寶玉石前綫,除南紅瑪瑙外,還緻力於綠鬆石、河磨玉等寶玉石的宣傳、普及和推廣工作。多年來,深入河磨玉的産地、市場及終端,親曆河磨玉的發展和崛起,發錶瞭大量河磨玉基礎知識文章,在圈內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和良好的口碑。齣版有《南紅瑪瑙收藏與鑒賞》《綠鬆石收藏與鑒賞入門》等著作。 精彩導讀 目錄 D一章 河磨玉的概況 / 1
什麼是河磨玉 / 2
河磨玉的曆史 / 8
河磨玉的産地及形成 / 12
河磨玉的開采及儲量 / 16
D二章 河磨玉的分類與分級 / 23
河磨玉的分類 / 24
河磨玉的分級 / 34
D三章 河磨玉的常用名詞解析與探究 / 43
“無結構” / 44
“孤山二細” / 52
D四章 河磨玉的分辨、造假與鑒彆 / 55
河磨玉與岫玉的區彆 / 56
河磨玉的造假與鑒彆 / 60
D五章 河磨玉的玩法 / 65
河磨玉配飾及成品欣賞 / 66
河磨玉雕件及成品欣賞 / 72
河磨玉原石及成品欣賞 / 94
D六章 河磨玉的收藏與保養 / 101
河磨玉的成品製作過程 / 102
為什麼說河磨玉值得收藏 / 104
河磨玉應該如何保養 / 112
D七章 收藏河磨玉應具備的心態 / 117



暫時沒有目錄,請見諒!

尋覓溫潤之魂:中國玉石收藏與鑒賞的初徑 自古以來,玉石在中國人心目中便承載著獨特的文化意蘊和審美價值。它不僅是華美的飾品,更是品德、地位與吉祥的象徵。從溫潤的羊脂白玉到碧綠的翡翠,從古樸的和田玉到色彩斑斕的瑪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類的智慧巧思共同造就瞭琳琅滿目的玉石瑰寶。本書旨在為初涉玉石收藏與鑒賞領域的愛好者們搭建一座堅實的橋梁,引領大傢走進這個充滿魅力與故事的世界。我們將從最基礎的知識入手,逐步深入,讓您在欣賞玉石之美的同時,也能掌握鑒彆的關鍵,為您的收藏之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一章:玉石的世界——緣起與分類 在開始我們的鑒賞之旅前,首先需要對玉石有一個宏觀的認識。什麼是玉?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又包羅萬象的問題。廣義上講,玉泛指一切質地細膩、堅韌、溫潤,能夠被雕琢成藝術品的礦物集閤體。狹義上,則更偏嚮於特定的礦物類彆,如軟玉和硬玉。 1.1 玉石的古老淵源與文化烙印 玉石在中國有著漫長而輝煌的曆史。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已經開始琢磨玉石,製作簡單的裝飾品和禮器。從紅山文化、良渚文化中的玉器,到商周時期的禮器、玉佩,再到漢代的玉衣、玉璧,玉石的文化內涵不斷豐富,其在社會生活、宗教祭祀、政治權力中的地位也日益凸顯。玉被賦予瞭“五德”——仁、義、禮、智、信,成為君子的品德象徵。這種深厚的文化積澱,使得中國玉器不僅是物質的珍寶,更是精神的寄托。理解玉石背後的曆史文化,是欣賞其價值的重要一環。 1.2 軟玉與硬玉:兩大主流 在玉石傢族中,最受推崇、也最為人熟知的便是軟玉與硬玉兩大類。 軟玉(Nephrite):主要成分是透閃石-陽起石係列礦物,質地細膩、溫潤,光澤柔和,給人以油潤之感。中國傳統玉器的主要代錶,如和田玉(包括白玉、青玉、碧玉、墨玉等)、俄玉、加拿大玉等,都屬於軟玉的範疇。其硬度相對較低(摩氏硬度6-6.5),易於雕琢,也因此誕生瞭無數精美的藝術品。 硬玉(Jadeite):主要成分是輝石類礦物,以鈉鋁矽酸鹽為主,俗稱翡翠。硬玉的質地通常比軟玉更堅硬(摩氏硬度6.5-7),光澤明亮,色澤鮮艷,尤其是綠色,能達到極為飽和和純正的程度。翡翠的産地主要集中在緬甸,因其極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潛力,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1.3 其他重要的玉石種類 除瞭軟玉和硬玉,還有許多其他備受珍視的玉石,它們各有特色,也形成瞭獨特的收藏群體。 岫岩玉:産自遼寜岫岩,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岫岩玉的種類繁多,包括著名的“瓦子石”(即碧玉)和“河磨玉”。瓦子石質地細膩,色澤碧綠,常被用來仿製翡翠。河磨玉則以其溫潤的質地、豐富的色彩(如白、青、黃、墨等)和細膩的油脂光澤而著稱,尤其適閤雕刻人物、山水等題材。 獨山玉:産自河南南陽獨山,色彩豐富,有白、綠、紅、紫、黑等多種顔色,常呈斑駁狀或雜色狀。獨山玉的硬度較高,適宜雕刻,其色彩的豐富性也使其具有獨特的觀賞性。 瑪瑙:屬於石英族礦物,以其同心環帶狀的紋理和鮮艷的色彩而聞名。從紅瑪瑙、綠瑪瑙到纏絲瑪瑙、水膽瑪瑙,瑪瑙的變幻無窮,常被製作成擺件、飾品等。 青金石:以其深邃的藍色和金色的黃鐵礦斑點而獨具魅力,自古以來就是珍貴的寶石,在古代作為顔料使用,也用於製作首飾和工藝品。 綠鬆石:以其天藍、碧藍、淺藍等顔色而著稱,質地細膩,常帶有褐色的脈絡,是重要的古玉原料之一,也是近些年備受關注的收藏品類。 瞭解這些玉石的基本分類和特點,有助於我們在後續的學習和收藏中,能夠更清晰地認知每一件藏品的“齣身”和特質。 第二章:鑒賞之眼——品評玉石的關鍵要素 一件玉石的價值,不僅取決於其材質本身的稀有程度,更在於其綜閤的品質。學會觀察和品評,是收藏者必備的技能。我們將從幾個關鍵要素入手,教您如何“看懂”一塊玉。 2.1 色澤:玉石的靈魂所在 顔色是玉石最直觀的魅力所在。對於玉石的顔色,我們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評估: 色質:即顔色的純淨程度。純正、飽和、均勻的顔色往往價值更高。例如,在翡翠中,純正的綠色(行話稱“翠”)備受追捧。在和田玉中,純淨的羊脂白則被視為極品。 色形:指顔色的分布形態。是均勻分布、呈脈狀、還是點狀?均勻細膩的顔色通常更受歡迎。 色感:即顔色的給人帶來的視覺感受。是濃鬱、鮮艷、還是淡雅、柔和?這與個人審美和文化偏好有關,但總體而言,鮮活、有生命力的色彩更具吸引力。 色彩的稀有性:某些顔色的玉石本身就比較稀有,例如,純淨的藍顔色非常少見。 2.2 質地:溫潤與細膩的觸感 質地,是指玉石的內部結構和構成,是玉石觸感和視覺溫潤度的重要來源。 細膩度:指玉石顆粒的粗細和排列的緊密度。顆粒越細、排列越緊密的玉石,其錶麵越光滑,觸感越細膩,光澤也越柔和,給人以溫潤之感。用放大鏡觀察,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內部結構。 透明度/水頭:這是衡量玉石內部光綫穿透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透明度越高,光綫穿透越好,玉石看起來就越有“靈氣”,俗稱“水頭足”。對於翡翠而言,水頭足則顯得更加晶瑩剔透,價值也更高。 油潤度:是玉石質地細膩、光澤柔和的錶現,給人一種油脂般的光澤感,如同塗抹瞭油脂一般。這種油潤感是和田玉等軟玉的標誌性特徵。 2.3 結構:看不見的奧秘 玉石的內部結構,雖然肉眼不易察覺,但卻是決定其質感和硬度的關鍵。 縴維交織結構:這是軟玉(如和田玉)的典型結構。由細小的透閃石-陽起石縴維交織而成,使得玉石具有極高的韌性,不易斷裂。這種結構也造就瞭其溫潤細膩的質感。 粒狀結構:一些玉石,如翡翠,是由細小的晶粒集閤而成。晶粒的大小、形狀以及它們之間的結閤方式,直接影響著玉石的透明度和光澤。 2.4 光澤:流轉於玉石的韻律 光澤是玉石錶麵反射光綫的能力,它直接影響著玉石的視覺效果。 玻璃光澤:如翡翠,錶麵光亮如玻璃,非常耀眼。 油脂光澤:如和田玉,錶麵呈現齣一種溫潤的、如同塗抹瞭一層油脂般的光澤,柔和而不刺眼。 蠟狀光澤:介於油脂光澤和暗淡光澤之間,比油脂光澤略顯乾澀。 暗淡光澤:光澤非常弱,幾乎沒有光綫反射。 2.5 綹裂與瑕疵:不完美中的價值 任何天然形成的礦物,都難免會有其自身的“痕跡”,這些痕跡,我們通常稱之為綹裂和瑕疵。 綹裂:是玉石內部的裂紋,可能是形成過程中造成的,也可能是後期磕碰造成的。較大的綹裂會嚴重影響玉石的價值和收藏壽命。 雜質:是指玉石內部存在的非玉石成分,如黑點、石棉、石花等。適度的、不影響整體美感的雜質,有時反而能成為玉石的“個性”。 皮色:一些玉石,如和田玉,錶麵會有一層由氧化作用形成的皮色。某些皮色,尤其是天然形成的、有美感的皮色,反而會增加玉石的價值和獨特性。 2.6 雕工:賦予玉石生命 對於雕刻品而言,精湛的雕工是提升玉石價值的關鍵。 創意與設計:雕刻的題材是否新穎,構思是否巧妙,是否符閤人們的審美情趣。 技藝與功力:雕刻綫條是否流暢,造型是否生動,細節處理是否到位,拋光是否精細。 因材施藝:優秀的雕刻師能夠根據玉石本身的特點,如顔色、紋理、形狀等,來設計和雕刻,揚長避短,將玉石的內在美發揮到極緻。 第三章:走進河磨玉——溫潤與質樸的魅力 在眾多的玉石種類中,河磨玉以其獨特的魅力,在中國玉石收藏界占有一席之地。它並非一個獨立的玉石品種,而是岫岩玉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名稱來源於産地和其溫潤的質地。 3.1 河磨玉的産地與形成 河磨玉主要産自中國遼寜省岫岩滿族自治縣的河流中,故得名“河磨”。它是在漫長的地質演變過程中,由蛇紋石化而成,經過河流長期的衝刷、磨礪,剔除瞭粗糙的外皮,形成瞭質地細膩、溫潤的玉料。這種天然的“打磨”過程,賦予瞭河磨玉獨特的溫潤質感。 3.2 河磨玉的特色與分類 河磨玉的顔色豐富多樣,常見的有: 白玉(河磨白玉):色澤白皙,質地細膩,帶有微微的黃綠色調,光澤柔和,油潤感強,是河磨玉中最受追捧的品種之一,常被用於製作精美的擺件和佩飾。 青玉(河磨青玉):顔色從淺青色到深青色不等,質地同樣細膩溫潤,油潤度較好,具有一種沉靜典雅的美感。 黃玉(河磨黃玉):顔色呈淺黃、米黃、橘黃等,質地細膩,光澤柔和,給人一種溫暖、吉祥的感覺。 墨玉(河磨墨玉):顔色呈現深墨綠色至黑色,質地細膩,光澤柔和,在光綫下有時會呈現齣細微的綠色。 除瞭顔色,河磨玉的質地也以其細膩、溫潤、油潤而著稱。即使是白玉,也常常帶有一點淡淡的黃綠色調,這種“水融”的顔色,賦予瞭其獨特的生命力。其內部結構多為細小的蛇紋石縴維交織,使得河磨玉具有較好的韌性,適閤進行精細的雕刻。 3.3 河磨玉的收藏價值與鑒賞要點 河磨玉的收藏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麵: 材質的稀有性與獨特性:雖然屬於岫岩玉,但優質的河磨玉,尤其是顔色純正、質地細膩、油潤度高的品種,相對來說並不多見。 文化底蘊:作為中國傳統的玉石,河磨玉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其溫潤的質感也契閤瞭中國傳統審美中對“德”的追求。 雕刻潛力:河磨玉質地細膩,韌性好,非常適閤雕刻。一件精美的河磨玉雕件,其藝術價值往往能與材質價值相得益彰。 在鑒賞河磨玉時,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顔色:觀察顔色的純正度、均勻度以及是否帶有獨特的色調。 質地:感受其細膩度、溫潤度和油潤感。用手觸摸,觀察其光澤變化。 光澤:是柔和的油脂光澤,還是略顯乾澀的蠟狀光澤? 結構:是否能看到細密的縴維交織結構?是否存在明顯的顆粒感? 綹裂與瑕疵:仔細檢查是否有影響美觀和堅固性的綹裂和雜質。 雕工:評估雕刻的創意、技藝以及是否與玉料本身和諧統一。 結語: 玉石的收藏與鑒賞,是一場與大自然對話,與曆史對話,與藝術對話的旅程。它需要耐心、細心,更需要一顆熱愛之心。本書僅僅為您開啓瞭一扇大門,真正的領悟,還需要您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學習和體會。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您在這條道路上的一位可靠的嚮導,幫助您在尋覓溫潤之魂的道路上,發現屬於自己的那份獨特的美好與價值。願您在玉石的世界裏,收獲知識,收獲快樂,收獲一份永恒的珍藏。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價五) 作為一名對古玉文化有著執著追求的收藏傢,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刻解讀中國玉石文化精髓的書籍。當我翻開《河磨玉收藏與鑒賞入門》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它所散發齣的學術氣息和人文關懷所打動。我期待書中不僅僅是介紹河磨玉的物理屬性,更能深入挖掘其背後所承載的中國哲學思想、倫理觀念以及審美情趣。我希望能從中瞭解到河磨玉在古代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它如何與當時的禮製、宗教、藝術相結閤,從而形成獨特的文化符號。對於書中關於河磨玉的工藝傳承,例如古代琢玉技藝的演變,以及現代工藝對傳統技藝的繼承與創新,我也非常感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從曆史、文化、藝術等多個維度來解讀一件河磨玉的視角,從而提升我對玉石的整體認知水平。此外,對於一些較為罕見的河磨玉品種,或者具有特殊曆史意義的河磨玉藏品,如果書中能有所介紹和分析,那將是我非常期待的驚喜。

評分

(評價二) 我是一名剛開始接觸玉石收藏的新手,對於琳琅滿目的玉石種類,常常感到無從下手。身邊一些玩玉的朋友偶然提到瞭河磨玉,說它是一種非常有潛力的收藏品,但我對其瞭解甚少。因此,我購買瞭這本《河磨玉收藏與鑒賞入門》,希望它能成為我的啓濛之書。從封麵和目錄來看,這本書的定位似乎相當清晰,它不僅介紹瞭河磨玉的基本知識,更強調瞭“入門”二字,這對於像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是莫大的福音。我最期待的是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簡單易懂的鑒賞方法,比如如何通過肉眼觀察來判斷河磨玉的質地是否細膩、顔色是否均勻、光澤是否溫潤。如果書中能附帶一些圖例,並且對圖例進行詳細的解讀,那就更好瞭。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些基本的術語,理解一些關於玉石的專業知識,從而在今後的收藏過程中少走彎路。此外,對於一些新手常犯的錯誤,或者需要特彆注意的鑒彆細節,如果書中能有所提示,那將是極大的幫助。

評分

(評價四) 長期以來,我一直對中國傳統玉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在自己的收藏領域有所涉獵。最近,我注意到瞭河磨玉這一品類,它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蘊讓我躍躍欲試。當我拿到《河磨玉收藏與鑒賞入門》這本書時,我首先被它精美的裝幀和嚴謹的排版所吸引。從初步的瀏覽中,我感覺到這本書的編撰者對河磨玉有著相當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我尤為關注書中是否能詳細介紹河磨玉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意義和藝術價值,這對於理解一件玉器的價值體係至關重要。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鑒賞河磨玉的深度技巧,例如如何通過對紋理、光澤、瑕疵等細微之處的觀察,來判斷一件河磨玉的品質和價值。此外,對於如何評估一件河磨玉的市場價值,以及如何識彆一些常見的仿冒品和作僞手段,我也寄予厚望。我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能夠更準確地把握河磨玉的收藏脈絡,進一步提升我的鑒賞能力。

評分

(評價一) 作為一名對玉石頗有研究的愛好者,我一直對各種玉石的品類和價值充滿好奇。最近,我入手瞭一本關於河磨玉的著作,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從初步翻閱來看,這本書的編排和內容呈現方式就足以引起我的興趣。它似乎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圖片和介紹,而是試圖構建一個更宏觀的視角來審視河磨玉。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河磨玉的産地、地質形成過程,以及不同産區河磨玉在質地、顔色、光澤上的細微差異。這對於我這種希望從源頭上理解玉石價值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另外,我非常關注書中是否會涉及河磨玉的曆史文化淵源,例如它在古代玉器製作中的地位,或者在不同時期的審美演變。畢竟,一件玉器的價值,除瞭其本身的物理屬性,更承載瞭深厚的文化底蘊。如果書中能夠在這方麵有所建樹,那將是一次非常寶貴的閱讀體驗。我對書中能否給齣一些關於如何區分真假河磨玉,以及如何辨彆不同時期、不同工藝河磨玉的實用技巧也抱有很大的期望。畢竟,收藏不僅僅是擁有,更是懂得。

評分

(評價三) 這本《河磨玉收藏與鑒賞入門》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某種特定玉石的書籍,它更像是一種關於“收藏”這件事的哲學探討,隻不過是以河磨玉為載體。我個人對收藏的熱情早已超越瞭對物品本身的占有欲,我更看重的是收藏過程中的知識積纍、眼光提升以及與藏品的精神連接。因此,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引導我深入理解河磨玉的“魂”,而不僅僅是它的“形”。我期待書中能夠通過一些生動的案例,展現收藏傢們是如何一步步發掘河磨玉的價值,以及他們是如何在收藏過程中與曆史對話,與文化共鳴的。如果書中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如何構建個人河磨玉收藏體係的思路,比如如何從一個主題切入,如何有計劃地進行藏品補充,如何平衡收藏的藝術性和投資性,那將是對我非常有啓發性的內容。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傳遞一種尊重自然、尊重曆史的態度,讓收藏成為一種有溫度、有深度的文化活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