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纸上的道境

画纸上的道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谢波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导论
第一章 黄公望的山水——信仰视角的切入
第一节 黄公望及其作品的艺术成就与评价回顾
第二节 《富春山居图》的特殊性
——艺术之外的诠释之必要性
第三节 山水之境与信仰的道境——道教山水观与黄公望
1.真境——山水中的道教
2.见所未见——洞天福地与山水
3.大宇宙和小宇宙——身中山水
4.通向道境之路——炼养过程的视觉化
第四节 结论
第二章 信仰修行作为艺术诠释前提——黄公望道教与艺术思想剖析
第一节 由《道藏》所收三篇丹诀看黄公望的全真信仰:
内丹与身体的视觉化
第二节 写意之维:技法取舍的背后一
第三节 写出的山水之境:虚实之境与真假之境一
第四节 结论一
第三章 山居图象征意义分析——信仰作为一种诠释可能性的展开
第一节 何以可能?道境与山居
第二节 全真教:身体、山水与自然
第三节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道境的构建模式
1.平淡天真——笔墨技法及作品气质 .
2.同异之间——自然之物与创造之物的断裂及其成因
3.计划性或偶然性——连续完整的视觉效果
4.完成或未完成——玉虚道境之视觉化
第四节 结论
附录一回归黄公望——鲜活的生活世界
第一节 元代江南文人的仕途、文化、交游与信仰
——黄公望的社会生活及信仰环境 。
第二节 黄公望的交游
第三节 “全真家数,禅和口鼓,贫子骨头,吏员腑脏”
——黄公望的入仕与奉道
第四节 结论
附录二黄公望年表
附录三黄公望文集
附录四黄公望画目
参考文献
致谢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元季四家之首黃公望(1269-1354)及其巨制《富春山居圖》,在中國山水畫史上所獲地位及評價之高,身後至今無人能及。故此,其始終是學界研究熱點。圍繞黃氏及其創作所展開的學術探究,從筆墨技法到畫卷真偽,從畫格畫品到捲軸流傳,等等,關涉眾多亦成果斐然。然而,作為全真道于江南地區興盛之際的重要弟子之一的大痴道人黃公望,其全真教徒身份在過往研究中並未得到足夠重視。與之相關,黃公望的宗教信仰與藝術創作之關係也始終被割裂,懸而未論。正是基於此背景,本書意欲在完整復建黃公望的生活際遇及信仰世界的基礎上,探察成就黃公望及其藝術創作之至高地位與價值的特殊性何在,並進而於其信仰世界中為這種特殊性尋找根源,以重新解讀和詮釋大痴道人黃公望的藝術作品,尤其是《富春山居圖》,證明其宗教信仰和藝術創作之間的關係。元季四家之首黃公望(1269-1354)及其巨制《富春山居圖》,在中國山水畫史上所獲地位及評價之高,身後至今無人能及。故此,其始終是學界研究熱點。圍繞黃氏及其創作所展開的學術探究,從筆墨技法到畫卷真偽,從畫格畫品到捲軸流傳,等等,關涉眾多亦成果斐然。然而,作為全真道于江南地區興盛之際的重要弟子之一的大痴道人黃公望,其全真教徒身份在過往研究中並未得到足夠重視。與之相關,黃公望的宗教信仰與藝術創作之關係也始終被割裂,懸而未論。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着力于道教与黄公望山水之间的勾连,别开生面。山水、身体、自然之关系的论述有创见。

评分

评分

##着力于道教与黄公望山水之间的勾连,别开生面。山水、身体、自然之关系的论述有创见。

评分

##有点儿虎头蛇尾 前面两章以道教的视角切入 后头最关键的一章也就一堆漂亮话和《写山水诀》当作关键证据 感觉有些立不住

评分

##感觉语言有些拖拉,看了三十多页了,一直在外围打转,不直指核心

评分

评分

评分

##①《画云台山记》的图像构建的高远视角、平台象征图像和描述中的如紫石、神仙等道教象征图像结合宗炳等人的山水画论、微缩盆栽可证明山水画之起源就有道教性质。②“真形”的洞天福地选用真实的山水(按照选用特点还应该是奇山异景)③真实存在的山景被道教徒以勾勒结构与堪舆图构造“符箓”(洞天福地的概念化系统)④“同构性”将道教宇宙中的元素提炼出来(山水元素)与人体一一对应,形成人体观⑤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与晚年许多山水作品都包含象征人体“泥丸”的树掩平台与象征“气”通脉络至泥丸的人体脊骨之连绵不绝的山脊⑥如此则构成了《富》的时间、空间统一的二维画面,该画是黄公望宗教体验的象征过程,而卷末的平台象征着泥丸,气已抵至而随后是“真幻”景象——峭山近景与虚寂之境———终达“道境”(超越自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