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5全球珠宝拍卖年鉴
定价:199.0元
作者:《拍卖年鉴》编辑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50244054
字数:366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href='#' target='_blank'>
★ 全球珠宝流通确实及真实价格:
全球12家**拍卖行上万款珠宝中精心甄选5000款成交价昂贵的珠宝内容提要
《2015全球珠宝拍卖年鉴》是专门针对收藏投资人士精心打造的一本精美且实用的珠宝鉴赏、购买指南。书中详尽收录了12大拍卖行在世界各地70个拍卖专场的5000余款精品珠宝,并附有详细的拍品信息及精美的高清图片,是反映珠宝价格走势的重要窗口,亦是拍卖场及收藏市场中的佳实战指南。
目录
作者介绍
紫图《拍卖年鉴》编辑部成立于2010年,由多名经验丰富、对收藏投资有独到见解的编辑组成。自创立以来,已出版《2014全球珠宝拍卖年鉴》、《2014全球名表拍卖年鉴》等相关图书,受到了读者和业界人士的一致认可。
汤惠民
集珠宝玉石理论及市场实务于一身的非罪珠宝奇才。
台湾大学地址研究所硕士,从事翡翠、宝石批发及零售近20年,深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珠宝市场,对整个亚洲地区的珠宝市场洞若观火,堪称亚洲地区宝石专家。已出版著作《行家这样买宝石》、《行家这样买翡翠》、《行家这样买碧玺》、《行家这样买南红》。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资深但非专业的珠宝爱好者,我最大的困扰是信息的碎片化,总是难以将散落在各个新闻源和拍卖目录中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这本书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向导,带领我系统地走过了过去一年全球珠宝市场的脉络。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它对新兴市场和新晋藏家群体的关注。它没有沉溺于讲述那些百年前的传奇故事,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亚洲买家崛起对某些特定品类(比如高净值翡翠或天然彩色宝石)溢价带来的结构性影响。这种与时俱进的视角,确保了年鉴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它不仅仅是一本回顾历史的工具书,更是一份洞察未来市场风向的“秘密简报”。阅读它,就像是提前获得了下一季度的行业内部研报,充满了启发性。
评分我是在一个朋友的私人图书馆里偶然翻到这本的,当时只是随手翻了翻,结果就被吸引住了,以至于立刻决定自己也要收藏一本。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工艺美学”的极致追求。它不仅仅记录了“谁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解析了“为什么这件作品如此重要”。比如,在介绍某件来自顶级法国珠宝商的作品时,它会花大量的篇幅去描绘当时工匠们使用的手工打磨技巧,那种对材料的敬畏感和对手工的坚持,几乎能穿透纸页。这种对“匠人精神”的致敬,使得这本书超越了商业报道的范畴,更像是一部珠宝艺术史的侧影。读起来,让人对财富的堆砌少了一丝浮躁,多了一份对时间和技艺的尊重。它教导我们,真正的价值,往往藏在那些不易察觉的细节之中。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绝对是收藏级别的。拿到手里就知道它绝非等闲之作,纸张的厚度和光泽度都恰到乌托邦般地衬托着那些华丽的图片。更值得称道的是,它在信息的可读性上做得非常出色。虽然涵盖的品类极其广泛,从顶级的彩钻到罕见的彩色宝石,再到出自名门的古董胸针,但结构清晰,索引详尽。我可以直接根据年份、珠宝类型甚至是拍卖行名称迅速定位到我感兴趣的部分。这对于需要快速查阅资料的研究者或买家来说,简直是效率的保证。而且,它还附带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图表,比如不同克拉数和颜色等级的钻石在特定年份的价格走势图,这些图表直观明了,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有冲击力。它不仅仅是一本供人翻阅的书籍,更像是一个随时可以参考的专业数据库。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那些对高端收藏品世界怀有深深好奇心的人量身定制的指南。我原本以为“年鉴”这种形式多少会显得有些枯燥和刻板,毕竟是回顾一整年的数据和交易记录,但事实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堆砌,而更像是一部精心策划的视觉盛宴。那些高清的、细节到每一颗主石的切工和净度的图片,简直让人爱不释手。翻开任何一页,你都能感受到那些稀世珍宝在灯光下散发出的那种夺目光彩,即便是隔着纸张,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精妙感也扑面而来。特别是对那些特定时期、特定产地(比如哥伦比亚的祖母绿或者克什米尔的蓝宝石)的专题分析部分,作者没有简单罗列价格,而是深入探讨了影响其市场价值的文化背景、矿源稀缺性以及当时藏家偏好的微妙变化。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珠宝的鉴赏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单纯欣赏“漂亮”,而是开始理解其背后的价值逻辑和传承故事。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购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查漏补缺”的心态,想了解一下过去一年里各大拍卖行的动态,特别是那些打破纪录的天价成交案例。但很快我就发现,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的想象。它做到了将宏观的市场趋势与微观的单品分析完美结合。比如,它没有只关注那些天后级别的巨钻,而是花了不少篇幅去解读那些相对小众但极具投资潜力的古董珠宝——那些维多利亚时代或装饰艺术风格的作品。这些分析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平铺直叙,而是充满了对工艺细节的赞叹和对时代审美的洞察。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重要珠宝的再评估”这一章节,作者用翔实的数据对比了同一件作品在不同年代的拍卖表现,揭示了市场情绪如何像潮水一样影响着对“永恒经典”的定义。对于一个想在收藏界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这种前瞻性的分析价值,比单纯的成交价格列表要宝贵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