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中的机遇

大变局中的机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永年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自序
第一章 新发展格局与双循环
中国当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003
保持双循环至关重要/009
科学准确地理解双循环/016
中国作为海洋大国需要国际大循环/023
做强内需并坚持开放,就会有新繁荣/035
世界大变局与中国创新的未来/041
第二章 发展新引擎:湾区发展逻辑
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的未来/053
粤港澳大湾区与制度创新/065
“双循环”、RCEP与大湾区的未来/072
湾区龙头深圳能够形成何种借鉴意义?/078
深圳的使命与改革目标/085
特区之“特”,是责任不是特权/092
第三章 立足当下,认清机遇与挑战
未来10年,中国不能掉入这两大陷阱/101
警惕“封闭”,中国应坚持开放/107
社会制度的建设已刻不容缓/115
国家与发展:探索中国政治经济学模式/125
社会层面,警惕个体道德下沉/138
“政治想象力”与中国前途/146
文化中产与中国经济的未来/154
第四章 中国的世界图景
中国崛起开启新的世界历史/163
印度崛起不见得对中国不利/170
世界为何变得如此愤怒?/180
西方民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188
世界越乱,中国越要稳/196
稳定的中国是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的最大稳定源/203
第五章 全球发展新变量:疫情之后的世界
疫情与全球政治危机/209
疫情与制度之争的谬误/217
中西“抗疫”话语权之争的谬误/225
抗疫核心是政治与科学的关系/233
“超级全球化”与人道主义危机/241
新冠疫情背景下全球城市治理走向/249
美国频繁“退群”意味着现存国际秩序的倒坍塌/255
在疫后世界版图中,中国会是什么样的角色?/263
疫情之后,中国应发力“软基建”/276
第六章 看清局势,看懂美国大选后的逻辑
跌宕起伏的大选:美国到底怎么了/283
特朗普走了,但特朗普的“遗产”仍在/290
拜登对华将是可预期的理性强硬/297
美国现在的“愤怒”很没道理/301
警惕美国大选的危机给中国带来冲击/307
第七章 聚焦:未来如何与美国共存?
大变局中的大国关系新趋势/315
中美两国在争些什么?/318
美国敌对情绪疯狂延续,中国该如何应对?/325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打压?/331
中国须丢掉幻想,避免对美误判/338
中国今后如何与美国共存/346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当世界迎来大变局,中国未来经济、政治当如何在风浪之中捕捉机会与空间?

面向国内:

如何科学准确地理解双循环?

为何说需警惕“封闭”,应坚持开放?

如何躲避陷阱,面对日趋复杂的挑战?

……

面向国际:

世界为何变得如此愤怒?

如何正确认识当下复杂的国际形势及疫情后的世界格局?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打压?

未来中国如何与美国共存?

……

作者立足于后疫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发展格局,对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详细阐述,为中国未来发展道路提供探索思路,为中国如何通过竞争国际规则制定权,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且在国际治理过程中扮演一个大国应有的角色提供专业分析,给当下与未来以指引。

编辑推荐:

1.作者立足于中国国情与世界局势,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出现的新变化,对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详细详述,犀利直达问题肌理。

2.在国际方面,面对疫情这一全球发展新变量,我们需要看清局势,清晰认知,即世界越乱,中国越要稳。那么我们能做什么才能摆脱陷阱,在西方的围堵中争取发展空间?

3.我们怎么解决“国际挨骂”问题?我们需要清醒认识中西方“话语权”之争实质与陷阱,为中国争取国际规则制定权,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且在国际治理过程中扮演一个大国应有的角色提供专业分析。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具有重要现实启示意义。

4.文风犀利,不拖泥带水,相信能够为阅读带来一场在风浪中搏击的激荡体验。

用户评价

评分

##东拼西凑泛泛而谈。

评分

##虽然有点啰嗦,但思考还是对路的。短期经济服务于政治,长期政治服务于经济。

评分

##文章多发表在不同媒体和论坛上,很多重复的观点和内容。大湾区建设提出建议,很多事软件的整个。后期疫情的一些观点,不认同。

评分

##主要是针对2019-2020年讲国内国际形势,并对大湾区建设和如何处理好中美关系提出建议与意见。围绕的是中国始终要开放(单边开放也好),最好不往中美军事竞赛的方向竞争,而是往经济金融贸易方向竞争。同时,国内要搞好“硬基建”还要搞好“软基建”,让人才留下来,从政策层面应对好少子化趋势。国内的三层经济(国有、国有与中小企业交流、中小企业)也要发展好,国有经济要对自己做不来的方面让资源给中小企业。N篇郑永年教授的发言针对国际国内环境形势层分缕析,并针对性地讲出对策。对未来十年中国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评分

##写中美关系、发展趋势的书不少,这本很值得一读,其最大特点是三个“一点”,即看得多“一点”,看得深“一点”,看得远“一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这本书看得多“一点” 事物往往是多因素的产物,它的产生和演化很少是单因素的结果。所以能否从多个维度、多个视角切入并从多个方面中找到影响因素和结果的显性逻辑关系,直接决定了看的多少和看得水平。能够从历史经验、文化传承、经济逻辑、文明特性、现实局面、重大事件等多个角度思考和把握,其所做的解释、所得的结论和所做的预判就会显著好过只能从某个或者是某几个角度得到的结果,会比后者全面的多、符合实际的多,因而也就科学的多,理性的多,靠谱的多。比如为什么中国的抗疫要好于西方的抗疫,其中的逻辑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是中国的体制机制有优势,(后文见书评正文)

评分

##老郑把经济书籍当散文写,短评也删

评分

##主要是针对2019-2020年讲国内国际形势,并对大湾区建设和如何处理好中美关系提出建议与意见。围绕的是中国始终要开放(单边开放也好),最好不往中美军事竞赛的方向竞争,而是往经济金融贸易方向竞争。同时,国内要搞好“硬基建”还要搞好“软基建”,让人才留下来,从政策层面应对好少子化趋势。国内的三层经济(国有、国有与中小企业交流、中小企业)也要发展好,国有经济要对自己做不来的方面让资源给中小企业。N篇郑永年教授的发言针对国际国内环境形势层分缕析,并针对性地讲出对策。对未来十年中国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评分

##写中美关系、发展趋势的书不少,这本很值得一读,其最大特点是三个“一点”,即看得多“一点”,看得深“一点”,看得远“一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这本书看得多“一点” 事物往往是多因素的产物,它的产生和演化很少是单因素的结果。所以能否从多个维度、多个视角切入并从多个方面中找到影响因素和结果的显性逻辑关系,直接决定了看的多少和看得水平。能够从历史经验、文化传承、经济逻辑、文明特性、现实局面、重大事件等多个角度思考和把握,其所做的解释、所得的结论和所做的预判就会显著好过只能从某个或者是某几个角度得到的结果,会比后者全面的多、符合实际的多,因而也就科学的多,理性的多,靠谱的多。比如为什么中国的抗疫要好于西方的抗疫,其中的逻辑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是中国的体制机制有优势,(后文见书评正文)

评分

##三次开放分别解决挨打挨饿和挨骂的困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应该坚持单边开放。各种时评和采访的合集,结合时间,颇像是郑教授的百年献礼之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