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著名中国史研究学者川胜义雄的代表作。川胜在对后汉及魏晋南朝的历史进行精细的分析之后,认为中国六朝是个贵族制的社会,而如何思考六朝贵族制与封建制的关系,则是川胜始终萦绕于心的问题。他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中世,是皇帝专制下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当时的豪族阶级的势力,具有领主制倾斜的性质,他称之为豪族的领主化倾向,但中国社会以舆论,也就是在九品中正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乡论“为基本手段,阻止了领主化倾向,从而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中世社会。
##川胜义雄和谷川道雄比他们的前辈内藤湖南和宫崎市定进步了不少。
评分##经典之作,虽然翻译存在一些问题,但作者驾驭宏大框架的能力让人敬佩,通过史料运用分析足以自成其说,对于社会构造内部细致的分析也凸显其犀利的洞察力。读此书,一定要做笔记和框架图才更能深入理解。不足之处在于,某些概念的定义或者运用标准,有一些模糊之处,而“乡论”和“文化”的作用,过于强调或者放大,而帝权在其中的作用(事实上,我认为东汉的宦权、皇权与外戚、宦权内部的斗争不能简单被看为“浊流”,因此,我更加赞同田余庆先生的皇权之说,即皇权稳固,宗族支持;皇权动荡,宗族匡复;皇权瓦解,宗族角逐。外戚、宦官只是其延续,利用皇权,不能否定皇权。),作者没有深谈,也符合其“贵族制社会”的主题,未免存在先立论后论述的色彩。
评分##川胜义雄和谷川道雄比他们的前辈内藤湖南和宫崎市定进步了不少。
评分 评分 评分##宏大的角度驾驭魏晋六朝史,和谷川道雄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都持共同体理论,有此二本,魏晋南北朝共同体理论得解,突出强调人与人的结合和文化的力量。日本学者的功力可见一斑。由于实力水平不够,一些田制和经济的部分没有完全看懂。但是似乎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都是个人的见解),如魏晋时期贵族制真的就在曹魏时期形成吗?那么明帝时期打击浮华又如何解?(是不是说明是在防止贵族制形成的一种作为?)说东吴是后进型社会,那么类似中正品第的在东吴时期的出现又怎么解?吴国是不是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贵族制?学力有限,不得解也。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