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精编:万木草堂丛书 9787552804690 天津古籍出版社

李敖精编:万木草堂丛书 9787552804690 天津古籍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敖 著
图书标签:
  • 李敖
  • 万木草堂
  • 古籍
  • 文学
  • 思想
  • 文化
  • 历史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名家精选
  • 中华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52804690
商品编码:30194484494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李敖精编:万木草堂丛书

定价:50.00元

作者:李敖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528046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12”选录了康有为的《万木草堂丛书》。康有为是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本书中他大胆怀疑古籍,在思想上打破泥古守旧,在学术上推翻古文经学“述而不作”旧说,在政治上反对“恪守相训”的封建顽固派,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在当时影响颇大。

目录


万木草堂丛书

导读?/?002

礼运注?/?003

叙?/?003

节录《礼运注》一则?/?005

孔子改制考叙?/?012

孟子微?/?021

仁政第九?/?021

大同书

序?/?028

甲部?入世界观众苦

绪言?人有不忍之心?/?032

章?人生之苦?/?042

投胎之苦?/?042

夭折之苦?/?044

废疾之苦?/?046

蛮野之苦?/?047

边地之苦?/?048

奴婢之苦?/?049

第二章?天灾之苦?/?051

水旱饥荒之苦?/?051

蝗虫之苦?/?052

火焚之苦?/?053

水灾之苦?/?054

火山之苦?/?055

地震山崩之苦?/?056

宫室倾坏之苦?/?058

舟船覆沉之若?/?059

汽车碰撞之苦?/?059

疫疠之苦?/?060

第三章?人道之苦?/?062

鳏寡之苦?/?062

孤独之苦?/?063

疾病无医之苦?/?065

贫穷之苦?/?066

贱者之苦?/?068

第四章?人治之苦?/?070

刑狱之苦?/?070

苛税之苦?/?071

兵役之苦?/?072

第五章?人情之苦?/?074

愚蠢之苦?/?074

仇怨之苦?/?075

爱恋之苦?/?076

牵累之苦?/?078

劳苦之苦?/?079

愿欲之苦?/?080

压制之苦?/?082

阶级之苦?/?083

第六章?人所尊尚之苦?/?086

富人之苦?/?086

贵者之苦?/?087

老寿之苦?/?088

帝王之苦?/?090

神圣仙佛之苦?/?091

乙部?去国界合大地

章?有国之害?/?094

第二章?欲去国害必自弭兵破国界始?/?108

国界自分而合乃大同之先驱?/?109

自下而上为大同之先驱?/?110

合国有三体?/?110

各国平等联盟之体?/?111

联邦受统治于公之体?/?111

去国而世界合一之体?/?112

联邦合一有六难?/?112

联邦自小联合始小吞灭始?/?114

俄弭兵会即开大同之基?/?115

第三章?初设公议为大同之始 ?/?117

公议专议万国交通之大同?/?118

第四章?立公以统各国为大同之中?/?121

公大纲?/?121

丙部?去级界平民族

丁部?去种界同人类

迁地之法?/?154

杂婚之法?/?154

改食之法?/?155

改良人种说?/?155

戊部?去形界保独立

妇女?/?159

不得婚姻自由?/?168

何曰为囚?/?170

何谓为刑?/?172

何谓为奴?/?173

何谓为私?/?176

何谓为玩具?/?177

不得为学者?/?178

己部?去家界为天民

原父母与子之爱理?/?199

原父子所以立?/?200

太古初民有母无父?/?201

定夫妇而后家制族制生?/?201

论人禽爱力之别即强弱之别?/?202

论万国有人伦而族制莫如中国之盛,故人类繁?/?202

论因族制而生分疏之害?/?203

论中西有无族制之得失?/?204

论家为人类相保之良法?/?205

论无父母之苦?/?205

论父母育子之劬劳?/?206

论有父子之道人类乃强盛?/?206

论孝为报德宜重?/?207

论欧美人子之薄报?/?207

论欧美薄父母由于重夫妇?/?210

论孝报欧美不如中国,耶教不如孔教?/?210

论中国人孝为空义,罕有力行者?/?211

论慈孝之难易由于意见?/?213

论家人强合之苦?/?215

论立家之益即因立家而有害?/?217

论有家则有私以害性害种?/?219

论有家之害大碍于太平?/?222

章?总论?/?224

论欲至太平大同必在去家?/?224

论出家为背恩灭类不可?/?224

论去家有天下为公之良法?/?225

公养之为何?/?226

公教之如何?/?226

公恤之如何?/?226

第二章?人本院?/?228

第三章?

育婴院?/?244

第四章?小学院?/?247

第五章?中学院?/?250

第六章?大学院?/?253

第七章?恤贫院?/?257

第八章?医疾院?/?259

第九章?养老院?/?263

第十章?考终院?/?267

庚部?去产界公生业

章?农不行大同则不能均产而有饥民?/?273

第二章?工不行大同则工党业主争,将别成国乱?/?275

第三章?商不行大同则人种生性而多余货以殄物?/?277

第四章 独农与公农之比?/?279

第五章?独商与公商之比?/?280

第六章?独工与公工之比?/?282

第七章?公农?/?284

第八章?公工?/?290

第九章?公商?/?294

第十章?总论欲行农工商之大同则在明男女人权始?/?297

辛部?去乱界治太平

章?分地为?/?300

第二章?全地通同?/?302

第三章?地方分治以度为界?/?303

第四章?全地大同公政体?/?306

第五章?各度政体?/?310

第六章?公通?/?313

第七章?公辟?/?314

第八章?地方自治?/?317

第九章?公金行?/?320

第十章?竞美?/?322

第十一章?奖智?/?324

第十二章?奖仁?/?328

第十三章?学校?/?331

第十四章?刑措?/?333

第十五章 四禁?/?338

壬部?去类界爱众生

癸部?去苦界至极乐

作者介绍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时事批评家。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铁、斗志昂扬,活力无限,“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故自诩为“中国白话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红色11》《上山·上山·爱》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李敖精编:万木草堂丛书》 一本横跨古今、洞察人心的思想盛宴 天津古籍出版社精心编纂的《李敖精编:万木草堂丛书》并非一部寻常的选本,它是一次对李敖先生思想精髓的系统梳理与深度挖掘,旨在通过精选其数量庞杂、领域广泛的著作,呈现一个立体、深刻、充满洞察力的李敖。本书并非简单罗列,而是围绕“万木草堂”这一理念,以期将李敖的思想如同万木争荣,各具姿态,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一棵参天大树,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乃至当下社会现实的独特视角。 “万木草堂”:思想的熔炉与绽放 “万木草堂”,取义于中国传统书院的氛围,此处象征着李敖思想的孕育、成长与传播的广阔空间。它暗示着李敖的思想如同万木,源远流长,枝繁叶茂,既吸收了古人的智慧,又汲取了时代的养分,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锋利的笔触,开辟出新的思想疆域。本书编纂的核心,正是围绕着“万木草堂”这一概念,将李敖思想体系中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影响力的部分,以一种结构化、主题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内容深度与广度: 本书并非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而是力图展现李敖思想的全面性。从他对中国历史的批判性反思,到对文化传统的辨析;从他对西方思想的解读与引进,到他对政治现实的犀利剖析;从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到他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揭露,本书都将有所侧重地选取最能代表李敖思想高度和深度的篇章。 历史的重塑与反思: 李敖先生以其“翻案”的勇气和对史料的严谨考证,重新审视了许多被传统史观所定论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本书将精选其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变迁的论述,如对辛亥革命的反思、对国民党与共产党历史的评价、对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探讨等。这些篇章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历史叙事的挑战,引人深思。 文化的辨析与传承: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理解文化认同,是每个中国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李敖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去魅”与“正名”工作,在本书中将得到充分体现。他既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肯定其精华,力图在现代语境下,找到一条文化传承的合理路径。他对于儒家思想、佛教思想、民间信仰的解读,都具有极强的思想冲击力。 思想的引进与融合: 李敖先生博览群书,不仅对中国传统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对西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也有着扎实的掌握。本书将选取他对于西方重要思想家,如康德、尼采、马克思、福柯等人的解读,以及他如何将这些西方思想融入到对中国现实的分析之中。这部分内容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思想的“翻译者”和“整合者”的独特才能。 政治的审视与批判: 李敖先生以其“批不倒”的精神,对政治现实和社会权力进行了不懈的监督和批判。本书将选取其最具代表性的政治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往往语言犀利,直指问题核心,毫不留情地揭露权力背后的虚伪与腐败。他对于民主、自由、人权等概念的探讨,对于政治体制的分析,都充满了深刻的洞察。 社会的观察与洞察: 现代社会错综复杂,充斥着各种现象与矛盾。李敖先生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对社会现象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和深刻的剖析。本书将选取其对于大众文化、媒体生态、人性弱点、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论述,这些篇章往往语言通俗易懂,却又一针见血,能让读者对身处的社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精编的理念与价值: “精编”二字,是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它意味着编纂者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经过审慎的甄选、系统的梳理和有机的组织。 思想的系统性: 通过精选,本书力图呈现李敖思想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把握其思想体系的整体面貌,而非零散的片段。 内容的代表性: 选取那些最能体现李敖思想的独特性、深刻性和前沿性的篇章,确保读者能够接触到其思想的精华。 结构的合理性: 本书的章节设置将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或按主题分类,或按时间发展,旨在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阅读的流畅性: 经过精心的编辑和校订,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和阅读的流畅性,最大程度地减少阅读障碍。 价值的挖掘性: 通过精编,本书旨在发掘李敖思想中那些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价值,帮助读者在现代社会中汲取智慧,砥砺前行。 目标读者: 《李敖精编:万木草堂丛书》适合所有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感兴趣的读者。尤其适合: 对李敖先生思想体系感兴趣的读者: 想要系统了解李敖先生思想的广度和深度。 关注中国近现代思想变迁的学者与学生: 能够为研究提供宝贵的原始资料和深刻的解读。 渴望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读者: 李敖先生的著作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绝佳范例。 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关切的读者: 能够从书中获得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理性分析。 热爱阅读、追求思想启蒙的读者: 本书将是一次涤荡心灵、拓展视野的精神之旅。 结语: 《李敖精编:万木草堂丛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座思想的宝库,一扇洞察世界的窗口。它将带领读者走进李敖先生那波澜壮阔、纵横捭阖的思想世界,感受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抱负,体会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艺术,汲取其“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翻开此书,您将开启一场思想的冒险,一次灵魂的洗礼,一场与伟大思想家的深度对话。本书必将成为您书架上不可或缺的珍藏。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文字的韵律感上来说,这批作品展现了作者无与伦比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句子常常是长短错落有致,节奏感极强,读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音乐性。尤其是在议论性文章中,那种层层递进、排比开阖的句式结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仿佛能调动起读者所有的情绪和理性去与之共鸣。我发现自己常常不自觉地放慢语速,去体会那份文字中的张力与美感,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信息传递层面,达到了艺术表达的境界。这种极具个人烙印的语言风格,使得即便是严肃的论述,读起来也充满了文学的魅力,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在文字功底上的深厚积累。

评分

深入阅读后,我越发觉得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参照系,用以衡量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许多论点,即便写于数十年前,其穿透力和警示意义在今天看来依然振聋发聩,仿佛他提前预见了某些时代病症的滋长。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价值不断被稀释的时代,能够接触到如此坚实、有根基的思考,无疑是对心灵极大的滋养。它不仅仅是回顾历史或欣赏文笔,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考古”,帮助我们挖掘被遗忘的、却又至关重要的思考维度。这种跨越时间的对话,让我感到自己与一位深刻的智者并肩而立,共同审视着人世间的复杂与变幻,从中汲取面对未来的勇气和清醒的目光。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纸张质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对知识的敬畏感。我尤其欣赏封面设计上那种内敛却又暗藏锋芒的气质,很符合作者一贯的风格。每次翻开书页,那油墨的清香都能把我瞬间拉回到一个更加严肃和深思熟虑的阅读情境中,完全不是那种速食文化可以比拟的体验。我发现,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能有一套如此用心打磨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显得格调非凡。细节之处,比如字体选择和版面布局的留白处理,都透露出出版方对经典文本的尊重和专业的匠心。阅读的过程仿佛被一种仪式感所包裹,让人不得不慢下来,去咀嚼每一个字背后的深意,而不是囫囵吞枣地滑过去。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电子阅读难以替代的珍贵财富,让人更加珍惜每一次捧读的机会。

评分

读完这本厚厚的文集,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那股“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凛然正气,即便隔着文字,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感依然沛然莫御。他的文字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利剑,直指时代与人性的幽暗角落,毫不留情地进行解剖和批判。这种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当代文坛上是极其罕见的。我时常会停下来,合上书本,细细回味他那些看似尖刻却无比精准的论断,它们往往能瞬间击碎我心中那些尚未被审视过的固有偏见。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其“痛快”的,它强迫你走出舒适区,去直面那些你可能宁愿视而不见的问题。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激烈的批判背后,隐藏着对真理近乎偏执的追求,这份对学术和思想纯粹性的坚守,令人肃然起敬。

评分

这套丛书的编排逻辑处理得相当巧妙,它并非简单地将作品堆砌,而是似乎遵循着一条清晰的脉络,引导读者逐步深入作者的思想体系。我注意到不同时期的文章被精心置于相应的位置,这使得我们能清晰地追踪到作者思想的演变轨迹,从早期的锐利锋芒到后期的沉淀与圆融,每一步的逻辑推进都显得水到渠成。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帮助了像我这样希望全面了解其思想体系的读者,避免了在浩瀚文海中迷失方向。它更像是一位高明的向导,不仅指引你看到风景,还告诉你这条路是如何被开辟出来的。阅读的连贯性得到了极大的保证,使得那些看似零散的篇章,最终汇集成了一幅宏大而完整的思想图景,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深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