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经济作物高效栽培丛书:玉米优质高产问答

粮油经济作物高效栽培丛书:玉米优质高产问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迪轩,陈军燕 编
图书标签:
  • 玉米
  • 种植技术
  • 高效栽培
  • 优质玉米
  • 高产玉米
  • 农业技术
  • 农作物栽培
  • 粮油作物
  • 农业生产
  • 玉米问答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55894
版次:1
商品编码:111796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粮油经济作物高效栽培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粮油经济作物高效栽培丛书:玉米优质高产问答》以农民在玉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把理论知识融于疑难解答中,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当前玉米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品种、主要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疑难解析、主要病虫害全程监控技术及玉米简易贮藏技术。书中附有大量高清彩色插图,便于对照。
  《粮油经济作物高效栽培丛书:玉米优质高产问答》适合广大种植玉米的农民、农村专业合作化组织阅读,也可供农业院校种植、植保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玉米优良品种
1.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普通玉米优良品种有哪些?
2.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糯玉米优良品种有哪些?
3.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黑玉米优良品种有哪些?
4.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甜玉米优良品种有哪些?
5.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有哪些?
6.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高油玉米品种有哪些?
7.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爆裂玉米优良品种有哪些?
8.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笋玉米优良品种有哪些?
9.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适作青贮的玉米优良品种有哪些?
第二章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第一节 普通玉米栽培
10.春玉米移栽地膜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11.夏玉米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12.秋玉米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13.大垄双行栽培为什么能增产?
14.大垄双行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15.玉米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有哪些作用?
16.用于玉米地膜覆盖的地膜种类有哪些?
17.为什么说玉米地膜覆盖用黑色地膜比白色地膜好?
18.普通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19.如何搞好普通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田间管理?
20.玉米双株紧靠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21.玉米抗旱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22.什么是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有何特点?
23.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第二节 甜玉米栽培
24.什么是甜玉米,有哪些类型?
25.甜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有何差异?
26.甜玉米的种植形式有哪些?
27.甜玉米的保护地栽培方式有哪些?
28.怎样进行甜玉米地膜覆盖栽培?
29.甜玉米秋种栽培要点有哪些?
第三节 糯玉米栽培
30.什么是糯玉米,有哪些特点?
31.怎样进行糯玉米早熟栽培?
第四节 黑玉米栽培
32.什么是黑玉米,有哪些特点?
33.怎样栽培黑玉米?
第五节 玉米笋栽培
34.什么是玉米笋,有哪些特点?
35.怎样栽培菜用玉米笋?
第六节 爆裂玉米栽培
36.什么叫爆裂玉米,有哪些特点?
37.怎样种好爆裂玉米?
第七节 青贮玉米栽培
38.什么是青贮玉米,有哪些特点?
39.怎样进行青贮玉米栽培?
第八节 优质蛋白玉米栽培
40.什么叫优质蛋白玉米,有哪些特点?
41.优质蛋白玉米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第九节 高油玉米栽培
42.什么叫高油玉米,有哪些特点?
43.如何种植高油玉米?
第三章 玉米优质高产疑难解析/
第一节 玉米基础知识疑难解析
44.玉米的发展前景如何?
45.北方春玉米种植区有哪些特点?
46.黄淮海夏播玉米种植区有哪些特点?
47.西南山地玉米种植区有哪些特点?
48.南方丘陵玉米种植区有哪些特点?
49.西北灌溉玉米种植区有哪些特点?
50.青藏高原玉米种植区有哪些特点?
51.玉米生长发育时期是怎么划分的?
52.玉米各生育阶段有何特点?
53.玉米对温度条件有何要求?
54.玉米对光照条件有何要求?
55.玉米对土壤条件有何要求?
第二节 玉米播种育苗疑难解析
56.怎样进行玉米引种?
57.为什么说杂交种不能种第二代?
58.为什么说综合品种可连续种植?
59.如何选择玉米品种?
60.选用玉米新品种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61.玉米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62.哪些因素影响玉米种子出苗?
63.甜玉米为何容易缺苗?
64.防止甜玉米缺苗的措施有哪些?
65.怎样对玉米种子进行播前晒种?
66.玉米种子浸种方法有哪些?
67.玉米种子药剂拌种方法有哪些?
68.怎样对玉米进行温水浸种催芽?
69.玉米种子包衣方法有哪些?
70.怎样提高玉米出苗率?
71.如何提高玉米的播种质量?
72.如何对玉米进行精细播种?
73.如何对玉米种子进行催芽坐水种?
74.玉米育苗移栽有哪些优点?
75.怎样进行玉米无土育苗?
76.怎样进行玉米肥球育苗移栽?
77.怎样进行玉米的营养块(坨)育苗?
78.怎样进行玉米的软盘简化育苗?
79.怎样进行玉米的软盘简化育苗的地膜移栽?
80.如何加强玉米软盘简化育苗地膜移栽后的大田管理?
81.怎样进行玉米的营养袋简化高效育苗移栽?
82.怎样进行玉米的纸筒简化高效育苗移栽?
83.玉米粉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84.如何防止玉米出现粉种现象?
85.玉米死苗、弱苗和断垄的原因有哪些?
86.如何防止玉米死苗、弱苗和断垄现象发生?
87.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幼苗黄叶苗?
88.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幼苗白化苗?
89.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幼苗紫叶苗?
90.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幼苗僵叶苗?
91.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幼苗黄绿苗?
92.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幼苗红叶苗?
93.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幼苗出现老化苗、老头苗?
94.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分蘖?
第三节 玉米田间管理疑难解析
95.为什么说玉米要合理密植?
96.如何对玉米进行合理密植?
97.玉米合理密植的要点有哪些?
98.如何加强玉米苗期管理?
99.如何搞好玉米穗期管理?
100.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101.怎样进行玉米蹲苗?
102.如何提高玉米植株整齐度?
103.玉米中耕有哪些好处,怎样进行?
104.玉米为什么要培土,怎样进行?
105.怎样使玉米定向结穗?
106.如何对玉米进行人工授粉?
107.什么是玉米的早衰现象?
108.玉米早衰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09.如何防止玉米早衰?
110.玉米心叶扭曲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
111.玉米苞叶伸长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止?
112.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13.如何防止玉米空秆?
114.玉米果穗秃尖的原因有哪些?
115.如何防止玉米果穗秃尖?
116.玉米的多穗现象表现有哪些?
117.玉米果穗是怎样形成的?
118.玉米多穗的原因有哪些?
119.如何防止玉米多穗现象的发生?
120.玉米缺粒的表现有哪些?
121.玉米缺粒的原因有哪些?
122.如何防止玉米缺粒?
123.玉米倒伏的方式有哪些,其发生原因是什么?
124.如何预防玉米倒伏?
125.玉米倒伏后怎么办?
126.雌雄穗花期不遇的原因有哪些?
127.怎样使雌雄穗花期相遇?
128.玉米穗发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防止?
129.甜玉米不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搞好隔离种植?
130.为什么说玉米隔行去雄能增产?
131.怎样对玉米去雄促进增产?
132.如何防止玉米贪青晚熟?
133.如何进行玉米促熟?
134.如何判断玉米的生理成熟?
135.为什么说玉米要适期晚收?
136.怎样做好玉米适期收获?
137.普通玉米收获后应怎样进行籽粒的管理?
138.如何对嫩玉米棒进行采后处理?
第四节 玉米用肥技术疑难解析
139.玉米田地力下降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培肥地力?
140.高产玉米对肥料的需求有何特点?
141.影响玉米施肥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42.高产玉米如何确定施肥量?
143.怎样施好玉米基肥?
144.怎样施好玉米种肥?
145.怎样对玉米进行追肥?
146.怎样对玉米进行根外追肥?
147.什么叫“一炮轰”施肥法?
148.为什么说鲜食玉米最好不要使用含氯的化肥?
149.玉米追肥浇水有哪些错误方法?
150.如何施好玉米拔节 肥?
151.玉米如何采用长效肥料一次性施肥法?
152.如何应用玉米专用缓释复混肥?
153.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缺氮症?
154.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缺磷症?
155.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缺钾症?
156.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缺钙症?
157.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缺镁症?
158.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缺硫症?
159.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缺锌症?
160.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缺硼症?
161.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缺铁症?
162.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缺锰症?
163.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缺铜症?
164.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缺钼症?
165.如何识别肥害症状?
166.缓解肥害的方法有哪些?
167.如何用玉米秸堆制生物有机肥?
第五节 玉米用水技术疑难解析
168.高产玉米的需水特点有哪些?
169.玉米各灌溉时期对水分有何需求?
170.如何通过栽培措施实现玉米节 水?
171.玉米种植怎样使用抗旱保水剂?
172.怎样进行玉米的沟灌节 水?
173.怎样进行玉米的畦灌节 水?
174.怎样进行玉米的滴灌节 水?
175.怎样进行玉米的膜上灌溉节 水?
176.怎样进行玉米的地下浸润灌溉?
177.玉米覆膜集雨技术要点有哪些?
178.玉米喷灌节 水技术要点有哪些?
179.玉米田隔沟交替灌溉技术要点有哪些?
180.玉米垄膜沟灌技术要点有哪些?
第六节 玉米用药技术疑难解析
181.如何识别与预防有机磷杀虫剂药害?
182.如何识别与预防三唑类杀菌剂药害?
183.适于玉米田的播后苗前封闭型除草剂有哪些?
184.适于玉米田苗后茎叶处理的除草剂有哪些?
185.适于玉米田茎叶杂草防除的混用组合有哪些?
186.高温干旱如何提高玉米苗后除草剂效果?
187.玉米施用化学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有哪些?
188.如何识别与预防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
189.如何识别与预防酰胺类除草剂药害?
190.如何识别与预防三氮苯类除草剂药害?
191.如何识别与预防磺酰脲类除草剂药害?
192.如何识别与预防联吡啶类除草剂药害?
193.如何识别与预防有机磷类除草剂药害?
194.如何识别与预防有机杂环类除草剂药害?
195.除草剂药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96.玉米发生药害后的补救措施有哪些?
197.植物生长调节 剂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有哪些?
第七节 玉米抗灾技术疑难解析
198.玉米春旱的危害有哪些?
199.如何预防玉米春旱?
200.玉米春旱发生后的补救措施有哪些?
201.伏旱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
202.如何防止玉米伏旱?
203.卡脖旱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
204.如何防止玉米卡脖旱?
205.秋旱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
206.如何防止玉米秋旱?
207.涝渍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
208.如何防治玉米涝渍?
209.什么叫芽涝,芽涝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
210.防止玉米芽涝的措施有哪些?
211.什么是冷害,冷害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
212.如何预防玉米冷害?
213.什么是霜冻,霜冻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
214.如何预防玉米霜冻害?
215.玉米发生霜冻害后的补救措施有哪些?
216.高温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
217.如何预防玉米高温热害?
218.寡照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
219.减轻玉米寡照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220.风灾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
221.如何预防玉米风灾?
222.雹灾对玉米的影响有哪些?
223.如何防止玉米雹灾?
第四章 玉米主要病虫害全程监控技术/
第一节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
224.怎样进行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第二节 玉米主要病害
225.如何识别与防止玉米种子腐烂?
226.如何识别与防治根腐病?
227.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苗枯病?
228.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粗缩病?
229.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矮花叶病?
230.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大斑病?
231.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小斑病?
232.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灰斑病?
233.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弯孢霉叶斑病?
234.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锈病?
235.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褐斑病?
236.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顶腐病?
237.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纹枯病?
238.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茎基腐病?
239.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240.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全蚀病?
241.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黑粉病?
242.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穗粒腐病?
243.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244.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疯顶病?
245.如何识别玉米遗传性斑点病?
第三节 主要虫害
246.如何识别与防治地老虎?
247.如何识别与防治二点委夜蛾?
248.如何识别与防治蝼蛄?
249.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耕葵粉蚧?
250.如何识别与防治黏虫?
251.如何识别与防治蓟马?
252.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螟?
253.利用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254.利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的方法有哪些·
255.如何利用“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
256.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蚜?
257.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红蜘蛛?
258.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白星花金龟子?
259.如何识别与防治双斑萤叶甲?
260.如何防止鼠害?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全世界每年种植玉米1��3亿~1��4亿公顷,总产量6亿吨左右,约占全球谷物总产量的33%。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很快,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种植面积为2300万公顷,玉米杂交种的普及率为88%,良种覆盖率达90%,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在1��26亿吨左右。
  但我国玉米供需面临着长远玉米供不应求和短期内结构性供大于求的矛盾,国内玉米供给稳步增加和饲料需求增长缓慢的矛盾,南方玉米进口和北方玉米出口难度加大的矛盾。玉米作为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粮油经济作物,近年来,新的品种不断被选育出来,栽培技术不断完善、简单、实用,用肥、用水、用药技术不断进步,应对灾害性气象的措施日益引起重视,也因为种植面积的扩大,新的病虫害不断涌现和发生。
  为发展玉米生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玉米工业,加速玉米转化增值,提高玉米综合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创造一个适宜的物质投入和技术投入环境,采用优良品种和组装适用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措施效益。提倡科学组装,克服单项技术之所短,使其综合效应显著高于单项技术所起的作用,把先进的单项适用技术和传统的精细农艺结合,良田、良制、良种、良法配套,组建新型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编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在参考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书中部分图片来源于有关网络,谨此致谢。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答了玉米当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品种、主要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疑难解析及主要病虫害全程监控技术。以农民在玉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把理论知识融于疑难解答中,避免了枯燥的说教,语言通俗,图文并茂。
  由于时间紧迫,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6月
《玉米优质高产问答》内容详介 《玉米优质高产问答》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与指导性于一体的玉米栽培专著,旨在为广大玉米种植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易懂的优质高产技术方案。本书以问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关键问题,从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到病虫害防治,从土壤管理到品种选择,再到机械化作业的优化,无所不包,力求为读者提供最前沿、最实用的科技信息和操作指导。 一、 Corn 的生长发育与品种选择:打下优质高产的基础 本书伊始,便从玉米的生命周期出发,详细阐述了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生理需求以及影响其生长的关键因素。读者将深入了解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拔节、抽雄吐丝、灌浆成熟等各个时期玉米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环境因子如何影响这些过程。 在品种选择方面,本书提供了详尽的指导。通过对当前主流玉米品种的性状分析,包括产量潜力、抗病抗逆性、生育期、饲用价值、加工用途等,帮助种植者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栽培目标,选择最适宜的优良品种。本书还会深入剖析不同品种的遗传背景和优势,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杂交育种技术来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为读者提供前瞻性的品种选择思路。 二、 精细化土壤管理:为玉米提供丰沛营养 土壤是玉米生长的载体,其肥力状况直接关系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玉米优质高产问答》将土壤管理置于极为重要的地位,系统介绍了如何通过精细化的土壤耕作和培肥技术,为玉米的优质高产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土壤耕作方面,本书详细阐述了免耕、少耕、深耕、地膜覆盖等不同耕作方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以及如何根据土壤特性和气候变化,采取最科学的耕作措施,达到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结构、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 在土壤培肥方面,本书重点介绍了有机肥、化肥、微生物菌肥以及绿肥等多种肥料的合理施用技术。详细讲解了不同养分(氮、磷、钾、中微量元素)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如何根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和玉米生长阶段,制定科学的施肥配方和施肥时期,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此外,本书还强调了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剂的使用等绿色环保的培肥措施,引导读者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道路。 三、 科学化水肥管理:精准调控,促壮增产 水分和养分是玉米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科学的水肥管理是实现玉米优质高产的关键。《玉米优质高产问答》将重点放在了精准的水肥调控技术上。 在水分管理方面,本书详细分析了玉米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和敏感性,介绍了滴灌、喷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如何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长势、天气预报等信息,精确判断灌溉时机和灌溉量,避免干旱和渍害的发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在养分管理方面,本书深入探讨了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在玉米生长中的动态需求,并结合实际生产,提供了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壤类型下的追肥方案。特别强调了“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原则,以及叶面喷施的增产增效作用。本书还将介绍如何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施肥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增产。 四、 严密的病虫草害防治:保障作物健康生长 病虫草害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严重障碍。《玉米优质高产问答》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病虫草害防治策略,强调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 在病害防治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玉米常见的病毒病、真菌病害(如锈病、叶斑病、黑粉病等)和细菌病害的发生规律、传播途径、症状表现以及识别方法。并提供了科学的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套种、调整播种期、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使用杀菌剂等,指导读者如何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在虫害防治方面,本书系统梳理了玉米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害虫,如蚜虫、玉米螟、粘虫、棉铃虫等,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为害特点以及发生规律。本书重点推荐了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防治技术,如性诱剂诱杀、生物农药的应用、天敌保护与利用、农业防治措施等,并针对化学防治,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药剂选择和使用指导,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的影响。 在杂草防治方面,本书分析了不同生长季节玉米田杂草的种类构成、危害以及发生规律,介绍了化学除草(包括选择性除草剂和非选择性除草剂的使用)、农业防治(如合理密植、轮作套种、深耕细作)以及物理防治等多种措施。本书特别强调了精准施药技术,指导读者如何根据杂草的种类、生长阶段和玉米的生育期,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和最佳的施药时机,以达到最佳的除草效果,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玉米植株的药害。 五、 现代农机装备与机械化作业:提质增效的有力支撑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机械化作业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玉米优质高产问答》深入探讨了现代农机装备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机械化作业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质。 本书详细介绍了玉米播种机械、植保机械(如无人机植保)、施肥机械、收割机械、脱粒机械等各类玉米生产专用农机的性能特点、操作要领和维护保养知识。并针对不同的农机装备,提供了如何进行精准作业的指导,例如如何调整播种深度和密度,如何实现均匀施药和施肥,如何优化收割作业以减少损失等。 此外,本书还将探讨智慧农业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如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玉米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测、精准化管理和可视化决策,从而进一步提升玉米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六、 产后处理与市场对接:实现价值最大化 优质高产的玉米需要通过科学的产后处理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玉米优质高产问答》关注玉米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为读者提供产后处理和市场对接的实用信息。 本书将详细介绍玉米的收获、晾晒、干燥、储存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领,以及如何根据玉米的用途(鲜食、饲料、加工等),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玉米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在市场对接方面,本书将分析当前玉米市场的供需状况、价格走势以及不同玉米品种的市场潜力。并提供如何与采购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何进行品牌化营销、如何开拓多元化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建议,帮助种植者实现玉米产品的价值最大化,增加经济效益。 结语 《玉米优质高产问答》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玉米种植者提供了一本不可多得的“技术宝典”。本书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普及,更是实践操作的指南,其内容之详尽,涵盖之广泛,将有效帮助广大玉米种植者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克服生产难题,最终实现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提升,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对“风险管理”和“成本效益”的深度剖析上。在当前的农业生产环境下,产量固然重要,但利润才是决定种植是否可持续的关键。这本书没有回避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坑”。它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详细分析了不同投入水平下的产量递减规律,提醒读者警惕“过度投入”陷阱。例如,在氮肥施用上,它用数据清晰地展示了当施肥量超过某个临界点后,边际效益急剧下降,甚至可能因肥害而导致减产。此外,对于市场风险的预判,书中也提供了基于历史数据的分析框架,指导种植者如何根据当地的供需预测来调整种植结构或选择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类型。这种将田间操作与经济核算紧密结合的视角,使得全书的指导思想不再仅仅局限于“种好”,而是升华到了“种得好、卖得好”的层面。对于那些希望将农业生产提升到企业化管理水平的种植者来说,这种前瞻性的指导价值,远超出了其本身作为一本栽培指南的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充满了朴实而专业的韵味,那种带着泥土气息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将读者的思绪拉到了广袤的田野之上。我个人非常看重农学书籍在知识传达上的直观性和实用性,而这本《玉米优质高产问答》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理论堆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带着你一步步拆解种植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不同气候带和土壤类型的适应性处理,这一点在很多同类书籍中常常被一笔带过,但本书却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深入分析,比如在讲解水分管理时,它不仅告诉你“该浇多少水”,更细致地阐述了在不同生长阶段,根系对水分的需求差异,以及如何通过田间观察(比如叶片舒展度和颜色变化)来精确判断是否需要补水。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即使是对玉米种植略有涉猎的新手,也能迅速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种植框架。它真正做到了把“问答”的形式融入到专业知识的传授中,使得知识点不再是孤立的条目,而是有机的、可操作的流程。我期待着能将书中的一些具体操作建议应用到我明年的试验田中,相信会对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带来显著的提升。

评分

我对农业科技读物的要求,往往集中在信息的更新速度和案例的典型性上。坦白说,农业技术日新月异,很多十年前的“金标准”放到今天可能已经过时了。翻开这本书,首先感受到的是一股强烈的“与时俱进”的气息。它并没有沉湎于传统的耕作方法,而是大量引入了现代农业的新理念,比如精准施肥的量化标准、新型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以及对于高产品种选择的科学评估体系。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不同品种的抗逆性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而不是简单地推荐某一个“最好”的品种。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没有一种方法或品种能适应所有环境。通过细读书中对不同品种在抗旱性、抗倒伏性和抗病性上的评分和描述,我能够更好地根据我所在地的微气候条件做出理性选择。书中的图表制作得极其精良,那些关于养分吸收曲线、病害发生高峰期的折线图,清晰明了地揭示了背后的生物学逻辑,使得晦涩的机理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记忆。这绝不是一本应付了事的教材,它更像是同行之间一次深入而坦诚的经验交流会。

评分

阅读体验方面,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现在很多专业书籍为了追求信息密度,常常把版面挤得密不透风,让人阅读起来感到压抑和枯燥。然而,《玉米优质高产问答》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人性化。它采用了大量的留白,使得重要的技术点和图示能够被凸显出来。更关键的是,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行文流畅自然,没有那种典型的“学术腔”或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比如,在讲解如何防治玉米螟时,作者并非机械地罗列化学药剂名称,而是用了一种类似“情景模拟”的叙述方式,描述了在特定天气条件下,玉米螟幼虫的活动轨迹和取食习性,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出最有效的物理或生物防治时机。这种叙事性的知识传递,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也提高了知识的保持率。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啃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种植专家娓娓道来,分享他的“独门秘籍”。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是很多纯理论书籍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

从工具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索引和附录设计堪称典范。一本好的工具书,其查找效率决定了它的实用频率。我注意到,这本书的目录结构非常清晰,不仅按作物生长的物理阶段划分,还按照“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收获后处理”等功能模块进行了交叉索引。这意味着,当我遇到突发问题时,比如半夜发现植株出现黄化症状,我无需从头翻到尾,可以直接跳转到相关的诊断和处理章节,而且书后附带的“常见问题快速排查表”简直是救命稻草。表格的设计简洁明了,左侧是症状描述,右侧是可能的原因和对应的解决方案,甚至连使用的农药代号都给出了,非常贴心。这种对用户使用场景的深刻理解,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阅读材料,更成为了田间地头随时可以翻阅的“应急手册”。这种注重细节、服务于实际操作层面的设计理念,是许多理论书籍所欠缺的,也让我对这套丛书的其他分册充满了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