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米姆·安萨利是一位阿富汗裔美国人,他出生和成长在喀布尔,于1964年移居美国,兼有阿富汗和美国两国血统。他讲述的阿富汗故事饱含对故国家园的深切关怀,从局内人的视角为我们解读阿富汗动荡不安的内在原因。他坦言,在阿富汗,西方式的民主没有植根的土壤;按照西方的游戏规则,阿富汗人将无法生存。
阿富汗是中国人熟悉又陌生的邻国,然而,我们对这个深陷战争漩涡的国家知之甚少。干旱、贫瘠的土地,培育出阿富汗人独特的群体意识;永无休止的争夺、频繁的政权更迭,造就了阿富汗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它提醒每一个潜在的入侵者:你们能留下的只有坟墓,而且什么也带不走。
阿富汗的先民在史前就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原始文明,这里自古就是文明交往的十字路口、各种政治势力的交结之处,不断处于外族的征服和统治之下。过去的200多年,阿富汗每隔40年就会有强权侵入,干预其发展,破坏已取得的进步。阿富汗深陷古典文明和现代文明断裂的洼地,对于阿富汗人来说,辉煌的往昔是模糊的,历史必须重新开始。
现代阿富汗的历史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荒唐、惊悚和悲伤。两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每隔40年,就会有一个大国强行阻断阿富汗的发展,破坏其取得的进步。待强权退出,阿富汗历史才能重新开始。
这是一个被自己的恶魔破坏的国家,这是一个被反复争夺和统治的国家。塔米姆·安萨利通过阿富汗人的视角来解读祖国的历史,他驳斥了“帝国坟场”的论断,讲述了长期以来外部世界从未完全了解的阿富汗内部斗争,剖析了现代入侵者屡战屡败的致命原因。在这里,外国的干涉和入侵不是主旋律,它们只是扰乱了阿富汗的发展,阿富汗人有自己的故事,这是与所有入侵完全不同的:高高在上的私权力、根深蒂固的部落文化、走火入魔的极端思想、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塔米姆·安萨利带领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阿富汗”。本书叙事流畅,为我们了解阿富汗这个长期处于国际话语权之外的国家提供了启示性的见解。
##“尊重阿富汗人民的选择”这句话,在我读这本书之前被我斥之为一句堂皇的外交辞令,但读完这本书,这句话却异常地政治正确起来。从建国以来,阿富汗的国王、首相更或者是塔利班首领,都代表不了阿富汗人民。这个国家里,人首先是属于家庭和部落的,其次才是作为阿富汗国民的人。阿富汗从来就是一盘散沙,就像作者说的“外国势力原本觉得,只需抓住把手,就能握住阿富汗这把瓷壶,没想到瓷壶破裂,他们的手里只剩下一个把手。”然而不管是苏联还是英国,以及近二十年的美国,它们的介入都会让这个国家更加分裂。遗憾的是,阿富汗无论是谁的棋子,都改变不了它的国民成为陪葬品的命运。
评分##作者称本书是叙古不说今,实质上作者叙古是虚晃一枪,未有更多新意,反而更多的篇幅写的是阿富汗的现状。他曾是阿富汗人,也颇认为自己对阿富汗问题的现状及根源认识更清,其实仍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罢了。
评分##阿富汗原来也曾有过一段世俗开明现代化的尝试的,无奈传统二元对立太过强大,新旧世界壁垒分明:城市与农村、变革与保守、温和与激进、新精英与旧贵族、国家官僚与部落领袖、世俗与宗教、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教义、新喀布尔与旧阿富汗。仓促的民主救不了这个国家,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争归根结底只是城市精英阶层代理人的取向,更古老的阿富汗保守势力从未被打动,纵使是最擅长做群众路线工作的苏联也一败涂地——毕竟在伊斯兰革命派看来,左派都是不信神的人。最终,苏联和美国都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淖,并非统一团结的阿富汗不可征服,而是分裂内乱的阿富汗让征服者无力管制。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到中国政府未向阿富汗派出过一兵一卒,却正在赢得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诸多矿藏资源使用权,我们在那里缺乏的军事存在恰恰是竞争优势。2019117
评分##今天,阿富汗总统下台,塔利班拿下喀布尔。在这样的日子,读完了这本书。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阿富汗人民有机会过上好日子。
评分##“尊重阿富汗人民的选择”这句话,在我读这本书之前被我斥之为一句堂皇的外交辞令,但读完这本书,这句话却异常地政治正确起来。从建国以来,阿富汗的国王、首相更或者是塔利班首领,都代表不了阿富汗人民。这个国家里,人首先是属于家庭和部落的,其次才是作为阿富汗国民的人。阿富汗从来就是一盘散沙,就像作者说的“外国势力原本觉得,只需抓住把手,就能握住阿富汗这把瓷壶,没想到瓷壶破裂,他们的手里只剩下一个把手。”然而不管是苏联还是英国,以及近二十年的美国,它们的介入都会让这个国家更加分裂。遗憾的是,阿富汗无论是谁的棋子,都改变不了它的国民成为陪葬品的命运。
评分##因为塔利班复辟的缘故开始读这本书,算是近来读得最快的一本书。可读性很好的通俗叙事史作品,要说缺点的话911之后的部分写得比较散乱。城市-农村的二元冲突在后发国家本属常见,阿富汗最大的特点大概在于整合二者的努力屡屡被大国博弈引发的干涉中断。重夺政权的塔利班会是为阿富汗创造未来的整合者吗,我觉得丝毫不乐观。
评分##作品从阿富汗建国写到本拉登被击毙后,讲述了英国的三次入侵到苏联的败退再到美国的泥足深陷,社会的阶层,城市与乡村的割裂,政权的更迭,塔利班的兴衰…想粗略了解阿富汗的历史,本书值得一看。现在有些人为了反美,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塔利班都能洗白成卫国英雄…作者提到大约在2000年塔利班为了抑制鸦片价格的一再回落,颁布了鸦片种植的禁令,竟然有人洗成这是塔利班反对毒品的一项义举…也就在这几天,塔一反常态,摆出了和平的架势。看着视频里争先恐后逃离自己家乡的难民,手持武器行走在喀布尔街头的武装分子,以及重新蒙上罩袍的阿富汗女性,塔政权下的阿富汗会变成作者最后描述的那个充满希望的现代国家吗?恐怕不容乐观。
评分##作品从阿富汗建国写到本拉登被击毙后,讲述了英国的三次入侵到苏联的败退再到美国的泥足深陷,社会的阶层,城市与乡村的割裂,政权的更迭,塔利班的兴衰…想粗略了解阿富汗的历史,本书值得一看。现在有些人为了反美,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塔利班都能洗白成卫国英雄…作者提到大约在2000年塔利班为了抑制鸦片价格的一再回落,颁布了鸦片种植的禁令,竟然有人洗成这是塔利班反对毒品的一项义举…也就在这几天,塔一反常态,摆出了和平的架势。看着视频里争先恐后逃离自己家乡的难民,手持武器行走在喀布尔街头的武装分子,以及重新蒙上罩袍的阿富汗女性,塔政权下的阿富汗会变成作者最后描述的那个充满希望的现代国家吗?恐怕不容乐观。
评分##阿富汗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非国家,可以与城邦意大利和选侯德意志做一类比,唯其在伊斯兰教法和周边传统大国的地缘政治中,并无“文艺复兴”对人文思想的解放和“民族主义”对近代国家的政治塑造,转而被拖进殖民政治中,丧失了独立进行国家建构的机会,从此与国际政治随波逐流。以西方政体为模板建构现代阿富汗几乎没有希望,搞威权政治又缺乏统帅全国的Chrisma,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