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该花更多的钱,买更少的衣服?

为什么你该花更多的钱,买更少的衣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露西·西格尔 著
图书标签:
  • 极简主义
  • 可持续时尚
  • 消费主义
  • 衣橱整理
  • 理性消费
  • 生活方式
  • 个人财务
  • 时尚心理学
  • 断舍离
  • 价值观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6009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6246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6
字数:283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传达了拯救地球,也拯救你衣柜的新购衣哲学。真正的时尚不是买买买,而是想好了再买。
  你知道吗?在你消费廉价时尚的同时……
  —80,000,000,000—
  全世界每年製造出约八百亿件衣服
  —1/2—
  每位女性每年平均购买衣物为其体重之一半
  —20/80—
  然而,大多数人有80%的时间只穿衣柜裡20%同样的衣服
  而且光以英国为例,每年完全都没被穿过的衣服多达24亿件,价值高达100亿英镑,平均每户每年要丢掉26件还可以穿的衣服。
  知名时尚大厂的恶性竞争,导致了这一切……
  如此不必要的浪费,不仅害惨了地球,也毁了你的穿著品味…..
  感动好莱坞一线女星如梅莉.史翠普的“绿地毯计画”的共同发起人露西.希格尔,有感于今天横扫全球的快速、廉价时尚的犯滥,耗费数年採访调查,深入全球时尚产业与成衣业的各个角落,探究它们究竟是如何连哄带骗,毁了地球,毁了你的衣柜,毁了血汗工厂中无数童工、女工、与弱势的人生……
  你知道你正穿著黑心在身上吗?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衣”满为患的时代。时尚大牌、零售商、百货公司透过每季不断推出的新款与折价拍卖,哄骗、唆使你掏光荷包买进一件又一件其实你根本不需要的衣服。结果,仅以英国为例,每年完全都没被穿过的衣服竟多达24亿件,平均每户每年要丢掉26件还可以穿的衣服。
  失血的不只是个人的帐户存款。真正难以弥补的是,我们为了生产廉价的快速时尚付出的社会成本。为了利润极大化,大量的血汗工厂——没有基本工资保障、超时加班、童工、强迫劳役、虐待、性侵害——已为成衣产业不可告人但也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有八成的妇女是成衣工人的孟加拉,因为工厂缺乏安全考量,火灾与倒塌已经夺走上千条性命。快速时尚不谈人权。
  同样难以挽回的是生态的破坏。镁光灯下看来光鲜亮丽的服饰,暗地裡对自然环境伤害甚钜。製作牛仔裤需要的喷砂,能导致缺乏卫生防护的工人得到硅肺病。一件牛仔裤所需的棉花,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近20000公升的水。纺织产业是全世界较大用水户之一,一家大型的服装品牌一年就要用掉相当于43000座标准游泳池的水。在中国,为了生产更多的喀什米尔羊毛,犯滥的畜牧业导致戈壁地区每年有近千平方英里的土地变成沙漠,成了沙尘暴的元凶。
  每年1.4%的改变,让你少买一件更时尚
  然而,本书作者露西.希格尔认为,我们也不必为了挽救快速时尚的恶果而完全不买衣服,关键在于“审慎挑选”与“理性分配预算”。环保的有机纤维、动物友善的养殖场、回馈给在地农夫与传统工匠的公平贸易、确切落实针对代工厂的环保与人权稽查、二手衣的再利用、换衣市场等等充满创意与爱心的良心时尚,都是拯救地球与你的衣柜的良方。而我们——全世界的消费者——需要做的只是把每年的购衣总预算从4.6%提高到6%而已……

内容简介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衣”满为患的时代。
  Topshop、H&M;、Zara、Espirit、Mango等品牌创造了“快速时尚”的模式:更短的生产时间、更快的上市速度以及更短的时尚潮流。在时尚大牌们的各种营销策略下,你买进了一件又一件其实根本不需要的衣服。结果,仅以英国为例,每年完全没有穿过的衣服多达24亿件,平均每户每年丢掉26件还可以穿的衣服。
  我们比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购进了更多的衣服,但我们对于入袋之物却愈来愈少产生满足感。而更为严重的是,疯狂购买、买了就丢的消费习惯的背后,是一个个不忍直视的现实:大量的血汗工厂的背后是超时加班、没有工资保障、强迫劳役、虐待、童工等人性灾难;华丽皮草与血淋淋的动物虐待难脱干系;看似“天然”的棉花无论在种植还是在制作过程中,都不那么“天然”;为了获取更多的羊毛和皮革,大肆养殖羊和牛已经导致沙漠化、温室效应、雨林面积减少等生态灾难;丢弃的衣物如何处置已经成为一个难题。
  作者露西·希格尔认为,我们也不必因为上述种种而放弃对时尚的热情。关键在于“谨慎购买”和“理性分配预算”。环保的有机纤维、公平贸易产品、二手衣再利用、交换衣服、关注良心品牌,等等,都是拯救地球与你我衣橱的良方。而我们——全世界的消费者——只需要将每年的购衣预算从4.6%提高到6%。

作者简介

  露西·希格尔,英国在报道社会和环境正义方面议题首屈一指的记者。从2004年起,她每周在《观察家报》(Observer)撰写以道德生活为题的专栏。同时,她也为《泰晤士报》(The Times)、《嘉人》(Marie Claire)和Grazia等杂志撰写专题报道。为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权益与工人处境,希格尔长期认真研究自己的衣橱,并观察时尚界泛滥的消费主张。她花了五年时间研究并推动以永续及公平合理的风格,来取代贪得无厌的廉价、快速时尚。希格尔在2005年发起《观察家报》道德奖,堪称“绿色环保界的奥斯卡奖”。2011年,她与英国奥斯卡影帝柯林·费斯的妻子莉米亚·费斯共同发起绿地毯计划(The Green Carpet Challenge),致力于将环保融入时尚,并成功号召梅里尔·斯特里普等知名影星在奥斯卡红地毯上穿着环保时尚服装。另外,希格尔也担任伦敦艺术大学的客座教授。

精彩书评

  在这本书中,露西·希格尔将时尚与道德结合起来,讲述生动有趣,又不失时髦。
  ——Vogue

  坦白说,这本书应该成为学校的必读书目,因为每一个买衣服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作者揭示了时尚产业对地球资源的掠夺和对贫穷角落的妇女和儿童产生的深深的灾难。作为一名时尚达人,作者也相当具有环保意识,书中的一些信息很有借鉴意义,也让我开始反思我的购衣习惯。
  ——Second Cherry

  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任何对时尚感兴趣的人都应该来读这本书。作为服装设计师的我已经从业好几年,之前并未对这个产业有如此的认识。
  ——Vrising

  看过纪录片《真正的成本》(The True Cost)之后,我找到了这本书。它涵盖了成衣业的许多方面,而且极具深度。它也改变了我对时尚的看法。可读性很强,强力推荐。
  ——Twentytwenty

目录

前言 001
01 肥了衣柜,瘦了风格 005
02 更快、更便宜 025
03 时尚罪犯与时尚受害者 061
04 阳奉阴违的稽查机制 095
05 奢华,太奢华 123
06 难以承受之美 145
07 棉之害 169
08 毛之病 201
09 令人又爱又恨的皮草 227
10 皮的诱惑 267
11 吞噬非洲的二手衣幽灵 289
插曲:完美的衣柜 314
12 时尚大厂的自清运动 317
13 从五斗柜出发拯救世界 349
14 精挑细选真时尚 369
15 少买一件更时尚 405
谢辞 427


探寻生活本真:极简主义与精明消费的艺术 书籍名称: (此处应为您的书名,但根据您的要求,我将撰写一本内容完全不涉及“花更多钱买更少衣服”的图书简介,因此我将构建一本关于城市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居住的著作简介。) 暂定书名: 《钢筋丛林中的绿洲:面向未来的城市生态融合与生活方式重塑》 --- 图书简介: 在二十一世纪的宏大叙事中,城市,作为人类文明最密集的载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与结构性挑战。空气质量的恶化、热岛效应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的锐减以及社区联系的疏离,无不指向一个核心命题:我们如何设计、建造并栖居于一个既能承载亿万人生活所需,又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未来之城? 《钢筋丛林中的绿洲:面向未来的城市生态融合与生活方式重塑》并非一本枯燥的城市规划教科书,而是一部深刻剖析当代城市肌理、审视人与非人界限、并提供切实可行生态生活蓝图的思辨之作。本书以全球视野为基础,深度聚焦于全球范围内那些成功实践“生态城市”理念的前沿案例,从新加坡的“垂直绿化”到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高速公路”,再到巴西库里蒂巴的“公交优先系统”,逐一解构其背后的设计哲学、技术支撑与社会动员机制。 第一部分:城市病理学——审视钢筋水泥下的生态断裂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工业革命以来城市扩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系统性破坏。我们不再将城市视为纯粹的人类活动空间,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复杂的、具有自身新陈代谢的“人工生态系统”。书中详细分析了“灰色基础设施”(传统的水泥、沥青、管道系统)如何阻碍自然循环,导致水资源浪费、土壤板结和能源消耗的螺旋式上升。我们追溯了现代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理念对社区活力的削弱,以及这种物理隔离如何间接导致社会资本的流失。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和历史案例对比,本书揭示了当下城市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并提出了“生态同理心”的概念——即要求规划者和居住者必须将非人类生命体的需求纳入决策考量。 第二部分:生态赋能的设计语汇——重塑城市的水、土与能源循环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诊断”,那么第二部分则是开出的“药方”。本书的核心贡献之一,在于对“绿色基础设施”的系统性梳理与创新实践的深度挖掘。我们详细介绍了低影响开发(LID)策略,如何通过雨水花园、渗透铺装和绿色屋顶,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呼吸”,有效管理径流,补充地下水。 在能源维度上,本书超越了简单的太阳能板安装,探讨了社区层级的微电网建设、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力学优化,以及如何利用城市废弃物实现能量的“闭环”回收。更具前瞻性的是,书中引入了“生物栖息地网络”的概念,阐述了如何通过生态廊道、屋顶农场和社区公园的串联,重建破碎的生物通道,提升城市内部的生态韧性。这不是简单的“美化”,而是功能性的生态修复。 第三部分:居住的重构——地方感、共享空间与慢速生活 生态城市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市民的生活体验之中。《钢筋丛林中的绿洲》强调,真正的可持续性源于对“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重建。本书花了大量篇幅讨论“15分钟城市”的理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我们分析了混合使用开发(Mixed-Use Development)如何减少通勤依赖,重燃街区活力。 此外,本书对共享经济在城市空间层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共享工具图书馆、社区厨房以及垂直农场的集体运营模式。这些共享实践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它们促进了邻里间的互动,重建了在高速发展中被削弱的社会信任。通过对“慢食运动”在城市社区中的兴起分析,本书论证了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必然伴随着节奏的放缓和对本地食物系统的重新关注。 第四部分:治理与参与——面向未来的城市进化论 生态城市的实现绝非自上而下的强制命令,而是需要多方主体协同共治的复杂过程。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当前城市治理的局限性,并重点介绍了“共创式规划”(Co-creation Planning)的有效模式。我们考察了公民科学(Citizen Science)项目如何赋能普通市民参与环境监测,以及数字孪生技术(Digital Twins)如何为社区提供预测性规划工具。 本书认为,未来的城市管理者必须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存”,拥抱迭代和实验的精神。最终,城市生态融合的成功,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从“征服自然”的思维模式,转向“与自然共生”的谦逊态度。 --- 本书适合谁读? 本书是城市规划师、景观建筑师、可持续发展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所有对居住环境抱有深刻关切的城市居民的必备读物。它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工具箱,帮助我们超越表面的绿色装饰,去理解并构建真正具有韧性、公平和生命力的未来城市。这是一场关于我们如何与我们共同创造的非自然环境重新建立深刻联系的邀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让我对“拥有”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审视。我一直以来都有“囤积”的习惯,衣橱里塞满了各种各样,有些甚至只穿过一两次的衣服。每次看到它们,我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压迫感,却又舍不得丢弃。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在用金钱和空间,为自己制造“负担”。作者并没有简单粗暴地要求我们“断舍离”,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展现了“少即是多”的哲学在时尚领域的魅力。我开始思考,与其拥有几十件质量参差不齐的衣服,不如投资几件真正适合自己、品质上乘的单品。这样的改变,不仅能让我每天早上省下很多纠结的时间,还能提升整体的穿搭质感,让我感觉更加自信和精致。而且,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也让我对环境有了更深的思考。过度消费带来的浪费,对地球造成的负担,让我感到惭愧。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个消费决策,都是在为我们想要的世界投票。现在,我不再盲目追求潮流,而是更注重衣物的耐穿性、舒适度和我的个人风格。这种“质”的提升,带来的满足感,远胜于“量”的堆积。

评分

我一直认为,时尚是一种“身份象征”和“社交货币”,所以总是努力让自己的衣橱看起来“丰富多彩”。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但又不是那种让人沮丧的冰水,而是带着一丝清醒的“激灵”。作者并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我们的消费习惯,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剖析了“过度消费”背后隐藏的心理机制。我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买衣服并非出于真正的需求,而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或是迎合社会期望。书中对于“情绪化购物”的描述,简直就是对我自己的写照。当我感到压力大、情绪低落时,总会忍不住点开购物网站,希望通过买买买来获得短暂的快乐。然而,这种快乐是短暂的,随之而来的是钱包的缩水和衣橱的混乱。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自信和魅力,并非来自于身上有多少昂贵的衣物,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充实和对自我的认同。我开始尝试去发现那些能够让我感到舒适、自在、并且真正展现我个性的单品,而不是盲目追逐流行。这种转变,让我觉得生活变得更轻松、更纯粹了。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真的太吸引人了!作者用一种非常个人化、甚至可以说是“絮絮叨叨”的口吻,分享了自己从一个“购物狂”到“极简衣橱”的转变过程。那些生动的场景描绘,我仿佛身临其境:在打折季里疯狂抢购,却在回家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缺;衣橱爆满,却依然感觉“没衣服穿”的窘境。我尤其喜欢作者分享的那些小故事,比如她如何花了很长时间去寻找一件“完美的白衬衫”,以及这件衬衫如何改变了她的一天。这种“精挑细选”的体验,让我意识到,我们很多时候都在用“量”来掩盖“质”的不足。我们以为买得越多,选择就越多,但实际上,过多的选择反而会让我们迷失方向。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投资于那些能够真正提升我们生活品质的物品,才是最聪明的做法。它不仅仅是关于衣服,更是关于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和生活态度。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问自己:我买这些东西,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还是为了真正提升我的幸福感?这种思考,让我逐渐摆脱了消费主义的陷阱,找到了更符合自己内心需求的消费方式。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我一直以为,想要看起来“有品味”,就必须拥有大量的衣物,不断更新换代,才能跟上潮流。然而,作者却用她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少即是多”的强大力量。她讲述了如何通过精简衣橱,不仅节省了金钱,更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天早上,她都能轻松地搭配出令人眼前一亮的造型,而我还在为“今天穿什么”而烦恼。书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比如,她提到“衣物越少,越能凸显你的个人风格”,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衣橱里都是我真心喜欢、并且适合我的单品时,我反而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穿搭密码。而且,这本书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性价比”这个概念。与其花很多钱买一件质量一般的衣服,不如把钱花在那些真正能够穿很多年、并且能带来愉悦感的优质单品上。这种“长线投资”的理念,让我对消费有了更理性的思考。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解放”。我一直觉得自己被衣服“绑架”了,衣橱里的衣服越多,我越感到沉重和束缚。作者用一种非常温暖、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带领我走出了这种困境。她并没有强迫我扔掉所有的衣服,而是鼓励我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我开始意识到,我们被太多不必要的东西所包围,而衣物则是其中最显而易见的一类。通过精简衣橱,我不仅清理了物理空间,更清理了内心的杂念。每天早上,当我打开衣橱,看到的是那些我真正喜爱、并且能够让我感到自信的单品时,我都会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这种喜悦,远胜于我曾经购物时获得的短暂快感。这本书也让我对“可持续时尚”有了更深的理解。当我不再盲目追求快时尚,而是选择那些耐穿、环保的衣物时,我感觉自己正在为这个世界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这种感觉,让我觉得更有意义。

评分

京东自营,品质保证,送货速度快。

评分

收到.慢慢地看吧……

评分

这本书应该成为学校的必读书目,因为每一个买衣服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评分

不错

评分

比较宽泛,我本来以为是讲穿搭,结果是讲环保。

评分

还没看,书名很吸引

评分

很好,用起来很方便,不错。

评分

不错 蛮好的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书,这本书也很实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