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

一九四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德威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收錄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台灣學者王德威先生的一組共四篇論文:《傷痕書寫,國家文學》、《重讀張愛玲的〈秧歌〉與〈赤地之戀〉》、《歷史與怪獸》、《歷史記憶與大學之道》。

本組四篇文章對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分別提出不同角度的解讀;檢討一九四九年以來身處不同境地的中國作家負載着當代政治,重新打造了一種傷痕書寫,體現國家在追尋現代性過程中被斵傷、撕裂的遭遇;進而叩問:傷痕與國家機器的關係何在?我們需要什麽樣的傷痕論述與國家文學?更重要的,在告別傷痕的同時,我們如何檢討國家文學,以免成爲下一個時代的「預知」傷痕紀事?

用户评价

评分

##王德威的一本“小书”,收录的只有四篇论文,主要是关注在一九四九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包括台湾文学)如何的书写时代的伤痛,或者是知识分子在大时代下的选择

评分

##喜欢。

评分

##張愛玲的《秧歌》和《赤地之戀》這兩本寫五十年代上海的小說,恐怕永遠不會在中國大陸出版了。王德威的論述針針見血。

评分

##王德威的见解真的非常独到!受益匪浅~

评分

##1. 在“为意识形态背书的文学”这个主题下,对比国&共的公式化书写,看似公正地各打五十大板,但打共的板子上采用了“点翠工艺”:把30s在众多救国方案里选择了Maxism的left-wing知识分子,说成是感受到“天启”;把革命历史小说中的英雄序列,说成是“圣徒列传”;把小说中牺牲的烈士,说成是为了建设“天堂”忙于赴死的“圣战士”;把依《讲话》精神创作文学,说成“毛记”文学……点出socialism潜在宗教性、独裁性、甚至安那其性,我都能理解并局部认同,但拒绝这些将之恐怖主义化的修辞。 2. 对《秧歌》《赤地之恋》的分析比许子东有内容。 3. 语言流畅,从文本中择出“叙事原型”分析其悖论处,并与其他文本的同类“原型”做参差对照。这种写法容易出创见,但如果同质的“弔诡”处太多,淡乎寡味。

评分

##还是颇有隔膜之感。

评分

##国家和个人的叙述,在这里可以寻找到另一种表达方式

评分

##王德威問題意識出色,能夠將兩岸三地的華語語系文學話語整合對比,重新凸顯「傷痕文學」的當代價值,而不僅是現象羅列。at Bibliothek Gö-U #壹柒讀#042 #SOAS

评分

##1. 在“为意识形态背书的文学”这个主题下,对比国&共的公式化书写,看似公正地各打五十大板,但打共的板子上采用了“点翠工艺”:把30s在众多救国方案里选择了Maxism的left-wing知识分子,说成是感受到“天启”;把革命历史小说中的英雄序列,说成是“圣徒列传”;把小说中牺牲的烈士,说成是为了建设“天堂”忙于赴死的“圣战士”;把依《讲话》精神创作文学,说成“毛记”文学……点出socialism潜在宗教性、独裁性、甚至安那其性,我都能理解并局部认同,但拒绝这些将之恐怖主义化的修辞。 2. 对《秧歌》《赤地之恋》的分析比许子东有内容。 3. 语言流畅,从文本中择出“叙事原型”分析其悖论处,并与其他文本的同类“原型”做参差对照。这种写法容易出创见,但如果同质的“弔诡”处太多,淡乎寡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