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过河卒子 何以适之 胡适论人生
定价:29.80元
作者:胡适著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171033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代文豪、教育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胡适有关哲学人生命题的深邃感悟。 A、民国大师的号召力 一个鲜亮动人的创意点=**焦点。 B、一代文豪、教育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胡适有关哲学人生命题的深邃感悟,逻辑严密、语言深刻而犀利,极具感染力。 C、错过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熊培云
内容提要
目录
人生问题
卷一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中国人思想中的不朽观念
信心与反省
再论信心与反省
三论信心与反省
惨痛的回忆与反省
回顾与反省
悲观声浪里的乐观
大宇宙中谈博爱
2 过河卒子 何以适之:胡适论人生
卷二 人生有何意义
科学的人生观
工程师的人生观
人生有何意义
“我的儿子”
卷三 为了忘却的纪念
纪念“五四”
归国杂感
一年半的回顾
《中年自述》序
四十年来的文学革命
后生可畏
卷四 路在何方
我的歧路
我们走那条路
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
东西文化之比较
知难,行亦不易
我们能做什么?
目 录
卷五 沉默啊沉默
宣统与胡适
“胡适先生到底怎样?”
青年人的苦闷
说难
沉默的忍受
工读主义试行的观察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新年的梦想
新年的几个期望
卷六 诗余叹
秋日梦返故居觉而怃然若有所失因纪之
酒醒
纪梦
他,思祖国也
我的儿子
题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给陈光甫
一个哲学家
四十七岁生日
爱情与痛苦
作者介绍
胡适( 1891.12.17 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之一。原名嗣,学名洪,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典故。
文摘
序言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它不急不躁,娓娓道来,却又步步深入。作者的文字功力极为深厚,那种对汉语的驾驭能力,简直令人叹为观止。遣词造句之间,充满了古典的韵味,却又不失现代的清晰和洞察力,仿佛是老灵魂用现代的视角在审视世界。读到一些深刻的观点时,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独自消化片刻,因为那种思辨的深度,不是“一目十行”可以领会的。它要求你慢下来,用更细致的眼光去捕捉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妙之处。这种阅读体验,是久违的,它重塑了我对“阅读”这个行为的理解——阅读不应只是获取信息,更应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和精神的滋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好书真正的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别具一格,那种朴拙中透着智慧的质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一股沉静的力量。拿到手里的时候,那种纸张的触感,略微粗粝却又十分扎实,让人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的笔墨气息。装帧的工艺也看得出是用心了,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显得沉稳而不失格调。我尤其喜欢那种留白的处理,不多余的装饰,让读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文字本身。很多现代书籍为了追求花哨而忽略了本质,但这本书显然不是,它更像是一件经过时间沉淀的艺术品,散发着内敛的光芒。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那种对文字本身的尊重,在如今的快餐阅读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的延伸,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已经被它的气质所吸引和折服。
评分这本书最令人称道的一点,是它所蕴含的那种对“人”的深刻关怀。它探讨的议题,看似是关于个人选择和外部环境的博弈,但最终落脚点永远是人的尊严与价值的实现。它没有提供标准化的答案,而是呈现了各种可能性,引导读者自己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径。这种尊重个体差异的态度,在当今社会,尤其宝贵。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指点江山,而是平等地与你探讨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重量。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对周遭的人和事,多了一份理解与宽容。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的一些判断,那些曾经看似固执的坚持,在更广阔的视野下,似乎有了新的解释和定位。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处理得非常高明,它并非那种大开大合、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是更侧重于对生活细节和内在心境的细腻描摹。它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者,在你耳边轻声讲述他人生路上的种种体悟,没有说教,全是真诚的分享。很多篇章的过渡自然得让人几乎察觉不到,上一段还在思考着宏大的哲学命题,下一段就已经沉浸在某个日常的场景中了。这种流畅性,使得阅读体验极为舒适,没有丝毫的滞涩感。更难得的是,无论主题如何跳跃,整体的氛围始终保持着一种克制的优雅,这种平衡的艺术,不是轻易就能达到的。它教会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条理。
评分从装帧设计的材质选择到文字编排的疏密得当,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一种对“工匠精神”的坚守。这种精神,早已在许多追求快速迭代的领域中消亡了,但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完美的继承。特别是那些引用的注释和旁白,排版得体,既不喧宾夺主,又能精准地补充信息,体现了编纂者的专业素养。它让人联想到那些慢工出细活的传统手艺,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不是为了炫耀技巧,而是出于对作品本身的敬畏。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最终汇聚成了强大的整体力量,让整本书散发出一种令人信服的可靠感和永恒的美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对阅读传统和文化精神的致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