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合众艺术馆:大学音乐欣赏
定价:50.00元
作者:许志斌,宁佐良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43969902
字数:
页码: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合众艺术馆:大学音乐欣赏》立足于实用性与规范性,对音乐基本知识和音乐作品的分析研究按由浅入深的原则分章编排。
《合众艺术馆:大学音乐欣赏》章介绍节奏与律动,第二章介绍调式与旋律,第三章介绍音色与媒介,第四章介绍多声与织体,第五章介绍结构与题材,第六章介绍历史与风格,第七章介绍戏剧与舞蹈,第八章介绍中国和世界的音乐。
目录
章 节奏、律动
节 音乐原初的要素——节奏
第二节 从中世纪到浪漫主义西方音乐的节奏特点
第三节 20世纪之后——新的节奏观念
第四节 影响音乐律动的相关概念
第五节 固定节拍节奏模式与舞曲体裁
第二章 调式、旋律
节 音乐基础的音高组织:调式
第二节 中古调式:古代西方的调式音阶
第三节 从巴赫到瓦格纳:西方大小调调式音阶
第四节 宫商角徵羽:古代东方的调式音阶
第五节 流行音乐鼻祖:爵士乐调式音阶
第六节 调式如何组织旋律与和声
第七节 调式在音乐风格形成上的作用
第三章 音色、媒介
节 乘着歌声的翅膀:人声
第二节 敲出铿锵节奏:打击乐器
第三节 “牛角、海螺”发出的声音:铜管乐器
第四节 牧神的笛子:木管乐器
第五节 会唱歌的乐器:弦乐器
第六节 黑白键艺术:键盘乐器
第七节 科技与艺术的结晶:电子乐器和计算机音乐
第八节 音乐作品生产的几个环节
第四章 多声、织体
节 西方多声音乐的兴起
第二节 文艺复兴——复调音乐的黄金时期
第三节 巴洛克——复调音乐的与主调音乐的兴起
第四节 和声语言的拓展
第五节 主调音乐织体的表现形态
第六节 复调音乐织体的表现形态
第五章 结构、体裁
节 音乐的“呼吸”
第二节 音乐的主题及延展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歌曲的常见结构:一段体和两段体
第四节 从三段体到奏鸣曲式
第五节 回旋曲式
第六节 主题与变奏曲式
第七节 多乐章的套曲: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组曲
第八节 室内乐的各种形式
第六章 历史、风格
节 中世纪时期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
第三节 巴洛克音乐
第四节 古典主义时期
第五节 浪漫主义时期
第六节 20世纪音乐
第七章 戏剧、舞蹈
节 圣咏与清唱剧
第二节 经久不衰的歌剧
第三节 舞剧的音乐
第四节 音乐剧的兴起
第五节 影视音乐
第六节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第七节 绘画对音乐的影响
第八章 中国、世界
节 非西方音乐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音乐文献
第三节 传说中的中国古代音乐
第四节 传统的中国民间音乐
作者介绍
许志斌,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宁佐良,作益家,计算机音乐专家,曾师从陈世宾教授、赵晓生教授学习作曲,曾在上海音乐学院及山西大学音乐学院任教,现为上海华新乐器有限公司音乐总监、上海计算机音乐协会秘书长。出版多部教材,包括《电脑音乐概论》《多媒体音乐教学技术》《音乐欣赏入门》《计算机音乐制作VCD教程》等,并主持《钢琴考级指南》电脑软件开发。
文摘
序言
章 节奏、律动
节 音乐原初的要素——节奏
第二节 从中世纪到浪漫主义西方音乐的节奏特点
第三节 20世纪之后——新的节奏观念
第四节 影响音乐律动的相关概念
第五节 固定节拍节奏模式与舞曲体裁
第二章 调式、旋律
节 音乐基础的音高组织:调式
第二节 中古调式:古代西方的调式音阶
第三节 从巴赫到瓦格纳:西方大小调调式音阶
第四节 宫商角徵羽:古代东方的调式音阶
第五节 流行音乐鼻祖:爵士乐调式音阶
第六节 调式如何组织旋律与和声
第七节 调式在音乐风格形成上的作用
第三章 音色、媒介
节 乘着歌声的翅膀:人声
第二节 敲出铿锵节奏:打击乐器
第三节 “牛角、海螺”发出的声音:铜管乐器
第四节 牧神的笛子:木管乐器
第五节 会唱歌的乐器:弦乐器
第六节 黑白键艺术:键盘乐器
第七节 科技与艺术的结晶:电子乐器和计算机音乐
第八节 音乐作品生产的几个环节
第四章 多声、织体
节 西方多声音乐的兴起
第二节 文艺复兴——复调音乐的黄金时期
第三节 巴洛克——复调音乐的与主调音乐的兴起
第四节 和声语言的拓展
第五节 主调音乐织体的表现形态
第六节 复调音乐织体的表现形态
第五章 结构、体裁
节 音乐的“呼吸”
第二节 音乐的主题及延展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歌曲的常见结构:一段体和两段体
第四节 从三段体到奏鸣曲式
第五节 回旋曲式
第六节 主题与变奏曲式
第七节 多乐章的套曲: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组曲
第八节 室内乐的各种形式
第六章 历史、风格
节 中世纪时期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
第三节 巴洛克音乐
第四节 古典主义时期
第五节 浪漫主义时期
第六节 20世纪音乐
第七章 戏剧、舞蹈
节 圣咏与清唱剧
第二节 经久不衰的歌剧
第三节 舞剧的音乐
第四节 音乐剧的兴起
第五节 影视音乐
第六节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第七节 绘画对音乐的影响
第八章 中国、世界
节 非西方音乐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音乐文献
第三节 传说中的中国古代音乐
第四节 传统的中国民间音乐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淡雅的色彩搭配上抽象的线条,营造出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艺术气息。书名“合众艺术馆:大学音乐欣赏”简洁明了,让人一眼就能了解到这本书的主题。作为一名对音乐充满好奇的初学者,我一直渴望能够系统地了解音乐的世界,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翻开书页,我首先被清晰的排版和精美的插图所吸引。音乐史上的重要作曲家、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以及相关的艺术背景都被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让抽象的音乐概念变得更加具象可感。例如,书中对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介绍,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辅以大量当时的绘画、雕塑作品,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艺术风格,进而理解巴洛克音乐的特点。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使得音乐欣赏不再是枯燥的聆听,而是一次全面的艺术体验。
评分合众艺术馆:大学音乐欣赏不仅仅是一本音乐教材,更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艺术礼物。它不仅仅教授了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点燃了我对音乐的热情,培养了我独立欣赏音乐的能力。我发现自己开始主动去探索那些我从未接触过的音乐类型,也更愿意花时间去深入理解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惑的作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让我能够以更加自信和愉悦的心态去感受音乐的美妙。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对音乐感兴趣的朋友,相信他们也一定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收获和美好的体验。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真正做到了“欣赏”二字,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作者巧妙地将深奥的音乐理论融入到生动的叙述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中。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倾听一段音乐的建议,它教授了我许多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辨别乐器、如何捕捉旋律的走向、如何理解和声的色彩等等。这些方法论让我从一个被动的听众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对照书中推荐的音乐进行实际聆听,每一次的体验都比以往更加深刻和富有层次。感觉就像是获得了一副“音乐眼镜”,让我能看到隐藏在声音背后的更多精彩。
评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音乐体裁的讲解方式。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定义,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每一种体裁的形成原因、发展脉络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比如,在介绍交响乐时,作者不仅详细阐述了其结构和发展,还选取了贝多芬、莫扎特等大师的经典作品作为案例,引导读者去体会不同时期交响乐的魅力。更令人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音乐如何影响社会、文化甚至政治的讨论,这让音乐欣赏的维度大大拓展。我开始意识到,音乐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读到关于20世纪音乐变革的部分,那些大胆的创新和颠覆性的尝试,让我对音乐的可能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敬畏音乐家们的创造力。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自然,即使是对于音乐理论初学者来说也毫无阅读压力。作者擅长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动的描述来解释复杂的音乐概念。例如,在讲解赋格的写作技法时,作者将其比作一场精巧的对话,不同的声部如同对话者轮流登场,互相呼应,层层递进,使得我一下子就抓住了其核心要义。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作曲家生平的小故事和创作轶闻,这些充满人情味的细节让伟大的音乐家们变得更加鲜活,也让我对他们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情感连接。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和一位博学而风趣的朋友聊天,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了宝贵的音乐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