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评分
作为一本演讲集,深入浅出是最重要的,这本书做到了。而且讲的相当精彩,当然你最好对哲学有着基本的认识和基础。否则,看起来可能有些困难。
评分1740年,康德进了科尼斯堡大学。人们现在无法考证他当时注册了什么专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听哲学课。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去做家庭教师。
评分《康德著作全集(第1卷):前批判时期著作(1747-1756)》内容讲述了论物体的力、对莱布尼茨学派活力学说的研究、什么把活力的一种新测算表现成为大自然真正的尺度、地球绕轴自转问题研究、地球是否已经衰老等。中译本序 哲学的开普勒改革, 1747年 活力的真正测算, 献词 , 前言, 第一章 论物体的力,第二章 对莱布尼茨学派活力学说的研究, 第三章 什么把活力的一种新测算表现成为大自然真正的尺度,1754年 地球绕轴自转问题研究, 地球是否已经衰老, 1755年, 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 , 献词, 前言, 全书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 恒星中一般性系统状态的综述, 兼论这样的恒星系的众多, 第二部分 论大自然的初始状态、天体的形成、天体运动的原因以及它们的系统关系,既特别就行星而 言,也涉及整个造化 第一章 论行星系的起源及其运动的原因, 第二章 论行星的不同密度以及它们质量的关系, 第三章 论行星转道的偏心率和彗星的起源, 第四章 论卫星的起源和行星的绕轴运动, 第五章 论土星球,并根据土星环的情况计算土星每日的自转, 第六章 论黄道光, 第七章 在无限时间和空间的整个范围内论造化, 第八章 关于世界结构布局的力学学说的正确性、尤其是关于当前力学学说的可靠性的一般证明, 第三部分 以大自然的类比为基础在不同行星居民之间进行比较的尝试
评分评分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八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他从此开始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他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来说也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动。
评分评分
然而,又一次然而,这条我们至今仍信奉的道路真否能够真正地让我们超越自己?作为这项疑问的试验田,苏联、中国的数亿民众已经在各种急进的政策中遭受了苦难,还有更加不为所知的,比如波尔切特的红色高棉,是如何以自己祖国的2/3人口为代价,证明了理想的破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