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读故事,学孙子兵法 国学/古籍 书籍 |
| 作者: | 张艳玲 |
| 定价: | 39.8 |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04-01 |
| ISBN: | 9787513919746 |
| 印次: | 1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是我国古代很杰出的兵书,也是军事目前存世的靠前部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其作者孙武被誉为“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齐名。本书以故事的方式对《孙子兵法》进行了解读。 |
| 目录 | |
| "章始计篇00101兵者,国之大事 / 00202道、天、地、将、法 / 00703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 01204因利制权 / 01505兵者,诡道也 / 01806多算胜,少算不胜 / 022第二章作战篇02501兵贵胜,不贵久 / 02602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 / 03103智将务食于敌 / 03604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 / 040第三章谋攻篇04301上兵伐谋 / 04402其次伐交 / 04903不战而屈人之兵 / 05204小敌之坚,大敌之擒 / 05605将能而君不御 / 05906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062第四章混战计06501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 06602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 07103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 076第五章兵势篇08101治众如治寡,斗众如斗寡 / 08202以正合,以奇胜 / 08603以利动之 / 09004择人而任势 / 094第六章虚实篇09701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 09802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 10203形人而我无形,我专而敌分 / 10604战胜不复,应形于无穷 / 11105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 115第七章军争篇11901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 12002军无辎重、粮食、委积则亡 / 12503兵以诈立,以利动 / 12704先知迂直之计者胜 / 13005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 1340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 13807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 14108围师遗阙,穷寇勿迫 / 143第八章九变篇14701君命有所不受 / 14802九变之利 / 15103智者之虑,杂于利害 / 15504屈诸侯者以害 / 15805用兵之法,恃吾而不恃敌 / 16006覆军将,以五危 / 163第九章行军篇16701绝水而来,半济而击 / 16802兵之利,地之助 / 17103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 / 17404辞卑而益备,辞强而进驱 / 17705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 181第十章地形篇18501险形者,我先居之 / 18602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 19003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 / 19404视卒如爱子,厚而不娇 / &nbs; |
| 编辑 | |
| 选取古今中外经典事例展现兵法要点,兼综百家之长细致解读点拨致用之学。 |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对传统典籍的“可读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这本书的编辑和排版都做得相当用心,阅读体验是享受级的。它不是那种把所有典故堆砌在一起的散乱叙述,而是构建了一个清晰的逻辑脉络。每一则故事仿佛都是为解释接下来的那条兵法理论做铺垫,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特别是那些关于“谋攻”和“虚实”的篇章,作者没有停留在表面的战术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心理层面的较量。读到那些关于如何瓦解敌人斗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论述时,我感觉自己仿佛在旁观一场高水平的心理博弈。这本书的叙事视角非常灵活,有时像个沉稳的导师,有时又像个机敏的同伴,引导着读者一步步深入。这种多维度的叙事策略,让即便是对军事史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节奏,并从中汲取到属于自己的营养。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又有点望而生畏的人量身定制的!我一直觉得《孙子兵法》听起来很高深莫测,什么“兵者诡道也”,感觉离我的日常生活十万八千里。但是《读故事,学孙子兵法》这本书,真的把那些看似深奥的道理,用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串联起来,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我特别喜欢它把古代的战例和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小困境做类比,比如怎么在职场竞争中保持冷静,怎么在谈判桌上占据先机。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一点也不像那种枯燥的学术著作。读完一个故事,再去对照原文的某一句“兵法”,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简直比看悬疑小说解开谜团还过瘾。它不是教你怎么去打仗,而是教你如何用一种更全局、更具策略性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博弈和选择。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框架都被拓宽了不少,对于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有了更清晰的判断力。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我也很欣赏,古朴又不失典雅,拿在手里阅读体验非常好,绝对是值得反复品味的好书。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被这个书名吸引,是因为“国学/古籍”这几个字,我对传统文化里的智慧积累一直抱有极大的敬意,但很多古籍原著实在太难啃了,简直是文言文的“劝退大军”。幸运的是,这本《读故事,学孙子兵法》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没有拘泥于生硬的字词解释,而是巧妙地构建了一个个情境,让那些几千年前的智慧“活”了起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穿插故事时,那种对历史细节的考究,虽然是“故事化”,但历史的底色是扎实的。比如讲到“知己知彼”,书中不是简单地引用那句话,而是通过某个战役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惨败,让人直观感受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对我这种更偏向应用型学习的人来说,这种“理论+案例+现代应用”的结构,效率简直是满分。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事情的方式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会不自觉地去寻找那个更宏观的“势”和“局”。这不仅仅是一本兵法入门书,更像是一本高效决策指南。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过度“娱乐化”解读经典的作品抱有戒心,总担心会在通俗易懂的过程中丧失掉原著的精髓和厚重感。然而,《读故事,学孙子兵法》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的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常常让我忘记了自己正在读的是一本“严肃”的哲学/军事著作。但是,当故事的高潮点落定时,作者会精准地把读者拉回到孙武的原意上来,解释那个故事是如何精准诠释了某条兵法精髓的。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知识的吸收过程非常自然流畅,没有生硬的灌输感。读完一些关于“避实击虚”的章节后,我甚至开始反思自己在日常工作安排上的优先级问题,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学会了集中资源攻克最薄弱或最有突破口的地方。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把一本关于战争的书,转化成了一套关于如何高效利用资源、规避不必要风险的生活哲学,非常高明。
评分我常常觉得,真正的国学经典应该能够跨越时空,与当下产生共鸣,否则就只是故纸堆里的陈词滥调。《读故事,学孙子兵法》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去美化战争的残酷,而是冷静地分析了“战争”作为一种极端冲突状态下的理性原则。书中对“行军布阵”的比喻,让我对项目管理中的资源调度和时间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对于一个复杂工程,如何在确保核心团队稳固(形)的同时,保持对外信息的灵活性(势),这本书提供了极富洞察力的视角。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击败别人,而是如何首先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更高级的智慧。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扎实,但用词却极其克制,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处处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读完后,我感到的是一种沉静的力量,一种面对复杂局面时,能够迅速把握核心矛盾的清晰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