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30
无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森舸澜(Edward Slingerland),国际著名东西方哲学宗教思想比较、认知科学等领域专家;现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教授、中国思想与涉身认知研究所所长、哲学与心理学会成员、宗教历史数据库主任;曾就读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精研中国古代思想,功底深厚;主要研究方向:战国时期中国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比较、认知科学与宗教演变、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隐喻理论)、伦理学(德性伦理学、道德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人文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古典汉语等;曾发表一大批学术文章,出版多部专著,如《科学与人文科学》(What Science Offers the Humanities)等,还翻译出版了孔子的《论语》(Analects)等。
本书就主题来说,旨在系统地描述作为个人的精神理想的“无为”或“轻松自如”。在战国时期中国人的思想里所起的作用,再现无为充当道家和儒家共同理想的过程,同时揭示其固有的概念矛盾,因为这种矛盾推动了战国时期思想的演进。就方法论而言,本书希望用当代概念隐喻理论来研究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这种想法未必成熟。本书专门研究战国时期的中国,但与其主题和方法论相关的讨论,必然超出对古代中国的研究范围,甚至会扩展到晚近东亚宗教思想或西方所谓道德伦理传统,凡是对此感兴趣的读者,“无为”这个话题对他们来说就不陌生,也可谓息息相关,与此同时,概念隐喻研究法——乃至此法所依据的“涉身现实主义”的原理——还能为比较思想研究、甚至一般的人文科学,提供全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工具。
还是犯了通病,手上是锤子看哪都是钉子,儒家和道家的“无”完全不在一个意思上,全都顺着来讲,怎么会相应
评分##孟子、荀子两章写得挺好
评分##无为是不刻意追求,特别放松的去做一件事,结果做得非常自然。要达到无为的状态,做的事情必须符合某个价值观系统。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追求的最高目标都是无为,但四个人都存在漏洞。
评分 评分##【简单听】在学习任何技能的初期,我们应该用孔子的方法,勤学苦练,搞沉浸式的教育体验,争取习惯成自然;在具体做事的时候,尤其是要做那些影响别人的大事,我们应该参考老子的思想,不轻易干扰复杂系统;培养艺术品味,提升道德水准,我们可以使用孟子的办法,找到身上的闪光点作为种子,慢慢发展壮大;如果面向一项压力巨大而又特别重要的工作,我们就应该学习庄子,忘记自我,让热认知引导我们发挥水平。
评分##翻过。“实施伤害的不仅是儒家的道德,还有用来描写、存续这种道德的语言,而后者的危害更大。”
评分 评分##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一位西方学者,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结果,给庄子的“无为”思想,提出了一个新解释。
评分无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