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赏甲虫图鉴

中国观赏甲虫图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文柱 著
图书标签:
  • 昆虫
  • 甲虫
  • 观赏甲虫
  • 图鉴
  • 中国昆虫
  • 昆虫图鉴
  • 宠物昆虫
  • 科普
  • 自然
  • 生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4536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1010
品牌:中国青年出版社(CHINA YOUTH PRESS)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422
字数:7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由对自然无限热爱创作的作品。

★这是一部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佳作。

★这是一份通过时间将执着沉淀下来的产物。

★这是一部专业人的眼光与爱虫人的情怀交融的结晶。


内容简介

昆虫是大自然的重要成员,不但种类繁多,而且数量庞大,几乎在各种环境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本书作者李文柱先生痴迷于昆虫家族中具特色的甲虫,惊叹于它们千差万别的外形、靓丽的体色、奇巧的结构及婀娜的体态。多年来,每获得一枚甲虫标本,都如获珍宝、爱不释手。因为爱,李先生便用画笔为它们“照相”。经年累月,这种积累便成就了一部科学+艺术的精品。书中全部的彩绘都是李先生用“原始”、“粗笨”的方法手绘完成的,为普及昆虫知识,还配有介绍甲虫生境、习性、食性及嗜好的文字。今天,李先生希望把自己珍藏的这份美丽、这些年“独享”的那些快乐通过《中国观赏甲虫图鉴》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通过本书认识到自然界中这些小成员的魅力,希望您也能和作者一样由衷地感叹自然界的神奇和伟大,希望您能由此爱上它们、保护它们。

作者简介

李文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高级实验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要从事昆虫绘画,曾出版过图册《锹甲的风采》。参与过多个书籍、杂志文章的编写及图鉴的编绘。参与研究的多个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及省级奖项。

目录

认识甲虫


犀金龟科

1?双叉犀金龟 14

2?戴叉犀金龟 16

3?细角尤犀金龟 18

4?橡胶木犀金龟 20

5?蒙瘤犀金龟 22

6?椰蛀犀金龟 24


臂金龟科

7?阳彩臂金龟 28

8?台湾长臂金龟 30

9?戴褐臂金龟 32


粪金龟科

10?华武粪金龟 36

11?戴氏锤角粪金龟 38


金龟科

12?神农洁蜣螂 42

13?云南嗡蜣螂 44

14?小驼嗡蜣螂 46

15?叉角利蜣螂 48

16?臭蜣螂 50

17?小角粪蜣螂 52

18?牛头巨蜣螂 54

19?上帝巨蜣螂 56

20?疣侧裸蜣螂 58


鳃金龟科

21?大云斑鳃金龟 62

22?华北大黑鳃金龟 64


花金龟科

23?褐斑背角花金龟 68

24?宽带鹿花金龟 70

25?黄粉鹿花金龟 72

26?赭翅臀花金龟 74

27?红背臀花金龟 76

28?靛缘罗花金龟 78

29?白星花金龟 80


斑金龟科

30?图案格斑金龟 84

31?短毛斑金龟 86



丽金龟科

32?铜绿异丽金龟 90

33?台湾牙丽金龟 92

34?弯角猪金龟 94


锹甲科

35?黄褐前锹甲 98

36?戈齿前锹甲 100

37?华美奥锹甲 102

38?宝岛锹甲 104

39?赫氏锹甲 106

40?鹿角锹甲 108

41?缝斑新锹甲 110

42?黄斑六节锹甲 112


拟锹甲科

43?筒圆拟锹甲 116


黑蜣科

44?凯畸黑蜣 120

45?额角圆黑蜣 122


步甲科

46?疤步甲 126

47?硕步甲 128

48?拉步甲 130

49?耶屁步甲 132

50?爪哇屁步甲 134

51?二点细颈步甲 136


虎甲科

52?中国虎甲 140

53?金斑虎甲 142

54?云纹虎甲 144

55?双锯球胸虎甲 146

56?光端缺翅虎甲 148


拟步甲科

57?红褐方漠王 152

58?齿砚甲 154

59?扁片甲 156

60?深绿彩轴甲 158


叶甲科

61?斑胸叶甲 162

62?杨叶甲 164

63?黑角直缘跳甲 166

64?茶殊角萤叶甲 168


天牛科

65?畸腿半鞘天牛 172

66?星天牛 174

67?楝星天牛 176

68?黄带刺楔天牛 178

69?蓝粉短脊楔天牛 180

70?长颈鹿天牛 182

71?木棉天牛 184

72?茶丽天牛 186

73?多带天牛 188

74?云斑白条天牛 190

75?蓬莱肩角花天牛 192

76?曲纹花天牛 194

77?眉斑并脊天牛 196

78?曙虎天牛 198

79?兰屿拟球背天牛 200


负泥虫科

80?紫茎甲 204

81?耀茎甲 206


豆象科

82?绿豆象 210


铁甲科

83?枣掌铁甲 214

84?红端趾铁甲 216

85?星斑梳龟甲 218

86?金梳龟甲 220

87?甘薯腊龟甲 222


瓢虫科

88?七星瓢虫 226

89?奇变瓢虫 228


伪瓢虫科

90?四黄斑伪瓢虫 232

91?饰突伪瓢虫 234


卷象科

92?长头短尖卷象 238

93?大尖翅卷象 240


象鼻虫科

94?松瘤象 244

95?一字竹象 246

96?直锥象 248

97?柞栎象 250

98?沟眶象 252

99?条纹球背象鼻虫 254


锥象科

100?长毛驼峰锥象 258

101?长颚宽喙象 260

102?甘薯小象 262


小蠹科

103?秃尾材小蠹 266


芫菁科

104?大斑芫菁 270

105?毛胫豆芫菁 272

棒角甲科

106?五斑扁棒角甲 276


赤翅甲科

107?红叶赤翅甲 280


萤?科

108?卵翅窗萤 284

109?大端黑萤 286


红萤科

110?黑背喙红萤 290


花萤科

111?华丽花萤 294

112?紫翅丽花萤 296


拟花萤科

113?黄尾拟花萤 300


吉丁虫科

114?日本脊吉丁 304

115?桃金吉丁 306

116?海南硕黄吉丁 308


隐翅虫科

117?红腹虎隐翅虫 312

118?大巨唇隐翅虫 314

119?梭毒隐翅虫 316


葬甲科

120?双色丽葬甲 320

121?横斑盾葬甲 322

122?尼负葬甲 324


叩头虫科

123?眼纹斑叩甲 328

124?巨四叶叩甲 330

125?绿腹丽叩甲 332

126?丽叩甲 324


大蕈甲科

127?戈氏大蕈甲 338


拟叩甲科

128?巨歪拟叩甲 342

129?隔华拟叩甲 344


扁甲科

130?红扁甲 348


蚁甲科

131?丽旋角蚁甲 352


蚁形甲科

132?黑纹一角甲 356


阎甲科

133?亮平扁阎甲 360

134?日本阎甲 362


郭公虫科

135?普通郭公虫 366

136?中华食蜂郭公虫 368


露尾甲科

137?四斑露尾甲 372

138?酱曲露尾甲 374


蛛甲科

139?拟裸蛛甲 378


龙虱科

140?单斑龙虱 382

141?黄缘大龙虱 384


牙甲科

142?尖突巨牙甲 388


豉甲科

143?麦氏豉甲 392

144?黄缘长唇豉甲 394


三栉牛科

145?大卫三栉牛 398


蜡斑甲科

146?四星蜡斑甲 402


皮蠹科

147?红带皮蠹 406

148?红圆皮蠹 408


花蚤科

149?金星花蚤 412

150?皮氏带花蚤 414


后?记


前言/序言

因酷爱自然,所以一旦得闲,我便尽可能地将自己融入天地间的这个世界。大自然有山川河湖之壮美、花草树木之灵秀,而我却偏偏钟爱于某些超小型动物—那些生有六条腿儿的昆虫了,蝴蝶、蜻蜓、蚂蚱、知了、螳螂等均属此列。昆虫和我们人类一样,同属自然之子。所不同的是,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昆虫几乎无处不在,能适应各种环境,因此造就了它们奇特的外形、迥异的个性及超乎想象的生存绝技。于我,在这纷繁多彩的昆虫世界里,唯有其中的甲虫最让我痴迷。它们千差万别的外形、靓丽的体色、奇巧的结构、婀娜的体态,特别是其难以用词语来表达的怪异表情,总引我流连忘返。多年来,每每获得一枚甲虫标本,我都如获珍宝、爱不释手。因为爱,我便用画笔给它们“照相”。天长日久,日积月累。渐渐地,我欣喜地发现,我的“甲虫相册”已经小有规模了。我觉得,应该把我珍藏的这份美丽、这些年“独享” 的那些快乐分享给大家,因而有了这本关于甲虫的“写真集”。本书中收录了涉及52个科、约150种在我国及邻国同分布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及经济价值的甲虫,其中有些属于中国的珍稀种及特有种。书中的彩绘全部是我用“原始”、“粗笨”的方法手绘完成的,为普及昆虫知识,我还编写了介绍甲虫生境、习性、食性及嗜好的文字。在此,真诚地感谢中国青年出版社对我的鼎力支持以及为本书出版所做出的努力。希望大家能通过本书认识到自然界中这些小成员的魅力,希望您也能和我一样由衷地感叹自然界的神奇和伟大,希望您能由此爱上它们、保护它们。

李文柱 写于2016年春



探索未知的奇妙旅程:昆虫世界的宏伟史诗 第一章:微观宇宙的初探 想象一下,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隐藏着一个比人类文明更加古老、物种数量更为庞大的世界。这不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而是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生机勃勃的昆虫王国。本书将带领读者,跳脱出日常生活中对昆虫的刻板印象,潜入一个充满奇迹与未知的微观宇宙。 我们从昆虫的起源讲起,探究它们如何在数亿年的演化中,征服了地球上的几乎所有生态系统。从最原始的古老物种,到形态各异的现代昆虫,我们将解析它们身体构造的精妙设计——那坚韧的外骨骼如何提供保护与支撑,那复杂的多感官系统如何捕捉环境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以及那六足步态的动力学原理。这不是枯燥的生物学教科书,而是一部以生命故事为叙事的史诗。 我们会详细描绘昆虫的生命周期,从卵、幼虫、蛹到成虫的惊人蜕变。例如,蝴蝶的完全变态,与其说是生长,不如说是“浴火重生”,它蕴含着生命能量的极致转化。我们将解剖这些过程背后的化学信号与环境触发机制,揭示自然选择的残酷与智慧。 第二章:天空、森林与水下的隐秘居民 昆虫的栖息地是多样且极端的。本书的第二部分,聚焦于那些生活在特定环境下的“特种兵”。 在广袤的天空中,我们追踪那些拥有惊人飞行能力的物种。它们如何对抗风力,如何进行长距离的迁徙,其翅膀的结构和振动频率如何实现高效的能量利用?我们将详细介绍那些利用气流滑翔的鞘翅目昆虫,以及拥有精密导航系统的鳞翅目飞蛾。对于飞行家而言,空气不仅是介质,更是它们生存的战场。 深入茂密的森林,光线被层层过滤,这里是伪装艺术的殿堂。我们将考察那些模仿树皮、苔藓乃至枯叶的节肢动物。它们的体色、纹理乃至静止时的姿态,都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我们不仅要“看”到它们,更要学习如何“理解”它们如何融入背景。此外,森林地表和腐殖质层下的生活同样精彩,分解者们默默地进行着物质循环,支撑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 水生昆虫是另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领域。它们如何克服水中的物理限制?有的昆虫幼体拥有鳃,有的则能携带气泡潜水,有的甚至能利用表面张力在水面上滑行。这些“水下潜艇”的呼吸和移动策略,为工程学提供了无尽的灵感。 第三章: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复杂性 昆虫的行为模式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尤其是那些具有高度社会性的群体。本书将详细剖析蚂蚁、蜜蜂和白蚁等群体昆虫的社会组织。 我们不再仅仅将它们视为“勤劳”的代表,而是深入探究其复杂的等级制度、信息素交流网络以及劳动分工的遗传基础。一个蚁巢的运作,其效率和精密度,可以媲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座精密的工厂。我们将解析群体智能的形成:单个个体看似简单的行为,是如何通过群体互动,涌现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此外,书中还将探讨求偶行为中的“军备竞赛”。雄性昆虫之间为了争夺配偶,发展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展示、竞争甚至“欺骗”策略。从鸣叫声的频率到舞蹈的复杂性,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关乎基因的延续。这些行为学上的精妙设计,挑战着我们对“智能”的传统定义。 第四章:人类文明中的隐形伙伴 昆虫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是复杂的、多维度的,它们既是威胁,也是重要的盟友。 我们将客观审视农业害虫带来的挑战。从对粮食产量的直接威胁,到病媒昆虫传播疾病的公共卫生风险。但同时,我们也将笔锋转向那些无私的贡献者:授粉昆虫如何确保地球上绝大多数开花植物的繁衍,其生态价值难以估量。我们将深入分析授粉机制的生物学细节,以及当前全球授粉者数量下降所带来的严峻后果。 此外,昆虫还是人类获取材料、能源和食物的潜在宝库。从蚕丝的强度与柔韧性,到甲虫外壳的结构色原理,仿生学领域正从这些微小生物身上汲取灵感。本书将展望昆虫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以及我们应如何平衡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第五章:保护的必要性与科学的探索 最后,本书呼吁人们关注昆虫多样性的危机。物种灭绝的速度正在加快,而许多昆虫物种甚至尚未被人类正式命名和记录。保护昆虫,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根基。 我们将介绍现代昆虫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包括分子生物学如何帮助我们解析昆虫的进化历程,以及最新的田野调查技术如何帮助科学家绘制更精确的物种分布图。 本书是一本面向所有热爱自然、对生命奥秘充满好奇心的读者的指南。它不要求读者具备深厚的生物学背景,而是用生动、详实的笔触,带领大家领略这个隐藏在脚下、却又宏大无比的昆虫世界。阅读完毕,您将不再只是“看到”一只虫子,而是真正“理解”一个复杂而迷人的生命系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希望能接触到更具象、更贴近实际的教材。《中国观赏甲虫图鉴》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这本书不仅提供了详实准确的分类信息,更在细节处展现了甲虫生物学的魅力。书中对于甲虫的解剖学特征,如口器、触角、足部等,都有清晰的图示和文字说明,这对于理解它们的功能至关重要。例如,书中对几种不同取食方式的甲虫进行了对比,清晰地展示了它们口器的演化如何适应了各自的食物来源。此外,书中还涉及了甲虫的发生和发育过程,幼虫期的形态变化,以及蛹期的静止期,这些都为我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一些甲虫的社会行为,例如某些甲虫的群体性生活,以及它们之间的交流方式。这些信息对于深入理解昆虫的生态学和行为学非常有价值。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生物学研究的严谨与趣味并存,也为我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从小就对甲虫着迷的“老顽童”准备的!我从小就喜欢抓甲虫玩,那时候能辨认出几种就不错了,更别说细致了解了。《中国观赏甲虫图鉴》就像一本穿越时空的宝藏,让我重新找回了童年的那份纯粹的快乐。书中的图片,简直就是我记忆中小时候在田野里、树林间捕捉到的那些小家伙们最清晰、最完美的复刻。那些曾经只能模糊辨认的甲虫,现在在书中都有了响亮的名字和详细的介绍。我最喜欢翻看的部分,是书中关于一些甲虫的“特殊技能”的描述。比如,那些能够发出声音的甲虫,它们是怎么做到的?那些会自卫喷射“臭气”的甲虫,它们的防御机制又有多么奇妙?这些描述,就像是重新打开了我小时候的想象之门,让我再次沉浸在对自然界无穷的好奇之中。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鉴,它更像是一本童年回忆录,记录了我对那些小生命的最初的喜爱,也让我有机会以一个更成熟、更专业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让我着迷的小精灵。

评分

我一直对昆虫世界充满好奇,但总觉得缺乏一个系统性的入门指南。《中国观赏甲虫图鉴》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基础的甲虫分类,到各个科目的详细介绍,再到不同地域的代表性物种,层层递进,让我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愉快。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甲虫“观赏性”的定义,它不仅仅局限于外表的美丽,更包含了一种“值得玩味”的特质。比如,书中对一些甲虫的“擬态”和“防御机制”的描述,简直就像在阅读一本精彩的侦探小说。那些能够通过改变颜色或形态来迷惑天敌的甲虫,它们的生存策略是多么巧妙!而书中关于一些甲虫“拟态”成枯叶或枝条的细节,更是让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本书不仅仅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甲虫研究的兴趣。我开始尝试自己去观察和记录身边的甲虫,用书中的知识去解读它们的行为。有时候,我会特意去一些甲虫可能出现的栖息地,比如腐朽的木头旁或者开满野花的草丛,希望能亲眼见到书中那些熟悉的身影。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我们身边隐藏着如此多有趣而又迷人的生命。

评分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一直致力于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的美丽。《中国观赏甲虫图鉴》简直是我寻宝的地图!书中精美的图片,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光影的运用,色彩的层次,都堪称摄影的典范。我经常盯着书中的图片,琢磨着如何才能拍出这样的效果。比如,那些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甲虫,如何才能捕捉到它们表面的虹彩?而那些拥有复杂纹理的甲虫,又需要怎样的光线才能展现出它们的立体感?这本书中的图片,不仅仅是照片,更是一种视觉的引导,让我对甲虫的形态美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开始尝试用微距镜头去拍摄身边的甲虫,用书中提供的知识来辨认它们的种类。有时候,我会发现一些书中没有明确标注的,但形态特征却十分相似的甲虫,这反而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小小的甲虫,也能成为我们创作的灵感源泉。我开始尝试将甲虫的元素融入到我的摄影作品中,让这些自然界的小精灵为我的艺术创作增添独特的魅力。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一场视觉盛宴!当我翻开《中国观赏甲虫图鉴》的第一页,就被那些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甲虫深深吸引了。书中的图片质量极高,色彩还原度惊人,每一只甲虫都仿佛触手可及。从闪耀着金属光泽的金龟子,到身上布满奇特斑纹的长角甲虫,再到体型硕大的犀牛甲虫,每一种都展现了自然界令人惊叹的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美学的享受,我对书中详尽的文字描述也赞不绝口。作者似乎对每一种甲虫都了如指掌,从它们的栖息地、生活习性,到繁殖方式、食性,再到它们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即使是一个对甲虫完全不了解的初学者,也能通过这本书快速入门,了解到这些小生命的奥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甲虫如何适应其独特生存环境的分析,例如那些能够模仿树皮纹理的甲虫,它们是如何在捕食者眼皮底下隐藏自己的?而那些拥有强大口器的甲虫,又在怎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这些细节的解读,让我对生命进化的奇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扇打开自然之门的钥匙,让我重新审视了身边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微小生命。

评分

很漂亮的甲虫,一虫一页,精美的工具书。

评分

满300-170入手

评分

看起来质量还不错

评分

手绘图精美作生物教学比较好地介绍给学生认识动植物细节但相关简介资料欠缺!看用途吧?

评分

买了好几本书这本还好没伤书角。市里面是黄色光滑纸印刷精美赏心悦目美到极致。

评分

满300-170入手

评分

挺不错的,活动价还可以

评分

孩子目前最喜欢甲虫这本。

评分

书质量好,彩色的很好,正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