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基度山恩仇记》是法国小说家大仲马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故事发生在法兰西复辟王朝时期。主人公唐泰斯是船主摩莱尔商船“埃及王号”的大副,他因遭人陷害,身隐囹圄,致使女友被夺,父亲饿死。在狱中长老的帮助下,他变成了一个知识渊博、无所不能的奇人,成功越狱,并获得了一大笔财富。出狱后,他得到宝藏,成为家资巨万的基度山伯爵。他决心以上帝的名义用金钱去惩恶扬善,报恩复仇……
内容简介
大仲马是法国通俗文学首屈一指的作家本书又是他的代表作。许多年以来,这部巨著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为世界广大读者所喜爱,小说情节曲折多变,扣人心弦,形像呼之欲出,结构一气呵成,令人百看不厌,该译本不但补全旧译脱漏之处,而且焕发了原著的风采,此外,译者序言对本书作了贴切的剖析,对读者理解本书大有裨益。
主人公唐泰斯远航归来,准备结婚;他年轻有为,做了代理船长,前程似锦。可是,他的才干受到了船上会计唐格拉尔的嫉恨,在唐格拉尔的策划下,他的情敌费尔南向当局告了密,诬陷他是拿破仑党人。于是飞来一场横祸;在他举行婚仪式时,他被当局逮捕。恰巧他的案件牵连到检察官维勒福的父亲,维勒福为了保护其父,将唐泰斯毫不留情地打入死牢……
内页插图
目录
译序
一 抵达马赛
二 父与子
三 卡塔卢尼亚人
四 阴谋
五 订婚喜宴
六 代理检察官
七 审问
八 紫杉堡
九 订婚之夜
十 杜伊勒里宫的小书房
十一 科西嘉魔王
十二 父与子
十三 百日时期
十四 愤怒的囚徒与疯子囚徒
十五 三十四号和二十七号
十六 一个意大利学者
十七 神甫的牢房
十八 宝藏
十九 第三次发病
二十 紫彬堡的墓地
二十一 蒂布朗岛
二十二 走私贩子
二十三 基度山岛
二十四 奇珍异宝
二十五 陌生人
二十六 加尔桥的客栈
二十七 卡德鲁斯的叙述
二十八 入狱登记簿
二十九 摩雷尔公司
三十 九月五日
三十一 意大利——水手辛伯达
三十二 醒来
三十三 罗马强盗
三十四 露面
三十五 锤刑
三十六 罗马狂欢节
三十七 圣塞巴斯蒂安地下墓穴
三十八 约会
三十九 宾客
四十 早餐
四十一 引荐
四十二 贝尔图乔先生
四十三 奥特伊别墅
四十四 家族复仇
四十五 血雨
四十六 无限支取
四十七 带白斑点的灰色马
四十八 观点交锋
四十九 海蒂
五十 摩雷尔之家
五十一 皮拉摩斯和提丝柏
五十二 毒物学
五十三 恶棍罗贝尔
五十四 公债的涨落
五十五 卡瓦尔坎蒂少校
五十六 安德烈亚·卡瓦尔坎蒂
五十七 苜蓿小园
五十八 努瓦蒂埃·德·维勒福先生
五十九 遗嘱
六十 快报
六十一 园丁如何除掉偷吃桃子的睡鼠
六十二 鬼怪
六十三 晚宴
六十四 乞丐
六十五 夫妻龃龉
六十六 结婚计划
六十七 检察官的办公室
六十八 夏季舞会
六十九 调查
七十 舞会
七十一 面包和盐
七十二 德·圣梅朗夫人
七十三 诺言
七十四 维勒福的家墓
七十五 会议记录
七十六 小卡瓦尔坎蒂的进展
七十七 海蒂
七十八 雅尼纳来鸿
七十九 柠檬水
八十 指控
八十一 退休面包商的房间
八十二 撬锁
八十三 上帝的手
八十四 博尚
八十五 旅行
八十六 审问
八十七 挑战
八十八 侮辱
八十九 黑夜
九十 决斗
九十一 母与子
九十二 自尽
九十三 瓦朗蒂娜
九十四 吐露爱情
九十五 父与女
九十六 婚约
九十七 通往比利时的大路
九十八 钟瓶旅馆
九十九 法律
一○○ 幽灵
一○一 下毒的女人
一○二 瓦朗蒂娜
一○三 马克西米利安
一○四 唐格拉尔的签字
一○五 拉雪兹神甫公墓
一○六 分钱
一○七 狮窟
一○八 法官
一○九 刑事审判
一一○ 起诉书
一一一 抵罪
一一二 动身
一一三 往昔
一一四 佩皮诺
一一五 路易季·瓦姆帕的菜单
一一六 宽恕
一一七 十月五日
精彩书摘
“等一等,”维勒福一面翻阅另一本登记簿一面又说,“我找到了,这是一个海员,是吗?他要娶一个卡塔卢尼亚姑娘?是的,是的;噢!现在我想起来了:这个案子十分严重。”
“怎么一回事?”
“您知道,他离开我这里以后,被押到法院的监狱里去了。”
“是吗?”
“我给巴黎打了个报告;我寄走了在他身上搜到的文件。这是我的职责,您叫我有什么办法呢……逮捕他一星期后,犯人被带走了。”
“被带走了!”摩雷尔喊道,“他们会怎么处置可怜的小伙子呢?,’
“噢!您放心吧。他会被遣送到弗内斯特雷尔、皮涅罗尔①、圣女玛格丽特群岛,这就是所谓流放,用的是行政术语;有朝一日,一大清早,您会看到他回来掌管帆船的。”
“不管他什么时候回来,他的职位都给他保留着。但他怎么还不回来呢?依我看,拿破仑政权的司法机构首先关切的,应是释放被保王党人的司法机构关押的人。”
“不要肆无忌惮乱指责,亲爱的摩雷尔先生,”维勒福回答,“凡事必须依法进行。关押令是从上面下达的,也必须从上面下达释放令。然而,拿破仑返回刚半个月;废除令大概也刚刚寄出。”
“可是,”摩雷尔问,“既然我们胜利了,难道没有办法加速这些程序吗?我有几个朋友,也有一些威望,我能获得一纸撤消逮捕令。”“并没有逮捕令。”“那么就在入狱登记簿上勾销他的名字。”“政治犯是不进入狱登记簿的;历届政府往往都从自身利益出发,使一个人失踪而不让他留下过往的痕迹,入了册就给查考提供线索了。”
“在波旁王朝统治下情况或许是这样的,但眼下……”
“任何时代都一样,亲爱的摩雷尔先生;政府交替,一模一样;路易十四②治下装配起来的惩戒机器今日还在运转,巴士底狱③除外。皇帝在狱规方面一直比伟大的国王(多所推行的更加严格;登记簿不留名的在押犯数目无法计算。”
这样善意相待足以改变一个人原来的想法,摩雷尔甚至没有怀疑。
“最后,德·维勒福先生,”他说,“您能给我什么建议,可以让可怜的唐泰斯快
①意大利北部城市。
②路易十四(一六三八——一七一五),法国国王(一六四三——一七一五),在他治下封建王朝达到鼎盛时期。
③巴士底狱建于一三七。年,原为堡垒,在黎世留时期改为监狱,大革命爆发时作为旧制度的象征被攻陷,一七九。年被夷平。
④指路易十四。点回来?”
“只有一个建议,先生:向司法大臣递交诉愿状。”
“噢!先生,我们知道诉愿状是怎么回事:大臣每天收到两百封,而他根本看不到四封。”
“是的,”维勒福又说,“但他会看由我发出,由我批示,由我直接转达的诉愿状。”
“您肯负责送达这份诉愿状吗,先生?”
“非常愿意。那时唐泰斯可能是有罪的;但如今他是清白无辜的,监禁他和释放他同样是我的责任。”
维勒福就这样避免了查究的危险,这场查究可能性很小,但却是可能的,会不留余地地毁掉他。
“但怎么给大臣写诉愿状呢?”
“坐在这里,摩雷尔先生,”维勒福说,一面给船主让坐,“我来口授。”
“您有这番好意?”
“当然。别浪费时间;我们已经浪费得太多啦。”
“是的,先生,想想可怜的小伙子正在等待、受罪,也许绝望了。”
维勒福想到这个犯人在寂静和黑暗中诅咒他,便不寒而栗;但他已经卷入太多,无法后退,唐泰斯要被他的野心的齿轮碾得粉碎。
“我准备好了,先生。”船主坐在维勒福的扶手椅里,手上握着笔,说道。
维勒福于是口授了一份请求,在这份请求里,他出于良好的目的,这当然无可怀疑,夸大了唐泰斯的爱国心和对拿破仑事业立下的功劳;在这份请求里,唐泰斯变成了拿破仑卷土重来最活跃的代理人之一;显而易见,看到这样一份文书,大臣就会立即秉公办理,如果还没有雪冤的话。
诉愿状写完以后,维勒福高声再念一遍。
“就这样,”他说,“现在您就包在我身上好了。”
“诉愿状马上发出去吗,先生?”
“今天就发出去。”
“您作批示?”
“我尽量美言,先生,批示能证明您在这份请求中陈述的统统属实。”
维勒福又坐在他的位子上,在诉愿状的一角作了批示。
“现在,先生,还要做什么事?”摩雷尔问。
“等着吧,”维勒福说,“一切由我负责。”
这个保证给了摩雷尔以希望:他离开了自感满意的代理检察官,去告诉唐泰斯的老父亲,很快就可以看到他的儿子了。
至于维勒福,他非但没有将这份请求寄往巴黎,反而极其细心地珍藏好;这份请求目前能搭救唐泰斯,将来却会可怕地不利于他。维勒福在设想一件事:欧洲的局势和事态已经让人这样设想,就是说第二次王政复辟。
因此,唐泰斯仍然是囚犯:他陷入黑牢深处、丝毫听不到路易十八王位倾覆的绝好消息,以及帝国崩溃的更为可怕的传闻。
但维勒福用警觉的目光注视一切,侧耳倾听一切动静。在这史称百日时期的帝国昙花一现期间,摩雷尔又两次前来提出请求,坚持释放唐泰斯,每一次维勒福都以许诺和希望使他平静下来;最后,滑铁卢战役①到来了。摩雷尔不再出现在维勒福那里,船主已为他年轻的朋友尽了人力所能尽的一切;在第二次王政复辟时期想作新的努力只能于事无补地连累自己。
路易十八重登王位。对维勒福来说,马赛充满了使他疚愧的回忆;于是他请求并获得了图鲁兹②空缺的检察官位子;在他迁入新居之后半个月,他娶了蕾内·德·圣梅朗小姐,她的父亲在宫廷比先前更受宠信。
唐泰斯在百日时期和滑铁卢战役之后就是如此这般仍然被囚禁狱中,如果不是被人们遗忘,至少是被上帝遗忘了。
唐格拉尔看到拿破仑返回法国时,十分理解他给予唐泰斯的一击的全部意义:他的告发时机恰到好处。正像所有对犯罪有点小聪明而对日常生活智力一般的人那样,他把这奇怪的偶合称之为“天意”。
待拿破仑回到巴黎,他的威严有力的声音重新震响时,唐格拉尔胆颤心惊了;每时每刻他都等待着看到唐泰斯重新出现,这时的唐泰斯知道了一切,咄咄逼人,十分强大,可以用各种方法复仇;于是他向摩雷尔先生表示了离开航海工作的愿望,由船主介绍给一个西班牙批发商,大约三月底作为雇员在那里供职,也就是说在拿破仑回到杜伊勒里宫之后十到十二天;他于是动身上马德里,此后就杳无音信了。
费尔南则什么事也不理会。唐泰斯人不在,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唐泰斯的情况怎么样?他根本不想知道。不过,唐泰斯不在给他腾出的时间里,他绞尽脑汁,一部分用来找唐泰斯销声匿迹的原因,以欺骗梅尔塞苔丝,一部分用来思考移居和诱拐的计划;这是他一生中愁惨的时刻,他不时坐在法罗海岬的尖端,从这里可以同时望见马赛和卡塔卢尼亚人的村子。他宛如一只猛禽那样悲哀地、一动不动地凝望着,从这两条道路中的一条,是否能看到一个步态自由不羁、高昂着头的漂亮年轻人返回,对他来说,这个年轻人变成了严厉复仇的使者。于是,费尔南的计划制定了:他要一枪打碎唐泰斯的脑袋,然后自尽,他思忖,这是为了掩饰他的谋杀。但费尔南弄错了,他决不会自杀,因为他一直抱着希望。
在这期间,国事蜩螗,帝国发出最后一次征兵令,凡是能持武器的男子都听从皇帝响遏行云的声音,冲出法国去奋战。费尔南像别人一样启程,离开他的简陋小屋和梅尔塞苔丝,心中被这个阴郁而可怕的念头咬啮着:兴许他走后,他的情敌就会回来,娶上他所爱的姑娘。
前言/序言
古往今来,世界上的通俗小说多如恒河沙数,但优秀作品寥寥无几,其中大仲马(一八〇二一一八七〇)的《基度山恩仇记》可说是数一数二的佳作。这不仅是就其拥有的读者数量之多,就其历久不衰的时间之长而言,而且是就其艺术上的精湛和技巧的完美才下此论断的。毋庸置疑,《基度山恩仇记》是通俗小说的典范作品之一。
以通俗小说而跻身于重要作家之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为数不多,大仲马就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他在小说创作中的成就决不可低估。但大仲马在小说史中的地位,只是到了二十世纪才日见上升的。十九世纪的评论家对大仲马的小说创作是颇有微词的。朗松的《法国文学史》就无视大仲马的小说创作。然而,大仲马的小说毕竟经受了时间考验,文学史家们不得不重新估价大仲马的小说家地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出版的几部有权威性的法国文学史,都不同程度地给予大仲马的小说创作以一定篇幅和肯定的评价,认为“大仲马的长篇故事始终受到喜欢历史的神奇性的读者所赞赏①,”“作为司各特的热情赞赏者,他把传奇性的历史变为生动的别致的现实,为广大读者所接受②。”在这两句评语中,文学史家们指出了读者广泛接受和赞扬的事实,归因于大仲马把历史变为生动的现实的艺术才能。而法国评论家亨利·勒梅特尔则更进一步,认为在巴尔扎克从事《人间喜剧》这一构成社会学总和的小说创作时。
《奥德赛》:史诗般的归途与人性的试炼 荷马的《奥德赛》是西方文学中最古老、最著名的史诗之一,它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结束后,伊萨卡国王奥德修斯历经十年艰辛,克服重重磨难,最终返回家园的故事。这部宏伟的叙事诗不仅是一段充满奇幻色彩的冒险旅程,更是一部深入探索人性、命运、忠诚与智慧的深刻寓言。 英雄的漫长征途:风暴、海怪与魔法的考验 特洛伊的陷落标志着一场漫长战争的结束,但对于奥德修斯而言,这仅仅是另一段漫长征程的开始。他渴望回到家乡伊萨卡,与妻子佩涅洛佩和儿子忒勒马科斯重聚。然而,诸神,特别是海神波塞冬,因奥德修斯刺瞎了他儿子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的眼睛而对他怀恨在心,阻挠他回家的道路。 奥德修斯的旅程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危险与诱惑。他遭遇了致命的塞壬女妖,她们用歌声魅惑水手,引诱船只撞毁在礁石上;他被迫航行于斯库拉和卡吕普索之间,这两只巨兽吞噬着每一艘经过的船只,而两位女神塞壬和卡吕普索则以各自的方式试图将他留住,卡吕普索甚至向他许诺永恒的生命。他还在迷雾笼罩的国土上,与食人族拉埃斯特律戈涅斯展开殊死搏斗,又在冥府与亡灵对话,寻求回家的指引。 在这些惊心动魄的遭遇中,奥德修斯展现了他非凡的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他用巧妙的计谋躲避塞壬的歌声,他用智慧欺骗了波吕斐摩斯,他拒绝了卡吕普索的永生诱惑,他甚至在冥府展现了对家人的深深思念,赢得了先知的同情。他的每一次生存都依靠着过人的头脑和非凡的毅力,而非单纯的神力庇佑。 家园的危机:忠诚的坚守与归来的复仇 在奥德修斯漂泊的二十年间(十年战争,十年归途),他的家乡伊萨卡也面临着严峻的危机。许多年轻的贵族觊觎王位,他们闯入奥德修斯的宫殿,挥霍他的财富,逼迫王后佩涅洛佩尽快改嫁。佩涅洛佩,一位集美貌、智慧与忠诚于一身的女性,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巧妙地拖延着婚事。她承诺在织完为公公拉厄尔忒斯准备的寿衣之前不会改嫁,但每当织好一部分,她又会在夜间将它拆散,以此来维持宫殿的秩序,同时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忒勒马科斯,奥德修斯的儿子,在父亲缺席的日子里,逐渐成长为一位有担当的男子。他忍受着宫殿中浪荡子的嘲讽和侮辱,渴望找到父亲的消息,并保护母亲和家园。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指引下,他踏上了寻找父亲的旅程,拜访了曾在特洛伊战争中与奥德修斯并肩作战的英雄,如涅斯托尔和墨涅拉俄斯,从他们那里获得了关于父亲生死未卜的线索。 当奥德修斯终于历尽千辛万苦,在神祇的帮助下回到伊萨卡时,他已面目全非, disguised as a beggar。他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国家,了解局势,并制定一个复仇的计划。在老奶妈欧律克勒亚为他洗脚时,她认出了他脚上的一个旧伤疤,这成为他身份暴露的唯一证据。然而,奥德修斯为了更好地实施复仇,严令欧律克勒亚保守秘密。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宫殿之中。奥德修斯,身披乞丐的伪装,亲眼目睹了浪荡子们的胡作非为,听到了他们对他的侮辱。在佩涅洛佩宣布的一场比试中,只有奥德修斯能够将他自己的弓拉满,并射中十二个斧头的孔。这是一个只有他才能完成的任务,也成为他身份的最终证明。在成功拉弓射箭之后,奥德修斯露出了真容,与忠诚的仆人以及儿子忒勒马科斯一起,对宫殿中的浪荡子们展开了血腥的复仇。他如同愤怒的狮子,以惊人的武力和准确性,将所有侮辱他、侵占他财产的侵略者一一诛杀。 人性的深度:智慧、忠诚、复仇与神性 《奥德赛》不仅仅是一部冒险故事,它更是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探讨。 智慧与勇气的结合: 奥德修斯并非一个鲁莽的战士,他的成功更多地来自于他过人的智慧、审慎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懂得何时该用武力,何时该用计谋,他能够识别危险,也能利用环境。他的“俄狄浦斯式”的智谋,使得他能在绝境中找到生路。 忠诚的力量: 佩涅洛佩对奥德修斯的忠诚,以及奥德修斯对家人的眷恋,构成了《奥德赛》情感的核心。这种忠诚穿越了漫长的岁月和遥远的距离,最终促成了团聚。而忠诚的仆人,如欧律克勒亚和仆人菲洛伊提俄斯,也在奥德修斯回归后给予了关键的帮助。 命运与自由意志的辩证: 史诗中,神祇的干预无处不在,似乎命运早已注定。然而,奥德修斯并非被动的牺牲品,他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不断地影响着自己的命运。他抗拒诱惑,克服困难,最终赢得了回家的权利。这体现了在既定的框架下,个体自由意志的强大力量。 正义的审判与复仇的必然: 浪荡子们的贪婪、傲慢和无礼,最终导致了他们的灭亡。奥德修斯的复仇,在当时被视为一种对被侵犯者的正义恢复。然而,史诗也暗示了复仇的代价,以及如何从血腥的冲突中走向和平。 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故事中,神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影响着奥德修斯的旅程,有的帮助他,有的阻碍他。但神祇并非全能,奥德修斯依靠自身的能力,也在与神祇的互动中展现了人性的光辉。雅典娜的多次援助,展现了对英雄的认可和支持。 永恒的艺术价值 《奥德赛》以其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塑造,引人入胜的情节,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它不仅仅是一部讲述英雄归来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普遍经历的寓言:关于旅程与目的地,关于诱惑与坚持,关于失落与找寻,关于在无尽的挑战中,如何保持人性,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这部史诗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阅读、研究和欣赏,其关于英雄主义、坚韧不拔以及家庭纽带的主题,依然能够 resonate with readers of all ages and cul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