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二十二日,傍晚,我碰到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全天我都在城里东奔西跑,给自己找房子。我原先住的那房子很潮,当时我已经开始咳嗽了,感到很不舒服。还在前年秋天,我就想搬家,可是一直拖到去年春天。跑了一整天,也没找到一处像样点的。第一,我想找一套单独的住房,而不是在同一套房间里向二房东转租的,第二,哪怕一间一套也成,但房间一定要大,不用说,与此同时,房租也要尽可能便宜些。我发现,房子一窄,连思路也变窄了。我有一个怪脾气,每当构思新小说时,总爱在房间里前前后后地走来走去。顺便提一下:我总觉得,构思自己的作品,浮想联翩,幻想这些作品写成后会是什么样子,比真的动手去写要愉快些,说真格的,倒不是因为懒于动笔。究竟因为什么呢?
从一大早起,我就觉得不舒服,到夕阳西下时就觉得更难受了:似乎忽冷忽热地发起烧来。再说我跑了一整天,也累了。傍晚,在即将暮色四合之前,我走过升天大街。我很喜欢彼得堡三月的太阳,特别是日落时分,晚霞满天,不用说,这应在一个晴朗而又寒气凛冽的傍晚。整条街突然一亮,满街上下沐浴着明亮的光。所有的房舍也似乎骤然亮了起来。它们的那种灰的、黄的、脏兮兮的绿的颜色,霎时间阳光把它们那种阴郁的色调一扫而光;心胸也似乎豁然开朗,仿佛精神为之一振,或者像有什么人用胳膊肘猛地碰了你一下,使你顿时惊醒。你的观点、你的思路也为之一新……说来也怪,一道阳光居然能对人的心胸起这么大的作用!
但是阳光有骤然熄灭;寒意肃杀,使人的鼻子感到灼痛;暮色苍茫,渐黑渐浓。一家家店铺都点亮了煤气灯。我走到米勒食品店前,突然止步不前,像生了根似的,向街对面眺望,仿佛预感到我会立刻遇到一件非同寻常的事,而且就在这一刹那间,我在街对面看到了一位老人和他的那条狗。我至今记得很清楚,一种非常不愉快的感觉使我的心猛然抽紧了,我自己也闹不清,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
我不是神秘主义者;对于预感和占卜之类也几乎不信;可是我一生中却遇到了几件匪夷所思的事,也许大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就拿这位老人说吧:为什么我当时一见到他就会立刻产生一种感觉,当天晚上我非得遇到一件非同寻常的事不可呢?话又说回来,我当时有病;病中的感觉几乎永远不足凭信。
这老人弯腰驼背,用手杖微微敲击着人行道上的石板,挪动着木棍似的两条腿,仿佛这腿不会打弯似的,迈着缓慢而又无力的步伐,渐渐走近那家食品店。我终其身都没有遇到过像他这样奇形怪状的人。在这回邂逅之前,每当我在米勒食品店遇到他,总使我痛苦地惊诧莫名。他高高的个儿,驼背,一张八十多岁老人的脸,面如死灰,一件旧大衣,四处都开了线,一顶戴了二十年、破旧不堪的圆筒礼帽,遮盖着他那光秃的脑袋,这秃头只在后脑勺上还残留着一小撮头发,已经不是灰白色,而是白里透着焦黄;他的一举一动都似乎不受理性支配,好像上了发条似的伸胳膊抬腿——这一切使任何一个初次遇到他的人都不由得感到震惊。的确,看到这么一个风烛残年、风雨飘摇的老人,形单影只,无人照顾,总觉得有点儿怪,再说他那模样颇像一个从监管人那里逃出来的疯子。使我感到吃惊的还有他那异乎寻常的瘦弱:瘦得几乎只剩了骨头架子,似乎只有一层皮贴在他那骨头架子上。他的眼睛很大,但两眼灰暗无光,镶嵌在两个蓝色的圆圈里,永远向前直视,从不左顾右盼,而且对任何东西都视而不见,——我坚信,他即使看着您,也会笔直地向您走来,仿佛他面前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空间似的。我已经几次发现他这样。他开始出现在米勒食品店还是不久以前的事,也不知道他从何处而来,而且总是带着他那条狗。食品店的顾客从来没有一个人有此雅兴,想同他说话,他也从来不跟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交谈。
“他没来由到米勒这里来干吗呢,他要在这里干什么呢?”我站在街对面,欲罢不能地定睛注视着他,想道。一种懊恼之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是有病加上疲劳造成的。“他在想什么呢?”我在心中继续琢磨,“他的脑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呢?再说难道他还能想什么问题吗?他的脸色是那么死气沉沉,毫无表情。这条癞皮狗他是打哪儿弄来的呢?它跟他寸步不离,似乎同他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且这狗又酷似它的主人。”
这条倒霉的狗也似乎有八十上下了;是的,肯定是这样。第一,它那模样老极了,任何一条狗都不像它那样老;第二,因此,我第一眼看到它就不由得产生一种想法,这狗不可能跟其他狗一样;这不是一条普通的狗;它身上准有某种怪谲和妖邪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变成狗模样的靡非斯特,而且它的命运一定经由种种神秘莫测的途径与它的主人的命运连结在一起了。一看到它那模样,您一定会立刻同意,它肯定有二十年没吃东西了。它瘦得像具骷髅,或者(哪样更好呢?)就像它的主人。它身上的毛几乎都掉光了,尾巴上的毛亦然,这条尾巴像根棍子似的耷拉着,总是夹得紧紧的。长着两只长耳朵的脑袋老是垂头丧气地低垂着。我这辈子没见过这样讨厌的狗。他们俩走在街上——主人在前,狗紧随其后,——它的鼻子径直碰到他衣服的下摆,仿佛粘在他衣服上似的。他俩的步态以及他俩的整个模样,似乎每走一步都在念念有词地说道:
我们老啦,老啦,主啊,我们多老哇。
我记得,有一次,我忽发奇想,老人和狗大概是从加瓦尔尼插图的霍夫曼的书里爬出来的,作为该版本的活动广告穿街过市,巡行于大干世界。我过了街,紧随这老人之后进了食品店。
……
这本书简直是一部让人心潮澎湃的史诗,它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沉浮与挣扎。作者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洞察力令人叹为观止,他笔下的人物,无论贵贱,都带着鲜明的生命力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读着读着,我仿佛完全融入了那个特定的社会肌理之中,感受着那些不公与压迫带来的深刻疼痛,以及在绝望边缘依然闪耀的人性光辉。叙事节奏的把控堪称大师级,时而如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细腻地铺陈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环境细节;时而又如疾风骤雨般,将重大的冲突和转折猛烈地推向高潮,让人喘不过气来。特别是关于道德困境和自我救赎的主题探讨,极其深刻,它不是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将读者置于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灰色地带,迫使我们去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这本书的文字本身就具有一种古典而厚重的力量,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文学的美感。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面映照历史与人性的复杂镜子,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这部作品给我的整体感觉,像是在观看一出精心编排的古典悲剧,只不过舞台被搬到了我们熟悉的近代社会背景之下。作者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极其老练,他知道何时该放缓,让读者沉浸在细节的愁绪中;也知道何时该加速,让情节的张力瞬间爆发。我特别佩服作者在塑造配角方面的功力,很多原本看似边缘的人物,其复杂性和悲剧性甚至不亚于主角,他们共同构筑了一个真实可信、充满矛盾的社会群像。这本书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挥之不去的“压抑美学”,即便是描述美好的事物,也常常被阴影所笼罩,这种对比反而增强了美感的脆弱和珍贵。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因为某个场景的刻画而感到喉咙发紧,那种对不公的义愤和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它教会了我,真正的文学作品,不应该只是娱乐,更应该是对人类困境的深刻反思和记录,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评分我最近读完的这本小说,其叙事结构之精巧,简直让人拍案叫绝。它采取了一种多重叙事视角的切换方式,像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导演,不断在不同角色的内心独白和客观场景描述之间流畅地跳转。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感,让原本可能略显沉重的题材变得富有动态张力。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绘社会阶层差异时所采用的对比手法,那种尖锐而毫不留情的对比,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批判性思考。书中对于环境氛围的营造也极为成功,无论是阴郁潮湿的贫民窟,还是光鲜亮丽却暗藏腐朽的上流社会,都通过精准的感官描写跃然纸上。每一次翻页,都像是一次深入角色灵魂的探险,那些未曾言说的痛苦、压抑的渴望和瞬间迸发的勇气,都被作者用近乎残酷的坦诚揭示了出来。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复杂性,它拒绝提供廉价的安慰,而是坚持将生活的真相赤裸裸地展示在你面前,这种力量感,是很多轻薄的娱乐作品所无法企及的。读完合上书的那一刻,心中留下的不是释然,而是长久的、沉甸甸的思考。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一次漫长而艰辛的精神旅程,但绝对是物超所值的。它不是那种可以轻松在周末消磨时光的读物,它需要你投入专注的精力和情感去理解那些深埋在文字之下的潜台词和时代背景的重量。我个人尤其对作者刻画的“无力感”印象深刻。那种被命运的巨轮碾压,无论如何挣扎都难以逃脱的宿命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真实得让人心痛。书中那些饱经磨难的角色,他们的抗争不是那种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而是卑微、琐碎,却又无比坚韧的日常坚持。作者似乎对人类精神的韧性抱有一种近乎敬畏的态度,即使在最黑暗的角落,他也能捕捉到微弱的火花。我发现自己常常需要停下来,回味几段话,思考其中蕴含的哲学意味。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古典,但其探讨的主题却是永恒的,关于尊严、关于阶级、关于爱与被爱的权利。对于那些渴望深度阅读、追求思想碰撞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需要攀登的高峰。
评分此书最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其对心理深层动机的挖掘,简直是心理分析大师的手笔。它不仅仅记录了人物在外部压力下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它撕开了人物内心的伪装,展示了他们如何与自己的恐惧、欲望和愧疚感进行永无休止的搏斗。作者通过大量的内心独白和梦境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迷宫般的意识世界,在那里,表面的社会规则被打破,最原始的人性开始显现。这种对“内在真实”的执着探索,使得书中的人物形象无比立体和立体,你甚至会因为他们的错误选择而感到理解,甚至同情。这种细腻的心理刻画,使得全书的情感基调显得异常复杂和成熟,完全没有说教的成分,只有对生命现状的冷静记录和深刻呈现。对我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人”的无声教材,它用极端的情境来考验人性的底线,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受辱”与“抗争”的理解。这是一部需要用耳朵聆听、用心去感受的文学杰作。
评分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评分图书应该不错,我没有看到。直接邮寄到朋友那里去了。
评分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的杰出作家,有“鬼才”之誉。他的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于短篇小说,《罗生门》、《莽丛中》、《鼻子》等都是芥川龙之介最广为人知的经典名篇。早期作品多取历史题材,重艺术构思、审美意趣,显示一定的唯美主义倾向,后转向写实。《罗生门》收录了芥川龙之介的6篇中短篇小说。《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第一次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地狱变》以血淋淋的惨厉的笔墨,写出了奴隶主骄奢淫侈,和奴隶们所遭受的悲惨的命运,更使人有惊心动魄的感受
评分翻译林的书,没得说,越来越烂了,配送的时候,一张纸都不给盒子。
评分�敚斎莞窕顾倒�:“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琢磨得那么透。”假如你正好对女人很感兴趣,那么肯定不会错过上述描写,然后顺藤摸瓜,把荣格、弗洛伊德等一网打尽。一年后你开了家心理门诊,顾客主要是女性(同时也承揽为男同胞刺探军情的业务)。
评分多看书 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 让心灵饱满 让灵魂丰富。
评分为什么要一本一本评论?几十本要评到什么时候?包装差!
评分物流很快,建议购买。
评分书的质量和印刷都很好,收藏阅读都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