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孜孜不倦、充满矛盾和创造伟大思想的人生:为了纪念马克斯•韦伯逝世100周年出版的传记。
.
他不仅属于现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列,而且也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精神领域中最令人捉摸不定、最充满矛盾的伟大人物之一。作为社会学家、国民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法学家,韦伯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他,又是什么给他以动力呢?于尔根•考伯对这个非同寻常、时常处在筋疲力尽边缘的人生进行了探究(在韦伯一生中,许多事情似乎至今依然扑朔迷离),并针对德意志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魏玛共和国之间的巨变时代,为读者勾画了一幅引人入胜的时代图景。
.
“马克斯•韦伯无条件地面对各种现实,就像克尔郭凯尔和尼采那样义无反顾,但不像这两个永远的小青年,而是作为一个经得起磨难的男汉子。”
——卡尔•雅斯贝尔斯
##在群星璀璨的德国学术史和思想史上,韦伯依然配得上“伟大”两个字……真正陷入对韦伯的多年追随,却是因为这个人本身,学术上的韦伯高山仰止,而生活中的韦伯让人热泪盈眶。韦伯人生的开局是天才标配,家境优渥,32岁就成为海德堡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前途一片光明。然而,韦伯却一步跌入深渊,此后7年他遭遇了精神疾病的摧毁,即使在林中散步也会突然放声大哭,家中宠物猫的叫声也会让他神志混乱,他只能茫然坐在书桌前无法做任何事情——让人眼熟的德国天才之殇,荷尔德林、尼采、克莱斯特……然而与其他人不同的是,韦伯最终从深渊中爬了出来,他所有最重要的著作都是恢复后那16年中所写……我们看到的韦伯,总紧皱着眉头,但即使在7年的病中,他依然能够温柔而善良地对待妻子和朋友……
评分##古典世界的祛魅之后,留给现代人的只是“铁的牢笼”?新教伦理孕育了资本主义精神之后,当代又有什么能指引现代性的再次飞跃?韦伯这个“卡里斯玛”型的思想标杆辞世百年后,当代的社会学本身也在“科层制”中平庸化了?
评分##读的好吃力
评分“在韦伯神志模糊时说的话中,有一句古罗马的法律格言。我们必须把上述法律的译文放在眼前,以衡量韦伯在何处与这条格言有所不同。因为,在青年时代的一封信心中,他曾经为母亲引述过这句后来成为他临终遗言的法律用语,并用他自己的方式翻译道:‘当一个人力不从心之时,他才可以停止工作。’”
评分##“去魔法化”反倒比“祛魅”更能体现与“例外状态”对应的理性起源
评分##读的好吃力
评分##如果韦伯确实如作者所说是个“高贵的虚无主义者”,那他确实有理由为《新教伦理》受到的攻击而愤怒——抛弃救赎的妄想也是他的人生的立身之本。
评分##韋伯三個學生:施密特,盧卡奇和米歇爾斯都比他深刻很多:他還停留在那種十九世紀市民階級的思維方式中,相信議會又不相信議會,知道國家權力掌握在軍人手裏又蔑視軍人,雖然談事情還要屁顛屁顛地去求得總參謀部認可,能讓他有一點位置的大概也就是民族自由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這個陣營,但這個陣營是屬於第二帝國的,它在戰爭末期就已經被抛棄了,無論是社會民主黨還是其他什麽黨,都不再會以過去的政治原則作爲基礎了:所有人都在準備戰爭。這三個學生就是看到這種深淵的人,但他們也知道問題不能靠資產階級自由主義這套體制來解決:無論是盧卡奇的蘇維埃,還是施密特的神權國家,還是米歇爾斯的fxs工團主義,都在尋求一種政治權力與民衆的鏈接與新秩序建立。探索是有益的,即使他們都沒有成功。現代自由主義的不可靠,被冷戰結果所掩蓋了。
评分##读的好吃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