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究极意大利面
定价:58.00元
作者:日本罗通达意大利料理研究学会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0205553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意大利面制作简单,非常美味,虽然起源于意大利,但能和各国食材融合。每年10月25日是世界意大利面日,这是一个尽情欢享意大利面的日子,在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各式各样的庆祝聚会,在日本颇受欢迎的意大利餐馆也会推出意大利面。
本书以“世界意大利面日”为契机,为了学会制作意大利面,更好地感受意大利面的魅力,三位志同道合的主厨鼎力相助,分别介绍了意大利北部、中部、南部富有代表性的101种美味、纯正的意大利面。希望大家能真正掌握意大利面的精髓。
内容提要
如果你不再满足于只用现成的罐装酱料做盘速食意大利面,而是尝试做出正宗又多变的口味,那么不妨看看三位专业的意大利面厨师会给出怎样的创意与做法。本书是世界意大利面日(日本会场)官方书籍,由日本罗通达意大利料理研究学会召集3位精英厨师协助编辑而成。书介绍了意大利从北到南共101款地道意大利面的制作方法,另有意大利面之旅的纪行文与相关历史、地理知识。在制作方法部分,除食材用量、烹饪方法外,还特别介绍了美味食材的前期准备方法或餐品的相关知识,是一册精品意大利面制作参考手册,意大利面爱好者请千万不要错过。
目录
作者介绍
日本罗通达意大利料理研究学会,是以在日本弘扬、发展意大利料理文化而成立的意大利料理研究学会,以研究意大利文化和意大利料理为毕生追求。由意大利国立作家协会会员池田匡克、池田爱美、百味来日本分公司堀込玲等有志之士组成,进行意大利料理的研究、编辑、拍摄、品尝和推荐。由罗达通意大利料理研究学会主办的“意大利向上学习会”,是一个研究以意大利面为中心的各种意大利饮食文化的学习会,吸引了日本众多厨师和意大利美食爱好者参与。冈村光晃生于1974年。东京麻布十番TRATTORIA CHE PACCHIA餐厅主厨。毕业于酒店学校,在银座的西餐店工作,之后在麻布十番的意餐馆,走上了正统的意餐之路。2009年,就任TRATTORIA CHE PACCHIA餐厅主厨。积极推广意大利本土的传统料理。每天提供的当季新鲜鱼类和蔬菜料理受到众多食客追捧。竹内悠介生于1980年。东京西荻窪TRATTORIA 29餐厅主厨。毕业于厨师学校后,在广尾的意餐馆工作。2006年赴意大利佛罗伦萨、博洛尼亚、托斯卡纳多地学习。2011年开办TRATTORIA 29。再现了意大利中部朴素平实的味道。本田刚生于1971年。福冈博多ANTICA OSTERIA TOTO餐厅主厨。毕业于厨师学校后,先后在酒店、法餐馆工作,在东京西麻布的意餐馆任副主厨,后来赴意大利,在托斯卡纳和西西里岛学习。2007年开办ANTICA OSTERIA TOTO。提供近海的新鲜鱼类和当地产的蔬菜,重现西西里岛的味道。
文摘
序言
这本《究极意大利面》真是让我耳目一新!光是看到这个书名,我就忍不住好奇,究竟能把意大利面这种家常美味,讲到怎样一个“究极”的境界。我一直以为自己对意面颇有研究,从基础的番茄肉酱到复杂的卡博纳拉,样样都手到擒来。然而,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自己过去那些“拿手好菜”不过是冰山一角。作者的叙事风格极其细腻,仿佛手里拿着一把精密的刻刀,一点点地雕琢着每一根意面的生命轨迹。他没有急着抛出那些复杂的食谱,反而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面粉的种类、水温的控制,甚至研磨小麦的粗细对口感能产生何种微妙的差异。我记得有一章节专门讲了“静置”的过程,那种对时间的敬畏感,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不仅仅是一本烹饪指南,更像是一部关于“面条哲学”的史诗。读完后我立刻跑去超市,开始寻找那些以前从未注意过的特种硬质小麦,迫不及待地想亲自复刻书中所描绘的那种“咬断时发出的清脆断裂声”。那种对细节的执着,是真正热爱食物的人才能写出来的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享受。我是一个非常注重视觉体验的读者,很多烹饪书内容再好,如果图文搭配不到位,也很难激发我的烹饪欲望。但《究极意大利面》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的平衡。那些关于不同形状意面(如空心管、蝴蝶结、细长面)的特写照片,简直能让人产生触摸的冲动。光影的处理非常到位,能清晰地看到面条表面的纹理和粗糙度,这对于理解如何更好地吸附酱汁至关重要。更绝的是,作者在描述烹饪步骤时,总是搭配着一些极简主义风格的黑白线条图,它们精准地勾勒出揉面、擀面、切割的力道和角度,这种清晰而不冗余的视觉引导,比冗长的文字描述更有效率。我甚至会花时间单纯欣赏这些图片,它们本身就是对“形”的极致追求的体现,而“形”恰恰是意面灵魂的一部分。
评分我必须要提到的是作者在“搭配哲学”上的深刻见解。很多人在做意面时,会陷入“面条配酱汁”的简单二元对立,但这本书却带领我们进入了更高维度的思考。作者详细分析了不同酸碱度、脂肪含量和咸度的主体(面条和酱汁)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香草、香料甚至少许的柠檬皮屑来平衡整体的风味。比如,他会解释为什么在制作重口味的蘑菇酱时,配上面条的粗犷纹理更佳,而在处理清淡的蛤蜊白葡萄酒汁时,则需要极细的面条以便最大化吸收汤汁的鲜美。这种对“平衡”的痴迷,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厨房里所有调味瓶的用途。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食谱,更是一种用味觉去观察、去解构世界的全新视角,那种对和谐的追求,真是令人折服。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重新定义了“简单”的含义。我们常常把意面当成快餐,五分钟解决战斗,但这本书却告诉你,真正的美味是需要时间沉淀和技巧打磨的。它教你如何从最基础的食材——水和面粉——中榨取出最大的潜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汤汁”的处理,书中强调,好的意面酱汁绝不是简单地堆砌食材,而是要通过反复的熬煮、过滤、混合,最终达到一种“无缝衔接”的状态,让每一滴酱汁都能恰到好处地裹覆在每一根面条上,而不是堆积在盘底。这要求读者有极大的耐心和对火候的精准掌控。这本书就像一个严苛的导师,它不会让你走捷径,而是要求你踏踏实实地走完每一个步骤,当你最终品尝到自己做出的完美“弹牙感”(al dente)时,那种成就感是任何外卖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书的时候,内心是有点抗拒的,毕竟“究极”二字实在太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以为是那种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米其林三星秘籍。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像是邻居家那位手艺精湛、但从不炫耀的老法师在跟你拉家常。他会用非常生动的比喻来解释化学反应,比如把乳化过程形容成“一场温和的、不可分割的拥抱”。我特别喜欢他分享的那些“失败案例”,那些因为温度失控或者搅拌过度而毁掉的酱汁,被他写得充满了人情味和戏剧性。这让我这个在厨房里经常手忙脚乱的业余厨子感到极大的安慰——原来大厨也有失误的时候,关键在于如何从中学习。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许多关于意大利不同地区饮食文化的介绍,从西西里的海鲜意用到北部的奶油烩饭式意面,那种地域特色和历史沉淀被融入到每一份酱汁的酸甜苦辣之中,让每一次烹饪都变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旅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