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存在與政治》是一本關於科學的政治哲學的論著,討論科學哲學的實踐轉嚮,以及與此相關的物的政治問題。這個問題是庫恩之後法國人類學傢拉圖爾研究的重點。書中還涉及福柯對規訓問題的討論,基於微觀政治學來探索科學規範性的來源。
##縫閤實踐轉嚮與存在論轉嚮很失敗。要推論齣科學與政治的統一,有瞭科學共同體內的政治氛圍、當下由外對科學內的政治訴求,是遠遠不夠的。對德勒茲的挪用基本是錯的,或者是含混的
評分##科學與政治相對立的思維範式源於柏拉圖的《理想國》,作者想做的工作是“解構”這一對立(他拆成瞭知識與權力、實在與建構、科學與政治三對),揭示齣這一係列二元對立是如何可能的並重構科學(能動存在論)與政治(宇宙政治學)的觀念。作者訴諸於德勒茲式的內在性觀念的解決方案,通過強調認識論、存在論與政治學的統一(但不是國師的那種做法)來確立科學與政治的內在關聯:能動存在論(科學是一個流動的實踐場)與宇宙政治學(後人類、純粹內在性的政治觀念:異質性的能動者何以內在性地重構共同體的秩序)指嚮的其實是同一個內在性平麵——由一切相關能動者的相互作用構成的動態生成。作者野心很大、縫瞭好多東西,至於這種嘗試成不成功……
評分##看到29號有個相關講座補標一下(這本書被我當ANT理論導讀看的
評分##看到29號有個相關講座補標一下(這本書被我當ANT理論導讀看的
評分##前麵三章思想梳理很好。後麵講拉圖爾。
評分##縫閤實踐轉嚮與存在論轉嚮很失敗。要推論齣科學與政治的統一,有瞭科學共同體內的政治氛圍、當下由外對科學內的政治訴求,是遠遠不夠的。對德勒茲的挪用基本是錯的,或者是含混的
評分##極好的導論,行文清晰流暢,對於瞭解相關問題背景與進路很有幫助。
評分##探討瞭科學與政治之間的關係,深入而清晰,行文也很流暢。
評分##拉圖爾色彩及其濃厚的一本書。但立場的鮮明絲毫沒有掩蓋著作陳述的清晰性與思辨的非凡張力。從柏拉圖的理想國牽齣政治與至高知識的絲綫,途徑笛卡爾、康德,再到鬍塞爾與海德格爾的現象學,最後抵達德勒茲的內在型平麵,還有斯唐熱與拉圖爾不斷生成與揚棄後的宇宙政治學——這種極具思想史厚度的書寫從其獨有的角度凸顯瞭ANT理論真正的學術立場與旨趣,而不僅僅是描畫一個虛幻、囊括萬物的能動結構。當然,同樣突齣的還有ANT理論標誌性的後人類視角,以及從福柯的權力批判中繼承而來的實踐哲學。 在各種學科大談作為物與人的行動者時,我們急需注意的正是ANT理論本身關注經驗生成世界、中介形而上與世俗政治之間二元對立的理論基點。而也隻有從這點齣發,原先看似被動的“物”纔能在關係運動中成為話語/知識網絡的能動組成部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