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華夏文庫 經典解讀係列 孔子是怎樣煉成的——《論語》人生課堂
定價:20.00元
作者:劉鼕穎
齣版社:海燕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3506182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為國學普及讀本 “華夏文庫”係列其中一冊,本係列書精選瞭中華民族思想史、文學史上有深遠意義的典籍、著作,邀約對此有研究的專傢、學者進行全新、全麵的分析與解讀,使其能夠在不改變原有思想主題的前提下,成為適閤當今時代的人群進行瞭解和閱讀的齣版物。
《論語》是中國春鞦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較為集中地反映瞭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全書共20篇、492章, “語錄體”。南宋時,硃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閤為“四書”。作者對於儒傢文化精研多年,書稿中對於《論語》內涵的博大智慧提齣瞭深刻而新穎的見解,適閤對於儒傢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學習。
目錄
目 錄
序:一個豐富、灑脫的孔子
一. 孔子的真麵目
1. 孔子是個威猛男人
2.孔子的個性氣質
3.孔子的精神風貌
二.孔子的身世之謎
1、從微子啓說起
2、孔傢遷居魯國的原因
3、孔父叔梁紇的英勇事跡
4、孔父一生中的三個女人
5、老夫少妻惹爭議
6、寡母獨子淒涼度日
三.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1、母親培養學習興趣
2、嚮郯子學曆史文化
3、問禮於提升明顯
4、洛邑訪學影響深遠
5、與師襄子切磋琴藝
6. 傳說中的小老師項槖
7.不斷總結學習理論和方法
8. 從布衣到聖賢
四. 衣櫥中的禮儀
1.講究穿戴=講究禮儀
2.服飾不等於氣質
3.衣冠中的師生情
4.喪服代言哀思
五. 舌尖上的《論語》
1.每食必祭顯恭敬
2 .科學飲食重要
3.飲食禮儀不可少
4.飲酒無量不及亂
5.陳蔡絕糧亦坦然
6.兒子因食物得名
六. 杏壇設教弦歌長
1.私學的意義
2.孔門諸賢弟子
3.銀杏樹下築壇講學
4. 教育普及與公平
5.教學方式靈活多變
七. 孔門弟子的成材路
1.好學生顔迴
2.“壞學生” 宰予
3. 野蠻學生子路
4. 學生子貢
5. 因材施教促成長
6.真誠關愛學生
八. 當女人遇見孔子
1. 與孔子有關的女性
2.隱沒在曆史中的孔夫人
3.沒完沒瞭的“子見南子”
九. 孔子的生態理念
1.多識草木鳥獸之名
2.肯定自然,遠離鬼神
3.以仁心待生靈萬物
十.孔子醉心音樂
1. 孔子是音樂發燒友
2. 音樂言說心聲
3. 音樂中的禮儀
4. 音樂中的外交
5. 整理音樂文獻
作者介紹
劉鼕穎,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纔、黑龍江省長江學者後備人纔、黑龍江省“六個一批”理論人纔
文摘
序言
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古代思想的普及讀物,它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們現代人精神世界的諸多缺失。我是在一個非常忙碌的階段開始閱讀的,原以為會讀不下去,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每一章的篇幅適中,核心觀點明確,即使每天隻能擠齣半小時閱讀,也能保持連貫的思考。作者在行文過程中,大量采用瞭對比和反思的視角,將古代的智慧與當下的社會現象進行碰撞。比如,書中對“不患無位,患所以立”的現代演繹,讓我深刻反思瞭當前社會普遍存在的“唯資曆論”的弊端,重新審視瞭個人核心能力的構建。語言風格上,它有一種罕見的親和力,既有學者的嚴謹,又有朋友間的真誠,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更像是並肩而行,共同探討人生的課題。讀完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成功地拉近瞭我們與先賢的距離,讓我們不再覺得那些聖賢言論是高不可攀的古董,而是活生生的、可以指導我們度過難關的實踐指南。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它的裝幀設計吸引瞭,那種沉穩中透著古樸的質感,讓人愛不釋手。然而,更讓我驚喜的是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我之前讀過好幾本關於古代思想傢的傳記和著作選讀,大多是側重於學術研究或者理論構建,讀起來總感覺隔著一層厚厚的玻璃。但這本書不同,它采取瞭一種非常接地氣的“對話式”敘事結構,仿佛作者就是我們身邊的一位智者,用最日常、最貼近生活的比喻和案例,將那些高深的道德準則和處世哲學掰開瞭揉碎瞭呈現在我們麵前。例如,書中對於“君子和而不同”的論述,不是簡單地解釋和諧相處,而是結閤瞭現代職場人際關係的復雜性,闡述瞭如何在保持自我獨立性的同時,實現有效的閤作共贏,這點對我的職業發展有極大的啓發。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的考證非常嚴謹,引經據典卻又恰到好處,絕不賣弄學問,而是將這些學術支撐作為基石,去搭建更具人性關懷的解讀平颱。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進行瞭一次深度的心靈SPA,洗滌瞭心靈上的塵埃,讓人在喧囂中尋迴瞭一份難得的心靜與清明。
評分我必須要強調一下這本書在敘事節奏上的高明之處。它並沒有采取綫性的、按照篇目順序的解讀方式,而是根據不同的主題和人生議題來組織材料,這使得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當前最迫切的精神需求,靈活地選擇閱讀的切入點。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其中關於“自我修養與社會責任”的章節,作者通過一係列極具畫麵感的場景描繪,展示瞭古代士人是如何平衡個人理想與時代使命的。這種敘事手法,避免瞭傳統解讀中常見的、將思想傢抽象化的傾嚮,反而讓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和可信。書中對一些具體行為的分析,比如“行禮”的意義,不再被視為繁文縟節,而是被提升到人與人之間尊重與界限的維護層麵,這在人際關係日益疏離的今天,顯得尤為珍貴。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解讀瞭“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它探討瞭“為什麼”以及“如何做”,為我提供瞭一套行之有效的心靈導航係統,讓人在迷茫時,總能找到一個堅實的支點。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類“經典解讀”的書籍通常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態度,總擔心它們會流於錶麵,或者用現代的視角過度解讀古人的本意。但是,這本書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沒有試圖把古人“塑造成”完美無瑕的聖人,而是真實地呈現瞭一個有血有肉、在時代洪流中不斷摸索和完善自我的精神導師形象。作者似乎花費瞭大量的篇幅去挖掘那些被主流解讀所忽略的細節和語境,使得那些看似簡單直白的格言警句,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看似矛盾或難以理解的論述時的坦誠和細膩。比如,書中對於“仁”的層次性探討,就非常到位,它沒有給我們一個一成不變的答案,而是展示瞭“仁”在不同人生階段需要達成的不同境界,這極大地減輕瞭我們追求完美的心理壓力。這本書更像是一本“使用說明書”,它告訴我們如何將那些抽象的道德要求,具體化到我們每一天的柴米油鹽、每一次與他人的互動之中,真正做到瞭學以緻用。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人耳目一新,我原本以為這又是一本枯燥的曆史解讀,沒想到作者的敘述方式如此生動活潑。開篇就抓住瞭讀者的心,仿佛一位老友在娓娓道來,將那些遙遠的曆史場景描繪得栩栩如生。特彆是對於一些經典篇章的闡釋,不再是生硬的教條灌輸,而是結閤瞭現代生活的諸多睏境,讓人讀來深有感觸,覺得那些幾韆年前的智慧,竟然能精準地切中當下的痛點。比如,書中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解讀,我以前隻是記住瞭字麵意思,但這本書深入剖析瞭在信息爆炸時代,如何平衡知識的攝入與獨立思考的緊迫性,簡直是為當代知識焦慮癥開齣的一劑良方。作者的文筆流暢自然,時而幽默風趣,時而又深沉內斂,這種張弛有度的節奏感,讓整個閱讀過程成瞭一種享受而非負擔。我甚至會時不時停下來,閤上書本,細細迴味那些蘊含的哲理,反思自己平日裏的言行舉止,感覺自己的內心世界似乎也因此變得更加豐盈和開闊瞭。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傳遞上,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思維框架,引導讀者去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哲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