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第一天由此井始。作 者先对十个男女集合到一起的缘由作 了说明。接着,在帕姆皮内娅主持下, 大家各自讲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 故事。 优雅的女郎们,我相信你们天生都是富于同情心的,因此我也知道, 你 们一定会认为这本书的开头太沉闷,太令人生厌了,令人不禁惨然想起不 久 前发生的那场可怕的瘟疫,凡是亲眼见过那场瘟疫或是耳闻其事的人,只 要 一回想起来,都不免会心里难受。不过,我并不想让你们读着这本书叹息 流 泪,因此就吓得不敢再读下去了。本书的开头虽然令人害怕,可这就好比 一 座险峻的高山,挡着一片美丽的平原,翻过这座高山之后,就来到了这赏 心 悦目的原野。爬山越谷越是艰苦,之后换来的欢乐就越是令人欢欣。正如 通常说的,乐极生悲,悲苦到了尽头,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欢乐。 因此,这只是暂时的悲苦(我说是暂时的,因为只不过是寥寥几页的 篇 幅罢了),接着而来的就是一片欢乐,像我刚才预告的那样。要不是这样 声 明在先,只怕你们猜想不到,苦尽之后会有甘来。说真的,如果真有别的 路 可走,我是不愿连累你们走这条崎岖的山路的,这只是因为不回顾一下悲 惨 的过去,我就没法交代清楚你们将要读到的这许多故事是在怎样的一种情 景下发生的,所以我只好在这本书里写下这样一个开端。 那是在我主降生后1348年,意大利城市中最美丽的一座城市,也就是 繁华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这场瘟疫不知是受了其他天体 的影响呢,还是威严的天主对作恶多端的人类加以惩罚,最初几年发生在 东 方,在不长的时间里,死去的人就难以计数,而且不断地一处处蔓延开来 ,后 来竞不幸传播到了西方。大家都束手无策,一点对付的办法也拿不出来。 城里各处污秽的地方都派人打扫过了,禁止病人进城的命令已经发布了, 保 护健康的种种建议也采用了,甚至还有些虔诚的人成群结队或者零零星星 地向天主反复祈祷过了,可是到了刚才说的那个年头的初春,奇特而可怕 的 病症还是出现了,而且情况迅速严重起来。 这里的瘟疫不像在东方那样,只要病人的鼻孔一出血,就必死无疑, 在 这里是另一种征兆。染病的男女,最初是在腹股沟或胳肢窝下突然隆肿起 来,到后来越肿越大,有的像普通苹果那么大,有的像鸡蛋,一般人管这 肿块 叫做“疫瘤”。很快地,这死兆般的“疫瘤”就由那两个部位蔓延到身体 的各 个部分。在此之后,病症迅速变化,病人的臀部、腿部,以至身体的其他 各部 分都出现了黑斑或是紫斑,有时是稀稀疏疏的几大块,有时则又细又密, 不 过,这跟初期的毒瘤一样,都是死亡的预兆,只要出现这种情况,就必死 无疑。, 一旦得了这种病,不管你怎样延医服药,总是毫无用处,没有一点好 转 的征兆。也许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治之症,也许是当时的大夫学识浅薄,总 之 是毫无办法,或许还因如此,除去那些医生之外,许许多多对于医道一无 所 知的男男女女,也居然像受过训练的大夫一样行起医来。但是,大家都不 知 如何下手,因而也就拿不出任何恰当的治疗办法。侥幸治好者真是寥寥无 几,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出现“疫瘤”后三天左右就丧了命,而且大多数都 是 既不发烧,也没有其他症状。 这瘟病的威力实在太大了,健康人只要一跟病人接触,就会被传染上 , 那情形很像干柴靠近烈火,只要一接近就会燃烧起来。情况甚至比这还要 严重,不要说接近病人,就是跟病人说说话,也会染上这必死无疑的病症 ,甚 至只要接触到病人穿过的衣服,摸过的东西,也会立即染上这种疾病。 这事说来真是骇人听闻,要不是我亲自看见,还有我的很多亲朋好友 亲 眼目睹,这样的事即使是我从最可靠的人那儿听来的,也不敢信以为真, 更 别说把它写下来了。这场瘟疫很快传开来,真是一传十,十传百,而且不 仅 是人与人之间传染,甚至是人类以外的牲畜,只要一接触到病人或是死者 的 东西,也会立即染上这种病,过不了多久也会一命呜呼,而且这种情形屡 见 不鲜。有一天,我亲眼见到这么一件事:大路边扔着一堆破烂衣服,分明 是 染上这种瘟病而死的一个穷汉的遗物。这时跑过两头猪来,它们已经习以 为常,便用鼻子去拱那堆东西,接着又用鼻子把衣物翻了起来,咬在嘴里 ,乱 嚼乱挥了一阵。隔了不多一会儿,这两头猪就不住地打起滚来,又过了一 会 儿,它们就像吃了毒药一般,倒在那堆衣服上死了。 活着的人们看到这类大大小小的惨事,不免异常害怕,自然也会生出 种 种怪念头来,到后来,几乎所有的人都采取了冷酷无情的手段:尽量躲开 病 人和病人用过的东西,以为这样一来自己的安全就可以保住了。 有些人认为,只要清心寡欲,过着节俭的生活,就可逃过这场瘟疫。 于 是,他们结伴来到没有病人的洁净的宅子住下来,完全同外界隔绝。他们 吃 着最精致的食品,喝着最好的葡萄酒,但总是尽力节制,决不过量。对外 界 的疾病和死亡的情形,他们也完全不闻不问,只是借音乐和其他形式的娱 乐 来消磨时光。 另外一些人则正好相反,他们认为,只有纵情欢乐,豪饮狂歌,尽量 满足 自己的一切欲望,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一笑了之,这才是对付这场瘟疫的 灵 丹妙药。他们果真照着他们所说的去做,往往日以继夜地尽情纵饮,从这 家 酒店逛到那家酒店,甚至闯到别人家里,为所欲为。他们总是毫不费力就 能 这样行事,因为大家都是活了今天没有明夭,也就顾不得什么财产不财产 了,所以大多数的住宅也就成了公共财产,谁都可以闯进去,像自己家的 一 般占用。不过尽管如此,见了病人,他们却依然敬而远之,惟恐躲避不及 。 浩劫当前,我们这座城里的法纪和圣规几乎荡然无存了,因为执法的 官 员和神父们也不能例外,他们也像普通人一样,病的病了,死的死了,手 底下 的人也没有了,任何职务也就无从执行。因此,每个人简直都可为所欲为 。 另外也有好多人采取了介乎上述两种人之间的折衷态度,他们既不像 第一种人那样严格节制,也不像第二种人那样大吃大喝,放荡不羁。他们 也 满足自己的欲望,但适可而止;他们不闭户不出,而是到外面走走,但有 的手 里拿着鲜花,有的拿着香草,有的拿着香料,不时放到鼻子下闻一闻,清 一清 神,认为这样就能消除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病人、药物和尸体的臭气。 另外还有一些人,他们为了自身的安全,便抱着一种更离经的见解。 他 们说,要对抗瘟疫,最好的办法就是远走高飞。从这种观点出发,这些男 男 女女就只关心他们自己,其余的一切一概不管。他们抛下自己的城市、自 己 的家、自己的财产和亲人,尽量设法逃到别的地方,至少也要逃到佛罗伦 萨 的郊外,好像是天主鉴于人类为非作歹,一怒之下,降下惩罚,这惩罚只 落在 那些留在城里的人的头上,只要逃出城墙,也就逃避了这场灾难似的。或 者 是,凡是留在原地不动的人,他们的末日就到了,不久就会全部死绝。 人们的见解各不相同,却并没有个个都死,也并没有个个都逃出这场 浩 劫。正因各有见解,各地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在健康时立下榜样,教人 别 去理会病人,后来到他们自己病倒时,自然也遭到人们的遗弃,没人看顾 ,就 此一命归天。 就这样,城里的人们竟然你回避我,我躲开你,街坊邻舍,各不相顾 ,亲 戚朋友,断绝往来。这场瘟疫使得男男女女个个人心惶惶,竞至于哥哥舍 弃 弟弟,叔伯舍弃侄儿,姐妹舍弃弟兄,甚至妻子舍弃丈夫也是常见的事。 最 令人伤心和难以置信的是,连父母都不肯看顾自己的子女,好像这子女不 是 他们所生所养似的。 因此,许许多多病倒的男男女女都没人看顾,偶然也有少数几个朋友 出 于慈悲,来给他们一些安慰,但这样的朋友实在为数甚少;偶然也会有些 用 人贪图高额工薪,肯来服侍病人,但也是为数极少,而且这些人多半是些 粗 鲁无知的男女,并不懂得看护,只会把病人要的东西递过去,此外就只会 眼 睁睁地看着病人死去。这些侍候病人的用人,因此在后来也大都送了命, 白 白赚了那么些钱。 就因为得了病之后,邻舍亲友不肯看顾,又找不到女用人,一种闻所 未 闻的风气流行开来。不管一个女人本来怎样如花似玉,怎样尊贵,一旦病 倒,她就再也不计较雇用一个男人来当用人,也不管他是年老年少,都毫 不 在乎地解开衣裙,身体的任何部分都可裸露出来,只当对方是个女佣。她 们 这样做也是迫于病情,无可奈何。后来有些女人保全了性命,品性就不那 么 端庄了,这也许是原因之一。
……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就像是陈年的老酒,初尝可能觉得过于浓烈,但回味之后,那股醇厚的劲儿便缓缓渗入心脾,让人欲罢不能。我很少看到有哪部作品能将讽刺的尖锐与对人性的理解做到如此完美的平衡。作者似乎并不急于给出一个明确的道德标尺,而是将那些充满矛盾的个体推到你面前,让你自己去衡量,去判断。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阅读挑战,也是一种极大的乐趣所在。它强迫我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去理解那些在特定情境下,看似不合逻辑的选择背后,隐藏着的合理性——哪怕这种合理性是建立在多么脆弱或可笑的基础之上。那种充满智慧的幽默感贯穿始终,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捕捉到一丝人性的光亮或是可笑之处,这份从容和洒脱,实在令人佩服。
评分这部作品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它绝非线性叙事可以概括。它更像是一个由无数细小晶体构成的万花筒,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但当它们被整合在一起时,却共同构建出了一个宏大而又令人震撼的整体景象。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处理那些边缘人物和无名之辈时的笔触,他们虽然戏份不多,却往往贡献了全书最富哲理性的瞬间。这种“众生相”的描绘,使得整个作品拥有了极其广阔的社会纵深感。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匠心,他似乎在每一个转折点都埋下了伏笔或呼应,使得全篇的逻辑链条异常坚固,即便故事跳跃性很大,读者也不会感到迷失。这是一种高超的叙事技巧,它要求读者保持高度的专注,但也给予了极大的回馈——一种洞悉复杂世界运行规律的满足感。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令人惊叹,读起来就感觉仿佛被一种古典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气息所笼罩。作者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捕捉,简直像是用一把极其锋利的刻刀,将每一个角色的灵魂都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我尤其欣赏那种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处处暗藏玄机的叙事手法。它不像那种直白叙事,让人一眼望到底,而是更像在迷宫里行走,每转一个弯都能发现新的景象,新的理解角度。那些关于人性的探讨,时而辛辣,时而温情,但始终保持着一种高贵的距离感,让你在阅读中不断反思,而不是被强行灌输某种观点。那种语言的张力,那种韵律感,读完之后闭上眼睛,耳边似乎还能回荡起古老故事的回响,让人久久不能平复。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这大概是经典文学作品才有的魔力吧,它随着你的阅历增长而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评分翻开这本厚厚的书卷,一股扑面而来的历史尘埃感瞬间将我拉回了那个特定的时空背景。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事件或讲述故事,它更像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那个时代社会结构、道德观念乃至日常琐碎的万千侧面。叙述的视角非常巧妙,有时候宏大叙事,一下子拉开全景,展现时代的风貌;有时候又聚焦于街头巷尾的细微观察,让人感觉无比真实可信。我特别喜欢它那种看似松散却又内在紧密联系的结构,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将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命运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而迷人的世界图景。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去回味那些看似不经意间抛出的社会批判,它们是那么的含蓄,却又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让人不得不思考,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究竟前进了多少,又遗留下了多少未解的课题。
评分坦白说,初读此书时,我曾被其繁复的章节和众多的角色略微劝退,觉得或许过于晦涩。然而,一旦深入其中,那种强大的故事牵引力便显现出来,它像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总能在你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抛出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转折或一个极具张力的高潮。我欣赏作者对于“人性弱点”的毫不留情,但这种描写绝非单纯的猎奇或贬低,而更像是一种深沉的悲悯。它让你看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那些最原始的欲望、恐惧与爱恋,始终是驱动一切的底层代码。这本书的节奏感把握得极好,有些篇章如同急促的鼓点,让人心跳加速;有些则如同舒缓的慢板,给予读者沉思的空间。总而言之,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在一边的消遣读物,它需要你投入时间、心神,并最终回报你以深刻的洞察。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
评分书很厚实,印刷也很清晰,物流快,很满意,就是希望能送一个书签
评分有一次,安倍夜郎听到某张CD里的一首歌,间奏旁白说了一句“深夜零时起营业的炸串店”,这成了《深夜食堂》故事的起点。漫画一出版,好评如潮,这部充满脉脉温情的都市漫画治愈了无数读者的心,一连获得第55回小学馆漫画奖和第39回漫画家协会大奖两项日本漫画界重量级奖项,并两度改编成同名电视剧,赢得观众一致好评推荐。目前,《深夜食堂》全系列在日本、台湾、韩国等地的累计销量已突破千万册,而这里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
评分很不错的书,好好阅读,天天向上。
评分买书就上京东,速度没的说,包装好,没有破损,5月31日赶上购书活动,买了一批书,聚划算
评分早知道应该买普通版本
评分京快递非常给力!好
评分买了那么多,每样都要我一个个评价,好累的。就简单晒个图吧。
评分买了四套,自己留了一套。快看完一本,看不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