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事,学孙子兵法 国学/古籍 书籍

读故事,学孙子兵法 国学/古籍 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学
  • 兵法
  • 孙子兵法
  • 故事
  • 历史
  • 文化
  • 经典
  • 启蒙
  • 青少年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品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19746
商品编码:30194228823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读故事,学孙子兵法 国学/古籍 书籍
作者:张艳玲
定价:39.8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13919746
印次: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小16开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是我国古代很杰出的兵书,也是军事目前存世的靠前部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其作者孙武被誉为“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齐名。本书以故事的方式对《孙子兵法》进行了解读。

  目录
"章始计篇00101兵者,国之大事   /   00202道、天、地、将、法   /   00703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   01204因利制权   /   01505兵者,诡道也   /   01806多算胜,少算不胜   /   022第二章作战篇02501兵贵胜,不贵久   /   02602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   /   03103智将务食于敌   /   03604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   /   040第三章谋攻篇04301上兵伐谋   /  04402其次伐交   /  04903不战而屈人之兵   /  05204小敌之坚,大敌之擒   /  05605将能而君不御   /  05906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062第四章混战计06501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  06602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  07103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  076第五章兵势篇08101治众如治寡,斗众如斗寡   /  08202以正合,以奇胜   /  08603以利动之   /  09004择人而任势   /  094第六章虚实篇09701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  09802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  10203形人而我无形,我专而敌分   /  10604战胜不复,应形于无穷   /  11105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  115第七章军争篇11901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  12002军无辎重、粮食、委积则亡   /  12503兵以诈立,以利动   /  12704先知迂直之计者胜   /  13005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  1340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  13807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  14108围师遗阙,穷寇勿迫   /  143第八章九变篇14701君命有所不受   /  14802九变之利    /  15103智者之虑,杂于利害   /  15504屈诸侯者以害   /  15805用兵之法,恃吾而不恃敌   /  16006覆军将,以五危   /  163第九章行军篇16701绝水而来,半济而击   /  16802兵之利,地之助   /  17103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   /  17404辞卑而益备,辞强而进驱   /  17705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  181第十章地形篇18501险形者,我先居之   /  18602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  19003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   /  19404视卒如爱子,厚而不娇   / &nbs;

  编辑
选取古今中外经典事例展现兵法要点,兼综百家之长细致解读点拨致用之学。


《孙子兵法》:一部流传千年的军事智慧宝典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之作,成书于春秋末期,作者孙武,字长卿。这部仅六千余字的兵书,却以其精辟独到的军事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其价值至今未衰。《孙子兵法》并非仅仅是一部关于战争的书,它更是一部关于战略、智慧、人性的深刻洞察。它所阐述的“道、天、地、将、法”五事七计,以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经典论断,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范畴,成为各行各业人士汲取智慧、指导实践的宝贵财富。 成书背景与作者孙武 孙武,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齐国人,后迁居吴国。关于孙武的生平记载不多,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了他“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的经历。吴王阖闾以宫女为试验,孙武展现了其非凡的指挥才能和严明的军纪,令吴王大为惊叹,于是拜孙武为将,率领吴军北破强楚,西灭强齐,奠定了吴国在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 《孙子兵法》便是孙武在长期军事实践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完成的。其成书于春秋末期,正值诸侯争霸、战乱频仍的时代,战争是解决政治矛盾的主要手段。孙武身处这样的时代,对战争的残酷性有着深刻的体会,同时也看到了其中蕴含的规律和智慧。《孙子兵法》的诞生,不仅是对当时战争实践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战争形态的预判和指导。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孙子兵法》全书共计十三篇,分别为: 1. 始计篇: 论述了作战前的谋划与准备,强调“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这揭示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事先的周密计算和战略预判。 2. 作战篇: 阐述了战争的经济消耗,指出“国之价费,尽于此矣”。强调“兵贵胜,不贵久”,避免持久战,以求速胜,减少国家损耗。 3. 谋攻篇: 提出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战略思想。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即通过谋略和外交手段,不经战斗就使敌人屈服。 4. 形篇: 论述了“先计而论,形也”。提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原则,强调要主动掌握战略主动权,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5. 兵势篇: 探讨了军队的士气和势能,“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强调要善于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和时机,营造有利的作战态势,发挥集体的力量。 6. 虚实篇: 论述了如何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能使敌人自至者,诱之而已”。强调了兵力部署的灵活性和对敌人意图的把握。 7. 军争篇: 论述了在行军作战中争夺主动权的重要性,强调“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8. 九变篇: 论述了在不同情况下的灵活应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强调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对策。 9. 行军篇: 论述了军队行军途中的注意事项,包括地理、天气、敌人情况等。 10. 地形篇: 详细分析了九种不同的地形及其对作战的影响,强调“地形者,兵之助也”。 11. 九地篇: 论述了九种不同类型的作战地域,以及在这些地域作战的策略。 12. 火攻篇: 论述了利用火攻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13. 用间篇: 强调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论述了五种用间的方法。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道”为首,强调战争的政治属性: 孙子认为,战争的胜利首先取决于“道”,即“上兵伐谋”。“道”包含了政治上的清明、上下同欲、民众支持等要素。只有当战争符合道义,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是《孙子兵法》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它强调了充分了解自己和敌人是取得胜利的前提。不仅要了解敌人的兵力、士气、战略意图,更要了解自身的优劣势,从而制定出最有效的作战方案。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境界: 孙子并非崇尚战争,而是力求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最高明的战略是瓦解敌人的抵抗意志,通过谋略和外交手段,在不经战斗的情况下迫使敌人屈服。 “兵贵神速,避实击虚”的战术原则: 在战争过程中,孙子强调速度和机动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击敌人。“兵贵胜,不贵久”表明了速战速决的重要性。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敌人的薄弱环节,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攻击,避免与敌人硬拼。 “虚实”相结合的运用: “虚实”篇阐述了如何通过改变自身部署和迷惑敌人,创造有利的战场态势。“能使敌人自至者,诱之而已;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而已。”通过制造假象,诱使敌人进入预设的战场,或者通过限制敌人的行动,使其无法到达战场。 “势”的运用与控制: 孙子强调要善于利用“势”,即有利的态势和时机。“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通过对地形、天气、士气等因素的综合利用,创造出对己方有利的“势”,从而占据主动。 灵活应变,因敌而变: 《孙子兵法》的智慧在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孙子告诫“九变”,即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战争没有固定的模式,指挥官必须能够根据敌人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策略。 重视情报与间谍工作: “用间篇”强调了情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指出“故用间,贵 in 奇”,即用间要出奇制胜,掌握主动权。 《孙子兵法》的深远影响 《孙子兵法》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军事领域,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军事思想层面: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到近代的毛泽东,无不从中汲取智慧。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更是成为中华民族崇尚和平,注重以德服人的重要体现。 管理学领域: 许多现代管理学的理论都可以在《孙子兵法》中找到源头。例如,“知己知彼”与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分析相呼应;“虚实”的运用与资源调配和战略布局有关;“势”的创造与企业文化建设和市场营销策略相关。 外交与国际关系: 《孙子兵法》中关于“伐谋”、“伐交”的思想,对于现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处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谈判、合作、建立联盟等方式,避免冲突,维护和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个人修养与处世哲学: 《孙子兵法》所倡导的冷静、理性、周密思考、灵活应变等品质,对于个人成长和为人处世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时,运用孙子兵法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 《孙子兵法》的现代价值 在当今这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时代,《孙子兵法》的智慧依然闪耀着光芒。 应对复杂局面: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竞争激烈,各种矛盾交织。孙子“虚实”、“九变”等思想,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复杂局面,抓住本质,灵活应变。 提升决策能力: 孙子“始计篇”强调的谋划与计算,以及“知己知彼”的原则,对于提升个人和组织的决策能力至关重要。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最优方案,是孙子兵法一直探讨的课题。 促进合作共赢: “伐谋”、“伐交”的思想,并非意味着冷酷的斗争,而是强调通过智慧和策略,实现更高效的合作与共赢。在商业谈判、团队协作中,运用这些智慧,可以更好地达成目标。 培养战略思维: 孙子兵法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其战略思维的训练。它教导我们不仅仅关注眼前的得失,更要着眼于长远,从全局出发,预见未来,从而占据主动。 《孙子兵法》是一部经典,更是一种智慧。它以其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思想,跨越时空,为后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理解和运用《孙子兵法》,不仅是对古代智慧的传承,更是对我们当下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指导。它并非教导人们如何去征服和掠夺,而是引导我们如何以更智慧、更理性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处理问题,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目标的达成。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对传统典籍的“可读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这本书的编辑和排版都做得相当用心,阅读体验是享受级的。它不是那种把所有典故堆砌在一起的散乱叙述,而是构建了一个清晰的逻辑脉络。每一则故事仿佛都是为解释接下来的那条兵法理论做铺垫,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特别是那些关于“谋攻”和“虚实”的篇章,作者没有停留在表面的战术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心理层面的较量。读到那些关于如何瓦解敌人斗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论述时,我感觉自己仿佛在旁观一场高水平的心理博弈。这本书的叙事视角非常灵活,有时像个沉稳的导师,有时又像个机敏的同伴,引导着读者一步步深入。这种多维度的叙事策略,让即便是对军事史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节奏,并从中汲取到属于自己的营养。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又有点望而生畏的人量身定制的!我一直觉得《孙子兵法》听起来很高深莫测,什么“兵者诡道也”,感觉离我的日常生活十万八千里。但是《读故事,学孙子兵法》这本书,真的把那些看似深奥的道理,用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串联起来,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我特别喜欢它把古代的战例和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小困境做类比,比如怎么在职场竞争中保持冷静,怎么在谈判桌上占据先机。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一点也不像那种枯燥的学术著作。读完一个故事,再去对照原文的某一句“兵法”,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简直比看悬疑小说解开谜团还过瘾。它不是教你怎么去打仗,而是教你如何用一种更全局、更具策略性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博弈和选择。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框架都被拓宽了不少,对于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有了更清晰的判断力。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我也很欣赏,古朴又不失典雅,拿在手里阅读体验非常好,绝对是值得反复品味的好书。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被这个书名吸引,是因为“国学/古籍”这几个字,我对传统文化里的智慧积累一直抱有极大的敬意,但很多古籍原著实在太难啃了,简直是文言文的“劝退大军”。幸运的是,这本《读故事,学孙子兵法》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没有拘泥于生硬的字词解释,而是巧妙地构建了一个个情境,让那些几千年前的智慧“活”了起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穿插故事时,那种对历史细节的考究,虽然是“故事化”,但历史的底色是扎实的。比如讲到“知己知彼”,书中不是简单地引用那句话,而是通过某个战役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惨败,让人直观感受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对我这种更偏向应用型学习的人来说,这种“理论+案例+现代应用”的结构,效率简直是满分。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事情的方式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会不自觉地去寻找那个更宏观的“势”和“局”。这不仅仅是一本兵法入门书,更像是一本高效决策指南。

评分

我向来对那些过度“娱乐化”解读经典的作品抱有戒心,总担心会在通俗易懂的过程中丧失掉原著的精髓和厚重感。然而,《读故事,学孙子兵法》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的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常常让我忘记了自己正在读的是一本“严肃”的哲学/军事著作。但是,当故事的高潮点落定时,作者会精准地把读者拉回到孙武的原意上来,解释那个故事是如何精准诠释了某条兵法精髓的。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知识的吸收过程非常自然流畅,没有生硬的灌输感。读完一些关于“避实击虚”的章节后,我甚至开始反思自己在日常工作安排上的优先级问题,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学会了集中资源攻克最薄弱或最有突破口的地方。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把一本关于战争的书,转化成了一套关于如何高效利用资源、规避不必要风险的生活哲学,非常高明。

评分

我常常觉得,真正的国学经典应该能够跨越时空,与当下产生共鸣,否则就只是故纸堆里的陈词滥调。《读故事,学孙子兵法》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去美化战争的残酷,而是冷静地分析了“战争”作为一种极端冲突状态下的理性原则。书中对“行军布阵”的比喻,让我对项目管理中的资源调度和时间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对于一个复杂工程,如何在确保核心团队稳固(形)的同时,保持对外信息的灵活性(势),这本书提供了极富洞察力的视角。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击败别人,而是如何首先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更高级的智慧。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扎实,但用词却极其克制,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处处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读完后,我感到的是一种沉静的力量,一种面对复杂局面时,能够迅速把握核心矛盾的清晰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