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英国皇室贵族视为奢侈品的糖,后来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费品;
曾经2/3的奴隶买卖都是为了制造精炼糖,而今工业化的发展却引发糖的产量过剩;
曾经零星见于史书的糖尿病,19世纪后爆发,并成为现代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的历史,是资本的发家史,是社会的变迁史,也是流行性疾病的发展史。
吃糖引起的疾病不仅限于以下这些
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癌症、龋齿、痛风、高血压、痴呆症……
本书以严谨的研究资料为基础,讲述了千百年来人类生产糖、食用糖的历史,揭示了糖的上瘾性和致病性。含糖食物能带给人愉悦的享受,但同时风险巨大。我们该尝试无糖生活,夺回身体健康的控制权了。
##微信读书借阅。最好的部分不是写科学,而是历史。 很多纽约最富有的家庭,就是靠当年的制糖行业发的家。它们或是开精炼厂、开糖果店,或是做贸易商,将糖和糖浆进口至纽约,将朗姆酒出口到非洲,再运奴隶至加勒比地区,同时向那里的岛民运输食物等生活必需品。1764,英国开始对殖民地的糖浆征税,激发了后来的革命,并最终导致独立战争。 战争阻碍了糖消费量的增长,这只是暂时的。1942年美国开始对糖实行配给制。亚洲、欧洲和南太平洋地区不再对西方供糖,美国国内生产的黑糖成为战争物资,用于生产酒精(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橡胶和爆炸物)。美国甚为倚靠的古巴产糖区遭遇龙卷风和干旱,干扰了生产。1945年,糖在美国的人均年消费量仅70磅(31.75千克),创出了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的低点。一位经济学家将其称为“史上最惨的糖荒
评分##一惯的套路 当代批量产科普 序言大从强调主题人或事物的世界影响力下手 如:“你可知道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曾因牙黑受人耻笑 是因为吃糖 大航海时代盛行的奴隶交易 是为了生产更多的糖 香烟的全球大流行主要是因为有了糖”
评分##作者很客观的调查研究了关于糖的一切科学研究,普及了糖的历史。事实证明科学也被巨头和资本左右,科学永无定论,不断更新和得到更多的结论,所以听科学家们争论不如听从自己身体的感受,糖。近二百年人类社会出现的新产物,还是得谨慎对待。对我来说能不吃就不吃吧。
评分##书名有点吓人昂
评分##科学研究需要时间,然而社会却要求立即得到答案。在非白即黑的视角中,找不到正确答案。糖究竟是美食,还是砒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证据和问题都摆在你的面前,每个人的答案需要自己来寻找。
评分##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到底對不對好不好,有時候真的覺得不過是財團之間的角力,但是為了證明自己無害或者對方有害而掏錢出來做科研好像也不是太糟糕,起碼兩方或多方的研究結果都看看,擔憂歸擔憂,但也能少許摸索到可能更能保命的生活和飲食方式。
评分##稍微枯燥了点,科普向,但是还是比较有理有据的。 真的要少吃点糖啊!!!
评分##“甜蜜陷阱”无孔不入,没太想到的是烟草与糖的联姻,虽然本书论述不够严谨,数据支持也不充分,但作为科普书,能提高大众对糖本身的警醒也就达到目的了,至少我会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尽量不喝饮料(含糖和代糖的都不要喝,0卡路里的代糖饮料危害并不小)。
评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写得真难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