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结盟,以及国家如何选择自己的盟友,这是国际政治理论经常探讨的重要问题。本书作者斯蒂芬·沃尔特认为,国家之所以结盟主要是为了制衡威胁,而不仅仅是制衡权力。威胁主要源于综合实力、地缘的毗邻性、进攻实力和侵略意图四个方面。据此,他提出了国家结盟原因的五个假设。*终,沃尔特得出结论,国家结盟的目的是制衡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国家,而不一定是实力*强大的国家。在应对威胁时,国家更有可能进行制衡,而追随强者的行为只是那些孤立无援的弱小国家迫不得已的选择。意识形态、经济援助和跨国渗透在联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限。
##当代中东问题课程读
评分 评分##全书行云流水,逻辑合理,结构清晰,实乃现实主义国关作品典范之作。作者指出,国家之所以结盟主要是为了制衡威胁,而不仅仅是制衡权力。威胁主要源于综合实力、地缘的毗邻性、进攻实力和侵略意图四个方面。据此,他提出了国家结盟原因的五个假设:一是制衡,国家与其他国家结盟来制衡面临的威胁;二是追随强者,国家与最具有威胁的国家结盟;三是国家与意识形态相似的国家结盟;四是国家愿意与提供援助的国家结盟;五是跨国渗透促进结盟。通过考察1955年到1979年中东地区的联盟历史,沃尔特认为国家结盟的目的是制衡对自己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而不一定是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应对威胁时,国家更有可能进行制衡,而追随强者行为只是那些孤立无援的弱小国家迫不得已的选择。意识形态、经济援助和跨国渗透在联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限。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一切建立在对历史的审慎的考察的基础上的国际关系理论都是至少值得一看的。本书提供了一个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应有的范本,从疑惑到问题提出与细化到理论的建构和验证,以及精到的基于历史事实的考量,从而成功达到了“能用一个命题加以概括”的好研究的标准”。然而,如果感觉我的这段话读起来很令人费解的话,请慎重考虑阅读这本书或者直接转向英文版的阅读,因为本书全篇充斥着比我以上所说更加费解的翻译腔。正常地说,我正在认真考虑写一篇翻译勘误,它与对于本书的阅读过程应当是一体化的。这也是这本书没能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5星的一个关键原因。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