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医学史出发,聚焦中西医激烈冲突、论战的近代中国社会,力图重现一段中医在西医的科学实验和一步步占据国家卫生主权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自身的外感热病知识体系,来构筑一套中医式的传染病学,并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医药可以发挥的空间。 作者不盲从西方理论,从传统文化中构思,创造从“重层医史”的视角出发的新研究。先铺陈出中西医论争的时代氛围,并细心地关照了近代中医在古典文献、日常生活养生抗病、医者志业和中西疾病观的对话等各方面的史实,展现了全面的视角。受现代医学影响,传统中医虽仍为民众信任,但其实有很多论述与临床技术其实是处在一种“准失传”的状态,多数中医不去重视,民众也不知道传统中医有何更强的能耐,国家投入也很薄弱,遂使传统医学的理论、技能的运用范围,愈来愈窄,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历史学研究不能与现实生活脱节,作者透过医史的研究,希望能唤醒中医们对自身体系的认识与自信,并期待更多民众与知识分子(包括现代西医与科学家)了解中医文化之价值,走出百年来“废中医”的阴影,扬弃刻板的印象,也为自己的实际治疗与日常养生,提供另外一种思考的可能性。
##2020疫情期间补医学知识,看完,写了民国治疗伤寒历史,只是罗列事实不算中医黑,反正中医很多概念和效果都是吹出来的,去魅了
评分##在书展做志愿者时偶遇,就翻了起来,说是中西医博弈,但主要是以现代医学中传染病——传统中医对应的温病这一块切入,不客气的说,失之细碎,几无全貌,不过这似乎也是很多专门史写作的特点……不过在启发下给大象写了篇文,后来赠给故人,也不枉在书展上的相遇。
评分##在书展做志愿者时偶遇,就翻了起来,说是中西医博弈,但主要是以现代医学中传染病——传统中医对应的温病这一块切入,不客气的说,失之细碎,几无全貌,不过这似乎也是很多专门史写作的特点……不过在启发下给大象写了篇文,后来赠给故人,也不枉在书展上的相遇。
评分##传染病作为近代中西医的演进与博弈的舞台,确实最能突出二者的发展与区别。材料好细碎。
评分##“重层医史”结合内外史的尝试、对近代史史料的把握以及对史学和治史本身的思考都非常值得借鉴,诚如作者所说,“中医史可以给读者带来很多新的思考”,仅中国社会中的“个人”与“公共”就已经非常耐人寻味了。
评分##2020疫情期间补医学知识,看完,写了民国治疗伤寒历史,只是罗列事实不算中医黑,反正中医很多概念和效果都是吹出来的,去魅了
评分##很有价值的医疗社会史研究。特别是关于医疗与健康如何成为一种日常生活得罪信念,作者给出了很不一样的解释
评分##从中医的角度论述其如何应对西来的细菌理论,如何将中国传统的气、养生等健康观融合于其中,以及中医内部自身面临的变革冲突。
评分##中医多谈治疫,少谈防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